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四章 多彩的光综合与测试评课课件ppt
展开(1)显示光路(2)不能(3)用笔在纸板上沿着光路将其描画下来 (4)进行多次实验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讲评
(1)反射 (2)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不足:只测量了一组入射角及对应的反射角的大小;改进: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测量并分析对应的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得出普遍规律
较黑暗 两个反射面上发生了两次反射现象 较薄的平板玻璃
(1)确定像的位置 (2)重合 相等 不能 虚(3)便于探究像和物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
(1)替代 (2)不变 20
(1)镜面 (2)像与物的大小(3)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1)小于 (2)增大而增大 (3)寻找普遍规律
(1)折射 小于(2)增加 >(3)平行于DE ②
1.如图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中,小红同学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块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1)实验时让光贴着纸板入射是为了_____________。
类型一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2)如果纸板没有与平面镜垂直放置,当光贴着纸板沿AO入射时,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
(3)为了便于测量和研究,需要把光路记录在纸板上,你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为了得到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关系的普遍规律,应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笔在纸板上沿着光路将其描画下来
2.(哈尔滨中考)小明和小聪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FON是________(选填“入射”或“反射”)角。
(2)一束光沿EO射到镜面,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OF。若沿着FO的方向再入射一束光,它的反射光沿OE方向射出,此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3)在研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时,收集数据如下表:小明分析表中数据,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小聪说,此结论不具有普遍性。请指出实验中的不足并加以改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所示是某小组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_____(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点燃蜡烛后,某同学发现镜中出现了A蜡烛两个不重合的像,这是由于光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的。所以,
类型二 平面镜成像规律的探究
为了保证实验效果,他们应该选择_______________(选填“平面镜”“较薄的平板玻璃”或“较厚的平板玻璃”)做实验。
4.(遵义中考)小明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玻璃板M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取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将蜡烛A放置于玻璃板前固定并点燃。如图所示:
(1)在蜡烛A所在侧透过玻璃板观察到另一侧蜡烛A的像,并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所成像重合,看上去蜡烛B也被点燃,以此可以确定蜡烛A所成像的位置。他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替代”或“理想模型”)法。
(2)小明在蜡烛B处做好标记,测得B到A的距离为10 cm,再移除蜡烛B,将玻璃板平移到B位置,此时所成像与前一次成像的大小比较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第二次所成像到蜡烛A的距离为________cm。
5.(2019-2020·泉州安溪县月考)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放在一把刻度尺上面,使尺与镜面垂直,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直放在直尺上,点燃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并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使它和蜡烛A在玻璃板后形成的“蜡烛”重合,蜡烛B好像也被点燃了,并且反复做了三次,测出蜡烛A和蜡烛B每次到镜面的距离,记在下表中。
(1)每次蜡烛B和蜡烛A的像重合时,蜡烛B总在尺上,说明像与物体连线与________垂直。
(2)取两段等长蜡烛是为了比较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3)分析表格中数据可归纳出平面镜成像的一个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勇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的实验: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____________。
(2)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蜡烛B跟蜡烛A的像_______,说明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_;若用光屏代替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
观察光屏,将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说明所成的是_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
(3)若将玻璃板和蜡烛下面的白纸换成方格纸进行实验,这种做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便于探究像和物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
7.小文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将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其实验过程如下:①将半圆形玻璃砖放在标有角度的圆盘上,如图所示;
类型三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②将一束激光从空气射向玻璃砖圆心O处,激光在O处发生反射和折射,记录入射角和折射角;③逐渐增大入射角,重复步骤②。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结论:(1)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折射角________入射角;(2)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折射角随入射角的_______________;(3)实验中进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镇江中考)如图1所示,将透明的薄壁(厚度可忽略不计)方形水槽水平放置,固定在水槽底部的激光笔沿图示方向发出一细光束,小彬通过缓慢改变水槽中的水量来探究光的传播现象。
(1)图1水槽中未注水时可在侧壁上A处得到一个光点,注入一定量的水后,光点移至B处,这是由于光在水面处发生了光的________现象,此时入射角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角θ;
(2)为使B处的光点移至C处,则应使水槽中的水量________,若BC间距离为2 cm,则水面高度的变化量Δh________(选填“>”“=”或“<”)2 cm;
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3.5 光的反射作业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3.5 光的反射作业课件ppt,共7页。
中考物理复习第2讲光现象练习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复习第2讲光现象练习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直线传播,斜上方,在同一平面内,完全重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一节 光的反射作业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一节 光的反射作业ppt课件,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