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初中物理备战2021中考物理章节专题训练(含解析)
备战2021中考物理章节专题训练——专题二十四:声现象
展开
备战2021中考物理章节专题训练——专题二十四:声现象
【专题一:声音产生的条件】
【例1】古诗云:“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在古代,人们常用撞钟报时,人们发现:停止了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仍“余音未绝”.分析其原因是( )
A. 大钟的回音 B. 大钟在继续振动
C. 人的听觉有“暂留”的缘故 D. 大钟虽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
【针对训练】
1.(2019南京,2)以下活动中,用来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将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
B.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
C.将发声手机置于密闭瓶内并抽气
D.用硬卡片在梳齿上快划、慢划
2.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看”到自己的声音的实验。把两个纸杯底部用细棉线连接起来,固定其中一个纸杯,在纸杯口上蒙上胶膜,膜上粘一片小平面镜,拉紧棉线,将激光笔发出的光照射在平面镜上,小明对另一纸杯说话(不接触纸杯),会看到墙上反射的光点在晃动。此实验说明了 。
【专题二:声音的传播】
【例2】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________,这说明了________.
(2)如图②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
(3)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________可以传声.
(4)如图④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将听到________,并由此推理可知:________.
【针对训练】
1.小亮看到礼花绽放2 s后又听到它的爆炸声。已知空气中的声速约为340 m/s,若不计光的传播时间,则礼花爆炸点的位置到小亮的距离约为( )
A.340 m B.680 m
C.1×109 m D.1×109 km
2.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为小明填上空缺。
(1)悠扬的笛声是 振动产生的。
(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3)在月球上,声音不能传播的原因是 。
【专题三:声音的特性】
【例3】在学习吉演奏过程中,小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1: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2: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3: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的4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了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1)为了验证猜想1,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2,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3)表中有的材料的规格还没有填全,为了验证猜想3,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
【针对训练】
1.如图所示,音调相同、响度不同的声音波形是图中的 和 (均选填“甲”“乙”“丙”或“丁”)。
2.如图所示,用钢尺做探究实验,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保持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不变,一次轻拨钢尺,另一次用力拨动,听声音的不同。实验发现:
(1)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________,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_________,说明:音调的高低与________________有关。
(2)越用力拨钢尺,钢尺振动的幅度越_________,发出声音的响度越_________;站在离钢尺越近的地方,听到发出声音的响度越___________。
【专题四:声的利用】
【例4】某城市街头电子显示牌子上有“62dB”字样,这是用来监测声音的________(选填“响度”、“音色”或“音调”);最近巴西设计师将3D打印技术与医用B超相结合,给准妈妈腹中胎儿打印了1:1的3D模型,如图所示,作为孩子成长的记录,请问B超利用的是超声波传递________(选填“信息”或“能量”).
【针对训练】
1.下列声现象的叙述中与图中情景不相符的是( )
A.拨动琴弦发出悠扬的琴声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长,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
C.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传递信息
D.北京动物园的“隔音蛟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2.下列不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是 ( )
【专题五: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例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乐音就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它不可能是噪声
B. 打开门窗,加快空气的流动,可以减弱马路上的噪音
C. 噪声可以影响人们的休息和学习,但不会影响健康
D. 植树造林可以保护环境,减弱噪音
【针对训练】
1.为了防止机动车的噪音对学校教学产生影响,交管部门应该选择如图所示的哪个交通标志牌安放在校园及附近路段更恰当()
2.用沥青铺设的路面,因道路上有许多微型小孔,能较好地在 减弱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轮胎与路面摩擦产生的噪声。减弱噪声是指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减弱了。
【达标测练】
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四幅图中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甲中,太空中的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 图乙中,敲击右边音叉,左边的音叉会发生振动,这个现象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C. 图丙中,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 图丁中,B 超检查身体是次声波在医学中的应用
2. “教室外狂风暴雨,雷声大作”,这里的“雷声大作”指的是声音特征中的( )
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反射
3.如图,下列实验现象不能说明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是
A. B. C. D.
4. 《红楼梦》里是这样描述凤姐出场的.刘姥姥、黛玉、宝玉及一些三姑四姐们正在屋里谈得高兴,这时门外走廊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原来她们都在这儿啦.”宝玉一听这声音便道“凤姐来了.”宝玉一听见声音,便知道是凤姐,靠的是:
A. 声音响度 B. 声音的音色 C. 声音的音调 D. 音乐的节奏
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声波和光一样能在真空中传播
B.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一定是340m/s
C. 通过居民区的高速铁路需加装隔音屏障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 超声波在医学上能粉碎结石因为超声波具有能量
6.张一山在《朗读者》中为大家演绎了《追风筝的人》.关于其中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朗读时,朗读者的声带振动产生声音
B. 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约3×108m/s
C. 观众主要依据音调区分主持人和朗读者的声音
D. 朗读者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声音的频率很高
7.最近巴西工程师将3D打印技术与医用B超相结合,给准妈妈腹中胎儿打印了1:1的3D模型(如图所示),作为孩子成长的记录.B超发出的超声波无法被人耳听到,原因是超声波的
A. 速度太快 B. 响度太小 C. 频率太低 D. 频率太高
8.小明第一次用力轻敲音叉,第二次用力重敲同一音叉,则音叉两次发出声音的( )
A. 音色不同 B. 音调不同
C. 响度不同 D. 音色、音调、响度都不同
9.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可以根据响度来判断歌手是谁 B.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C. 关闭门窗可以防止噪声的产生 D. 物体不振动也能发出声音
10.伴随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噪声已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下面事例中不属于直接控制噪声措施的是( )
A. B. C. D.
11.南京地铁3号线正式通车已有3年多了.列车车轮上新增了降噪环,有效降低过弯道时轮轨摩擦发出的声响,这是在 ________ (选填“声源处”、“传播途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
12.如图所示,用钢尺做实验,探究声音高低、强弱有关在因素.实验过程如下:
(1)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先让一端伸出桌边短一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然后一端伸出桌边长一些,再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两次振动幅度大致相同.实验现象是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越___快/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___(高/低),说明音调的高低与_____有关.
(2)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保持一定,先拨动钢尺振动的幅度小一些,再让钢尺振动的幅度大一些.实验现象是钢尺振动的幅度越小,发出声音的响度越_____(大/小),站在离钢尺越远的地方,听到发出的声音越_____(强/弱).
13.盐城市区主要道口设有噪声监测设备.该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49. 20的数字,它的单位是_________,该装置显示了噪声的_________ (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当有几辆重型汽车并排通过时,显示屏上的数据将会_________ (填 “变大”“不变”或“变小”).
14.人耳能分清前后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约为0.1秒,由此可见,要想听到自己的回声,人距离障碍物至少多远?
备战2021中考物理章节专题训练——专题二十四:声现象参考答案
【专题一:声音产生的条件】
【例1】古诗云:“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在古代,人们常用撞钟报时,人们发现:停止了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仍“余音未绝”.分析其原因是( )
A. 大钟的回音 B. 大钟在继续振动
C. 人的听觉有“暂留”的缘故 D. 大钟虽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
【答案】B
【解析】敲击大钟后,大钟振动发出声音,但敲击停止后,大钟的振动却没有停止,所以会有“余音未绝”;
由此判断选项A、C、D不正确,只有B正确.
故选B.
【针对训练】
1.(2019南京,2)以下活动中,用来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将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
B.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
C.将发声手机置于密闭瓶内并抽气
D.用硬卡片在梳齿上快划、慢划
【答案】A。
2.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看”到自己的声音的实验。把两个纸杯底部用细棉线连接起来,固定其中一个纸杯,在纸杯口上蒙上胶膜,膜上粘一片小平面镜,拉紧棉线,将激光笔发出的光照射在平面镜上,小明对另一纸杯说话(不接触纸杯),会看到墙上反射的光点在晃动。此实验说明了 。
【答案】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专题二:声音的传播】
【例2】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________,这说明了________.
(2)如图②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
(3)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________可以传声.
(4)如图④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将听到________,并由此推理可知:________.
【答案】(1)乒乓球被弹开;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在桌面上洒一些纸屑(或其他轻小物体)
(3)空气
(4)铃声越来越小;真空不能传声
【解析】(1)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乒乓球被弹开,弹开的乒乓球将音叉的振动放大了,这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桌面的振动不明显,不易观察,可以在桌面上洒一些纸屑(或其他轻小物体),将桌面的振动放大.(3)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空气可以传声.(4)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将听到铃声越来越小,并由此推理可知: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故答案为:(1)乒乓球被弹开,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在桌面上洒一些纸屑(或其他轻小物体)(3)空气(4)铃声越来越小,真空不能传声
【针对训练】
1.小亮看到礼花绽放2 s后又听到它的爆炸声。已知空气中的声速约为340 m/s,若不计光的传播时间,则礼花爆炸点的位置到小亮的距离约为( )
A.340 m B.680 m
C.1×109 m D.1×109 km
【答案】B
2.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为小明填上空缺。
(1)悠扬的笛声是 振动产生的。
(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3)在月球上,声音不能传播的原因是 。
【答案】(1)空气柱;(2)大于;(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专题三:声音的特性】
【例3】在学习吉演奏过程中,小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1: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2: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3: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的4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了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1)为了验证猜想1,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2,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3)表中有的材料的规格还没有填全,为了验证猜想3,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
【答案】(1)A,B
(2)A,C
(3)0.76.
【解析】(1)为验证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应保持长度和材料相同,横截面积不同,所以可选择长度和材料都相同,而横截面积不同的琴弦A、B进行研究.(2)为验证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应选择横截面积和材料都相同,而长度不同的琴弦A、C进行研究.(3)验证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应控制琴弦的横截面积与长度相同,而材料不同,可选编号为C、D的琴弦做实验,
C的横截面积为0.76mm2 , 所以D的横截面积也应为0.76mm2 .
故答案为:(1)A、B;(2)A、C;(3)0.76.
【针对训练】
1.如图所示,音调相同、响度不同的声音波形是图中的 和 (均选填“甲”“乙”“丙”或“丁”)。
【答案】甲;丙
2.如图所示,用钢尺做探究实验,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保持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不变,一次轻拨钢尺,另一次用力拨动,听声音的不同。实验发现:
(1)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________,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_________,说明:音调的高低与________________有关。
(2)越用力拨钢尺,钢尺振动的幅度越_________,发出声音的响度越_________;站在离钢尺越近的地方,听到发出声音的响度越___________。
【答案】(1)慢,低,频率; (2)大,大,大。
【专题四:声的利用】
【例4】某城市街头电子显示牌子上有“62dB”字样,这是用来监测声音的________(选填“响度”、“音色”或“音调”);最近巴西设计师将3D打印技术与医用B超相结合,给准妈妈腹中胎儿打印了1:1的3D模型,如图所示,作为孩子成长的记录,请问B超利用的是超声波传递________(选填“信息”或“能量”).
【答案】响度;信息
【解析】据图所示的噪声监测器可读出此时的噪声是62分贝;该装置是用来监测噪声强弱的仪器,故其测的时当时环境声音的响度;B超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
故答案为:响度;信息.
【针对训练】
1.下列声现象的叙述中与图中情景不相符的是( )
A.拨动琴弦发出悠扬的琴声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长,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
C.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传递信息
D.北京动物园的“隔音蛟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答案】C
2.下列不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是 ( )
【答案】B
【解析】地震、火山爆发会发出次声波,“水母耳”可接收次声波,B项符合题意。
【专题五: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例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乐音就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它不可能是噪声
B. 打开门窗,加快空气的流动,可以减弱马路上的噪音
C. 噪声可以影响人们的休息和学习,但不会影响健康
D. 植树造林可以保护环境,减弱噪音
【答案】D
【解析】A、乐器发出的声音,如果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休息、学习,也成为噪声.不合题意.
B、把门窗关上,是在传播过程中处减弱噪声.打开门窗,不能减弱噪声.不合题意.
C、噪声不仅影响人们的学习和休息,严重的还影响健康.不合题意.
D、植树造林不仅可以改善空气,美化和保护环境,同时在传播中减弱噪音.符合题意.
故选D.
【针对训练】
1.为了防止机动车的噪音对学校教学产生影响,交管部门应该选择如图所示的哪个交通标志牌安放在校园及附近路段更恰当()
【答案】A
2.用沥青铺设的路面,因道路上有许多微型小孔,能较好地在 减弱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轮胎与路面摩擦产生的噪声。减弱噪声是指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减弱了。
【答案】传播过程中;响度
【达标测练】
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四幅图中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甲中,太空中的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 图乙中,敲击右边音叉,左边的音叉会发生振动,这个现象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C. 图丙中,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 图丁中,B 超检查身体是次声波在医学中的应用
【答案】B
【解析】
解: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宇航员在太空中需要靠无线电对话,故A错误;
B、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会发生振动,这个现象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也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B正确;
C、道路两旁建隔音墙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即在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故C错误;
D、B超就是利用超声波检查人体,利用的是声音能够传递信息的特点,故D错误.
故选B.
2. “教室外狂风暴雨,雷声大作”,这里的“雷声大作”指的是声音特征中的( )
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反射
【答案】A
【解析】
响度指声音的大小,与振幅有关,“教室外狂风暴雨,雷声大作”,这里的“雷声大作”指的是声音特征中的响度,A正确;B 音调指声音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C 音色与发声体的结构和材料有关D反射指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又反射回来的现象.正确选A.
3.如图,下列实验现象不能说明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扬声器播音泡沫粒跳动,泡沫粒的跳动将扬声器的振动放大,由此可知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A不符合题意.发声的音叉在振动,接触水面时会溅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B不符合题意.抽出空气,铃声减弱,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C符合题意.球的摆动说明大钟在振动,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4. 《红楼梦》里是这样描述凤姐出场的.刘姥姥、黛玉、宝玉及一些三姑四姐们正在屋里谈得高兴,这时门外走廊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原来她们都在这儿啦.”宝玉一听这声音便道“凤姐来了.”宝玉一听见声音,便知道是凤姐,靠的是:
A. 声音响度 B. 声音的音色 C. 声音的音调 D. 音乐的节奏
【答案】B
【解析】
不同人声带结构不同,因此所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音色判断的,故选B.
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声波和光一样能在真空中传播
B.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一定是340m/s
C. 通过居民区的高速铁路需加装隔音屏障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 超声波在医学上能粉碎结石因为超声波具有能量
【答案】D
【解析】
A.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因此A错误;
B.因为声音传播的速度不仅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温度的高低有关,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米/秒,因此B错误;
C.通过居民区的高速铁路需加装隔音屏障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故C错误;
D.医生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够传递能量,故D正确;故选D.
6.张一山在《朗读者》中为大家演绎了《追风筝的人》.关于其中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朗读时,朗读者的声带振动产生声音
B. 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约3×108m/s
C. 观众主要依据音调区分主持人和朗读者的声音
D. 朗读者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声音的频率很高
【答案】A
【解析】
A、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朗读时是声带振动产生声音,故A正确;
B. 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故B错误;
C. 观众主要依据音色区分主持人和朗读者的声音,故C错误;
D. 朗读者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声音的振幅很大,响度大,故D错误;
故选A
7.最近巴西工程师将3D打印技术与医用B超相结合,给准妈妈腹中胎儿打印了1:1的3D模型(如图所示),作为孩子成长的记录.B超发出的超声波无法被人耳听到,原因是超声波的
A. 速度太快 B. 响度太小 C. 频率太低 D. 频率太高
【答案】D
【解析】
B超发出的超声波无法被人耳听到,原因是超声波的频率太高,不在人耳所能听到的频率范围内.故选D.
8.小明第一次用力轻敲音叉,第二次用力重敲同一音叉,则音叉两次发出声音的( )
A. 音色不同 B. 音调不同
C. 响度不同 D. 音色、音调、响度都不同
【答案】C
【解析】
小明第一次用力轻敲音叉,第二次用力重敲同一音叉,大小不同的力先后两次敲击同一个音叉时,音叉振幅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响度就不同.与其他因素无关.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9.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可以根据响度来判断歌手是谁 B.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C. 关闭门窗可以防止噪声的产生 D. 物体不振动也能发出声音
【答案】B
【解析】
A、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歌手是谁,故A错误;
B、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说法正确;
C、关闭门窗可以减弱噪声,但不可以防止噪声的产生,故C错误;
D、物体是由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就停止,故D错误.
故选B.
10.伴随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噪声已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下面事例中不属于直接控制噪声措施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A. 摩托车的消声器是在噪声的产生处减弱噪声,能够有效控制噪声; B. 城市道路的隔声板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能够有效控制噪声; C. 工人用的防噪声耳罩就是从人耳处减弱的,不让或少让声音传入人耳;D. 显示噪声等级的装置只是检测噪声大小的程度,并不能减小噪声,符合题意;故选D.
11.南京地铁3号线正式通车已有3年多了.列车车轮上新增了降噪环,有效降低过弯道时轮轨摩擦发出的声响,这是在 ________ (选填“声源处”、“传播途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
【答案】声源处
【解析】
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条: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列车车轮上新增了降噪环,有效降低过弯道时轮轨摩擦发出的声响,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12.如图所示,用钢尺做实验,探究声音高低、强弱有关在因素.实验过程如下:
(1)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先让一端伸出桌边短一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然后一端伸出桌边长一些,再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两次振动幅度大致相同.实验现象是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越___快/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___(高/低),说明音调的高低与_____有关.
(2)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保持一定,先拨动钢尺振动的幅度小一些,再让钢尺振动的幅度大一些.实验现象是钢尺振动的幅度越小,发出声音的响度越_____(大/小),站在离钢尺越远的地方,听到发出的声音越_____(强/弱).
【答案】 (1). 快 (2). 高 (3). 频率 (4). 小 (5). 弱
【解析】
(1)钢尺伸出桌边越短,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音调越高,说明音调与振动的快慢即频率有关.
(2)用力拨动锯条,使物体振动幅度变大.当振幅变小时,声音的响度变小;响度的大小与距离有关,距离越大,响度越弱,故站在离钢尺越远的地方,听到发出的声音越弱.
故答案是:(1)快;高;频率;(2)小;弱.
13.盐城市区主要道口设有噪声监测设备.该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49. 20的数字,它的单位是_________,该装置显示了噪声的_________ (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当有几辆重型汽车并排通过时,显示屏上的数据将会_________ (填 “变大”“不变”或“变小”).
【答案】 (1). 分贝(dB) (2). 响度 (3). 变大
【解析】
解:因为声音的强弱用分贝来表示,所以噪声监测设备上的数据的单位是分贝;该装置显示了噪声的响度大小;
当几辆重型汽车并排通过时,噪声增强,所显示屏上的数据将变大;
故答案为分贝(dB);响度;变大.
14.人耳能分清前后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约为0.1秒,由此可见,要想听到自己的回声,人距离障碍物至少多远?
【答案】17 m
【解析】
由题意知声音传播时间最少为t=0.1s,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v=340m/s;人听到回声时声音传播距离是人距离障碍物的2倍,2S=vt=340m/s×0.1s=34m,解得S=17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