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第十单元 酸和碱综合与测试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第十单元 酸和碱综合与测试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推断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现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点处溶质是NaCl和CuCl2 B.B点处溶液呈蓝色
C.C点处溶液的pH>7 D.生成的沉淀是蓝色的
2.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常温下,金属都呈固态
B.黄铜(铜与锌的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铜
C.铝制品耐腐蚀,是因为常温下铝易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膜
D.可以用银、铁、硫酸铜溶液验证银、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3.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A B.B C.C D.D
4.下列“课外实验”得出的实验结论错误的是
A.AB.BC.CD.D
5.有四种物质的溶液:①Ba(OH)2②Na2SO4③HCl ④FeCl3,不用其他试剂就可以将它们逐一鉴别出来,其鉴别的顺序是( )
A.④③②①B.④①②③C.①③④②D.①④②③
6.三瓶无色液体分别是稀硫酸、石灰水和蒸馏水,提供的试剂有:①酚酞试液②碳酸钠溶液③紫色石蕊溶液,只用一种试剂就能将它们鉴别出来,则该试剂是( )
A.只有①B.只有②C.①或②D.②或③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生铁放入足量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剩余的黑色残渣是氯化亚铁
B.某物质完全燃烧需要消耗9.6g氧气,生成8.8gCO2和5.4g水,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将CO2、CO、N2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足量的灼热氧化铜后(假设每一步都完全反应),冷却后剩余的气体是N2
D.将某气体在空气中点燃,产生了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原气体不一定是一氧化碳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浓盐酸和浓硫酸露置在空气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都会减小
B.用蒸馏水润湿的pH试纸来测定10%的盐酸溶液的pH,结果偏小
C.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炼铁是把单质铁变成氧化铁的过程
9.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的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
A.碱溶液pH>7,则pH>7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B.自燃是由缓慢氧化引起的,则缓缓氧化一定引起自燃
C.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则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一定是原子
D.化合物中的元素以化合态存在,则元素以化合态存在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10.下列现象的出现或用途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B.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生石灰干燥氢气D.固体加热后变气体
11.如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会出现的是( )
A.①变红,③不变红B.④变红,③不变红
C.①比④先变红,②、③不变红D.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
12.下列溶液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溶液质量因发生物理变化而增大的是( )
A.浓盐酸 B.浓硫酸
C.浓氨水 D.氢氧化钠溶液
13.推理是学习化学的科学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
A.燃烧有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都是燃烧
B.酸溶液的pH<7,常温下测得某溶液的pH=3,所以该溶液一定是酸性的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是中和反应
D.CO2溶于水后能跟酸一样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CO2是酸
二、实验题
14.(1)如表是某种常见金属的部分性质:
将该金属投入稀盐酸中,可产生大量的无色气体。回答以下问题:
①试推断该金属可能的一种用途_____;
②该金属的活动性比铜_____(填“强”或“弱”);
(2)某学生想探究铁生锈是否必须同时有空气和水,他将干净的铁钉放入A、B、C三支干净的试管中,再各加入某些物质或用品进行研究。
①在如图的每支试管中画出并标明所加的物质或用品。_____________
②一周后,编号为_____的试管中铁钉最易生锈。
③写出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把铁从赤铁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铁)里还原出来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④铝的活动性比铁强,但铝在空气中却表现出良好的抗腐蚀性,其原因是_____。
⑤某炼铁日产含碳3%的生铁310t,问该厂每天至少需要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_____吨。
三、推断题
15.实验室现有四种失去标签的白色固体,分别为无水硫酸铜、硝酸钡、氯化钡、氢氧化钠中的一种。为区分它们进行了下列实验,请回答问题。
(1)步骤Ⅰ:将这四种白色固体分别编号为A、B、C、D。
步骤Ⅱ:取少量上述四种白色固体样品分别放入四支试管中,加入足量蒸馏水,振荡,固体全部溶解,且C溶液呈蓝色,则C是_____(写化学式,下同)。
(2)步骤Ⅲ:取少量A、B、D的溶液分别放入三支试管中,向三种溶液中各加入适量C溶液,装有B溶液的试管中产生蓝色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步骤Ⅳ:为进一步区分A和D,另有两支试管分别取少量A溶液和D溶液,加入适量_____溶液。
16.如图中A、B、C、D、E为初中五种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A为红色氧化物,C中含有两种元素,E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图中“﹣”表示两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两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请回答:
(1)D物质的化学式_____。
(2)A与C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该反应在生活中的用途是_____。
(3)D转变成E的化学方程式:_____。
四、科学探究题
17.实验室有一瓶放置的亚硫酸钠(Na2SO3)溶液,由于放置时间可能较长,不知是否变质。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分成甲、乙两小组对该瓶亚硫酸钠溶液成分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①该瓶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②该瓶溶液中亚硫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查阅资料)
(1)Na2SO3有较强还原性,在空气中易被氧气氧化:2Na2SO3 + O2 = 2Na2SO4
(2)Na2SO3能与酸反应产生SO2气体,Na2SO3 + H2SO4(浓)= Na2SO4 + SO2↑+ H2O
(3)SO32-与Ba2+反应产生白色沉淀,BaSO3可溶于稀盐酸。
甲、乙两组分别进行实验探究溶液是否变质。
(实验探究I)甲组同学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于是认为,该溶液没有变质,还是Na2SO3。
乙组质疑甲组方案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
甲组设计如下实验测定Na2S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注:空气中CO2的影响忽略不计)
(1)连好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在锥形瓶中放入126g该样品;
(2)实验前称量C装置的质量;
(3)关闭活塞K,用注射器推入浓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4)打开活塞K,缓缓鼓入一定量的氮气,关闭活塞K;
(5)再次称量C装置的质量,发现比反应前增重6.4g。
由此,计算出该溶液中Na2S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II)乙组进行如下实验测定Na2S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第一步:称取试样a g;
第二步:在溶液中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和足量稀盐酸;
第三步:过滤、洗涤、烘干沉淀;
第四步:称量沉淀的质量为b g;
第五步:计算溶液中Na2SO3的溶质质量分数。
试完成下列问题:
(1)加入氯化钡溶液过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2)写出第二步中发生一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 溶液中Na2S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 - 142b/233a)× 100%
B 第三步操作中洗涤沉淀,是为了去除沉淀表面的附着物,若直接烘干,测定结果会偏大
C 第二步操作中可以用稀硝酸来代替稀盐酸
D 保存亚硫酸钠时应密封保存,以防氧化
五、计算题
18.某化工厂实验室用稀硫酸处理造纸厂产生的含有氢氧化钠的废水,现称取废水样品 80g 倒入烧杯中, 逐滴加入 10%的稀硫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消耗稀硫酸 98g.
(1)98g10%的稀硫酸中溶质质量是 _____g;
(2)求废水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_____。
19.人体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过多会引起很多胃病,如图为某抗酸药标签上的部分文字,某同学取一片药片,研碎后与质量分数为5%、密度为1.02g/mL的盐酸进行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HCl+Al(OH)3═AlCl3 +3H2O(药片中的其它成分不与盐酸反应),测得反应消耗的盐酸的体积为6.0mL.通过计算,该药片中氢氧化铝的含量_____(填是、否)达标?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CaCl2溶液中的少量稀盐酸
加适量生石灰,充分反应
B.
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加入活性炭,过滤
C.
检验暴露在空气中的烧碱样品是否变质
加入稀盐酸,观察现象
D.
鉴别CaO、NaCl、NH4NO3、CuSO4四种白色固体
分别加入适量水,观察现象
选项
A
B
C
D
课外
实验
实验结论
说明组成蛋壳
的物质里含有
碳酸根离子
说明有些花的色素可做酸碱指示剂
说明小苏打和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说明蜡烛含有炭黑
颜色、状态
硬度
密度
熔点
导电性
导热性
延展性
银白色固体
较软
2.70g/cm3
660.4℃
良好
良好
良好
参考答案
1.B2.A3.B4.D5.B6.D7.D8.A9.C10.C11.C12.B13.B
14.导线 强 C Fe2O3+3CO2Fe+3CO2 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 537
15.CuSO4 AgNO3
16.Ca(OH)2 Fe2O3+6HCl═2FeCl3+3H2O 金属表面除锈 Ca(OH)2+CO2═CaCO3↓+H2O
17.Na2SO3部分变质也会产生气泡 10% 吸收二氧化硫气体 使溶液中Na2SO4全部转化成沉淀 BaCl2+Na2SO4=BaSO4↓+2NaCl A D
18.9.8g 10%
19.否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第十单元 酸和碱综合与测试精练,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推断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综合与测试同步练习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推断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综合与测试练习,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与探究,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