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3 平行线的判定教学设计
展开第16讲
讲
平行线的证明
概 述
【教学建议】
本节课是在对几何结论有了一定直观认识的基础上的理性学习,通过学习对有关平行线和三角形的一些简单定理的证明,初步掌握证明的步骤和格式.
学习图形仅仅靠感知是不够的,还必须学习推理论证,为了学好证明可以先从模仿性证明体验证明的要领,理解其中的逻辑关系;理解并掌握图形的特征与识别方法是学习本部分的关键,在学习过程中,要勤于动手操作,形成勤于思考,善于观察的良好习惯,熟练的进行逻辑推理.
【知识导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如下图,先观察,再验证.
(1)图(1)中,三角形的边是直的还是弯曲的?
(2)图(2)中,两条线段a与b哪一条更长?
(3)图(3)中,直线AB与直线CD平行吗?
_
二、知识讲解
考点1 证明的必要性
上图中
(1)三角形的边是直的;(2)a和b一样长.(3)AB和CD是平行的.
理由:
(1)受周围同心圆的影响,容易把三角形的边看成是弯曲的,但用直尺验证的结果是直的.
(2)受两边斜线的影响,容易看成线段a比线段b长,验证后发现a和b一样长.
(3)受两条直线上斜线的影响,容易看成AB和CD不平行,验证后发现AB和CD是平行的.
结论:(1)通过实验、观察、归纳得到的结论是否都正确?怎样判断一个结论是否正确呢?
(2)总结:实验、观察、归纳得到的结论可能正确,也可能不正确,因此,要判断一个数学结论是否正确,仅仅依靠实验、观察、归纳是不够的,必须进行有根有据的证明.
考点2 定义与命题
(1)公理:人类经过长期实践后公认为正确的命题,作为判断其他命题的依据.这样公认为正确的命题叫做公理.
例如:“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2)定理:用推理的方法判断为正确的命题叫做定理.
定理和公理都可以作为判断其他命题真假的依据.
考点3 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一、1.证明一.
(1)出示定理: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述为: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证明这个定理需要先把定理转化成几何语言,谁能说一说,怎么转化?
(画出两条直线a、b,被第三条直线c所截,标出内错角∠1、∠2,表示如果∠1=∠2,那么a∥b)
(3)怎么证明呢?请写出完整的证明过程.
已知:如图,∠1和∠2是直线a,b被直线c截出的内错角,且∠1=∠2.
求证:a∥b.
证明:∵∠1=∠2(已知),∠1=∠3(对顶角相等),∴∠3=∠2(等量代换).∴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证明二.
(1)出示定理: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述为: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2)让学生利用证明定理一的经验自主证明定理二.
(3)讨论:要由同旁内角互补证明两直线平行,要怎么证明?
(我们知道有定理“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如果能由同旁内角互补推出同位角相等,那么根据已有的这个定理就能证明出两直线平行)
(4)学生板书证明过程.
3.变式训练,培养能力.(出示投影)
(1)如图1所示,由∠DCE=∠D,可判断哪两条直线平行?由∠1=∠2,可判断哪两条直线平行?
(2)如图2,已知∠1=45°,∠2=135°,l1∥l2吗?为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后回答问题.教师给以指正并启发、引导得出各种答案.
二、
1.证明: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引导学生画出两条平行线(说一说:平行线怎么画?)被第三条线所截,并标出同位角,如图所示:
(2)用几何语言描述这样的证明题.
已知:直线AB∥CD,∠1和∠2是直线AB,CD被直线EF截出的同位角.求证∠1=∠2.
(3)尝试证明.
思考:如果直接进行证明的话,难以找到能够作为依据的相关事实、定理,该怎么办?(提示学生可以用反证法,假设结论错误,再从错误的结论出发推出与定理、事实相矛盾的地方,说明假设不成立,从而得证.)
提问:如果∠1≠∠2,那么是否存在另外一条直线,它被第三条直线所截的∠2的另一同位角∠1',有∠1'=∠2呢?(有)
如果有,是否意味着这条直线和CD平行?(是的,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这条直线可以是任意一条,也就是说我们可以过M点(AB与EF相交于点M)画这样的一条直线,此时我们发现过M点有两条直线与CD平行,这可能吗?(不可能,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这样看来假设不能成立,说明什么?(∠1=∠2)
(4)学生根据讨论、交流,板书证明过程.
证明:假设∠1≠∠2,那么我们可以过点M作直线GH,使∠EMH=∠2,如图所示.
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知GH∥CD.
又因为AB∥CD,这样经过点M存在两条直线AB和GH都与直线CD平行.
这与基本事实“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相矛盾.
这说明∠1≠∠2的假设不成立,所以∠1=∠2.
2.证明: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已知:如图,直线l1∥l2,∠1和∠2是直线l1,l2被直线l截出的内错角.
求证:∠1=∠2.
(2)尝试证明.
提示:我们已经证明了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以将这个作为基本的事实(定理),进行论证.在证明时,通过构建新角等方法,尽可能应用到已有的定理,从而进行论证.
板书证明过程:
证明:∵l1∥l2(已知),
∴∠1=∠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2=∠3(对顶角相等),
∴∠1=∠2(等量代换).
3.证明: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学生已有了相关证明的经验,放手让学生自我证明,再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4.师:请你对比这些平行线的性质与前面所学的平行线的判定,它们有什么不同?请大家填写下面的表格,加以对比.
生填表,并讨论.
师生共同总结:
两直线平行性质判定
判定:角的关系⇒线的关系
性质:线的关系⇒角的关系
5.思考:完成一个命题的证明,需要哪些主要环节?
(1)根据题意画出图形(若已给出图形,则可省略);
(2)根据题设和结论,结合图形,写出已知和求证;
(3)经过分析,找出已知得出求证的途径,写出证明过程;
(4)检查证明过程是否正确完善.
三、解决问题
师:学会了平行线的性质,我们就利用性质解决一些问题.(投影出示)
1.如图,AB∥CD,AC∥BD.分别找出与∠1相等或互补的角.
生:画图,找出所有与∠1相等或互补的角.与∠1相等的角有7个,与∠1互补的角有8个,用性质说明它们相等或互补的理由.
第1题图
第2题图
2.如图,一条公路两次拐弯后,和原来的方向相同,第一次拐的角∠B是130°,第二次拐的角∠C是多少度?
生:方向相同说明两条直线平行,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C=∠B=130°.
三 、例题精析
类型一检验数学结论的常用方法
A. B. C. D四个同学猜测他们之中谁被评为三好学生。
A说:“如果我被评上,那么B也被评上。”B说:“如果我被评上,那么C也被评上。”C说:“如果D没评上,那么我也没评上。”实际上他们之中只有一个没被评上,并且A. B. C说的都是正确的。则没被评上三好学生的是______.
【解析】A
【总结与反思】由于A. B. C说的都是正确的,所以不妨假设A被评上了,则B也被评上,
而B被评上C也被评上,而C被评上,D也被评上,所以假设不成立;
可假设A没被评上,而B被评上了,
而B被评上C也被评上,而C被评上,D也被评上,符合A. B. C都是正确的说法,所以假设成立;
故没被评上的是A.
故选A.
类型二 定义和命题
2、下列语句中,是命题的是( )
A.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吗 B. 在线段AB上任取一点
C. 作∠A的平分线AM D. 两个锐角的和大于直角
【解析】D
【总结与反思】A. 错误,没对这件事情做出判断; B. 错误,没有结论;
C. 错误,没有结论; D. 正确。
类型三 利用“三线八角”判定两直线平行
1、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1=∠2时,一定有a∥b B.当a∥b时,一定有∠1=∠2
C.当a∥b时,一定有∠1+∠2=90° D.当∠1+∠2=180°时,一定有a∥b
【解析】D
【总结与反思】本题主要考查两直线平行的性质和判定.
考点四:综合运用平行线判定方法证明两直线平行
如图所示,不能判定AD∥BC的条件是( )
A.∠2=∠3 B.∠1=∠4 C.∠DAB+∠ABC=180° D.∠ADC+∠BCD=180°
【解析】B
【总结与反思】本题主要考查两直线平行的判定.
考点五:平行线的性质的应用
如图,DH∥EG∥BC,DC∥EF,那么与∠EFB相等的角(不包括∠EFB)的个数为(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解析】D
【总结与反思】本题主要考查两直线平行的性质.
考点六:平行线判定与性质的综合应用
如图,BE平分∠ABC,DE∥BC,图中相等的角共有( )
A.3对 B.4对 C.5对 D.6对
【解析】C
【总结与反思】本题主要考查两直线平行的性质.
四 、课堂运用
基础
1、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如果a>b,b>c,则a>c B. 若a>b,则ac>bc
C. 因为∠AOB=∠BOC,所以两角是对顶角 D. 因为两角的和是180∘,所以两角互为邻补角
2.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
A. 对顶角相等 B. 同位角相等
C. 若,则a=b D. 若a>b,则−2a>−2b
3.如图,直线、被直线、所截,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直线∥的是( )
A.∠1=∠3 B.∠5=∠4 C.∠5+∠3=180° D.∠4+∠2=180°
答案与解析
1. 【答案】A
【解析】A,符合不等式的性质,正确; B,c<0时不成立,错误;
C,不能确定是对顶角,错误; D,两角互补,但不一定是邻补角,错误。
故选A.
2. 【答案】A
【解析】A. 对顶角相等为真命题; B.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故为假命题;
C. ,则a=±b,故为假命题; D. 若a>b,则−2a<−2b,故为假命题;
3.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两直线平行的判定.
巩固
1.已知下列命题:①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②互补的角就是平角;③互补的两个角一定是一个锐角,另一个为钝角;④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⑤同旁内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其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2.如图,给出了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的方法,其依据是( )
A.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C.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3.如图,直线a与直线b交于点A,与直线c交于点B,∠1=120°,∠2=45°,若使直线b与直线c平行,则可将直线b绕点A逆时针旋转( )
A.15° B.30° C.45° D.60°
答案与解析
1.【答案】A
【解析】相等的角不一定是对顶角,所以①错误;互补的两角和为180,所以②错误;互补的两个角可能一个锐角,另一个为钝角,所以③错误;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所以④错误;两直线平行,则同旁内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所以⑤错误。
故选A.
2.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判定定理
3.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判定定理
拔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命题是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
B. 要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要举出一个反例即可
C. 公理正确与否必须用推理的方法来证实
D. 定理正确与否必须用推理的方法来证实
2、如图,下列条件中能判定直线∥的是( )
A.∠1=∠2 B.∠1=∠5 C.∠1+∠3=180° D.∠3=∠5
3.如图,若∠1与∠B互为补角,∠B=∠E,那么直线AB与直线DE平行吗?直线BC与直线EF平行吗?为什么?
答案与解析
1.【答案】C
【解析】A. 判断事情的语句叫命题,所以A选项的说法正确;
B. 要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要举出一个反例即可,所以B选项的说法正确;
C. 公理是从实践活动中得到的正确结论,不能用推理的方法来证实,所以C选项的说法不正确;
D. 经过推理、论证得到的正确的命题称为定理,所以D选项的说法正确。
故选C.
2.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判定定理
3. 【答案】【答案】证明:∵∠1与∠B互补
∴∠1+∠B=180°
∴AB∥DE
∵∠B=∠E,∠1=∠CHE,∠1+∠B=180°
∴∠E+∠CHE=180°
∴BC∥EF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两直线平行的证明.
五 、课堂小结
本节讲了3个重要内容:
1.证明的必要性.
2.定义与命题.
3.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六 、课后作业
基础
1、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弟弟今年13岁,哥哥比弟弟大6岁,到了明年,哥哥比弟弟只大5岁了,因为弟弟的明年比今年长大了1岁
B. 如果a>b,b>c,则a>c
C. ∠A与∠B相等,原因是它们看起来大小也差不多
D. 因为对顶角必然相等,所以相等角也必是对顶角。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互补的两个角是邻补角 B.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相等
C. “同旁内角互补”不是命题 D. “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是假命题
3.如图,能判定EB∥AC的条件是( )
A.∠C=∠ABE B.∠A=∠EBD C.∠C=∠ABC D.∠A=∠ABE
答案与解析
1. 【答案】B
【解析】A. 错误,因为哥哥和弟弟的年龄同时增长; B. 正确,如果a>b,b>c,则a>c,正确;
C. 错误,两角相等它们看起来应一样大; D. 错误,不符合对顶角的定义。
故选B.
2.【答案】D
【解析】A. 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边,另一条边分别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邻补角,错误;
B.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错误;
C. 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命题。“同旁内角互补”是命题,错误;
D. “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是错误的命题,所以是假命题,正确;故选D.
3.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判定定理
巩固
1.学习平行线后,小敏想出了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先的一种方法,她是通过折一张半透明的纸得到的,如图,小敏画平行线的依据是
2.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C=90∘,∠1=∠2,∠3=∠4,求证:BE∥DF.
3.如图,AB∥CD,直线EF分别交AB,CD于E,F,EG平分∠BEF,若∠1=62°,则∠2= .
4.看图填空:
(1)看图1,完成证明:
∵∠A+∠D=180°(已知)
∴______ ∥______
∴∠1=______
∵∠1=65°(已知)
∴∠C=65°____
(2)看图2,已知,∠ADC=∠ABC,BE、DF分别平分∠ABC、∠ADC,且∠1=∠2,求证:∠A=∠C.
证明:∵BE、DF分别平分∠ABC、∠ADC(已知)
∴∠1= ∠ABC,∠3= ∠ADC______
∵∠ABC=∠ADC(已知)
∴∠ABC= ∠ADC______
∴∠1=∠3______
∵∠1=∠2(已知)
∴∠2=∠3______
∴______∥______
∴∠A+∠______=180°,
∠C+∠______=180°_____
∴∠A=∠C______ .
答案与解析
1.【答案】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判定定理
2. 【答案】【答案】
∵四边形ABCD中,∠A=∠C=90∘,∴∠ABC+∠CDA=180∘,
∵∠1=∠2,∠3=∠4,∴∠2+∠3=90∘,∵∠A=90∘,∴∠1+∠AEB=90∘,
∵∠1=∠2,∴∠AEB=∠3,∴BE∥F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两直线平行的证明.
3.【答案】59度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定理
4. 【答案】证明:(1)∵∠A+∠D=180∘,(已知) ∴AB∥CD,∴∠1=∠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65°,(已知) ∴∠C=65°(等量代换)
(2)∵BE、DF分别平分∠ABC、∠ADC(已知)
∴∠1= ∠ABC,∠3= ∠ADC,(角平分线的性质)
∵∠ABC=∠ADC(已知) ∴∠ABC= ∠ADC,(等量代换)
∴∠1=∠3,(等量代换) ∵∠1=∠2,(已知) ∴∠2=∠3,(等量代换)
∴AB∥CD, ∴∠A+∠ADC=180°,∠C+∠ADC=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A=∠C(等量代换).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的证明.
拔高
1.如图
(1)∵∠ABD=∠BDC(已知),∴ ∥ ,( );
(2)∵∠DBC=∠ADB(已知),∴ ∥ ,( );
(3)∵∠CBE=∠DCB(已知),∴ ∥ ,( );
(4)∵∠CBE=∠A,(已知),∴ ∥ ,( );
(5)∵∠A+∠ADC=180º(已知),∴ ∥ ,( );
(6)∵∠A+∠ABC=180º(已知),∴ ∥ ,( ).
2.如图所示,点B、E分别在AC、DF上,BD、CE均与AF相交,∠1=∠2,∠C=∠D,求证:∠A=∠F.
3.如图,在图a、图b、图c中都有直线m∥n,
(1)在图a中,∠2和∠1、∠3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
(2)猜想:在图b中,∠1、∠2、∠3、∠4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
(3)猜想:在图c中,∠2、∠4和∠1、∠3、∠5的数量关系式是 。
答案与解析
1.【答案】(1)CD∥A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AD∥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CD∥BE,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4)AD∥B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5)AB∥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6)AD∥BC,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判定定理
2. 【答案】证明:
∵∠2=∠3,∠1=∠2,∴∠1=∠3,∴BD∥CE,
∴∠C=∠ABD;又∵∠C=∠D,∴∠D=∠ABD,
∴AB∥EF,∴∠A=∠F.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的综合应用.
3. 【答案】(1)∠2=∠1+∠3 ;
(2)∠2+∠4=∠1+∠3
(3)∠2 +∠4=∠1+∠3-∠5+180°.
【解析】(1)过∠2的顶点作直线m、n的平行线,即可得出∠2=∠1+∠3 ;
(2)仿(1)可知:∠2-∠1=∠3-∠4;
(3)同理在图C中,∠2 +∠4=∠1+∠3-∠5+180°.
七 、教学反思
适用学科
初中数学
适用年级
初二
适用区域
北师版区域
课时时长(分钟)
120
知识点
检验数学结论的常用方法
定义和命题
利用“三线八角”判定两直线平行
综合运用平行线判定方法证明两直线平行
平行线的性质的应用
平行线判定与性质的综合应用
平行线的实际应用与探究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判断一个结论正确与否需要进行推理证明,理解并掌握应用实验进行证明、举反例验证、利用推理论证来验证某些结论是否正确的方法.
2、公理、定理的概念.
3、通过经历利用平行线第一个判定定理简单论证平行线的另两个判定定理的过程,进一步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方法,领悟归纳和转化数学思想方法.
4、经历证明平行线性质的过程,进一步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并了解证明的方法与步骤,体会论证的科学与严谨.
教学重点
1、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平行线定理的推导.
2、数学证明平行线的性质.
教学难点
1、证明平行线的判定定理.
2、运用严谨、科学的方法进行数学证明.
条件
结论
平行线
的性质
判定平行
的判定
条件
结论
平行线
的性质
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
判定平行
的判定
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
两直线平行
初中数学第六章 数据的分析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第六章 数据的分析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共1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建议,知识导图,总结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3 轴对称与坐标变化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3 轴对称与坐标变化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建议,知识导图,总结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2 平方根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2 平方根教案及反思,共1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建议,知识导图,总结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