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1高三历史通史一轮(经典版)教师用书精品教案
2021高三历史通史一轮(经典版)教师用书:第1单元第3讲先秦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
展开第3讲 先秦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主干梳理 巧点妙拨一 先秦时期的思想——“百家争鸣”2.流派及主张(1)儒家时期人物主张春秋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①核心是“仁”,即“爱人”②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取信于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③主张“克己复礼”,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④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战国孟子①发展孔子的“仁”,主张实行“仁政”②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③伦理观上,主张“性本善”④倡导“养浩然之气”⑤“天道”与“人道”统一 荀子①主张施政用“仁义”和“王道”,杂以霸道,礼法并施②强调人民群众的力量,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论断③伦理观上,提出“人之性恶”④提出“天行有常”“人道有为”“制天命而用之” (2)道家时期人物主张春秋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①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强调顺应自然,提倡清静无为、知足寡欲②认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是运动的,都是相互依存,不断转化的③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战国庄子“齐物”“逍遥”:认为放弃一切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自由“逍遥” (4)墨家:创始人是战国初期的墨翟,主张“兼爱”“非攻”“节俭”“尚贤”。3.影响(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2)逐步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二 先秦时期的科技文化1.科技(1)战国时期出现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2)商周时期在冶金中广泛使用木炭,春秋战国时期使用硫磺和硝石,这为火药的发明奠定了基础。(3)夏朝出现历法《夏小正》,商朝改进为“殷历”。2.汉字的起源(1)刻画在早期陶器上的简单符号被认为是中国文字的起源。(2)商朝出现的甲骨文已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3.绘画艺术(1)远古时代,代表作是彩陶画《鹳鱼石斧图》。(2)战国时期,帛画《人物龙凤图》《人物驭龙图》。4.文学艺术(1)《诗经》①内容②特点 (2)楚辞②代表:屈原的《离骚》《九歌》《天问》等。③影响:楚辞体称为“骚体”,文学史上常以“风”“骚”并称。[问题探究1] 孟子提倡的“仁政”与孔子提倡的“仁”相同吗?提示:否。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是“爱人”。孟子的“仁政”不是对孔子“仁”的简单继承,它从孔子“仁”的精神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即“仁政”。[漫画解史] 孔子创办私学[易错点拨]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但不是道教的创始人,道教兴起于东汉。 [问题探究2] 如何理解道家的“无为而治”?提示:老子倡导政治上“无为而治”,这里的“无为”不能理解为消极的无所作为。“无为”强调无为而无不为,主张既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动,又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倡导“待时而动”“因地制宜”,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问题探究3] 韩非子的“法治”等同于“依法治国”吗?提示:否。韩非子的“法治”不是“依法治国”,而是为了让君主利用刑律强化中央集权,刑律成为镇压人民、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的工具。[巧法妙记] 用“一、二、三、四”巧计百家争鸣 [归纳总结] 中国古代的三种治国思想 [易错点拨] 甲骨文是目前我国已知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但不是我国最早的文字。互动探究 史料研读主题 1 舍生取义、以仁孝治国的儒家思想——孔孟之道一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二 “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孟子》三 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用国者,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三得者具而天下归之,三得者亡而天下去之。——《荀子·王霸》[教你读史] 史料一“为政以德”体现了儒家孔子的“德政”治国理念。史料二反映了孟子的主张“仁政”,让农民得到土地,勿夺农时,轻徭薄赋,减轻刑罚,体现了以民为本的德政思想。史料三中孟子的“君民关系”和荀子的水与舟的比喻以及“三得”说体现了他们的思想,理解引文的含义是解读史料的关键。[史料运用] (1)根据三则史料,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说明儒家治国理念的积极性与保守性。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上述史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受到冷落,而法家思想备受推崇的原因。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积极性:儒家的“仁”“仁政”“民本”思想,对于缓和阶级矛盾,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具有积极的作用,其改良政治的主张,也体现了与时代同步的精神,但其为政以德的治国理念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中是无法真正实现的。保守性:儒家的“礼”等思想带有承认等级和阶级剥削、压制人民斗争的消极性,以后的历代统治者都把它作为进行阶级压迫的思想工具。(2)春秋战国时期,国家分裂割据,各诸侯国热衷于兼并战争和改革古制,孔子恢复周礼和“仁政”爱民的主张不符合当时统治者的需要;而法家的中央集权、严刑峻法等主张却适应了时代要求,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先秦时期儒家代表思想的比较项目孔子孟子荀子同仁的思想爱人仁政仁义民本思想为政以德民贵君轻君舟民水异人性论性相近性本善性本恶目的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缓和阶级矛盾,维护新兴地主阶级统治主题 2 “异国纷呈”的治国思想——“百家争鸣”一 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荀子》君上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韩非子》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墨子》二 韩非与其他法家人物都具有一种极端独裁的秩序观。关于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不存在发表私人看法的空间。法律是统治者为了国家利益而发布的东西,加以广泛宣传和坚定地推行,它就会使人民去做他们本不愿做的事,如努力工作和战斗。这样,百姓的意见在体制中就没有存身之处了。在法家的思想中,没有哪条法律凌驾于或独立于统治者意愿。——伊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教你读史] 史料一中的三段话分别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儒、法、墨三家的思想主张。理解文言语句是解读本史料的关键。第一段体现了儒家的“仁义”、以德服人的思想;第二段体现了法家主张加强君权,实行严刑峻法治理国家;第三段体现了墨家“兼爱”思想。史料二为后人的历史评论,反映了法律是君主意志的体现、不考虑人民意愿的特点。[史料运用] (1)儒、法、墨三个学派在君民关系和治国策略上的主张各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家思想对战国时期政治形势的影响。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儒家:主张民贵君轻,提出以德治国的策略。法家:主张加强君权,提出以法治国的策略。墨家:主张兼爱,提出尚贤、尚同的治国理念。(2)促进各国变法和富国强兵;有利于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转型。诸子百家中针锋相对的观点(1)在治国上,儒家主张“仁政”,反对严刑峻法,而法家主张法治,强调严刑峻法。(2)在人性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而荀子主张“性本恶”。(3)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荀子主张“制天命”,而老子主张“顺自然”。(4)在人生态度上,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强调社会责任,而道家则主张“逍遥”的人生态度,强调“超脱”。高考研析 把握考向全国卷5年考题统计时间题号时间题号2019全国卷Ⅲ,242015全国卷Ⅰ,40全国卷Ⅱ,242017全国卷Ⅲ,24 1.(2019·全国卷Ⅲ)“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 )A.宗法制 B.禅让制 C.郡县制 D.察举制知识考查儒家思想的历史渊源能力考查调动运用知识解释历史信息素养考查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答案 A解析 材料强调的“孝”“悌”等思想都受到宗法观念的影响,其产生的制度渊源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A项正确。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末期部族联盟首领产生的方式,与材料无关,B项错误;郡县制是对地方实行有效统治的行政管理制度,与材料无关,C项错误;察举制是汉代开始实行的选官制度,与材料无关,D项错误。2.(2017·全国卷Ⅲ)下图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文字的频繁使用 B.书写材料的不同C.各国变法的实施 D.“书同文”的推行知识考查中国古代汉字的演变能力考查调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素养考查唯物史观 答案 A解析 春秋战国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汉字的使用更为广泛和频繁。为了书写方便,人们对文字的丰富、发展做了有益的尝试,使文字由繁到简,故A项正确。书写材料不同未必会影响文字字形的变化,故B项错误;字形的变化是为了书写方便,而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是为了富国强兵,故C项错误;“书同文”是在秦统一全国后推行的,故D项错误。3.(2015·全国卷Ⅱ)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知识考查古代儒者的政治诉求能力考查考查学生认识和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及对有效信息合理解读的能力素养考查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答案 C解析 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的目的是对君主进行规劝,这不能说明儒者不能适应现实政治,A项错误;古代儒家学者中有许多思想家主张进行社会变革,如汉代的董仲舒,B项错误;古代儒者称颂“三代”之美,常把尧和舜作为古代帝王的楷模,这是对理想政治模式的追求,C项正确;以尧、舜作为古代帝王的楷模,不等于复古,D项错误。考向分析:先秦时期文化成就主要表现为“百家争鸣”,尤其是儒家思想的产生、以《诗经》《离骚》为代表的先秦文学和文字的演变等。高考题多以提供新材料、创设新情境的形式考查这一时期的文化,并渗透着唯物史观和家国情怀。预测1 借助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献资料,考查唯物史观(2019·江西吉安五校联考)春秋时期成书的《国语》主要记载各国公卿之“语”,而战国时期的《战国策》则主要记载游士之“策”。这种变化表明编者( )A.注重史书编写体例的创新B.推崇法家富国强兵之术C.对社会权势变动有所意识D.全面记录各国历史风貌答案 C解析 《国语》记载了各国公卿之“语”,侧重公卿的言论,《战国策》主要记载游士之“策”,主要是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外交策略。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由于士阶层的崛起,侧重点由公卿转向游士,体现了社会权力由贵族向士阶层转移,即社会权势的变动,故C项正确。《国语》是中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史书体例的创新,《战国策》仍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不能算是创新,故A项错误;两本史书不是法家著作,不能体现法家富国强兵之术,故B项错误;两本史书主要记载的是言语而不是各国历史风貌,故D项错误。预测2 以《诗经》的构成和传播切入,考查家国情怀(2019·江西上饶高二期末)《诗经》由王室乐官制作的乐歌、公卿列士进献的诗歌及经收集、筛选的民歌构成,由周天子颁诸各国,成为通用统一的标准诗乐,从此通过各种方式流传蔓延。《诗经》的传播( )A.以书面记载为主要方式B.推动了平民教育的发展C.维持了天下共主的地位D.有利于构建文化的认同答案 D解析 根据材料“成为通用统一的标准诗乐,从此通过各种方式流传蔓延”可知,《诗经》在各诸侯国也被广泛传播,有利于增强各诸侯国的文化认同,故选D项。《诗经》主要通过传唱来记载,排除A项;西周是官办教育,排除B项;《诗经》的传播无法维持天下共主,排除C项。预测3 从甲骨文、金文切入,考查解释历史问题的能力(2020·湖南衡阳八中摸底)甲骨文中的一个“衣”字,在金文中衍生为衣、衮、裹、裔、襄、亵、裕、卒等十二个字,而甲骨文中的一个“食”字,在金文中也衍生为饴、养、馑、飨等十个字。这种文字的变化说明了( )A.汉字书写方式的变化 B.古代社会生活的发展C.汉字使用的范围扩大 D.汉字从象形走向形声答案 B解析 一个“衣”字、一个“食”字可以衍生为很多不同的汉字,是在强调古代社会生活在不断的发展而需要更多的汉字,B项材料的主旨并不是强调汉字从象形走向形声,汉字书写方式并未变化,使用的范围也未扩大,故排除A、C、D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