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新教材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时作业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80311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新教材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时作业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80311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新教材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时作业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80311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同步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同步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项选择题
读下图,回答1~2题。
1.若图中等值线等差值为300,则图中A、B两地太阳年辐射总量差值最可能是( A )
A.A地比B地大1 000
B.A地比B地大500
C.A地比B地小500
D.A地比B地小1 000
解析:根据我国太阳辐射量的分布规律分析,A地太阳年辐射总量应该比B地高(青藏高原地区最高); A、B之间相隔三条等值线,其差值应在两到四个等差值之间,即600~1 200,所以两地太阳年辐射总量差值最可能是A地比B地大1 000。
2.A地区与图中同纬度其他地区太阳能资源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C )
A.位于迎风坡,阴雨天气多
B.海拔高,正午太阳高度大
C.位于背风坡河谷地带,晴天多
D.地势低,正午太阳高度小
解析:影响太阳辐射量的主要因素: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大气透明度、海拔等。阴雨天气多,太阳辐射量应该低;A地区与图中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正午太阳高度应该相同;A地区与图中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位于背风坡河谷地带,晴天多。
读太阳及其大气层结构示意图,回答3~5题。
3.图中太阳大气①②③的名称分别是( A )
A.光球、色球、日冕
B.色球、日冕、光球
C.光球、日冕、色球
D.色球、光球、日冕
解析:太阳大气层从里向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
4.太阳黑子和耀斑( B )
A.都发生在①层
B.分别发生在①层和②层
C.都发生在②层
D.分别发生在②层和③层
解析:太阳黑子发生在光球层,即①层;太阳耀斑发生在色球层,即②层。
5.统计资料表明,在太阳活动高峰年,地球上激烈天气现象出现的概率会( A )
A.明显增加B.明显减少
C.相对平稳D.时增时减
解析: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很大,在太阳活动高峰年,对地球的影响也会增强,地球上激烈天气出现的概率会明显增加。
读太阳黑子与温带乔木年轮相关性曲线图,完成6~7题。
6.图中平均年轮宽度与太阳黑子相对数之间的关系是( A )
A.正相关 B.负相关
C.成反比 D.没有相关性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平均年轮宽度与太阳黑子相对数之间的关系是正相关。
7.此图所反映的问题是 ( A )
A.太阳活动能影响地球气候
B.太阳活动发射的电磁波能扰动地球的大气层
C.太阳活动时,抛出的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D.太阳活动时,日冕物质抛射使两极地区出现极光,从而影响中高纬度地区树木的生长
解析:年轮宽度与气候有关,所以此图所反映的问题是太阳活动能影响地球气候。
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区某一周的气温与太阳辐射强度变化情况,读图回答8~9题。
8.该周最有可能属于哪个月( B )
A.1月B.5月
C.7月D.11月
解析:从一周的气温数值上可知,该周最有可能属于5月。
9.在该周内,最有利于农产品品质提升的一天是( A )
A.星期一B.星期二
C.星期四D.星期六
解析:星期一昼夜温差大,光照强,有利于农产品品质的提升。
太阳活动高峰时会发生太阳风暴现象,其产生的高速带电粒子流往往给地球造成严重影响。据此回答10~11题。
10.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是( B )
A.极昼和极夜B.黑子和耀斑
C.日冕物质抛射和磁暴D.光球和色球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太阳活动的相关知识。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为黑子(光球层),耀斑、日珥(色球层)和日冕物质抛射等,是剧烈的太阳活动现象,B选项正确;极昼和极夜是地球公转和自转的地理意义,A选项不符合题意;磁暴是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之一,C选项错误。光球和色球是太阳大气层的分层结构,不属于太阳活动类型,D选项错误。综上分析,本题选择B项。
11.耀斑爆发对地球产生的影响可能是( D )
A.全球各地地震频繁
B.扬州地区出现极光
C.两极产生极昼现象
D.引发磁暴现象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可能会使全球自然灾害增多,如水旱灾害、地震等,但不可能同时导致全球各地地震频繁,A选项错误;太阳活动增强时发出的高速带电粒子流,冲击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并与那里的稀薄大气发生摩擦,产生极光现象,故极光多出现在两极地区,扬州当地不会出现极光,B选项错误;极昼现象是地球自转和公转所导致的地理现象,C选项错误;太阳活动增强时发出的高速带电粒子流,会干扰地球磁场,使得磁针剧烈震动不能正确指示南北方向,产生磁暴现象,D选项正确。综上分析,本题选择D项。
2019年5月6日至12日,国家天文台在日面上观测到2个活动区,共发生过9次C级以上耀斑,其中最大的一次为C9.9级。据此回答12~13题。
12.该耀斑爆发会使( D )
A.全球各地普降暴雨
B.地球上无线电各波段通信中断
C.全球各地大幅度升温
D.罗盘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解析:本题考查耀斑爆发带来的影响。耀斑爆发释放出大量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会影响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罗盘不能正确指示方向,D项正确;耀斑爆发不会导致全球各地降水与大幅度升温,A、C项错误;耀斑会影响地球上的无线电短波通讯,B项错误。故选D项。
13.下列地区较易观看到太阳活动产生的绚丽极光的是( A )
A.北冰洋沿岸地区B.青藏高原地区
C.赤道附近地区D.撒哈拉沙漠地区
解析:本题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当太阳活动增强时,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会轰击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与那里的稀薄大气相互碰撞,会产生极光现象,极光一般出现在夜晚。结合选项,北冰洋沿岸纬度最高,可以观看极光。故选A项。
二、综合题
14.读太阳大气层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1)A为光球层,该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黑子,这些区域是由于比四周温度低而颜色看上去深一些。它的多少和大小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2)B是色球层,该层有时会出现突然增亮的部分,叫作耀斑。它的爆发是剧烈的太阳活动现象。
(3)C是日冕层。
(4)世界上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耀斑爆发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大气层,会引起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太阳大气抛出高能带电粒子,能使地球磁场受到扰动,产生磁暴现象。
解析:从图上看,A为太阳大气的最内层光球层,该层的太阳活动主要是黑子。B层为色球层,该层太阳活动为耀斑,C为日冕层。
15.下图是世界年太阳辐射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1)世界太阳辐射强度较高的①②区域分别是青藏高原和撒哈拉沙漠,这两个区域的太阳辐射强度均高于赤道地区,其共同原因是什么?
答案:晴天多,云雾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
(2)A的数值是160~180,它的数值大于B的数值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答案: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
(3)人们观测得出结论,市区的太阳辐射量往往低于郊区的,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答案:市区盛行上升气流,云雾多;市区烟尘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
解析:第(1)题,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有纬度、天气状况、地势高低等。①位于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云量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太阳辐射强。②位于撒哈拉沙漠,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降水少,空气干燥,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太阳辐射强。第(2)题,图中相邻的等值线数值相差20个单位,A的数值大于160,小于180。A位于赤道附近,纬度比B的低,太阳高度角大,单位面积上的太阳辐射强。第(3)题,市区与郊区相比,纬度基本无差异,但大气清洁度和云量有较大差异。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课后复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示信息表明,太阳黑子增多时,对地球的影响是,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太阳黑子数达最大值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课一练,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大气状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巩固练习,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大气状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