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1中考物理章节专题训练——专题一:机械运动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581295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备战2021中考物理章节专题训练——专题一:机械运动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581295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备战2021中考物理章节专题训练——专题一:机械运动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581295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初中物理备战2021中考物理章节专题训练(含解析)
备战2021中考物理章节专题训练——专题一:机械运动
展开
备战2021中考物理章节专题训练——专题一:机械运动
【专题一:运动与静止】
【例1】机场周围不允许有鸟类飞行,以免撞毁飞机.这是因为( )
A. 以地面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
B. 以机场内步行的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
C. 以停在机场的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
D. 以正在飞行的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
【针对训练】
1.中国的高铁技术世界一流,如图所示是几枚硬币“静静”立于高速行驶列车的窗台上的照片,认为硬币处于静止状态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车内的座椅 B. 路边的树木
C. 窗外的楼房 D. 远处的高山
2. 甲、乙两人分别坐在并列的两个升降机中,甲看到乙在上升,楼房也在上升;乙看见楼房在上升,甲在下降.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在上升,乙在下降
B. 甲、乙都下降,但甲比乙下降快
C. 甲、乙都下降,但甲比乙下降慢
D. 以上都不对
【专题二:运动的快慢】
【例2】如图所示是用照相机所拍摄的某一小球在水中下落的一张频闪照片.已知水池壁上每块瓷砖的高度为,闪光灯每隔△t时间闪亮一次(即拍摄一次)观察照片,关于小球的运动,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小球从A位置到C位置的运动是变速运动
B. 小球从B位置到D位置的运动是匀速运动
C. 小球从A位置到C位置的平均速度为
D. 小球通过D点时速度为
【针对训练】
1.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v=可知,物体
A. 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B. 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C. 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D. 以上说法都对
2.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运动,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t1时间内选甲为参照物,乙是向东运动
B. t1﹣t3时间内甲为匀速直线运动,t2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
C. t2﹣t4时间内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D. 0﹣t4时间内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平均速度大
【专题三:测量与误差】
【例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测量需要达到的准确度,跟测量的要求有关,跟测量的人和工具无关
B. 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只写数字不写单位是毫无意义的
C. 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小数点后面数字的位数越多,说明测量结果越准确
D. 在记录测量结果时,数值的大小与所用的单位有关系
【针对训练】
1.宇航员麦克莱恩进入空间站四个月后,她发现无法穿上从地面带去的宇航服,原因是她在失重环境下长高了.如图所示,这四个月她长高了( )
A. 5cm B. 5.0cm C. 5.00cm D. 5.000cm
2.如图所示,用分度值不同的刻度尺测量物体A的长度.
(1)图(a)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cm,物体A长度为_____cm.
(2)图(b)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cm,物体A长度为_____cm.
【专题四:速度的测量】
【例4】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______ 进行测量的.所用的测量工具是 ______ 和秒表.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 ______ (填“陡”或“缓”)些,目的是 ______ .
(3)图中的电子表分别表示小车在斜面顶端、中点和底端不同时刻,则小车从斜面顶端到底端的过程做 ______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______ m/s,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 ______ m/s.
【针对训练】
1.如图所示为小明做“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过程,图中的停表每格为1s(转动未超过一周).下面的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下滑的小车做匀速运动
B. 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是13.3cm/s
C. 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12cm/s
D. 以金属片为参照物,下滑的小车是静止的
2.为了监督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道路中间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3s,若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0.9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汽车在两次接受信号间隔过程中行驶的距离是________ m,汽车的速度是________ m/s(超声波速度是340m/s)
【专题五:速度的计算】
【例5】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火车早上7:30从甲地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总共停留0.5h),在当日15:30到达乙地,列车行驶途中以14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400m 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15s,求:
(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m?
【针对训练】
1.在平直的公路上,小明坐在车上用电子手表的秒表功能测出了汽车连续通过5根电线杆的时间为10s,相邻电线杆的距离为50米,则汽车的平均速度约为( )
A. 90km/h B. 70km/h C. 50km/h D. 40km/h
2.一列队伍长50m,跑步速度是2.5m/s,队伍全部通过一长100m的涵洞,需要的时间是
A. 50s B. 60s C. 40s D. 20s
【达标测练】
1.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的速度前进时,以拖拉机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
B. 站在正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的乘客认为电梯是静止的,是因为他以身边的乘客为参照物
C. 站在地球上的人觉得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在空中静止不动,是因为他以自己为参照物
D. 飞机在空中加油时若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运动的
2.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v=可知,物体的( )
A. 速度大小恒定不变 B. 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C. 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D. 以上说法都对
3.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 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A. 6m/s B. 6.25m/s C. 6.75m/s D. 7.5m/s
4.用斜面和滑块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如图所示,当滑块自顶端出发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在此过程中,滑块的平均速度是
A. 10 B. 9 C. 8 D. 7
5.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同学与乙同学一起出发 B. 4s~8s内,只有甲同学做匀速直线运动
C. 0s~8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 D. 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
6. 为了检验人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选用下列哪种尺最合适
A. 量程3m,分度值1mm B. 量程10m,分度值1dm
C. 量程30cm,分度值1mm D. 量程15cm,分度值0.5mm
7.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油机在空中给受油机加油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
B. 卡车和联合收割机收割庄稼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
C. 两辆赛车在赛道上行驶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D. “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对接成功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8.在上学的路上,当小明正快步追上在前面的小华时,一辆车从他身旁向前快速驶去,则
A. 小明相对于车是向后运动的 B. 小明相对于小华是静止的
C. 小华相对于车是向前运动的 D. 小华相对于小明是向前运动的
9.摄影师抓拍到了一个有趣的场面(如图):一只乌鸦站在飞翔的老鹰背上休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是静止的
B. 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
C. 站在老鹰背上休憩的乌鸦不具有动能
D. 老鹰能在空中飞翔主要是由于受到空气对它的浮力作用
10. 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同方向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它们的s-t图像为图所示a、b、c三条图线中的两条,运动5秒甲、乙间的距离大于2米,则( )
A. 甲的s-t图一定为图线a B. 甲的s-t图可能为图线b
C. 乙的s-t图一定为图线b D. 乙的s-t图可能为图线a
11.如图为网球在水平地面上自左向右运动时的频闪摄影照片,已知所用闪光灯每隔0.02s闪亮一次,根据照片记录的网球位置可知,网球的速度_____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
12.如图所示,某同学测量一片完整树叶的长度,读数为_________cm.如图所示,秒表读数为___________.
13.“五一”期间,苹苹乘坐的汽车刚刚进入井冈山景区,便有一种“车行绿色中,风景扑面来”的感觉,实在是令人心旷神怡.“车行绿色中,风景扑面来”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______与_____.
14.一小球在光滑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10s内通过的路程为100m,问:
(1)小球前8秒的速度?
(2)小球前8内通过的路程?
(3)通过60m所用的时间?
备战2021中考物理章节专题训练——专题一:机械运动参考答案
【专题一:运动与静止】
【例1】机场周围不允许有鸟类飞行,以免撞毁飞机.这是因为( )
A. 以地面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
B. 以机场内步行的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
C. 以停在机场的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
D. 以正在飞行的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
【答案】D
【解析】以地面为参照物、以步行的人为参照物、以停在机场的飞机为参照物,相同的时间内,鸟和地面、步行的人、停在机场的飞机之间距离变化大致相同,鸟的速度大致相同.以相向而行的飞机为参照物,相同的时间内,鸟和飞机之间的距离变化很大,以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
【针对训练】
1.中国的高铁技术世界一流,如图所示是几枚硬币“静静”立于高速行驶列车的窗台上的照片,认为硬币处于静止状态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车内的座椅 B. 路边的树木
C. 窗外的楼房 D. 远处的高山
【答案】A
2. 甲、乙两人分别坐在并列的两个升降机中,甲看到乙在上升,楼房也在上升;乙看见楼房在上升,甲在下降.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在上升,乙在下降
B. 甲、乙都下降,但甲比乙下降快
C. 甲、乙都下降,但甲比乙下降慢
D. 以上都不对
【答案】B
【解析】
在此题中先找到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然后在逐个分析.甲、乙两人分别坐在并列的两个升降机中,甲看到乙在上升,楼房也在上升;楼房上升说明甲在下降,甲看到乙上升时,乙可能是相对地面静止,也可能是下降.乙看见楼房在上升,说明乙不是静止,那么乙就是下降的.乙也看到甲在下降.说明甲比乙下降快.所以甲、乙都下降,但甲比乙下降快.故选B.
【专题二:运动的快慢】
【例2】如图所示是用照相机所拍摄的某一小球在水中下落的一张频闪照片.已知水池壁上每块瓷砖的高度为,闪光灯每隔△t时间闪亮一次(即拍摄一次)观察照片,关于小球的运动,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小球从A位置到C位置的运动是变速运动
B. 小球从B位置到D位置的运动是匀速运动
C. 小球从A位置到C位置的平均速度为
D. 小球通过D点时速度为
【答案】D
【解析】
(1)由题意知,小球从A到B,从B到C的运动时间相等,由图示可知,小球从A到B,从B到C的路程不相等,因此小球从A到C做变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由图可知,sAC=3a,tAC=2△t,小球从A到C的平均速度v,故C正确;(2)由图可知,小球从B到C,从C到D的路程相等,它们的运动时间相等,因此从B到D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由图示可知,sBD=2a,tBD=2△t,小球从B到D的速度v,故D错误.故选D.
【针对训练】
1.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v=可知,物体
A. 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B. 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C. 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D. 以上说法都对
【答案】A
【解析】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大小保持不变,其运动路程和时间成正比,则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故选项A正确,B、C、D错误.
所以选A.
2.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运动,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t1时间内选甲为参照物,乙是向东运动
B. t1﹣t3时间内甲为匀速直线运动,t2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
C. t2﹣t4时间内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D. 0﹣t4时间内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平均速度大
【答案】D.
【专题三:测量与误差】
【例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测量需要达到的准确度,跟测量的要求有关,跟测量的人和工具无关
B. 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只写数字不写单位是毫无意义的
C. 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小数点后面数字的位数越多,说明测量结果越准确
D. 在记录测量结果时,数值的大小与所用的单位有关系
【答案】C
【解析】A,测量需要达到的准确度,跟测量的要求有关,跟测量的人和工具无关.故A正确.B,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应该记录数据和单位,只写数字毫无意义.故B正确.C,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小数点后面数字的位数应根据所用刻度尺的精确程度来确定,不是位数越多越准确.位数越多是精确度高,但测量结果不一定准确.故C错误.D,在记录测量结果时,数值的大小与所用的单位有关系,单位越小,数值越大.故D正确.
【针对训练】
1.宇航员麦克莱恩进入空间站四个月后,她发现无法穿上从地面带去的宇航服,原因是她在失重环境下长高了.如图所示,这四个月她长高了( )
A. 5cm B. 5.0cm C. 5.00cm D. 5.000cm
【答案】B
2.如图所示,用分度值不同的刻度尺测量物体A的长度.
(1)图(a)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cm,物体A长度为_____cm.
(2)图(b)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cm,物体A长度为_____cm.
【答案】 (1). 1 (2). 2.4 (3). 0.1 (4). 2.40
【解析】
(1)[1][2]图(a)中,由图可知,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1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2.4cm.
(2)[3][4]图(b)中,由图可知,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1mm=0.1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2.40cm.
【专题四:速度的测量】
【例4】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______ 进行测量的.所用的测量工具是 ______ 和秒表.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 ______ (填“陡”或“缓”)些,目的是 ______ .
(3)图中的电子表分别表示小车在斜面顶端、中点和底端不同时刻,则小车从斜面顶端到底端的过程做 ______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______ m/s,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 ______ m/s.
【答案】 (1). (2). 刻度尺 (3). 缓 (4). 便于测时间 (5). 变速 (6). 0.18 (7). 0.225
【解析】
(1)平均速度是指某段时间内的路程与这段时间的比值,计算公式为,实验中要用刻度尺测量路程,用秒表测量时间.
(2)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了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较缓些.
(3)全程长 ,通过全程的时间
全程的平均速度
下半段路程为:
时间:
则:
由 可以知道,小车做变速直线运动.
【针对训练】
1.如图所示为小明做“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过程,图中的停表每格为1s(转动未超过一周).下面的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下滑的小车做匀速运动
B. 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是13.3cm/s
C. 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12cm/s
D. 以金属片为参照物,下滑的小车是静止的
【答案】C
【解析】
解:由图可知,小车上半程所用时间为t1=3s,下半程所使用时间t2=2s,
AB、上半程的速度为v1===10cm/s,下半程的速度为v2===15cm/s,所以,下滑的小车不是作匀速运动.故AB错误;
C、小车通过全程所用时间t=5s,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v===12cm/s.故C正确;
D、以金属片为参照物,下滑的小车与金属片之间的位置不断变化,因此是运动的.故D错误.
故选C.
2.为了监督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道路中间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3s,若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0.9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汽车在两次接受信号间隔过程中行驶的距离是________ m,汽车的速度是________ m/s(超声波速度是340m/s)
【答案】34;42.5.
【专题五:速度的计算】
【例5】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火车早上7:30从甲地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总共停留0.5h),在当日15:30到达乙地,列车行驶途中以14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400m 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15s,求:
(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m?
【答案】(1)112.5km/h (2) 200m
【解析】
(1)火车从甲地早上7:30出发开往乙地,在当日15:30到达乙地,甲地开往乙地所用时间,
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
(2)火车通过桥梁的速度:
火车过桥通过的总距离:
火车的长度:
【针对训练】
1.在平直的公路上,小明坐在车上用电子手表的秒表功能测出了汽车连续通过5根电线杆的时间为10s,相邻电线杆的距离为50米,则汽车的平均速度约为( )
A. 90km/h B. 70km/h C. 50km/h D. 40km/h
【答案】B.
2.一列队伍长50m,跑步速度是2.5m/s,队伍全部通过一长100m的涵洞,需要的时间是
A. 50s B. 60s C. 40s D. 20s
【答案】B
【解析】
队伍全部通过涵洞,路程为:,队伍的平均速度为: ,则过涵洞所需时间: ,故B正确.
故本题答案为B.
【达标测练】
1.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的速度前进时,以拖拉机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
B. 站在正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的乘客认为电梯是静止的,是因为他以身边的乘客为参照物
C. 站在地球上的人觉得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在空中静止不动,是因为他以自己为参照物
D. 飞机在空中加油时若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运动的
【答案】D
【解析】
解:A、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的速度前进时,以拖拉机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相对于拖拉机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它们是相对静止的.故本选项正确.
B、站在正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的乘客认为电梯是静止的,是因为他以身边的乘客为参照物,他们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它们是相对静止的.故本选项正确.
C、站在地球上的人如果他以自己为参照物.自己与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觉得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在空中静止不动,故本选项正确;
D、加油机在空中给受油机加油时,以加油机为参照物,受油机相对于加油机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它们是相对静止的.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D.
2.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v=可知,物体的( )
A. 速度大小恒定不变 B. 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C. 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D. 以上说法都对
【答案】A
【解析】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不能说成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故选A.
3.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 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A. 6m/s B. 6.25m/s C. 6.75m/s D. 7.5m/s
【答案】B
【解析】
计算全程的平均速度,要用整个路程除以全程所用的时间.晓燕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4.用斜面和滑块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如图所示,当滑块自顶端出发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在此过程中,滑块的平均速度是
A. 10 B. 9 C. 8 D. 7
【答案】B
【解析】
据图可知,小车从顶端滑到底端所用的时间是5s,行驶的路程是,利用可求出平均速度.
运动时间为5s,运动路程为,
滑块的平均速度:,故ACD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同学与乙同学一起出发 B. 4s~8s内,只有甲同学做匀速直线运动
C. 0s~8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 D. 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
【答案】C
【解析】
A.由图可知,甲同学是在4s时才开始行走,他比乙同学晚出发4s,故A错误;
B.4s∼8s内,甲、乙的图象都是一条直线,表明他们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
C.0s∼8s内,甲通过的路程是5m,乙通过的路程也是5m,则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故C正确;
D.甲同学从4s开始行走,到8s末行走了5m,用时4s,则甲的速度:v甲===1.25m/s;
乙同学从0s开始行走,到8s末行走了5m,用时8s,则乙的速度:v乙== =0.625m/s.故D错误.
6. 为了检验人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选用下列哪种尺最合适
A. 量程3m,分度值1mm B. 量程10m,分度值1dm
C. 量程30cm,分度值1mm D. 量程15cm,分度值0.5mm
【答案】A
【解析】
量程一定要超过人身高,所以量程30cm、量程15cm不行;分度值1mm、分度值1dm显然应该是1mm.
7.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油机在空中给受油机加油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
B. 卡车和联合收割机收割庄稼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
C. 两辆赛车在赛道上行驶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D. “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对接成功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答案】D
【解析】
A、加油机在空中给受油机加油时,以加油机为参照物,受油机相对于加油机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它们是相对静止的.故本选项错;
B、卡车和联合收割机收割庄稼时,以卡车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相对于卡车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它们是相对静止的.故本选项错;
C、两辆赛车在赛道上行驶时,以其中一辆赛车为参照物,另一个赛车相对于所选为参照物的赛车位置发生着改变,所以它们是相对运动的.故本选项错;
D、“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对接成功时,以“天宫一号”为参照物,“神舟八号”相对于“天宫一号”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它们是相对静止的.故本选正确.
8.在上学的路上,当小明正快步追上在前面的小华时,一辆车从他身旁向前快速驶去,则
A. 小明相对于车是向后运动的 B. 小明相对于小华是静止的
C. 小华相对于车是向前运动的 D. 小华相对于小明是向前运动的
【答案】A
【解析】
A、以车为参照物,小明和小华相对于车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所以说小明和小华相对于车是向后运动的,故A正确,C错误;
B、以小华为参照物,小明相对于小华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小明相对于小华是运动的;故B错误;
D、以小明为参照物,小华相对于小明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小华相对于小明是向后运动的;故D错误.
故选A.
9.摄影师抓拍到了一个有趣的场面(如图):一只乌鸦站在飞翔的老鹰背上休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是静止的
B. 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
C. 站在老鹰背上休憩的乌鸦不具有动能
D. 老鹰能在空中飞翔主要是由于受到空气对它的浮力作用
【答案】B
【解析】
A、乌鸦站在飞翔的老鹰背上休憩,乌鸦和老鹰是相对静止的,因此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是静止的,故该选项说法正确;
B、老鹰托着乌鸦飞翔,因此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是运动的,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站在老鹰背上休憩的乌鸦,尽管相对老鹰静止,但相对于地面却是运动的,因此也具有动能,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老鹰能在空中飞翔主要是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不是浮力的作用,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10. 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同方向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它们的s-t图像为图所示a、b、c三条图线中的两条,运动5秒甲、乙间的距离大于2米,则( )
A. 甲的s-t图一定为图线a B. 甲的s-t图可能为图线b
C. 乙的s-t图一定为图线b D. 乙的s-t图可能为图线a
【答案】A
【解析】
5s时刻,a的位置是在4.3m处,b在2.5m位置,c在1m位置,甲、乙间的距离大于2米,则无论乙的图线是b或c,甲的图线必是a;乙图线一定是c.
11.如图为网球在水平地面上自左向右运动时的频闪摄影照片,已知所用闪光灯每隔0.02s闪亮一次,根据照片记录的网球位置可知,网球的速度_____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
【答案】减小
【解析】
由图片知,在时间相同时,网球通过的距离越来越短,根据公式可知,运动速度越来越小.
故答案为减小
12.如图所示,某同学测量一片完整树叶的长度,读数为_________cm.如图所示,秒表读数为___________.
【答案】 (1). 337.5S (2). 2.70(2.68~2.72)
【解析】
如图的刻度尺,分度值为1mm,树叶左侧对准零刻度,树叶的长度为:2.70cm左右;
如图停表,中间小圈的单位为分钟,指针示数5.5分多一点,外圈的单位为秒,结合大圈的示数判断,图中示数应为37.5s,所以停表的读数是337.5s.
13.“五一”期间,苹苹乘坐的汽车刚刚进入井冈山景区,便有一种“车行绿色中,风景扑面来”的感觉,实在是令人心旷神怡.“车行绿色中,风景扑面来”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______与_____.
【答案】 (1). 青山 (2). 乘客
【解析】
汽车在一片绿色中行驶,说明是以青山为参照物;风景向着行驶的的汽车迎面而来,说明是以乘客为参照物。
14.一小球在光滑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10s内通过的路程为100m,问:
(1)小球前8秒的速度?
(2)小球前8内通过的路程?
(3)通过60m所用的时间?
【答案】(1)10m/s;(2)80m;(3)6s.
【解析】
(1)小球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保持不变,则前8s的速度是10m/s.
(2)根据可得,小球前8s内的路程:.
(3)根据可得,通过60m所用的时间:.
答:(1)小球前8秒的速度是10m/s.
(2)小球前8内通过的路程80m.
(3)通过60m所用的时间6s.
![英语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