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新教材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课后作业9地貌的观察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80322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9-2020学年新教材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课后作业9地貌的观察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80322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9-2020学年新教材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课后作业9地貌的观察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80322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人教版 (2019)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课后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地理人教版 (2019)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课后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海水温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水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同纬度海区海水温度相同
B.海水的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升高
C.暖流水温一定高于寒流水温
D.暖流水温高于所流经的海区的水温,寒流反之
[解析] 海水热量的收入主要来自太阳辐射。但是,同纬度的海区水温不一定相同,因为会有寒暖流的不同影响,水温可能会不同;由于海水的导热率很低,海水的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暖流和寒流只是相对于流经的海区水温而言的,所以高纬度海区暖流的水温可能要比低纬度海区寒流的水温低。
[答案] D
下图是“北半球海洋热量收支分布曲线图”。读图完成2~3题。
2.关于海洋热量收入与支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热量净收入从低纬度海区到高纬度海区逐渐减少
B.各纬度海区的热量收支基本平衡
C.赤道海区热量收入最多,极地海区热量支出最多
D.海洋热量的主要收入是地热,主要支出是海水蒸发
[解析] 从图中可读出收支平衡的海区在30°N;赤道海区热量收入小于20°N,极地海区热量支出最少,故B、C均可排除。海洋热量的收入主要来自太阳辐射,D错。
[答案] A
3.有关海洋表层温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暖流流经海区的水温均高于寒流流经海区
B.洋流可减小高、低纬度海区之间的水温差异
C.热量辐射是各纬度海区之间热量交换的主要方式
D.水温的年变化幅度近岸海区小于同纬度大洋中部
[解析] 关键要了解影响海洋表面温度的因素有哪些。洋流是调节高、低纬各海区间热量平衡的主要方式。
[答案] B
下图为“沿32°N的8月份海水盐度和温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4~7题。
4.与大洋中部相比( )
A.大洋东岸海水温度低,盐度低
B.大洋东岸海水温度低,盐度高
C.大洋西岸海水温度低,盐度低
D.大洋西岸海水温度高,盐度高
[解析] 首先搞清楚“大洋东、西岸”的含义,然后读图可得出正确答案。
[答案] A
5.形成大洋东、西两岸盐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寒暖流流经 B.陆地径流注入
C.海区封闭性 D.降水量和蒸发量
[解析] 该题题干提示是8月份的海水盐度和温度分布示意图,此时该纬度大洋西岸的河流处于丰水期,有大量的淡水注入到海洋中去,所以大洋西岸的盐度比大洋东岸低。
[答案] B
6.图中显示盐度最低处位于( )
①120°E ②120°W ③亚欧大陆西岸 ④太平洋西岸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读图可知,图中显示盐度最低处位于120°E太平洋西岸。
[答案] B
7.图中显示的温度最高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海陆分布 B.气候
C.洋流 D.太阳辐射
[解析] 同纬度海区温度的差异主要是由于洋流的影响,图中显示的温度最高处正好是暖流——日本暖流的流经处。
[答案] C
海水密度是指单位体积海水的质量;海水盐度是指海水中所含溶解的矿物质与海水重量之比,通常以每千克海水中所含的矿物质克数表示,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为3.5%。读图,回答8~9题。
8.图中显示,全球表层海水的温度( )
A.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升高
B.由南北纬30°分别向赤道和两极递增
C.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
D.由南北纬40°分别向赤道和两极递增
[解析] 表层海水受太阳辐射的影响,温度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
[答案] C
9.由图可知,赤道附近的表层海水( )
A.温度高、盐度低、密度小 B.温度高、盐度高、密度小
C.温度低、盐度低、密度大 D.温度低、盐度高、密度大
[解析] 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是由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低纬度和高纬度递减,密度由高纬度向低纬度降低。
[答案] A
读图,完成10~12题。
10.P岛附近海域盐度大约为( )
A.3.05 B.3.15 C.3.25 D.3.35
[解析] P岛位于等盐度线3.1~3.2之间。
[答案] B
11.图中影响等值线向外海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
A.降水 B.暖流 C.寒流 D.径流
[解析] 若在长江口沿南北方向作一直线则可以看出:以长江口为中心,盐度向两侧递增,说明长江口的盐度是最小的(低于2.8),主要是长江稀释了海水的缘故。
[答案] D
12.在等值线的年内变动中,Q点距大陆最近的时段是( )
A.2月 B.5月 C.7月 D.10月
[解析] 当长江进入枯水期时,盐度变大,和同经度其他海区的盐度差别变小,等盐度线相对平直,所以Q点距大陆最近的时段应该是在长江的枯水期,即2月份左右。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13.下图为北太平洋170°W附近三个观测站水温随深度变化的曲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三个观测站由低纬向高纬的排列顺序是( )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②③①
(2)海水温度的变化规律是:
①海洋表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垂直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影响海水水温变化的主要因素及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从图上看,三个观测站表层水温,①为18 ℃左右,②为20 ℃左右,③为15 ℃左右,由于低纬水温较高,高纬水温较低,故由低纬向高纬排列顺序为②①③。
[答案] (1)C
(2)①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②海水温度因海深而变化,只是变化幅度不大,特别是1000米以下的深层海水,经常保持着低温状态
(3)太阳辐射。海洋表面水温受太阳辐射影响大,所以水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1000米以下受太阳辐射影响小,所以水温变化幅度不大
14.读“年降水量与海洋表面平均盐度按纬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气压带、风带、湿度、降水量、蒸发量等因素,综合分析海洋表面平均盐度D纬度带比C纬度高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A纬度带年降水量多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A纬度海洋表面平均盐度比E纬度带低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此题应综合考虑各纬度所处气压带、风带、温度、降水量、河水冲淡等因素。
[答案] (1)D纬度带纬度低,温度较高,蒸发量大;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下沉气流影响,降水少,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所以盐度高;C纬度虽蒸发量大,但受赤道低气压上升气流影响;降水多,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所以盐度较低
(2)A纬度受副极地低气压带上升气流影响;锋面气旋活动频繁;大陆东岸受季风影响
(3)A纬度带位于北半球,陆地面积大,四周众多河水注入,因此海洋表面平均盐度较低;而E纬度带位于南半球,大部分为海洋,缺少河水注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六章 自然灾害第三节 防灾减灾同步测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土壤达标测试,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植物茂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地貌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课后复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