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1届高考物理沪科版一轮复习教学案:第四章核心素养提升

    2021届高考物理沪科版一轮复习教学案:第四章核心素养提升第1页
    2021届高考物理沪科版一轮复习教学案:第四章核心素养提升第2页
    2021届高考物理沪科版一轮复习教学案:第四章核心素养提升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届高考物理沪科版一轮复习教学案:第四章核心素养提升

    展开

     一、圆周运动与平抛运动的综合问题——科学思维科学推理 圆周运动与平抛运动的过渡处的速度是联系前后两个过程的关键物理量,前一个过程的末速度是后一个过程的初速度。1.如图1,半径R2 m的四分之一圆轨道和直径为2 m的半圆轨道水平相切于d点,两圆轨道均光滑且在竖直平面内。可视为质点的小球从d点以某一初速度进入半圆,刚好能通过半圆的最高点a,从a点飞出后落在四分之一圆轨道上的b点,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 m/s2。则b点与d点的竖直高度差为(  )1                   A.3 m   B.(3) mC.5 m   D.(3) m解析 小球刚好通过a点,则在a点重力提供向心力,则有mgmrR,解得v,从a点抛出后做平抛运动,则水平方向的位移xvt,竖直方向的位移hgt2,根据几何关系有x2h2R2,解得h(1)R,则b点与d点的竖直高度差为(3)R,即(3) m,故B正确。答案 B2.如图2所示,水平放置的正方形光滑玻璃板abcd,边长为L,距地面的高度为H,玻璃板正中间有一个光滑的小孔O,一根细线穿过小孔,两端分别系着小球A和小物块B,当小球A以速度v在玻璃板上绕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时,AO间的距离为r。已知A的质量为mA,重力加速度为g2(1)求小物块B的质量mB(2)当小球速度方向平行于玻璃板ad边时,剪断细线,则小球落地前瞬间的速度多大?(3)(2)的情况下,若小球和小物块落地后均不再运动,则两者落地点间的距离为多少?解析 (1)B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有TmBgA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TmA解得mB(2)A下落过程,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mAv2mAgHmAv2,解得v(3)A脱离玻璃板后做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的是自由落体运动,则有Hgt2则水平位移xvt二者落地的距离s答案 (1) (2)(3)二、动力学问题与万有引力定律的综合问题——科学思维科学推理3.(多选)如图3甲所示,假设某星球表面上有一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从斜面底端沿斜面向上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小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该星球半径为R6×104 km,引力常量G6.67×1011 N·m2/kg2π3.1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A.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v13.0×104 m/sB.该星球的质量M8.1×1026 kgC.该星球的自转周期T1.3×104 sD.该星球的密度ρ896 kg/m3解析 物块上滑过程中,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在沿斜面方向上有μmgcos θmgsin θma1,下滑过程中,在沿斜面方向上有mgsin θμmgcos  θma2,又知vt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则上滑和下滑过程中物块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 m/s210 m/s2a2 m/s25 m/s2,联立解得g15 m/s2,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v1 m/s3.0×104 m/s,故选项A正确;根据黄金代换式GMgR2可得该星球的质量为M kg8.1×1026 kg,故选项B正确;根据所给条件无法计算出该星球的自转周期,故选项C错误;该星球的密度ρ kg/m3896 kg/m3,故选项D正确。答案 ABD4.(多选)(2019·全国卷21)在星球M上将一轻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物体P轻放在弹簧上端,P由静止向下运动,物体的加速度a与弹簧的压缩量x间的关系如图4中实线所示。在另一星球N上用完全相同的弹簧,改用物体Q完成同样的过程,其ax关系如图中虚线所示。假设两星球均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星球M的半径是星球N3倍,则(  )4A.MN的密度相等B.Q的质量是P3C.Q下落过程中的最大动能是P4D.Q下落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压缩量是P4解析 由题图知,当x0时,对PmPgMmP·3a0,即星球M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M3a0;对QmQgNmQa0,即星球N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Na0。在星球表面,由mgG得,星球质量M,则星球的密度ρ,所以MN的密度之比·×1A正确;当PQ的加速度a0时,对PmPgMkx0,则mP;对QmQgNk·2x0,则mQ,即mQ6mPB错误;根据ax图线与坐标轴围成图形的面积和质量的乘积表示合外力做的功及动能定理可知,EkmPmPa0x0EkmQmQa0x0,所以EkmQ4EkmP,选项C正确;根据运动的对称性可知,Q下落时弹簧的最大压缩量为4x0P下落时弹簧的最大压缩量为2x0,选项D错误。答案 AC三、天体中的追及相遇问题——科学思维科学推理 (1)相距最近:两卫星的运转方向相同,且位于和中心连线的半径上同侧时,两卫星相距最近,从运动关系上,两卫星运动关系应满足(ωAωB)t2nπ(n123)(2)相距最远:当两卫星位于和中心连线的半径上两侧时,两卫星相距最远,从运动关系上,两卫星运动关系应满足(ωAωB)t(2n1)π(n123)5.某行星和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均可视为圆。每过N年,该行星会运行到日地连线的延长线上(相距最近),如图5所示。该行星与地球的公转半径之比为(  )5A.      B.C.      D.解析 地球公转周期T11年,经过N年,地球比行星多转一圈,即多转,角速度之差为,所以N,即T2年,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得,则,选项B正确。答案 B6.(多选)太阳系各行星几乎在同一平面内沿同一方向绕太阳做圆周运动。当地球恰好运行到某地外行星和太阳之间,且三者几乎排成一条直线的现象,天文学称为行星冲日。据报道,2014年各行星冲日时间分别是:16日木星冲日;49日火星冲日;511日土星冲日;829日海王星冲日;108日天王星冲日。已知地球及各地外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半径如下表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轨道半径(AU)1.01.55.29.51930A.各地外行星每年都会出现冲日现象B.2015年内一定会出现木星冲日C.天王星相邻两次冲日的时间间隔为土星的一半D.地外行星中,海王星相邻两次冲日的时间间隔最短析 设地球的运转周期为T0、角速度为ω0、轨道半径为r0,则其他行星的轨道半径为rkr0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及牛顿第二定律得r02r联立①②③ωω0各行星要再次冲日需满足ω0tωttT0,其中k1.55.29.51930根据上式结合k值并由数学知识可知:行星冲日的时间间隔一定大于1年,并且k值越大时间间隔越短,所以选项BD正确,AC错误。答案 BD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