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第五单元《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581313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第五单元《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581313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当堂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当堂检测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创新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下列各项:①原子的数目;②分子的数目;③元素的种类;④物质的种类;⑤物质的分子个数;⑥各种原子的总数。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A.①②③⑤B.①⑥C.②③⑤D.①③⑥
在 A+B→C+D 的反应中,5 克 A 和一定的 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3 克 C 和 10 克 D,则 B 的质量是()
A.18 克B.7 克C.8 克D.6 克
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释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改变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改变,原子个数不变
C.在一切化学反应里,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D.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分子数等于生成的分子数
充分加热 a 克氯酸钾与 b 克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留下残余固体 c 克,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A.(a﹣b)克B.(a﹣b﹣c)克C.(a+b﹣c)克D.(a﹣b+c)克
某化合物 X 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X+5O2═4CO2+2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 X 的化学式为
()
A.C2H4B.CH4C.C2H2D.C6H6
下列各组物质,在敞口容器里发生反应,容器内物质的总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的是()
镁条放入盐酸中
高锰酸钾固体受热分解
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D.在空气中加热铜粉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及 2Mg+O2═2MgO 的反应方程式,下列各组数据正确的是()
镁的质量 2 克,氧气质量 3 克,氧化镁质量 5 克
镁的质量 3 克,氧气质量 2 克,氧化镁质量 5 克
镁的质量 1 克,氧气质量 4 克,氧化镁质量 5 克
镁的质量 4 克,氧气质量 1 克,氧化镁质量 5 克
已知反应 3A+2B═2C+D,A、B 两物质完全反应时的质量比为 3:4,若生成 C 和 D 共 140g,则该反应消耗 B
的质量为()
A.60gB.80gC.90gD.120g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煤燃烧后剩余的煤渣比较轻,因此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气态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蜡烛减少的质量与消耗的氧气的质量之和 C.一定量的水的质量与全部蒸发后所生成的水蒸气的质量相等,因此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只要做一个“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的实验就能得出质量守恒定律
在 A+B→C+D 反应中,有 52 克的 A 与适量的 B 完全反应,生成了 34 克 C 和 20.8 克 D,则反应用去的 B 的克数是( )
A.54.8 克B.52 克C.18 克D.2.8 克
在化学反应 A+2B=C 中,1.5 克 A 与足量的 B 充分反应后,生成 9.5 克 C,参加反应的 B 的质量为()
A.3 克B.9.5 克C.8 克D.4 克
有 A、B 两种物质,它们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6 克 A 与足量 B 反应生成 8 克 C 和 3 克 D.现使 10 克 B 与足量 A 充分反应生成多少克 C?( )
A.12 克B.13.3 克C.16 克D.18 克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铁丝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物的质量()
A.一定大于铁丝的质量B.一定小于铁丝的质量
C.一定等于铁丝的质量D.不能确定14.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①原子数目②分子数目③元素种类 ④物质种类 ⑤原子种类 ⑥物质的总质量。
A.①②④⑥B.①③⑤⑥C.①②⑥D.②③⑤ 15.煤充分燃烧后生成煤灰的质量一定()
A.小于煤的质量B.大于煤的质量
C.等于煤的质量D.无法判断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的质量比参加反应前镁带的质量增加了,是因为()
A.反应前镁原子数目增多 B.空气中的氧气参加了反应C.氧化镁的相对分子质量大D.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向试管中加入 a 克高锰酸钾,加热后试管中剩余固体 b 克,再往试管中加 c 克氯酸钾,继续加热后,试管中剩
余固体 d 克,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A.(a+c﹣d)克B.(a+c﹣b﹣d)克
C.(a﹣d)克D.(b﹣d)克
二、填空题
某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 元素,还可能含有 元素。
某有化合物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 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
三、实验题
为探索物质在化学变化前后的质量关系,科学家做了大量实验。1673 年,英国物理学家波义耳做了一个有名的实验,他将金属放在密闭容器里煅烧,煅烧后他立即打开容器进行称量,结果发现反应的固体质量增加了。该实验导致波义耳未能发现质量守恒定律,请你简要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做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的实验里,锥形瓶底部应铺有细沙,再把白磷置于细沙上,目的是 。第二次称量时,一定要待锥形瓶冷却后再称量,这样做的理由是 。
四、创新题
蜡烛燃烧前的质量为 ag,燃烧后的质量为 bg,生成的 CO2 为 cg,水蒸气为 dg,则产物共 g,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 g。
在天平的两端各放质量相同的两只小烧杯,左盘烧杯中盛放稀硫酸,右盘烧杯中放等质量的水,天平平衡,现 向二个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锌粒,则天平的指针,偏向 。(偏左,偏右,不动)
本节教材中有一个演示实验:在瓶底铺一层沙子的锥形瓶中,放入一小块白磷,密封后称出质量,然后稍加热 点燃白磷,冷却后重新称量。当瓶子冷却到室温后打开瓶塞,会感到比平时费力,这是什么原因?
将 25 克甲物质,5 克乙物质,10 克丙物质混合加热发生化学反应,经分析知反应后混合物中含有 10 克甲,21
克丙,还含有一种新物质丁,则丁物质的质量为()
A.40 克B.20 克C.11 克D.9 克
已知反应 3A+2B=2C+D,A、B 两物质完全反应时质量比为 4:3,若生成 C 和 D 共 140 克,则该反应消耗 B
的质量为()
A.60 克B.80 克C.90 克D.120 克
氯仿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它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氯气三种物质。经测定,10.1g 氯仿可与 11.2g 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8.8g 二氧化碳和 5.4g 水,同时生成 氯气。由以上数据计算后推知,氯仿是由共 种元素组成。
夜晚在荒郊的坟地里行走,有时会发现草丛里浅绿色或浅蓝色的火,人们常说遇到了“鬼火”,你明白这是什么现象吗?
九年级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
参考答案by 化学大师
一、选择题
1.D; 2.C; 3.C; 4.C; 5.C; 6.C; 7.B; 8.B; 9.B; 10.D;
11.C; 12.C; 13.A; 14.B; 15.A; 16.B; 17.A; 二、填空题
碳;氧;
C、H;O; 三、实验题
波义耳没有考虑参加反应的空气中的氧气质量;
防止炸裂锥形瓶;使称量结果更准确;
四、创新题22.c+d;(c+d)﹣(a﹣b); 23.偏右;
白磷燃烧生成了五氧化二磷固体,瓶内压强减小。
D;
B;
27.7.1g;碳、氢、氯;三。
28.动物残骸腐败生成了磷化物,其中一种叫做“联膦”的物质,在空气中发生的一种“自燃”现象。声明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课堂检测,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同步达标检测题,共5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初中化学 中考特训(七) 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及应用练习题,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