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四章 多彩的光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四章 多彩的光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全一册第四章《多彩的光》单元测试卷
考试范围:第四章;考试时间:80分钟;总分:90分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0分)
1. 如图所示,在暗室中用手电筒照射挂在白色墙上的小镜子,这时看到被照射部分
( )
A. 墙和镜子都是黑色的 B. 墙和镜子都是白色的
C. 墙是黑色的,镜子是白色的 D. 墙是白色的,镜子是黑色的
2. 为纪念一二⋅九运动,我市很多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艺汇演活动,如图为某中学学生正整整齐齐地站在鲜红的舞台上表演大合唱,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舞台呈红色是因为舞台吸收了白光中的红色光
B. 舞台上站得整整齐齐的学生彼此之间都是静止的
C. 判断表演的学生站得整整齐齐是利用了光的反射规律
D. 舞台上站得整整齐齐的学生没有能量
3. 小华竖直站在一面斜靠在墙边的平面镜前,如图所示,小华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与水平面的夹角是( )
A. 50° B. 40° C. 70° D. 20°
4. 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分别站立于一面矮墙的两边,若要在天花板上固定一平面镜使两人在图示位置彼此都能看到对方的全身,则所需的最小平面镜的位置应为( )
A. ae B. bc C. bd D. cd
5. 如图所示,把铜钱放在碗底B点后加适量水,从A点恰好看到铜钱在E点,现用激光笔从A点往哪点照射可照亮铜钱 ( )
A. B点
B. E点
C. C点
D. D点
6. 如图甲所示一幅漫画立在桌面上,小明把一个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放在漫画前,惊奇地发现,透过水杯看到漫画中的老鼠变“胖”了,还掉头奔向猫,如图乙所示,下列关于此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透过水杯看到变“胖”的老鼠是虚像
B. 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C. 将漫画逐渐靠近水杯,透过水杯看到的老鼠始终是掉头的
D. 将漫画离水杯远一些,透过水杯看到的老鼠会变“瘦”一些
7. 夜晚的红梅公园,悬挂在高处的灯筒在地面上投射出红花绿叶的美丽图案。灯筒结构如图所示:不透明外壳内有一白炽灯,灯筒底部为带有彩色图案的玻璃。若将灯筒内白炽灯更换为红色光源,灯筒将在地面上投射出( )
A. 红花黑叶
B. 黑花红叶
C. 红花红叶
D. 黑花黑叶
8. 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树荫下的阴影是小孔成的像
B. 图乙中,放大镜利用了光的折射
C. 图丙中,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
D. 图丁中,三棱镜分解太阳光是光的色散现象
9. 如图所示,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的地方,在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下图中的( )
A. B.
C. D.
10.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某小组测量出物距和像距的数据,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 )
A. 该凸透镜的焦距f=20cm
B. 当物距u=30cm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利用了这条规律
C. 当物距u=8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利用了这条规律
D. 若把物体从距凸透镜30cm处向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过程中,所成的像会逐渐变小
11. 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如图所示,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的原理图,下列正确的是( )
A. 甲乙 B. 甲丁 C. 丙乙 D. 丙丁
12. 小明在用显微镜观察上皮组织细胞时,通过调节,已使被观察物体处在视野的中央,但像太小,观察不清楚,这时他应该( )
A. 使物镜远离物体,目镜位置不变 B. 使物镜靠近物体,目镜远离物镜一些
C. 使物镜远离物体,目镜靠近物镜一些 D. 使物镜位置不变,目镜靠近物镜一些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8.0分)
13. 一束平行光与镜面成60°角射到平面镜上,反射角大小是______ ,人迎着反射光的方向可以看到刺眼的光,而在其他方向却看不到反射光,这是由于发生了______ (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14. 如图所示,光在玻璃与空气的界面MN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则入射角为______度,界面左侧是______(选填“玻璃”或“空气”)。
15. 太阳光经三棱镜分解出的黄光照射到红纸上,红纸呈现______色。红光和绿光混合成的黄光照射到红纸上,红纸呈现______色。
16. 小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移到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中央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跟这一成像原理相同的光学仪器是______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若要使光屏上的像变大,小美应将蜡烛和光屏都向______ (选填“左”或“右”)移动。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17. 一束光照射到平面镜上,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18. 如图所示,一条光线沿竖直方向射向平面镜,画出其反射光线以及经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0分)
19. 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提出问题:平面镜成像时,像的位置、大小跟物体的位置、大小有什么关系?
设计和进行实验:
(1)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要用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原因是玻璃板能成像,而且________(只填字母代号).
A.透过玻璃板可以看见后面的蜡烛 B.玻璃板比平面镜成像更清晰
C.蜡烛经玻璃板可成实像 D.玻璃板只透光不反射光
(2)为了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需要选用两根外形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的蜡烛.
(3)除图中提供的器材外,实验中还用到一种测量距离的工具,它是________.
(4)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放有蜡烛________(填“A”或“B”)的一侧观察.
20. 如图1所示,将透明的薄壁(厚度可忽略不计)方形水槽水平放置,固定在水槽底部的激光笔沿图示方向发出一细光束,小彬通过缓慢改变水槽中的水量来探究光的传播现象。
(1)图1水槽中未注水时可在侧壁上A处得到一个光点,注入一定量的水后,光点移至B处,这是由于光在水面处发生了光的______现象,此时入射角______角θ(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为使B处的光点移至C处,则应使水槽中的水量______,若BC间距离为2cm,则水面高度的变化量△h______2cm(选填“>”“=”或“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应用是测焦距;ff,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故B正确;
C、当物距u=8cm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v=2f,一般用来求凸透镜的焦距。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u;(3)平行于DE;②。
(1)根据光的折射现象可知,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其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角随入射角的改变而改变;
(2)要使B点的光移到C处,则应使水槽内的水量增加,若BC间距离为2cm,由几何关系可知水面高度的变化量应大于2cm;
(3)因为光在水中和空气中发生折射时在空气中的角度较大则为了使光束第一次从水面射出后沿DE方向传播,激光笔应该与DE平行入射到区域2的位置,才能实现。
此题考查了光的折射规律,难度不是很大,要认真分析。
21.【答案】 3×108 1.44×1011 2.4×105 温室 能量守恒 制成红外夜视仪
【解析】【详解】
第一空.太阳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
c=3×108m/s,
第二空.由v=st知道,太阳到地球的距离是:
s=ct=3×108m/s×8×60s=1.44×1011m;
第三空.跑车跑完这段路程,需要的时间是:
t′=sv′=1.44×1011m600km/h=1.44×1011m600×103m/h =2.4×105h;
第四空.热辐射在向外传播过程中一部分被反射回地面,使地球温度升高,即地球发生了温室效应;
第五空.地球以此方式保持了总能量平衡,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这就是地球对太阳的热辐射的吸收和辐射的能量守恒定律.
第六空.红外线在生活中应用较为广泛,如:利用红外线的热作用强,可以制成红外夜视仪,利用红外线的反射,可以制成电视遥控器.
22.【答案】激光三维成像敏感器 10−4 不能
【解析】解:(1)当嫦娥四号到达距月面100米的悬停位置时,激光三维成像敏感器开始工作:采集月面的三维图像,将高于月面15厘米的石头或低于月面15厘米的坑识别出来,确保探测器降落在安全区域;
(2)在嫦娥四号着陆器距离月面15千米高度时,激光测距敏感器开始工作,此时一束激光脉冲到达月面并反射回到传感器时通过的距离为:s=2×15km=30000m;
由v=st可知,接收到该激光脉冲的月面回波信号的时间为:t=sv=30000m3×108m/s=10−4s;
(3)由于在月球的表面没有空气,超声波无法传播,故嫦娥四号的落月过程不能使用回声测距;
故答案为:(1)激光三维成像敏感器;(2)10−4;(3)不能。
(1)嫦娥四号探测任务的成功依赖于探测器上的三大光学装备--激光测距敏感器、激光三维成像敏感器和红外成像光谱仪;
(2)根据距离和光的传播速度求出时间;
(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声音的传播的条件等知识点,难度不大。
23.【答案】抽象 激光器
【解析】
【分析】
光线是为了在描述与研究光的传播方便而假设存在的;根据文中信息得到哪种器材可以产生高亮度的平行光束.
【详解】
(1)我们了解到光线的概念是人为引入的,它是抽象的;
(2)根据文中信息可知:激光器可以产生高亮度的平行光束.
故答案为抽象;激光器.
【点睛】
本题考查光现象,光线是指带箭头的直线,箭头代表方向,直线代表传播路径,光线是利用“物理模型”法建立的.
24.【答案】直线 暗 B 太阳 实像 A
【解析】【详解】
(1)[1][2]太阳、地球、月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当不透明的地球位于太阳与月球之间,地球挡住了沿直线传播的太阳光,太阳光照不到月球上,在地球上看不到月球的现象就是月食,所以月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发生月食时,在中间位置的是地球;半影月食发生时,月球进入地球半影,地球挡住了一部分太阳照向月球的光,所以月球看上去要比平时暗一些。
(2)[3]月食时,月球不能反射太阳光,从而看不到月球,所以地球位于太阳和月亮的中间,如下图所示。故AC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3)[4]树叶的缝隙其实就是一个个小孔,根据小孔成像可知圆形光斑就是太阳的实像。
[5]地面上的圆形光斑就是由于树叶之间形成许多小孔,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太阳的像。
[6]树叶的缝隙,也就是小孔,距离地面的远近不同,形成的光斑大小不同;距离越远,形成的光斑越大,距离越近,形成的光斑越小。故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四章 多彩的光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时训练,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古人有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粤沪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物质形态及其变化综合与测试课堂检测,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四章 多彩的光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