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19-2020学年部编版必修下册 3.6全球航路的开辟 学案第1页
    2019-2020学年部编版必修下册 3.6全球航路的开辟 学案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导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素养探究,史论阐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主题一 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动因和条件


    【素养探究】


    1.社会与经济根源


    史料 十五世纪以后,随着封建经济的急速发展,商品货币关系开始从内部侵蚀封建自然经济的基础,瓦解封建制度,促进资本主义萌芽①。当时,商品交换十分广泛,这就需要大量货币,因而当时人们认为占有金银就占有一切②。


    ——《1500年世界的变化》


    思考:依据史料,分析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和社会原因。(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点拨】由画线信息①②两处可分别提炼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和社会原因。


    答案:经济根源: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社会原因:西欧各国对金银财富的狂热追求。


    2.商业危机与宗教推动


    史料 最直接的原因是去寻找获取香料的新航线,以取代受政治环境影响而随时可能停止供应的陆地贸易。还有一个因素是,伊比利亚半岛上的基督教国家急需去寻觅海外盟国来反击当地的伊斯兰势力,从而打破伊斯兰教的制约力量。


    ——《新航路开辟的历史与现实》


    思考:依据史料和所学知识,“受政治环境影响”指的是哪一事件?史料中还反映了哪一推动因素?(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点拨】由画线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为奥斯曼帝国阻断了东西方贸易通道,史料中的另一推动因素可从宗教领域提炼。


    答案:事件: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贸易通道,引发商业危机。推动因素:对外传播基督教。


    3.客观条件


    史料





    思考:依据史料分析上述图片体现了新航路开辟的哪些客观条件。(历史解释)


    【点拨】由图片中“帆船”“星盘”和“指向标”得出其对应的条件。


    答案:欧洲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罗盘针的应用,为远航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史论阐释】


    一、新航路开辟的推动因素


    1.经济根源:15世纪以来,西欧国家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2.社会根源:《马可·波罗行纪》在欧洲掀起了一股到东方的“寻金热”。


    3.商业危机: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贸易的通道。


    4.国家因素:葡萄牙和西班牙统治者支持海外探险活动,希望获得海外财富,以加强在欧洲的地位。


    5.精神动力:教会鼓励人们去遥远的东方传播基督教,文艺复兴的影响,人文主义鼓励人们大胆追求财富,实现个人价值。


    6.客观条件:西欧生产力的发展,航海技术、造船技术的进步。


    二、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西欧最早探寻新航路的国家的原因


    (1)地理位置有利,都在大西洋沿岸,便于进行海上探险。


    (2)掌握了先进的航海和造船技术。


    (3)它们都是中央集权的国家,有能力支持和供应远洋航行必需的装备和费用。


    (4)葡萄牙人与西班牙人的宗教热情特别强烈。弘扬基督教的信念是推动他们积极寻求新航路的一种精神动力。


    主题二 世界新航路的开辟


    【素养探究】


    1.达·伽马与郑和


    史料 1498年5月,达·伽马率领的船队抵达印度的卡里库特港,这也正是七十年前郑和下西洋时,展示天国德威的地方。当印度人问他们到来的目的时,达·伽马很简练地回答说“基督徒,香料”。


    思考:根据史料,达·伽马和郑和远洋航行的目的有何不同?导致东西方航海目的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点拨】由画线关键信息“展示天国德威”“基督徒,香料”可提炼不同目的,根本原因可从两国经济形态的不同进行思考。


    答案:不同目的:达·伽马传教和寻求金银财富,以经济目的为主;郑和展示天国德威,以政治目的为主。根本原因:支撑航海的经济形态不同,达·伽马为商品经济,郑和为传统农业经济。


    2.哥伦布航行美洲


    史料 对哥伦布抵达美洲,不同地区的人们评价不一样。美洲很多国家将10月12日命名为哥伦布日,并在这一天举行活动纪念哥伦布发现美洲①。但在美国一些地区,如加州伯克利,这一天被称为“原住民日”。委内瑞拉从2002年开始把这个节日称作“原住民抵抗日”②。


    (1)概述有关哥伦布航行美洲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点拨】由①“哥伦布日”和举行纪念活动体现了对其正面评价;由②“原住民日”“原住民抵抗日”则体现的是负面评价。理由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答案:观点1:哥伦布开启了美洲的新时代。理由:西方殖民者把先进的生产方式、技术和思想传入美洲,促进了美洲的开发。加强了世界各地与美洲的交流和联系。


    观点2:哥伦布抵达美洲对原住民是一种灾难。理由:西方殖民者走上了殖民掠夺和屠杀原住民的道路,给美洲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2)哥伦布抵达美洲,不同地区的人们给出了不同的评价,从史学研究角度,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点拨】哥伦布抵达美洲,同一历史事件不同地区的人们评价不一样,说明所持的立场不同或所掌握的史料不同。


    答案:同一历史事件会有不同解释,不同立场影响历史的价值判断。


    【史论阐释】


    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的比较








    郑和下西洋
    新航路开辟
    封建君主专制的强化
    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宣扬国威、加强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的需求
    开拓市场,殖民扩张,牟取暴利
    封建性政治行为的贡赐贸易
    资本主义经济行为的海外殖民
    “郑和之后,再无郑和”“闭关锁国”
    增加了资本原始积累,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促进中国与亚非国家友好往来,但贡赐贸易无益于国计民生
    促进资本主义迅猛发展,世界各地联系加强,世界市场雏形出现,开始殖民时代
    (1)都在国力强盛、最高统治者支持下进行;


    (2)造船技术、航海知识、指南针运用等为远航提供了条件;


    (3)都经过太平洋和印度洋;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关学案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名词解释,课前预习,课堂探究,课后习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学案:

    这是一份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知识梳理,课堂小结,随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学案设计,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过程,反馈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