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中考物理专题训练 考点1:机械运动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中考物理专题训练 考点1:机械运动第1页
    中考物理专题训练 考点1:机械运动第2页
    中考物理专题训练 考点1:机械运动第3页
    还剩2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中考物理专题训练 考点1:机械运动

    展开

    一、选择题
    1. (湖北省黄石市,题号15,分值2)

    【答案】C
    【解析】由图象可看出:两物体相距100m相向而行,故A、B错误;当t=10s时,两物体到达同一位置而相遇,故C正确;两物体分别运动50米,所需时间不等,故速度大小不相等,故D错误。关键点解读:由路程-时间图象能直接读出物体位置,看出物体启动的时刻,知道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的大小。

    2. (湖南省衡阳市,题号9,分值2)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对上述实验,数据处理正确的是

    A.图中AB段的路程SAB=50.0cm
    B.如果测得AC段的时间tAC=2.5s,则AC段的平均速度vAC=32.0cm/s
    C.在测量小车到达B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大
    D.为了测量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vBC,可以将小车从B点静止释放
    【答案】B
    【解析】sAB=80.0cm-40.0cm=40.0cm,A错误;sAB=80.0cm-0.0cm=80.0cm,,B正确;在测量小车到达B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所用的时间偏大,距离不变,根据公式可知,均速度vAB会偏小,C错误;测量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vBC,若将小车从B点静止释放,BC段的距离不变,但通过BC段的时间将变大,平均速度将变小,D错误。

    3. (湖南省怀化市,5,3分)

    【答案】A
    【解析】匀速直线运动是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匀速直线运动路程—时间的图象是倾斜的直线,速度图象是平行于横轴的图线,因此选A。

    4. (湖南省怀化市,6,3分)

    【答案】C
    【解析】刻度尺使用时应注意正确放置与观察。正确放置的关键是做到: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并且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尺的刻面必须紧贴被测对象,不能“悬空”。正确观察的关键是视线在终端刻度线的正前方,视线与刻面垂直。读取结果应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写上相应的单位,本题刻度尺零刻度线并没有与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需要用右边对应的刻度减去左边的刻度,因此选C。

    5. (湖南娄底,8,3) 在平直的公路上,小明坐在车上用电子手表的秒表功能计下了汽车连续通过5根电线杆的时间为10s,相邻电线杆的距离为50米,则汽车的平均速度约为( )
    A.90km/h B.70km/h C.50km/h D.40km/h
    【答案】B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平均速度。可以用速度的计算公式v=求出汽车的平均速度。
    【解题过程】由题意知,小明在汽车驶过第1根电线杆时开始计时,在汽车驶过第5根电线杆时停止计时,则汽车通过的路程(4个间隔距离):s=4×50m=200m,
    汽车的平均速度:v===20m/s=72km/h,约为70km/h,故ACD错误;B正确。

    6.(江苏省扬州市,题号11,分值2)


    【答案】D
    【解析】由s-t图像可以看出,在0~t1汽车的s-t图象是正比例函数关系,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在t1~t2图象是一条水平直线,即表明随着时间的增加,路程不变,即说明汽车处于静止状态,故B错误;0~t1比t2~t3运动的路程短,故C错误;据图可知,若是时间一定,发现0-t1的路程比t2-t3的路程大,所以据v=s/t可知,0-t1的速度比t2-t3的大,故D正确。

    7. (山东临沂,6,2)在体育测试过程中,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
    A.跳远测试时,必须选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进行测量
    B.小明在50m测试中看到旁边的看台向后运动,选取的参照物是跑道
    C.小明50m测试的成绩是7s,则他的平均速度为6.25m/s
    D.1000m测试小明的平均速度为5m/s、小亮的成绩是240s,小明更快
    【答案】D
    【思路分析】(1)测量时根据精确程度要求的不同,选择分度值适当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2)判定物体的运动状态时,要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3)根据速度的公式求出速度;
    (4)根据速度的公式求出速度,然后进行对比。
    【解题过程】解:
    A、测跳远的成绩时精确到1cm就可以了,所以测量时选用分度值为1cm的刻度尺,故A错误;
    B、小明在50m测试中看到旁边的看台向后运动,这说明看台与小明间有位置的变化,所以选取的参照物是小明自己,故B错误;
    C、小明50m测试的成绩是7s,则他的平均速度为v==≈7.14m/s,故C错误;
    D、1000m测试小明的平均速度为5m/s,则小明所用的时间为:t===200s,而小亮的成绩是240s;因通过的路程相同,小明用时更短,则小明跑得更快,故D正确。
    故选:D。

    8. (山东青岛,5,2) 小明步行的平均速度是1.2m/s,从家到学校要走15min,那么他上学要走的路程是( )
    A.1080m B.108m C.18km D.0.3km
    【答案】A
    【思路分析】根据v=求出小明上学要走的路程。
    【解题过程】已知:速度v=1.2m/s,时间t=15min=900s
    求:他上学要走的路程s=?
    解:由v=得他上学要走的路程:
    s=vt=1.2m/s×900s=1080m。
    故选:A。

    9.(山东枣庄,1,2)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B. C. D.
    【答案】B
    【思路分析】匀速直线运动是指运动速度保持不变,方向为直线的运动,通过图象判断时,要先明确图象的横纵坐标所代表的物理量,再明确其变化规律。
    【解题过程】解:
    AC、图中的s﹣t图象是曲线,说明路程和时间不成正比,也就是物体做变速运动,故AC不符合题意;
    B、图中的v﹣t图象表示物体的速度不变,说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符合题意;
    D、图中的v﹣t图象表示物体的速度均匀增大,说明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 (四川眉山,4,3) )年4月30日东坡国际半程马拉松比赛在眉山市湿地公园隆重举行,若甲、乙两位运动员同时从起跑线起跑并做匀速直线运动,他们的路程时间s﹣t图象是如图所示,a、b、c三条图线中的两条,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运动5s甲、乙间的距离大于2m,则( )

    A.甲的s﹣t图象一定为a B.乙的s﹣t图象一定为c
    C.甲的s﹣t图象可能为b D.乙的s﹣t图象可能为a
    【答案】A
    【思路分析】本题是一道物体的s﹣t图象题,对初中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分析清楚图象,由图象找出路程s与时间t的对应关系是正确解题的前提与关键。(1)根据s﹣t图象找出同一时刻a、b、c对应的路程,然后由速度公式判断三图象对应速度的大小关系;
    (2)由图象判断5s内,三图象的路程差;
    (3)根据图象a、b、c的速度及它们5s的路程差,根据题意选择答案。
    【解题思路】解:
    (1)由图象可知,相同时间内(如t=4s)a、b、c的路程关系为sa>sb>sc,
    由速度公式v=可知,va>vb>vc;
    (2)由图象可知,t=5s时,sa﹣sb>2m,sa﹣sc≈4m>2m,sb﹣sc<2m;
    (3)由题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运动5s甲、乙间的距离大于2m;结合前面解答可知,甲的s﹣t图象一定是图线a;乙的s﹣t图象可能是图线b,也可能是图线c;
    故选:A。

    11. (浙江杭州,1,3) 一个成年人正常的步行速度大约是( )
    A.1.2 米/秒 B.24 米/秒 C.36 千米/秒 D.48 分米/秒

    【答案】A
    【解析】根据生活经验,结合人的步幅大小和迈步的频率可进行针对性的估算。解:一个成年人,如果有意迈大步行走的话,一步的距离大约有1m多一点,而迈一步的时间也接近1s,因此选项中1.2m/s与此最接近。
    1.2m/s=4.32km/h=0.0012km/s=43.2dm/s,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2. (浙江省台州市,题号8,分值4)某同学乘坐高铁,看到车厢内显示的车速为216千米/时。他估测车厢通过隧道用了10秒,则隧道长度约为( )
    A.60米 B.600米 C.2160米 D.7776米
    【答案】B
    【解析】高铁速度为216km/h=60m/s,车厢通过隧道用了t=10s,根据得,
    隧道长:s=vt=60m/s×10s=600m。故选:B。

    13. (广西玉林,4,3) 某辆汽车启动后,经过20s,速度表的指针指在如图所示的位置,由表可知( )

    A.此时汽车的速度是90km/h
    B.此时汽车的速度是90m/s
    C.启动后20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90km/h
    D.启动后20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90m/s
    【答案】A
    【思路分析】速度表显示汽车的瞬时速度,由表中标度可知速度的单位;由平均速度公式可求得全程的平均速度。
    【解题过程】解:AB、速度表指针显示的是物体的瞬时速度,故瞬时速度为90km/h;故A正确,B错误;
    CD、因不知道物体的路程和时间,故无法确定物体的平均速度;故CD错误;
    故选:A。

    14. (广西玉林,5,3) 2017年4月,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并与“天宫二号”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如图所示,对接完成后,若认为“天舟一号”处于静止状态,则选取的参照物是( )

    A.“长征七号” B.“天宫二号”
    C.文昌航天发射场 D.地球
    【答案】B
    【思路分析】研究机械运动时,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与参照物相比,物体位置有变化,说明物体在运动;物体位置没有变化,说明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解题过程】解:“天舟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实现对接后,保持相对静止,以对方为参照物,两者都是静止的。所以选择“天宫二号”为参照物,“天舟一号”是静止的。
    故选:B。

    15. (湖南娄底,8,3) 在平直的公路上,小明坐在车上用电子手表的秒表功能计下了汽车连续通过5根电线杆的时间为10s,相邻电线杆的距离为50米,则汽车的平均速度约为( )
    A.90km/h B.70km/h C.50km/h D.40km/h
    【答案】B
    【思路分析】汽车的速度表每时每刻都在变化,汽车在10s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10s的比值,就是汽车在10s内的平均速度。
    【解题过程】解:
    由题意知,小明在汽车驶过第1根电线杆时开始计时,在汽车驶过第5根电线杆时停止计时,
    则汽车通过的路程(4个间隔距离):s=4×50m=200m,
    汽车的平均速度:v===20m/s=72km/h,约为70km/h,故B正确。
    故选:B。
    16.(江苏省徐州市,第2题,2分)2.在商场里,当你站在上升的自动扶梯上时,关于你是运动还是静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运动的 B.静止的
    C.相对自动扶梯是静止的 D.相对商场地面是静止的
    【答案】C
    【解析】同一个物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状态一般不同,故A和B均错误;人站在自动扶梯上,与扶梯一起上升,以扶梯为参照物,人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因而是静止的,故C正确;以商场地面为参照物,人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因而是运动的,故D错误。

    17. (福建B卷,5,2) 图是穿行在餐厅的机器人端着托盘送餐的情景。若认为机器人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地面 B.托盘 C.餐桌 D.墙壁
    【答案】B
    【思路分析】在研究物体的机械运动时要先选择一个物体,假定该物体不动,这个物体是参照物;如果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不变,则物体是静止的,如果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不断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
    【解题过程】 解:
    以地面、餐桌、墙壁为参照物,机器人与地面、餐桌、墙壁的位置在不断的变化,故机器人是运动的,故ACD不符合题意;
    以托盘为参照物,机器人与托盘的位置没有变化故机器人是静止的,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18. (山东济宁,8,2) 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很小的颗粒,“2.5”是表示颗粒直径的数值,其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二十分之一,下列选项中与PM2.5颗粒物大小相当正确的是( )
    A.米粒 B.柳絮 C.细菌 D.原子
    【答案】C
    【思路分析】首先对PM2.5的直径作出估测,然后根据对常见物体尺度的了解作出选择。
    【解题过程】解:头发丝的直径大约是50μm,PM2.5的直径大约是头发丝直径的,
    所以PM2.5的直径为=2.5μm=2.5×10﹣6m=2.5×10﹣3mm=2.5×103nm。
    A、一粒米的长度在2mm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
    B、柳絮的直径在250μm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
    C、细菌的直径在2.5μm左右。故C符合题意;
    D、原子的直径小于1nm。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9.(四川成都,2,2)近来共享电动汽车成为人们低碳出行的交通工具,某共享汽车30min行驶20km,则该车的平均速度为( )
    A.40km/h B.1.5km/min C.15m/s D.40m/s
    【答案】A
    【思路分析】根据v=算出平均速度即可解答。1m/s=3.6km/h
    【解题过程】解:共享汽车行驶的路程s=20km,时间t=30min=h;
    共享汽车的平均速度:v===40km/h=40×=0.67km/min=40×=11.1m/s,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0. 1.(贵州黔三州,1,3) “米”是下列哪个物理量的单位( )
    A.重力 B.速度 C.压强 D.长度

    【答案】D
    【思路分析】考查的是我们对常见物理量及其单位的掌握情况,属于识记性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容易解答。根据对常见物理量及其单位的掌握作答。
    【解答过程】解:在物理学中,
    A、重力的单位是牛顿。故A不符合题意;
    B、速度的基本单位是米每秒。故B不符合题意;
    C、压强的基本单位是帕斯卡。故C不符合题意;
    D、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1. (广东省广州,1,3分)图1是常用的5号电池的示意图,其型号的另一种表示方法为“14500”前两位数是直径,后三位数是高度,这型号电池高度为( )
    A. 14mm
    B.145mm
    C.500mm
    D. 50.0mm

    【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14500”前两位数是直径,可以判断单位是mm,后三位数是高度,结合生活经验估测,一节5号电池的高度大概是5cm,故选D。
    22.(广东省广州,11,3分)向前直线行驶的车内,小明给小芳连拍两张照片如图10所示,拍照过程中车可能( )
    A.向西加速 B.向东加速 C.向西减速 D.向东减速

    【答案】C
    【解析】首先根据广州塔与窗口的相对位置可以判断车子是向西运动的,再根据杯子中水向前洒出,可以判断出车子是由于减速,水因为具有惯性而向前运动的情况,故选C。
    23.(河北,15,2分)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洗澡水的温度约为70°C
    B.一部手机的质量约为1kg
    C.普通居民楼每层高约为5m
    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活中的温度、质量、长度、速度等常识;洗澡水的温度一般略高于体温约38℃到42℃故A选项错误;一部手机的质量约为100g-150g,但型号不同质量也不相同,一千克约16个鸡蛋的质量,显然要大于一部手机的质量了,故B选项错误;通居民楼每层高约为3m,故C选项错误;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故D选项正确。
    24.(山东省滨州市,1题,3分) 科学家胜常用估算的方法来获得事物的有关信息。估算不是胡乱猜测。它的结果是根据已知的信息进行合理推测得到的。例如经过测量一个成年人“一拃(zha)”()一伸开五指,拇指与中指间瓜长的距离)长度约为20 cm.,一张课桌的高约为4拃,估算高度约为80 ,下面是小明的一些估算值.你认为符合实际的是( )
    A.一张纸的厚度约为1mm
    B.A一个成年人正常步行时的速度约为5m/s
    C.一个初中学生所受重力约为500 N
    D.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0.5 kg
    【答案】C
    【解析】一张纸的厚度约80μm,合0.08mm,A不符合实际;一个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2m/s,B不符合题意;一个初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重力约为G=mg=50kg×10N/kg=500N,C符合实际;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合0.05kg,D不符合实际.故选C.
    25.(山东临沂,题号6,分值2分)在体育测试过程中,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
    A.跳远测试时,必须选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进行测量
    B.小明在50m测试中看到旁边的看台向后运动,选取的参照物是跑道
    C.小明50m测试的成绩是7s,则他的平均速度为6.25m/s
    D.1000m测试小明的平均速度为5m/s、小亮的成绩是240s,小明更快
    【答案】D
    【思路分析】(1)测量时根据精确程度要求的不同,选择分度值适当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2)判定物体的运动状态时,要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3)根据速度的公式求出速度;
    (4)根据速度的公式求出速度,然后进行对比。
    【解析】解:
    A、测跳远的成绩时精确到1cm就可以了,所以测量时选用分度值为1cm的刻度尺,故A错误;
    B、小明在50m测试中看到旁边的看台向后运动,这说明看台与小明间有位置的变化,所以选取的参照物是小明自己,故B错误;
    C、小明50m测试的成绩是7s,则他的平均速度为v=≈7.14m/s,故C错误;
    D、1000m测试小明的平均速度为5m/s,则小明所用的时间为:t==200s,而小亮的成绩是240s;因通过的路程相同,小明用时更短,则小明跑得更快,故D正确。
    26.(四川省自贡市,题号10,分值2)以下对物理现象的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我们九年级物理课本的重力约为10N
    B.一个标准大气压大约能托起10m高的水柱
    C.课桌的高度约为150cm
    D.中学生步行的速度大约为5m/s
    【答案】B
    【解析】我们九年级物理课本的重力约为3N,选项A错误;一个标准大气压大约能托起10m高的水柱,选项B正确;课桌的高度约为75cm,选项C错误;中学生步行的速度大约为1.1m/s,选项D错误。故选B。
    27. (四川省自贡市,题号13,分值2)右图所示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5s时,物体通过的路程为2.5m
    B.整个20s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0.2m/s
    C.物体在20s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物体在0~5s时间内的速度比10~20s内的速度大
    【答案】C
    【解析】从图像可以知道:前5s时,物体通过的路程为2.5m,选项A正确;根据速度公式,整个20s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选项B正确;物体在5s-10s时是静止不动的,选项C错误;物体在0~5s时间内的速度是0.5m/s,在10~20s内的速度是0.15m/s,选项D正确。故选C。
    28.(山东滨州,1题,3分) 科学家胜常用估算的方法来获得事物的有关信息。估算不是胡乱猜测。它的结果是根据已知的信息进行合理推测得到的。例如经过测量一个成年人“一拃(zha)”()一伸开五指,拇指与中指间瓜长的距离)长度约为20 cm.,一张课桌的高约为4拃,估算高度约为80 ,下面是小明的一些估算值.你认为符合实际的是( )
    A.一张纸的厚度约为1mm
    B.A一个成年人正常步行时的速度约为5m/s
    C.一个初中学生所受重力约为500 N
    D.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0.5 kg
    【答案】C
    【解析】一张纸的厚度约80μm,合0.08mm,A不符合实际;一个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2m/s,B不符合题意;一个初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重力约为G=mg=50kg×10N/kg=500N,C符合实际;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合0.05kg,D不符合实际.故选C.
    29.(湖南省邵阳市,1,2分)同学们好,从八年级开始学习物理,有老师的引导,坚持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上课专心听,善于观察,乐于动手,每节课学有所得,至今学有所成。现在平放在你桌面中央的物理答题卡将会展示你的理想成绩!现在请你估计或者测量看看,答题卡对桌面有压力,桌面的受力面积约是( )
    A.6 m2 B.600cm C.609 cm2 D.609
    【答案】 C
    【解析】本题需要学生估测答题卡平放在桌子中央,桌面的受力面积,根据题意结合选项A、6m2明显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B、是长度,不是面积,故B错误,C是面积符合题意,D、没有单位,故D 错误,因此选C.
    30.(四川省乐山市,题号1,分值2.5)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山 B.船 C.流水 D.河岸
    【答案】B
    【解析】以船为参照物,船与山之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山在“后退”,故选B。
    31.(四川省攀枝花市,题号1,分值3)下列估测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一支新铅笔的长约为17cm
    B.攀枝花市夏季平均气温约为50℃
    C.一瓶500mL的矿泉水质量为5kg
    D.复兴号高铁列车运行速度可达350m/s
    【答案】A
    【解析】一只新铅笔的长度略小于20cm,在17cm左右,故A符合实际;夏天最高气温一般不达到40℃,平均气温不会达到50℃,故B不符合题意;一瓶矿泉水的体积为500mL=500cm3,其质量m=ρV=1.0g/cm3×500cm3=500g=0.5kg,故C不符合实际;复兴号高铁列车运行速度可达350km/h,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A。
    32.(山东省菏泽市,1,2分)下列数居最接近生活实际的实际( )
    A. 普通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8m/s B. 一名普通初中学生的质量约为1.5t
    C. 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0.8m D.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45g
    【答案】D
    【解析】A. 普通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故A不符合实际;
    B. 一名普通初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故B不符合实际;
    C. 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8cm,故C不符合实际;
    D.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45g,故D符合实际;


    二、填空题
    1. (桂林市,15,2分)如图所示刻度尺,它的测量范围为________cm;若小超用此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记录结果为5.170cm,此记录结果是______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的.

    【答案】0~10cm;不正确
    【解析】由图可知,刻度尺的擦亮范围是0~10cm;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读数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以mm为单位,记录结果小数点后有一位,以cm为单位,小数点后有两位,所以此记录结果不正确.

    2. (桂林市,19,2分)周末,小关和小超分别与家人驾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前往桂林市乐满地主题乐园游玩,如图所示是两小车在某段平直公路上的运动图像,由图可知,两小车都在做________(选填“加速直线运动”或“匀速直线运动”);小超家车的速度________(选填“大于” 或“小于”)小关家车的速度.

    【答案】匀速直线运动;大于
    【解析】由图可知,两小车路程与时间成正比,所以两车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可知,相同时间内,小超家车通过的路程大于小关家车通过的路程,所以小超家车的的速度大于小关家车的速度.

    3. (广西柳州,17,2)图10记录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由图可知汽车在各段时间内速度是 的,大小等于 m/s.

    【答案】相等 30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速度的计算,有图可以看出汽车每10s走过的路程相同,故汽车在各段时间内速度是相等的,大小300m/10s=30m/s.

    4. (贵州省遵义市,27题,4分)

    【答案】运动 8
    【解析】小迪超越小杰的过程中,以小杰为参照物,小迪与小杰之间的位置不断变化,所以小迪是运动的;因为小迪的百米赛跑成绩为12.50s,所以他比赛过程的平均速度为.

    5. (湖南省怀化市,23,2分)

    【答案】运动;静止
    【解析】物体的运动与静止是相对的,因此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需要选定一个参照物,看这个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有没有变化,若发生变化了,这说明物体相对这个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不变化,则说明物体相对参照物是静止的;火车相对路边的房屋位置是变化的,因此火车相对房屋是运动的,相对于车窗,火车是静止的。

    6.(山东省烟台市,18,3分)
    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向东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13所示。甲车的速度为 ,5s时两车相距 。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 运动。

    【答案】0.2m/s;0.5m;西。
    【解析】(1)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s与运动时间t成正比,s-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由图象找出甲乙的路程s与所对应的时间t,由速度公式可求出甲乙的速度,然后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
    根据甲、乙速度和运动时间,得到运动的路程,进一步得到两车距离。
    (2)首先根据甲乙的速度关系判断两物体的位置关系,然后以甲为参照物,判断乙的运动状态。
    (1)读图可知,经过6s,甲运动了1.2m,乙运动了0.6m,
    则甲的速度:;
    乙的速度:,
    所以,v甲>v乙;
    经过5s,两车通过的路程分别为:
    s甲′=v甲t′=0.2m/s×5s=1m,s乙′=v乙t′=0.1m/s×5s=0.5m,
    此时两车相距:△s=1m-0.5m=0.5m。
    (2)由于甲、乙两车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同一时刻甲在乙的前面向东运动,如果以甲为参照物,则乙向西运动

    7. (四川绵阳,15,4) 世界上时速最快的真空高温超导磁悬浮直道实验线年年底将在四川建成,试验线安装在一条直径4.2m、长140m的特制管道里,测试时可以将单人乘坐的列车模型加速到最大400km/h。若测试时,在2.8s时间140m距离内将列车模型加速至360km/h,加速过程的平均速度是 m/s;若列车模型以360km/h匀速通过该实验管道,通过时间是 s。
    【答案】50;1.4
    【思路分析】(1)根据v=算出加速过程的平均速度;
    (2)根据t=算出匀速通过该实验管道的时间。
    【解题过程】解:(1)加速过程的时间t=2.8s,路程s=140m;
    加速过程的平均速度:v===50m/s;
    (2)当列车模型以v′=360km/h=100m/s匀速通过该实验管道时,
    通过的时间:t′===1.4s。
    故答案为:50;1.4。

    8. (天津,15,4) 空中加油机在高空给战斗机加油时,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 的;若加油机以500km/h的速度航行0.2h,通过的路程是 km。
    【答案】静止;100
    【思路分析】(1)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
    (2)已知速度和时间,利用速度公式计算通过的路程。
    【解题过程】解:
    当加油机在空中给战斗机加油时,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与加油机之间没有位置的变化,所以战斗机是静止的;
    根据v=可得,加油机通过的路程为:s=vt=500km/h×0.2h=100km。
    故答案为:静止;100。

    9.(哈尔滨市,37,2分)

    【答案】80;平均快慢程度
    【解析】;用这个物理量反应了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

    10. (绥化市,16,2分)

    【答案】;南风
    【解析】甲、乙、丙三人在平直的公路上,向北匀速骑自行车,乙感觉无风,说明风是南风,,甲感觉顺风,说明,丙感觉逆风,说明,所以.

    11. (湖北省江汉油田、潜江市、天门市、仙桃市,题号43,分值2)


    【答案】4;8。
    【解析】由图象知,100-150s内,甲同学运动了200m,所以其速度为v=s/t=200m/50s=4m/s,150s时,甲同学运动了800m,剩下了s1=1000m-800m=200m,则他跑完剩下的路程的时间是t1=s1/v=200m/4m·s-1=50s。200s时,乙同学跑了600m,则剩下了s2=1000m-600m=400m,要追上甲同学,他的速度至少是v2=s2/t1=400m/50s=8m/s。

    12. (湖北十堰,18,2)某段道路的标志牌如图,它表示:大型客车最高行驶速度不得超过 。

    【思路分析】限速标志牌的单位是km/h,在同一路段不同的车限制速度不同。
    【解题过程】解:在同一路段不同的车限制速度不同,图中是表示大型客车最高行驶速度不得超过80km/h。
    故答案为:80km/h。

    13. (湖北十堰,19,2) 小明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定硬币的直径,测得1枚硬币的直径是
    cm。

    【思路分析】测得1枚硬币的直径时难于贴近的硬币的直径,借助于三角板等其他工具,如本题图中,两个三角板直角的顶点之间的距离即为硬币直径;
    读数时,除了读出准确数值,还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解题过程】解:右端三角板直角顶点对应的刻度值是7.50cm,左端三角板直角顶点对应的刻度值是5.00cm,
    则两个三角板直角的顶点之间的距离为:L=7.50cm﹣5.00cm=2.50cm;
    即硬币的直径为2.50cm。
    故答案为:2.50。

    14. (湖北省宜昌市,题号19,分值2)年1月,宜昌持续几天降下暴雪。小红父亲清晨驾驶汽车缓慢行驶在至喜长江大桥上,以车为参照物,桥栏杆是_____________的;车里的小红观察到桥面结冰发生了几起汽车追尾事故,发生这种事故时,坐在后车里面的人由于惯性会_____(选填“前方”或“后方”)倾倒。
    【答案】运动;前方。
    【解析】驾驶汽车行驶在桥上,以车为参照物,桥栏杆的位置不断改变,因而是运动的;汽车追尾时,后车车头撞击前车车尾,后车停止运动,坐在后车里的人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而继续向前运动,因而会向前方倾倒。

    15. (江苏南京,13,3) 在南京长江隧道口,有以下安全提示信息,请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位。
    (1)限高4.5 ; (2)限速80 ;(3)隧道禁止5 以上货车通行。

    【答案】(1)m;(2)km/h;(3)t
    【思路分析】首先要对题目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结合对生活实际的认识,填入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题过程】解:(1)限高4.5m;(2)限速80km/h;(3)限载5t;
    故答案为:(1)m;(2)km/h;(3)t。

    16.(辽宁省鞍山市,第15题,3分)

    【答案】静止 运动 运动
    【解析】发射中的卫星,相对于运载火箭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因而是静止的;相对于地球的位置不断变化,因而是运动的;从大的角度看,一切物体都在运动。

    17. (四川省德阳市,37,4分)
    为了监督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道路中间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3s,若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0.9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汽车在两次接受信号间隔过程中行驶的距离是 m,汽车的速度是 m/s(超声波速度是340m/s)

    【答案】34; 42.5。
    【解析】求汽车的速度必须知道行驶的距离和相应的时间:
    (1)测速仪第一次发出超声波时,经过了0.25s到达了汽车处,而信号从汽车处返回测速仪,也行驶了0.25s的时间;在第二次发出的信号,在与汽车相遇返回到测速仪时,超声波行驶了0.15s;这两次汽车与测速仪的距离差就是汽车行驶的距离;
    (2)找出汽车在两次接收到信号间隔过程中所用的时间(汽车运动的时间为从第一次与超声波相遇开始,到第二次与超声波相遇结束。求出这个时间,就是汽车运动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解汽车速度。
    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s,所以第一次信号到达汽车的时间为0.25s,则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s1=v声t1=340m/s×0.25s=85m;
    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3s,所以第二次信号到达汽车的时间为0.15s,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s2=v声t2=340m/s×0.15s=51m;
    汽车在两次信号的间隔过程中,行驶了:s’=s1-s2=85m-51m=34m;
    这34m共用时:t’=△t-t1+t2=0.9s-0.25s+0.15s=0.8s,
    所以汽车的车速为:。

    18. (湖北荆门,12,3)我国高铁总路程居世界第一,人们出行更加方便快捷,暑假小红和父母外出旅游,她们乘坐的高铁动车正以300km/h的速度向南行驶,旁边平行铁轨一列普通列车以120km/h的速度也向南行驶,小红发现自己超过普通列车用的时间为16s,以普通列车为参照物,小红向 (选填“南”或“北”)行驶,以小红为参照物。普通列车向 (选填“南”或“北”)行驶,普通列车的长度为 m。
    【答案】南;北;800
    【思路分析】(1)比较高铁和普通列车的速度大小,然后根据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分析解答;
    (2)求出高铁与普通列车的速度之差,利用速度公式计算普通列车的长度。
    【解题过程】解:
    (1)由题知,高铁和普通列车都向南运动,且高铁的速度大于普通列车的速度,
    所以,以普通列车为参照物,小红向南运动;以小红为参照物,普通列车向北行驶。
    (2)高铁和普通列车的相对速度:v=300km/h﹣120km/h=180km/h=50m/s,
    根据v=可得,普通列车的长度为:s=vt=50m/s×16s=800m。
    故答案为:南;北;800

    19.(江苏淮安,17,2) 如图所示是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时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得到的照片,曝光时间间隔为0.02s,木块从1位置到3位置运动的距离是 cm,木块从1位置到4位置运动的速度为 m/s。

    【答案】3.60;0.9
    【思路分析】(1)刻度尺的读数:先要明确分度值,在读出准确数字之后,还要读出估计数字,当物体的末端正对刻度尺的刻度时,也要读出估计数字0;
    (2)根据频闪的次数和频闪的时间间隔,结合图示计算木块从1位置运动到4位置的距离和所用的时间;由v=计算木块从1位置到4位置运动的速度。
    【解题过程】解:
    (1)由图知,刻度尺分度值为1mm,
    则木块从1位置运动到3位置时距离为:6.20cm﹣2.60cm=3.60cm;
    (3)由图知,木块从1位置运动到4位置时,频闪3次,所用时间为t=0.02s×3=0.06s,
    木块运动的距离:s=8.00cm﹣2.60cm=5.40cm=0.054m,
    则木块从1位置到4位置运动的平均速度:v===0.9m/s。
    故答案为:3.60;0.9。

    20. (山东济宁,12,2)下表是简化的年北京南至上海虹桥G101次列车时刻表。G101次列车从济南西至曲阜东的行车里程为 km;G101次列车从北京南至曲阜东的平均速度为
    km/h。
    站名
    到站时间
    出发时间
    里程/km
    北京南
    06:43
    06:43
    0
    济南西
    08:37
    08:41
    406
    曲阜东
    09:13
    09:15
    535
    【答案】129;214
    【思路分析】根据列车时刻表获取从济南西至曲阜东的行车里程s1;从北京南至曲阜东的路程s2,时间t2,由速度公式求平均速度v2。
    【解题过程】解:由题知:济南西至曲阜东的行车里程为s1=535km﹣406km=129km;
    从北京南至曲阜东的路程为s2=535km,t2=09:13﹣06:43=2h30min=2.5h;
    由v=得:v2===214km/h。
    故答案为:129;214。

    21. (四川巴中,16,1)图中A物体的长度为 cm。

    【答案】2.13
    【思路分析】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解题过程】解:
    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0刻线对齐,右侧与2.13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2.13cm。
    故答案为:2.13。

    22. (四川省广安市,题号13,分值2)在中考的考场上,随着铃声的响起,同学们开始了紧张的考试,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小萌同学以5m/s的速度从家里骑车12min到达中考考点,小萌家距考点 km。
    【答案】信息;3.6。
    【解析】随着铃声的响起,同学们开始了紧张的考试,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根据速度公式得到小萌同学运动的路程为:。
    23.(湖南省邵阳市,22,2分)2017年9月28日,邵阳市区的雪峰大桥正式通车,如22题图,这是一座翼型伸展度居全国首位的翼型斜拉桥,设计时速60km/h。一辆以15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通过大桥,用时43.4s,请你计算出大桥长 m。

    【答案】651
    【解析】根据题意大桥长s=vt=15m/s×43.4s=651m.
    24.(安徽,1,2分)大客机C919是我国首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喷气式干线民用客机,它的巡航速度是920 km/h,该速度值的物理意义是 。
    【答案】飞机每小时飞行的距离是920千米
    【解析】920 km/h表示飞机每小时飞行的距离920km.
    25(四川省攀枝花市,题号13,分值1)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A的长度是 cm。

    【答案】3.10
    【解析】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3.00cm对齐,右侧与6.10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6.10cm-3.00cm=3.10cm。
    26.(四川省攀枝花市,题号14,分值2)在攀枝花市中考体育800m测试中,随着发令枪声响起,小睿如离弦之箭一般冲出起跑线,3分20秒后冲过终点,取得了长跑满分的好成绩,她在起跑过程中运动状态是否发生改变 (选填“是”成“否”),长跑过程中她的平均速度为 m/s。
    【答案】是;4。
    【解析】由于起跑时是加速运动,所以运动状态在发生改变;由题意知,s=800m,t=3min20s=3×60s+20s=200s,则小睿的平均速度:v=s/t=800m/200s=4m/s。
    三、解答题
    四、实验探究题
    1. (江苏泰州,16,3)如图是“研究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装置。
    (1)实验时所用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 。
    (2)要正确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对气泡运动时的相关物理量进行测量,为便于测量,就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 (快/慢),气泡的运动如果是匀速运动,收集到的数据特点是:运动的路程和时间成 比。

    【答案】(1)秒表;(2)慢; 正
    【思路分析】(1)根据v=,实验中要测量气泡通过的路程及运动的时间,因此需要用到刻度尺及秒表;
    (2)实验中要尽量增长气泡运动的时间,这样便于测量;
    根据s=vt,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或根据v=,速度不变,比值是一定值。
    【解题过程】解:(1)根据v=,实验中要测量气泡通过的路程及运动的时间,因此需要用到刻度尺及秒表;
    (2)为便于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慢,这样可以延长气泡运动的时间;
    小气泡的运动如果是匀速运动,则气泡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
    故答案为:(1)秒表;(2)慢; 正。

    2. (江西省,24,7分)
    年,江西省将全面实现义乌教育均衡发展,其中有一项督导工作就是检查实验报告。以下是小璟同学做“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时的实验报告(摘要)。请你将其报告中的问题补充完整。
    【实验目的】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器材】小车、______、______、斜面、金属挡板、长方体木块
    【实验装置】如图15所示
    【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分析】
    (1)小车全程是做______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
    (2)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长些,应____斜面的坡度。(选填“增大”或“减小”)

    【答案】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刻度尺 表
    实验分析:(1)变速 (2)减小 15.0 20.0
    【思路分析】实验原理:速度测量的原理是速度的计算公式;
    实验器材:根据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选择适当的实验器材;
    实验分析:(1)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出小车的运动状态;
    (2)根据斜面的倾斜程度越小,小车通过的斜面的越长,结合题意来分析解答;
    (3)根据路程和时间,结合速度的计算公式计算出平均速度。
    【解题过程】实验原理:(1)速度测量的实验原理为:;
    实验器材:要测出速度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运动的距离,再用秒表测出小车运动的时间;
    实验分析:(1)由表中的数据可知,AB段和BC段小车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值不同,所以小车在做变速运动;
    (2)斜面的长度一定时,减小斜面的坡度会使物体运动的速度变小,运动时间变长;
    (3)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AB段的平均速度为:,
    BC段的平均速度为:。
    3.(白银市,19,10分)几个同学荡秋千时,感到秋千往返摆动的时间有规律.于是对“哪些因素决定秋千往返摆动的时间”提出以下猜想.
    小敏:可能与秋千的绳长有关;
    小颖:可能与人和秋千坐垫的总质量有关;
    小青:可能与秋千摆动幅度(摆动中人离开最低点的最大距离)有关.
    他们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一细绳一端拴一小球,让小球自由往返摆动模拟秋千的运动,并记录数据如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要完成上述实验,除如图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天平、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本次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小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与_____________有关;
    (3)实验发现,小球只能摆动一段时间。你认为造成小球停下来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摆钟是利用本实验的原理制成的。某一摆钟变慢了,要调准它,应将摆钟的摆长调______(选填“长”或“短”).
    【答案】(1)刻度尺;停表;(2)绳长;(3)机械能有损耗,或受到摩擦,或受到空气阻力等;(4)短
    【解析】(1)还需要用刻度尺测量秋千的绳长,用停表测量秋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2)由表中数据可知,摆绳的长度不同,摆动一次所用时间不同,与小球质量大小和摆动幅度无关,即小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与绳长有关;(3)小球只能摆动一段时间,造成小球停下来的原因可能是机械能有损耗,或受到摩擦,或受到空气阻力等;(4)由表中数据可知,摆长越长,摆动一次所用时间越长,所以某一摆钟变慢了,要调准它,应将摆钟的摆长调短.
    4. (四川省内江市,23题,8分))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测量小车在固定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装置图。小车从带有适当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自由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两处时,电子时钟所显示的两个不同的时刻,则:

    (1)由图可知,斜面上的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为 mm。
    (2)该实验原理是 。
    (3)在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倾角适当 (选填“大”或“小”)一些。
    (4)由图可知:小车在A,B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m/s。
    【答案】(1)2 (2)v=t(s) (3)小 (4)0.03
    【解析】(1)图中1cm刻度之间有5个小格,所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2mm;(2)该实验的原理是v=t(s);(3)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小些;(4)由图可知,sAB=10.00cm﹣1.00cm=9.00cm=0.09m,小车在AC段的运动时间tAB=15:35:23﹣15:35:20=3s;故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v===0.03m/s。

    五、作图题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