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0中考化学知识点强化训练——专题十七:燃料及其利用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576078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备战2020中考化学知识点强化训练——专题十七:燃料及其利用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576078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备战2020中考化学知识点强化训练——专题十七:燃料及其利用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576078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备战2021年中考化学知识点强化训练
备战2020中考化学知识点强化训练——专题十七:燃料及其利用
展开
备战2020中考化学知识点强化训练——专题十七:燃料及其利用考点一:燃烧的条件1.镁带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2Mg+CO22MgO+C 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说明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 B. 该反应一定放出热量
C. 有黑色固体生成 D. 该反应中CO2作还原剂2.如图所示的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能得出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A.可燃物B.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C.可燃物和氧气D.氧气(或空气)3.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任何物质在空气中都能燃烧 B. 面粉厂出现明火时可能发生爆炸
C. 可以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来灭火 D. 燃料完全燃烧时都会生成二氧化碳4.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对比实验中a、c处的现象可说明燃烧需要氧气参与B.对比实验中a、b处的现象可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C.a处白磷燃着后很快熄灭,原因是管内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D.管口小气球的使用体现了实验的“绿色化”5.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 食物腐烂 B. 酿酒 C. 红磷燃烧 D. 铁生锈6.爆炸是可燃物在______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在____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________而引起的。7.请你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解答问题:
(1)小明发现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请你运动化学知识解释原因.此时需要怎样调节灶具的进风口?
(2)某些药片可以嚼碎服用的优点是什么? 考点二:灭火原理1.鸡年春节前夕,湖南一市场鞭炮仓库发生爆炸致多人伤亡的事故令人痛心,对于燃放烟花爆竹和火场逃生让人再次醒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自觉遵守禁鞭规定B. 堆放易燃物和易爆物,不能堆得过高、过密
C. 楼内着火后,乘坐电梯快下D. 在火场的浓烟中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减少烟气的吸入2.利用“降温到着火点以下”的原理熄灭蜡烛的是( ) A. B. C. D. 3.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粮库失火用水浇灭——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B.用灯帽盖灭酒精灯——清除和隔离了可燃物C.用扇子扇煤炉,炉火越扇越旺——提供充足的氧气D.图书档案起火,用液态二氧化碳扑灭——隔绝氧气和降低温度4.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________;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炒菜时油锅着火常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 考点三:燃料的利用与开发1.节能减排对发展经济、保护环境有着重要意义,下列措施不符合“节能减排”理念的是( )2.环境和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下列有关环境和能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A.石油是化石燃料,被誉为工业的“血液”B.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C.所有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都伴随着热量的放出D.太阳能、水能、风能是人类正在利用和开发的重要能源3.某气体可能含有H2、CO、CH4中的一种或两种。在空气中点燃该气体,用干燥玻璃片放在火焰上方,干燥玻璃片上有水雾,用另一个蘸有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石灰水变浑浊。根据上述实验判断,该气体成分不可能是( )A.CO、H2和CH4 B.H2和CO C.CH4 D.H24.能源问题是当今世界三大问题之一,下列有关能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乙醇汽油中添加的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B.人类通过化石燃料获得能量的过程是物理变化C.将煤球制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燃烧更充分D.我国南海海底储藏了大量“可燃冰”,它将成为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 备战2020中考化学知识点强化训练——专题十七:燃料及其利用参考答案考点一:燃烧的条件1.镁带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2Mg+CO22MgO+C 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说明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 B. 该反应一定放出热量
C. 有黑色固体生成 D. 该反应中CO2作还原剂【答案】D 【解析】A.此反应是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没有氧气参加,故说法正确;
B.燃烧就是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故说法正确;
C.生成物中的氧化镁是白色固体,碳是黑色固体,故说法正确;
D.此反应中二氧化碳失去氧,被还原,充当的是氧化剂,故说法错误.
故选D.
2.如图所示的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能得出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A.可燃物B.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C.可燃物和氧气D.氧气(或空气)【答案】D3.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任何物质在空气中都能燃烧 B. 面粉厂出现明火时可能发生爆炸
C. 可以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来灭火 D. 燃料完全燃烧时都会生成二氧化碳【答案】B 4.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对比实验中a、c处的现象可说明燃烧需要氧气参与B.对比实验中a、b处的现象可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C.a处白磷燃着后很快熄灭,原因是管内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D.管口小气球的使用体现了实验的“绿色化”【答案】C5.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 食物腐烂 B. 酿酒 C. 红磷燃烧 D. 铁生锈【答案】C 【解析】A、食物腐烂属于缓慢氧化.
B、酿酒属于缓慢氧化.
C、红磷燃烧属于剧烈的氧化反应.
D、铁生锈属于缓慢氧化.
故选C.
6.爆炸是可燃物在______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在____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________而引起的。【答案】有限 短 膨胀7.请你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解答问题:
(1)小明发现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请你运动化学知识解释原因.此时需要怎样调节灶具的进风口?
(2)某些药片可以嚼碎服用的优点是什么? 【答案】解:(1)做饭时,有时燃气灶的火焰呈黄色,锅底出现黑色,说明氧气不足,燃气燃烧不充分,此时可将灶具的进风口调大,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加进入空气(或氧气)的量,使燃气燃烧更充分.故填:增加进入空气(或氧气)的量,使燃气燃烧更充分;
(2)嚼服的好处是增大了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的速度变快使药效发挥的更好.故填:药物与胃、肠的接触面积大,反应快. 【解析】(1)增大氧气的浓度或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可以促进燃烧;
(2)嚼服后药品颗粒变小增大了与胃、肠的接触面积更有利于反应的进行.考点二:灭火原理1.鸡年春节前夕,湖南一市场鞭炮仓库发生爆炸致多人伤亡的事故令人痛心,对于燃放烟花爆竹和火场逃生让人再次醒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自觉遵守禁鞭规定B. 堆放易燃物和易爆物,不能堆得过高、过密
C. 楼内着火后,乘坐电梯快下D. 在火场的浓烟中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减少烟气的吸入【答案】C 【解析】A、急速的燃烧发生在有限的空间内,就容易引起爆炸;自觉遵守禁鞭规定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B、堆放易燃物和易爆物,不能堆得过高、过密,可以防止由燃烧引起的爆炸,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C、楼内着火后,乘坐电梯快下错误,是因为发生火灾的时候电梯会断电,而且电梯是烟卤效应,一旦发生火灾,电梯应该最危险的地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D、在火场的浓烟中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减少烟气的吸入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故选C2.利用“降温到着火点以下”的原理熄灭蜡烛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A、向燃烧的蜡烛吹气时,空气流动带走大量的热,使温度降低到了蜡烛的着火点以下,蜡烛熄灭。A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当二氧化碳达到烛芯的高度时,蜡烛与氧气隔绝,蜡烛熄灭。B不符合题意;
C、当蜡烛把烧杯内的氧气耗尽时,蜡烛熄灭。C不符合题意;
D、小苏打和稀盐酸反应能够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当二氧化碳达到烛芯的高度时,蜡烛与氧气隔绝,蜡烛熄灭。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3.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粮库失火用水浇灭——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B.用灯帽盖灭酒精灯——清除和隔离了可燃物C.用扇子扇煤炉,炉火越扇越旺——提供充足的氧气D.图书档案起火,用液态二氧化碳扑灭——隔绝氧气和降低温度【答案】B4.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________;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炒菜时油锅着火常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 【答案】天然气;燃烧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或燃烧热值高等);隔绝空气(或氧气) 【解析】煤、石油和天然气属于三大化石燃料,都属于不可再生的能源;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燃烧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燃烧热值高;来源广泛,资源丰富等;炒菜时油锅着火常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是:隔绝空气(或氧气);故答案为:天然气; 燃烧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或燃烧热值高等);隔绝空气(或氧气); 考点三:燃料的利用与开发1.节能减排对发展经济、保护环境有着重要意义,下列措施不符合“节能减排”理念的是(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节能减排的能力。太阳能和风能都是新型能源,熄灯活动可以节约电能,汽车会产生氮的氧化物等,污染空气。由此分析,D选项提倡开私家车会污染环境,不符合“节能减排”的理念。2.环境和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下列有关环境和能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A.石油是化石燃料,被誉为工业的“血液”B.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C.所有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都伴随着热量的放出D.太阳能、水能、风能是人类正在利用和开发的重要能源【答案】C。【解析】化学反应常伴随着热量的变化,有的反应放热,有的反应吸热,所以C说法不正确。【解析】A、有些物质,如铁不能再空气中燃烧,A不符合题意;
B、面粉是可燃物,面粉厂出现明火时可能发生爆炸,B符合题意;
C、物质的着火点一般不会发生变化,C不符合题意;
D、氢气燃烧生成物为水,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3.某气体可能含有H2、CO、CH4中的一种或两种。在空气中点燃该气体,用干燥玻璃片放在火焰上方,干燥玻璃片上有水雾,用另一个蘸有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石灰水变浑浊。根据上述实验判断,该气体成分不可能是( )A.CO、H2和CH4 B.H2和CO C.CH4 D.H2【答案】D。【解析】H2燃烧只生成水,CO燃烧只生成CO2,CH4燃烧既生成H2O又生成CO2。如果气体中含有甲烷,点燃后就会生成H2O和CO2,就会出现题中所描述的现象;如果是H2和CO,也会出现题中所描述的现象;如果只有H2,燃烧只生成水,不会生成CO2,不会出现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故选项D符合题意。4.能源问题是当今世界三大问题之一,下列有关能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乙醇汽油中添加的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B.人类通过化石燃料获得能量的过程是物理变化C.将煤球制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燃烧更充分D.我国南海海底储藏了大量“可燃冰”,它将成为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能源问题。掌握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燃料的充分燃烧,是解题的关键。乙醇汽油中添加的乙醇是粮食中的糖类发酵产生的,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所以A正确;化石燃料获得能量的过程,是化学变化的过程,B错;将煤球制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燃烧更充分,C正确;“可燃冰”是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D正确。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