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鲁科版 (2019)第3章 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第3节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同步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鲁科版 (2019)第3章 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第3节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同步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下列物质分离的方法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020·天津等级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淀粉和纤维素均可水解产生葡萄糖
B.油脂的水解反应可用于生产甘油
C.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元
D.淀粉、纤维素和油脂均是天然高分子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常见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解析】选D。淀粉和纤维素水解时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A项正确;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利用油脂的水解反应可以生产甘油,B项正确;蛋白质是由氨基酸连接成的高分子,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元,C项正确;淀粉、纤维素是天然高分子,油脂不是天然高分子,D项错误。
【教材回扣】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有:淀粉、纤维素、蛋白质、天然橡胶(聚异戊二烯)。
2.(2020·丰城高一检测)下列物质都能与Na反应放出H2,其产生H2的速率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①C2H5OH ②CO2的水溶液 ③H2O ④CH3COOH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④>③>①>②D.④>②>③>①
【解析】选D。Na与H2O反应比与C2H5OH反应剧烈,故反应速率③>①,A、B错误。H2CO3溶液中不仅含有H2O,而且含有H2CO3,H2CO3电离出H+,使溶液呈酸性,Na与H2CO3反应比与H2O反应剧烈得多,故反应速率②>③,CH3COOH的酸性大于H2CO3,更容易电离出H+,反应速率④>②。故产生H2的速率排列顺序为④>②>③>①,C错误,D正确。
3.(2020·烟台高一检测)乙酸乙酯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精细化工产品,工业生产乙酸乙酯的方法很多,如下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①②均是取代反应
B.反应③④的原子利用率均为100%
C.与乙酸乙酯互为同分异构体的酯类化合物有2种
D.乙醇、乙酸、乙酸乙酯三种无色液体可用Na2CO3溶液鉴别
【解析】选D。反应①是取代反应,反应②是加成反应,A项错误;反应③的原子利用率为100%,反应④由C4H10+O2C4H8O2,氢没有全部进入目标产物,B项错误;与乙酸乙酯互为同分异构体的酯有HCOOCH2CH2CH3、HCOOCH(CH3)2、
CH3CH2COOCH3,共3种,C项错误;乙醇溶于Na2CO3溶液,乙酸与Na2CO3溶液反应产生CO2,乙酸乙酯不溶于Na2CO3溶液,D项正确。
4.近几年来,心脏病在我国的发病率不断提高,某种可用于治疗心脏病的药物X的结构简式为,下列有关X的说法错误的是( )
A.X可能有香味,是乙酸乙酯的同系物
B.X不溶于水,密度可能比水的小
C.遇碱溶液或酸溶液均易变质
D.与X互为同分异构体
【解析】选A。X中含有碳环结构,不可能是乙酸乙酯的同系物,故A错误;X属于酯类物质,不溶于水,密度可能比水的小,故B正确;X属于酯类物质,遇碱溶液或酸溶液均会因为水解而变质,故C正确;与X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故D正确。
5.下列物质分离(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A.硝基苯(苯)——蒸馏
B.乙烯(SO2)——氢氧化钠溶液
C.己烷(己烯)——溴水、分液
D.乙酸乙酯(乙醇)——碳酸钠溶液、分液
【解析】选C。A项,硝基苯和苯的沸点不同,可利用蒸馏法分离;B项,乙烯中的SO2与NaOH发生反应:SO2+2NaOHNa2SO3+H2O,乙烯不反应;C项,己烯与溴单质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卤代烃,卤代烃与己烷互溶,无法用分液法分离;D项,乙醇溶于Na2CO3溶液,乙酸乙酯不溶,可通过分液法分离。
6.(2020·青岛高一检测)为了检验淀粉水解的情况,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试管甲和丙均用60~80 ℃的水浴加热5~6 min,试管乙不加热。待试管甲和丙中的溶液冷却后再进行后续实验。
实验1:取少量甲中溶液,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没有砖红色沉淀出现。
实验2:取少量乙中溶液,滴加几滴碘水,溶液变为蓝色,但取少量甲中溶液做此实验时,溶液不变蓝。
实验3:取少量丙中溶液加入NaOH溶液调节至碱性,再滴加碘水,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淀粉水解需要在催化剂和一定温度下进行
B.欲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最好在冷却后的水解液中直接加碘
C.欲检验淀粉的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可在水解液中直接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并加热
D.若用唾液代替稀硫酸,则实验1可能出现预期的现象
【解析】选C。欲检验淀粉的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应先在水解液中加入氢氧化钠中和稀硫酸至溶液呈碱性,再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并加热,根据砖红色沉淀的产生判断产物的还原性。
7.(2020·日照高一检测)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
(1)实验过程中铜网出现红色和黑色交替的现象,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在不断鼓入空气的情况下,熄灭酒精灯,反应仍能继续进行,说明该反应是_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甲和乙两个水浴作用不相同: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的作用是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3)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干燥试管a中能收集到不同的物质,它们是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_。
【解析】(1)在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中,Cu作催化剂,反应过程中,红色的Cu先生成黑色的CuO,黑色的CuO又被还原为红色的Cu,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O22CuO,CuO+CH3CH2OHCH3CHO+Cu+H2O。熄灭酒精灯反应仍继续进行,则说明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是放热反应。
(2)常温下乙醇为液体,如果要在玻璃管中进行反应,则需要转化为气体,所以甲中水浴加热的目的是将乙醇汽化得到稳定的乙醇气流;而生成的乙醛在高温时为气体,所以乙装置的目的是将乙醛气体冷凝为液体。
(3)经反应后并冷却,试管a中收集到的物质有易挥发的乙醇及反应生成的乙醛和水。
答案:(1)2Cu+O22CuO,CH3CH2OH+CuOCH3CHO+Cu+H2O 放热 (2)将乙醇汽化 冷却,便于乙醛的收集
(3)乙醛、乙醇、水
关闭W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3节 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课时作业,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四位同学同时进行反应,4 ml·L-1硫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必修 第二册第3节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测试题,共10页。
这是一份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3节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第2课时课时训练,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