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5 三角形三角形的分类第2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5 三角形三角形的分类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 学 过 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2课时 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
【教学目标】
1.探究三角形三边的关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2.根据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观察、思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究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难点:对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判断方法。
【教 学 过 程】
课
堂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环节
问题情境与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应用
设计意图
目标达成
导入新 课
一、复习导入
学习
新知
环节
二、创设情境
1.出示:课本62页例3情境图。
(1)这是小明同学上学的路线。请大家仔细观察,他可以怎样走?
(2)在这几条路线中哪条最近?为什么?
2.大家都认为走中间这条路最近,这是什么原因呢?
请大家看,连接小明家、商店、学校三地,近似一个什么图形?连接小明家、邮局、学校三地,同样也近似一个什么图形?那么走中间这条路,走过的路程是三角形的一条边,走旁边的路走过的路程实质上是三角形的另两条边的和,根据刚才大家的判断,走三角形的两条边的和要比第三边大,那么,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的三条边都有这样的关系呢?
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这条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
环节
三、实验探究
1、剪出下面4组纸条(单位:cm)。
(1)6、7、8。 (2)4、5、9。
(3)3、6、10。 (4)8、11、11。
用每组纸条摆三角形。
请大家随意拿三根来摆三角形,看看有什么发现?
学生动手操作,发现(1)(4)能摆成三角形,(2)(3)不能摆成三角形。
2、进一步探究三根小棒在什么情况下摆不成三角形。请不能摆成三角形的同学说出不能摆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的长度。
接着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摆不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寻找原因,深入思考。
再请能摆成三角形的学生汇报用哪些尺寸的小棒摆成了三角形。学生汇报。
师生归纳总结: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环节
三、巩固练习
1. 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三角形三条边的一个规律,你能用它来解释小明家到学校哪条路最近的原因吗?
2. 请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五6—8题
四、反思回顾
在这节课里,你有什么收获?学会了什么知识?是怎样学习的?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4页。
这是一份2021学年四 巧手小巧匠——认识多边形第3课时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实验感悟,画一画,巩固深化,回顾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5 三角形三角形的内角和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回顾总结,作业设计,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