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20-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期期中试卷
展开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期中考试试卷
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F:19 N:14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14分)
1. 实验室里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盐酸挥发
B. 试管破碎
C. 石蜡燃烧
D. 灯丝升华
【答案】C
2. 下列物质的用途是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A. 二氧化碳气体用来检验澄清的石灰水
B. 酒精用作燃料
C. 金刚石用来裁玻璃
D. 镁条用作照明弹
【答案】C
3.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C.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D.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答案】D
4.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是( )
A. 熄灭酒精灯 B. 倾倒液体
C. 气体验满 D. 液体过滤
【答案】D
5. 如图是用燃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装置中的红磷可以用铁丝来代替
B. 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再观察现象
C.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D. 实验测定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总质量的1/5
【答案】B
6. 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A. 澄清石灰水 纯净水 水银 自来水
B. 洁净的空气 天然气 煤 煤气
C. 可燃冰 乙醇 碘蒸汽 干冰
D. 高锰酸钾 氧化铁 铁水 钢
【答案】C
7. 银杏果中含有银杏酸(银杏酸化学式为C22H34O3),下列有关银杏酸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宏观上看:银杏酸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 从微观上看:银杏酸由 22 个碳原子、34 个氢原子和 3 个氧原子构成
C. 从类别上看:银杏酸属于化合物
D. 从质量上看:银杏酸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11:17
【答案】C
8. 下图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A. 分子很小
B.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 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同,性质不同
D.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破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分子
【答案】D
9. 下列各组物质中,都由分子构成的一组是( )
A. 铁、汞 B. 氨、干冰
C. 水、金刚石 D. 硫酸铜、氯化钠
【答案】B
10. 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 分子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则单个二氧化硫分子有刺激性气味
C. 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D. 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则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答案】D
11. 对于下列化学用语,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CO2 ②Fe3+ ③KMnO4 ④ ⑤
A. ①表示的是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 ②中数字的含义:一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
C. ③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7价 D. ④⑤表示的元素位于同一周期
【答案】D
12. 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涉及四种原子
B. 图中反应前是混合物,反应后是纯净物
C.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 该图说明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答案】D
13. 有①N2O5;②X;③N2O3;④N2;⑤NH3五种物质,它们是按照氮元素的化合价由高到低顺序排列的,则X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 )
A. NO2 B. NaNO2 C. NH4Cl D. N2O
【答案】A
14. 等质量的过氧化氢()和水中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A. B. C. D.
【答案】C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5. 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氧化铁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两个硫酸根离子可表示_________;
【答案】 (1).
(2).
16. 生活离不开水,净化水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井水中含有较多钙、镁离子,为降低其硬度,生活中常采用_______的方法;
(2)生活中用_______区分硬水和软水是最简便的方法;
【答案】 (1). 煮沸 (2). 肥皂水
17. 下图中是钾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A、B、C、D、E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示意图。
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钾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_____;
(2)图A中x=_____;
(3)图A、B、C、D、E五种粒子共表示_____种元素;
(4)C粒子的化学性质与A、B、C、D、E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_____(填选项字母)
【答案】 (1). 19 (2). 8 (3). 4 (4). E
18. 某同学将浑浊的湖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加入明矾搅拌,静置一会儿后,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过滤:
(1)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______,这种仪器的作用是_______;
(2)如果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则应该进行怎样的操作?________;
【答案】 (1). 玻璃棒 (2). 引流 (3). 先检查装置并分析原因,然后进行准确的操作再次过滤
19. 如图所示,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放在试管中,试管口塞上一团脱脂棉。提示:(酚酞遇氨水变红色)
(1)用胶头滴管吸取浓氨水,滴在脱脂棉上10-15滴,则胶头滴管用途是______。
(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这说明了这______。
【答案】 (1). 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试剂 (2). 滤纸片上酚酞试液从右向左依次变红 (3).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20. 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甲、乙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甲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液态物质;丙是能供给呼吸的物质;乙通常为液体,在一定条件下可分解生成丙;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经略去)。则:
(1)乙转化为丙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为_____;
(2)从微观的角度解释甲、乙化学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是_____。
【答案】 (1). (1) (2). 分子构成不同
三、简答题:
21. 完成下列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__________。
(2)硫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
(3)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________。
【答案】 (1). (2). (3).
22. 如图所示表示氢气和氯气反应的示意图,试回答:
(1)该反应的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反应;
(2)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
【答案】 (1). 化合反应 (2). 氢分子(或H2)
23. 请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现象:
(1)晾在阳台的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干得快;____
(2)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总体积小于100mL;____
【答案】 (1).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快 (2). 分子之间有间隔
24. 如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铁丝下端系一根火柴,其目的是:_____;
(2)集气瓶底部预先放少量的水,是为了______;
(3)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
【答案】 (1). 引燃铁丝 (2). 防止燃烧生成物跌落瓶底炸裂 (3). Fe+O2Fe3O4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
25. 经过学习,你一定掌握了相关气体的制备方法。现有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化学反应原理是(用化学符号表达式表示)________;
(3)图中装置A有一处明显错误,请指出________;改正后,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化学式NH3),同时生成氯化钙和水。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则可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为_________。
(4)试着写出一种检验B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5)最近媒体报道油炸含有淀粉的食品会产生有毒的丙酰胺【化学式为C3H5NO】,食用后有害健康。试计算(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①丙烯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
②丙烯酰胺中氢、氮、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多少?
142g丙烯酰胺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1)①试管,②长颈漏斗;
(2)KClO3KCl+O2;
(3)试管口未向下倾斜 或者 导管伸入试管内过长;A和D;
(4)用夹子夹住橡胶管,向长颈漏斗中注入水,静置一段时间后,若长颈漏斗中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则气密性良好。
(5)①
②
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