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新教材课标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教师用书:1-2-1第一课时 电解质的电离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71540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9—2020学年新教材课标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教师用书:1-2-1第一课时 电解质的电离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71540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9—2020学年新教材课标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教师用书:1-2-1第一课时 电解质的电离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71540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19—2020学年新教材课标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教师用书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离子反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离子反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共20页。
第一课时 电解质的电离
学习目标:1.了解电解质的概念。2.了解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及导电条件。3.会书写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
1.导电条件及原因
(1)固体电解质不导电,只有在水溶液里或受热熔化时才能导电。因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受热熔化时发生了电离,电离出了能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阴阳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
(2)金属(或石墨)能够导电是因为金属(或石墨)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电子,电子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定向移动形成电流而导电。
2.电解质的概念
(1)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
化合物。如:酸、碱、盐、金属氧化物、水。
(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如:蔗糖、乙醇、部分非金属氧化物等。
3.电解质的电离
(1)概念: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
(2)表示方法——电离方程式
NaCl===Na++Cl-
KNO3===K++NOeq \\al(-,3)
HCl===H++Cl-
H2SO4===2H++SOeq \\al(2-,4)
HNO3===H++NOeq \\al(-,3)
4.酸、碱、盐的本质
写出下列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并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的本质。
(1)HCl:HCl===H++Cl-,
H2SO4:H2SO4===2H++SOeq \\al(2-,4) ;
酸是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
(2)NaOH:NaOH===Na++OH-,
Ba(OH)2:Ba(OH)2===Ba2++2OH-;
碱是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
(3)Na2CO3:Na2CO3===2Na++COeq \\al(2-,3),
Al2(SO4)3:Al2(SO4)3===2Al3++3SOeq \\al(2-,4);
盐是电离时能生成金属阳离子(或NHeq \\al(+,4))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铁丝、NaCl溶液和盐酸都能导电,所以三者都是电解质( )
(2)液态H2SO4、固态NaCl均不导电,所以H2SO4、NaCl均不是电解质( )
(3)NH3、CO2的水溶液均能导电,所以NH3、CO2均是电解质( )
(4)蔗糖溶于水和熔融时都不导电,蔗糖是非电解质( )
(5)BaSO4和AgCl是难溶物,其水溶液不导电,故它们是非电解质( )
(6)NaHSO4在水中能电离出H+,故NaHSO4属于酸( )
[答案] (1)× (2)× (3)× (4)√ (5)× (6)×
2.(1)判断下列物质在相应条件下能否电离,并说明理由:
①液态H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熔融状态下的Na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高温熔化后的单质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固体KO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①KH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a(O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Fe2(SO4)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NH4N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HCl是电解质,但在液态时不电离,NaCl在熔融状态可以电离,KOH在固态时不电离,Fe是单质,任何条件都不电离。
[答案] (1)①不能 HCl是酸,液态时不电离,只在水溶液中电离 ②能 能电离出Na+和Cl- ③不能 Fe是单质 ④不能 电解质在固态时不电离
(2)①KHSO4===K++H++SOeq \\al(2-,4)
②Ca(OH)2===Ca2++2OH-
③Fe2(SO4)3===2Fe3++3SOeq \\al(2-,4)
④NH4NO3===NHeq \\al(+,4)+NOeq \\al(-,3)
知识点一 电解质的概念与判断
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2.电解质的判断方法
(1)从物质分类角度:电解质与非电解质都属于化合物。单质、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从导电性角度: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金属、石墨、盐酸等。
(3)从物质性质角度:电解质导电的条件是电解质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能自身电离的化合物,二者具备其一即可。
①有些电解质溶于水导电,但熔融状态下不导电,如HCl气体。
②有些电解质只在熔融状态下才能导电,如BaSO4。
③SO2、CO2、NH3等与水反应生成的产物能电离而导电,但SO2、CO2、NH3等不属于电解质。
④某化合物是否是电解质与溶解性无关。如蔗糖溶于水,但是蔗糖是非电解质;难溶于水的盐,如BaSO4、AgCl在熔融状态下完全电离,是电解质。
【典例1】 下列有关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NaOH固体溶于水能导电,所以NaOH是电解质
②CO2的水溶液能够导电,所以CO2是电解质
③液态铜的导电能力很强,所以铜是电解质
④FeCl3溶液能够导电,所以FeCl3是电解质
⑤C2H5OH(乙醇)是化合物,所以它是电解质
⑥BaSO4、CaCO3都是难溶物,其水溶液不导电,故它们不是电解质
A.①② B.①④
C.①③⑤ D.②④⑥
[思路启迪] 解答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相关问题时,注意把握概念中的关键点: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物质导电与电解质的关系: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电解质不一定任何状态下都能导电;电解质是自身可电离出离子的化合物,电解质与非电解质与物质的溶解性无关。
[解析] ①NaOH固体溶于水能导电,则NaOH是电解质;②CO2水溶液导电的原因是CO2与H2O反应生成的H2CO3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CO2是非电解质;③铜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④FeCl3是电解质;⑤C2H5OH属于非电解质,因为它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且为化合物,符合非电解质的定义;⑥虽然BaSO4和CaCO3的水溶液都不导电,但它们在熔融状态下都能导电,故它们都是电解质。
[答案] B
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判断方法
[针对训练1] 电解质不仅在工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各种生命活动中也起着重要作用,下列有关电解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化合物都是电解质
B.电解质一定是化合物
C.SO2溶于水形成的溶液能导电,所以SO2是电解质
D.NaNO3固体不导电,所以NaNO3不是电解质
[解析] A项,SO2是化合物,但不是电解质;C项,SO2溶于水形成的溶液能导电,是因为生成了亚硫酸;D项,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NaNO3是电解质。
[答案] B
知识点二 电解质的电离与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1.电解质的电离及表示方法
(1)电离的概念: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解离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
(2)电离条件
酸的电离条件是溶于水;碱和盐的电离条件是溶于水或熔融。
(3)表示方法——电离方程式
①强酸、强碱和绝大部分盐书写时用“===”连接,如H2SO4===2H++SOeq \\al(2-,4)、NaOH===Na++OH-、NaCl===Na++Cl-。
②酸式盐的电离方程式
a.强酸的酸式盐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如NaHSO4===Na++H++SOeq \\al(2-,4)。
b.弱酸的酸式盐在溶液中完全电离,生成酸式酸根离子和阳离子,如NaHCO3===Na++HCOeq \\al(-,3)。
③电离方程式书写注意事项
a.符合客观事实,不能随意书写离子符号,离子所带电荷数必须等于该元素或原子团在该化合物中的化合价。
b.质量守恒:电离方程式左右两侧元素的种类、原子或原子团的个数相等。
c.电荷守恒:电离方程式左右两侧的正负电荷数相等,溶液呈电中性。
2.从电离角度认识酸、碱、盐
3.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影响因素
(1)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与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浓度及离子所带电荷多少有关,离子浓度越大,离子所带电荷越多,导电能力越强。
(2)判断电解质是否导电,关键要看电解质是否发生电离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还要看电离产生的离子浓度的大小,如CaCO3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溶于水电离产生的离子浓度很小,故认为其水溶液不导电。
【典例2】 填写下表(类别填“酸”“碱”或“盐”)
[思路启迪] 准确掌握酸、碱、盐的概念关键点,并依据电离方程式书写要求准确作答。
[解析] HNO3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H+,属于酸类;Al2(SO4)3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属于盐类;熟石灰的成分是Ca(OH)2,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OH-,属于碱类;NaHSO4电离出Na+、H+、SOeq \\al(2-,4),阳离子既有H+又有Na+,应为盐类。
[答案]
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原则与要求
(1)电离方程式左边书写化学式,右边书写离子符号。
(2)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在电离方程式两边原子的种类和数目相同。
(3)要遵循电荷守恒定律,即在电离方程式右边,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这是因为电解质溶液总是显电中性的。
[针对训练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金属铜、石墨碳棒、氯化钠晶体都能导电
B.电解质溶液和金属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定向移动的粒子不同
C.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通电后才能发生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
D.硫酸钡沉淀不能导电,所以它是非电解质
[解析] 氯化钠晶体和硫酸钡沉淀都不能导电,但它们都是电解质;电解质溶于水时即可发生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电解质电离不需通电;电解质溶液导电是阴、阳离子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金属导电是自由电子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
[答案] B
课堂归纳小结
[知识脉络]
[核心要点]
1.酸、碱、盐和水是电解质,SO2、CO2、NH3、酒精、蔗糖等是非电解质,石墨、铜、盐酸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是酸;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是碱;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是盐。
3.溶液中离子浓度越大,离子所带电荷越多,溶液的导电能力越强。
4.水溶液中的两个电离方程式:NaHCO3===Na++HCOeq \\al(-,3);NaHSO4===Na++H++SOeq \\al(2-,4)。
1.对电解质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
B.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能导电的化合物
C.SO3和CaO溶于水均能导电,但溶液中的离子都是它们与水反应生成的H2SO4和Ca(OH)2电离产生的,所以SO3和CaO都是非电解质
D.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本身能电离出阳离子和阴离子而能导电的化合物
[解析] 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因自身电离出离子而能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D项的理解是正确的;A项,Cl2和NH3在水溶液里都能导电,但它们都不是电解质;B项,酸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但它们是电解质;C项,对SO3的分析是正确的,但CaO在熔融状态下因电离出Ca2+和O2-能导电,属于电解质。
[答案] D
2.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Ba(OH)2===Ba2++(OH)eq \\al(-,2)
B.K2CO3===Keq \\al(+,2)+COeq \\al(2-,3)
C.KAl(SO4)2===K++Al3++2SOeq \\al(2-,4)
D.Fe2(SO4)3===2Fe2++3SOeq \\al(2-,4)
[解析] A项错在(OH)eq \\al(-,2),应为2OH-;B项错在Keq \\al(+,2)应为2K+;D项错在2Fe2+,应为2Fe3+。
[答案] C
3.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CH3COOH B.Cl2
C.NH4HCO3 D.SO2
[解析] 选项中四种物质的水溶液都能导电,但实质不同。CH3COOH和NH4HCO3均为电解质,所以水溶液能导电,Cl2和SO2的水溶液能导电,是因为它们与H2O反应:Cl2+H2OHCl+HClO,SO2+H2OH2SO3,因生成物均为电解质,故溶液能导电。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因此只有SO2为非电解质。
[答案] D
4.现有以下物质:①NaCl晶体 ②纯H2SO4 ③BaSO4固体 ④熔融KCl ⑤蔗糖晶体 ⑥铜 ⑦SO2 ⑧KOH固体
(1)以上物质中能导电的是________。
(2)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
(3)以上物质中,可溶于水且溶于水后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熔融KCl中存在着自由移动的离子,铜中存在着自由移动的电子,故它们能导电;化合物依据其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①②③④⑧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故①②③④⑧为电解质;⑤溶于水时和熔融态时均不导电,属于非电解质,虽然⑦溶于水后生成的新物质H2SO3能发生电离,但⑦仍属于非电解质。
[答案] (1)④⑥ (2)①②③④⑧ ⑤⑦
(3)①②④⑦⑧
5.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________,属于碱的是________,属于盐的是________。对属于酸、碱、盐的物质分别写出其在水溶液中电离的方程式。
①HNO3 ②氨水 ③NaHSO4 ④Ba(OH)2 ⑤SO3 ⑥CaO
[答案] ① ④ ③
HNO3===H++NOeq \\al(-,3);Ba(OH)2===Ba2++2OH-;NaHSO4===Na++H++SOeq \\al(2-,4)
课后作业(三)
[基础巩固]
一、电解质的概念与判断
1.目前市场上有一种专门为婴幼儿设计的电解质饮料,适合在婴幼儿感冒、发烧时快速补充体内流失的电解质成分。下列物质可用作该饮料中的电解质的是( )
A.Fe B.葡萄糖
C.MgSO4 D.CO2
[解析] A项,Fe为单质,错误;B项,葡萄糖为非电解质,错误;C项,MgSO4在熔融状态或溶于水时均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Mg2+和SOeq \\al(2-,4),是电解质,正确;D项,CO2溶于水,与H2O反应生成的H2CO3可以电离产生H+和HCOeq \\al(-,3),所以H2CO3是电解质,而CO2是非电解质,错误。
[答案] C
2.下列物质中,含有自由移动Cl-的是( )
A.KClO3溶液 B.Cl2
C.NaCl晶体 D.KCl溶液
[解析] 氯酸钾溶液中含有氯酸根离子,没有氯离子,A错误;氯气的构成微粒是氯气分子,不含离子,B错误;氯化钠晶体中含有氯离子,但氯离子不能自由移动,C错误;氯化钾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电离出自由移动的氯离子,D正确。
[答案] D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态HCl、固体NaCl均不导电,所以HCl、NaCl均不是电解质
B.NH3、CO2的水溶液均能导电,所以NH3、CO2均是电解质
C.蔗糖、酒精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时均不导电,所以它们不是电解质
D.BaSO4在水中不导电,所以BaSO4是非电解质
[解析] A项,液态HCl溶于水后可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H+和Cl-,可以导电,故是电解质,固体NaCl溶于水或熔融态下能导电,是电解质。B项,NH3、CO2的水溶液能导电,并不是它们自身电离的结果,而是它们与水反应的产物NH3·H2O、H2CO3电离的结果。D项,BaSO4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属于电解质。
[答案] C
4.今有一种固体化合物X,X本身不导电,但熔融状态或溶于水中均能够电离,下列关于X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一定为电解质 B.X可能为非电解质
C.X只能是盐类 D.X只能是碱类
[解析] 因为该化合物在熔融状态或溶于水时能电离而导电,该化合物一定是电解质,可以是盐类(如NaCl),也可以是碱类(如NaOH)等。
[答案] A
二、电解质的电离与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5.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A.BaCl2===Ba2++Cl-
B.Na2CO3===2Na++COeq \\al(2-,3)
C.MgCl2===Mg2++2Cl-
D.Ba(OH)2===Ba2++2OH-
[解析] A不满足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故A错误;B、C、D均满足各项守恒,故B、C、D均正确。
[答案] A
6.下列各组均为两种化合物溶于水时电离出的离子,其中按照仅由酸、碱、盐依次电离的是( )
①Na+、OH-、SOeq \\al(2-,4) ②H+、Cl-、SOeq \\al(2-,4)
③Na+、K+、OH- ④Na+、K+、NOeq \\al(-,3)
A.②③④ B.②①④ C.②③① D.②①③
[解析] 此题从电解的角度理解酸、碱、盐的概念。酸电离出的阳离子只有H+,②符合要求;碱电离出的阴离子只有OH-,③符合要求;盐电离出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④符合要求。
[答案] A
7.下列物质中都含有氢元素,其中属于酸的是( )
A.NaHSO4 B.CH4
C.NaHCO3 D.HNO3
[解析] A项NaHSO4===H++Na++SOeq \\al(2-,4),NaHSO4虽然电离出H+,但NaHSO4属于酸式盐,不属于酸。B项为气态氢化物,不能电离,不是酸;C项是碳酸氢钠,属于盐;D是硝酸,溶于水电离出H+和NOeq \\al(-,3),故D正确。
[答案] D
8.NaHSO4通常为晶体,易溶于水,它溶于水时电离出三种不同的离子,溶液显酸性。NaHSO4受热熔化时只能电离出两种不同的离子。
(1)NaHSO4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HSO4在熔融状态下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NaHSO4属于酸
B.NaHSO4属于盐
C.NaHSO4属于电解质
D.NaHSO4溶液能与Zn反应生成氢气
[解析] NaHSO4溶于水电离出三种离子,且呈酸性,则它电离出的离子是Na+、H+、SOeq \\al(2-,4);NaHSO4受热熔化时只能电离出两种离子,分别是Na+和HSOeq \\al(-,4);由其电离情况知,NaHSO4既是盐又是强电解质,不属于酸,NaHSO4溶液中含有H+,故能与Zn反应生成H2。
[答案] (1)NaHSO4===Na++H++SOeq \\al(2-,4)
(2)NaHSO4===Na++HSOeq \\al(-,4)
(3)BCD
[能力提升]
9.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水溶液中NaHCO3电离:NaHCO3===Na++H++COeq \\al(2-,3)
B.H2SO3电离:H2SO32H++SOeq \\al(2-,3)
C.HClO电离:HClOH++ClO-
D.水溶液中NaHSO4电离:NaHSO4===Na++HSOeq \\al(-,4)
[解析] 碳酸氢钠为强电解质,发生完全电离,其电离方程式:NaHCO3===Na++HCOeq \\al(-,3),A项错误;亚硫酸为二元弱酸,分步电离,且以第一步为主,其电离方程式:H2SO3H++HSOeq \\al(-,3),B项错误;HClO为弱电解质,发生部分电离,其电离方程式:HClOH++ClO-,C项正确;硫酸氢钠为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其电离方程式:NaHSO4===Na++H++SOeq \\al(2-,4),D项错误; 故选C。
[答案] C
10.把0.05 ml NaOH晶体分别加入到下列100 mL液体中,溶液导电性变化最小的是( )
A.自来水 B.0.5 ml/L盐酸
C.0.5 ml/L氨水 D.0.5 ml/L NaNO3
[解析] 加入到自来水中,水中离子浓度很小,加入NaOH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变化较大,则溶液导电能力变化较大,故A不选;加入到0.5 ml/L的稀盐酸中,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强电解质NaCl,HCl、NaCl都是强电解质,在加入NaOH固体前后离子浓度变化不大,则溶液导电能力变化不大,故B正确; 0.5 ml/L氨水中,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在溶液中部分电离,离子浓度较小,溶液导电性较弱,加入NaOH固体后,离子浓度变化较大,则溶液导电能力变化较大,故C不选;NaNO3是强电解质,加入NaOH后,二者不反应,但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一倍,则溶液导电能力增大一倍,溶液导电能力变化较大,故D不选。故选B。
[答案] B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纯水导电性很差,所以水不是电解质
B.判断某化合物是否为电解质,应看其在一定条件下能否电离
C.酸、碱和盐类都属于电解质,其他化合物都不是电解质
D.NaCl和HCl都是电解质,所以它们熔融状态下都能导电
[解析] 水是电解质,A不正确;除酸、碱、盐是电解质外,部分氧化物也属于电解质,如Na2O、CaO,C不正确;HCl是电解质,但在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D不正确。
[答案] B
12.下列关于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正确组合是( )
[解析] A项,浓盐酸是HCl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C项,碳酸钙属于电解质;D项,氢气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答案] B
13.在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装置(如图所示)中,若向某一电解质溶液中逐滴加入另一溶液时,则灯泡由亮变暗,至熄灭后又逐渐变亮的是( )
A.盐酸中逐滴加入食盐溶液
B.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C.石灰乳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D.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解析] HCl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完全电离,加入NaCl后,两者不反应,溶液中电荷浓度不是0,不熄灭,A错误;硫酸和NaOH都是强电解质,两者发生反应H2SO4+2NaOH===Na2SO4+2H2O,生成的硫酸钠是强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减小,灯泡变暗,但不熄灭,B错误;Ca(OH)2、HCl都是强电解质,两者发生反应Ca(OH)2+2HCl===CaCl2+2H2O,石灰乳属于微溶物,离子浓度较小,反应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则灯泡变亮,C错误;硫酸和氢氧化钡都是强电解质,两者发生反应Ba(OH)2+H2SO4===BaSO4↓+2H2O,反应后生成难溶物和水,溶液中离子浓度逐渐减小,所以灯泡变暗,两者恰好反应时离子浓度最小,灯泡熄灭,再继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灯泡变亮,D正确。
[答案] D
14.下列物质中:A.NaCl晶体;B.CH3CH2OH(酒精);C.H2SO4溶液;D.单质铜;E.HNO3溶液;F.熔融氯化钾;G.SO2气体;H.液态氯化氢
(1)能够直接导电的是________;
(2)虽溶于水能导电,但不是电解质的是________;
(3)溶于水也不能导电的是________;
(4)需溶于水才能导电的是________;
(5)虽直接能导电,但不是电解质的是________;
(6)虽不能直接导电,但也是电解质的是________。
[解析] (1)能够直接导电的为金属或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故C、D、E、F能够直接导电;(2)SO2气体溶于水生成亚硫酸,亚硫酸为酸,能导电,但并不是SO2气体本身电离,故G虽溶于水能导电,但不是电解质;(3)CH3CH2OH为有机物,溶于水也不能电离,故B溶于水也不能导电;(4)NaCl晶体、液态HCl溶于水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SO2气体溶于水生成亚硫酸能导电,故A、G、H需溶于水才能导电;(5)H2SO4溶液、HNO3溶液直接能导电,但是是混合物,故不是电解质,单质Cu直接导电,属于单质,也不是电解质,故虽直接能导电,但不是电解质的是C、D、E;(6)电解质为化合物,故NaOH晶体、液态HCl不能导电,但符合电解质定义,故虽不能直接导电,但也是电解质的是A、H。
[答案] (1)C、D、E、F (2)G (3)B
(4)A、G、H (5)C、D、E (6)A、H
15.酸、碱、盐溶液能够导电,是因为物质溶于水时,离解成为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1)在酸的溶液里,酸根离子所带________的总数等于酸电离时生成的________的总数;在碱的溶液里,跟金属离子结合的__________的总数等于这种金属离子所带的________的总数;在盐的溶液中,金属(或铵根)离子所带的________的总数等于酸根离子所带的________的总数。
(2)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如下:
HClO4===H++ClOeq \\al(-,4);
Ba(OH)2===Ba2++2OH-;
Fe2(SO4)3===2Fe3++3SOeq \\al(2-,4);
Cu(NO3)2===Cu2++2NOeq \\al(-,3)。
属于酸的物质为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属于碱的物质为________;属于盐的物质为______________。
(3)化工生产中常常用到“三酸两碱”,“三酸”指硝酸、硫酸和盐酸,“两碱”指烧碱和纯碱。
①从物质的分类角度看,不恰当的一种物质是________。
②上述物质中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写出纯碱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溶液呈电中性,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等于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2)根据酸、碱、盐的概念判断。(3)纯碱是Na2CO3,属于盐,不是碱;盐酸是HCl的水溶液,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Na2CO3的电离方程式为Na2CO3===2Na++COeq \\al(2-,3)。
[答案] (1)负电荷 H+ OH- 正电荷 正电荷 负电荷
(2)HClO4 Ba(OH)2 Fe2(SO4)3、Cu(NO3)2
(3)①纯碱 ②盐酸 盐酸是混合物,不是化合物
③Na2CO3===2Na++COeq \\al(2-,3)
16.已知:CO2+Ca(OH)2===CaCO3↓+H2O,CaCO3+CO2+H2O===Ca(HCO3)2,且Ca(HCO3)2易溶于水。
试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通入CO2前,灯泡________(填“亮”或“不亮”)。
(2)开始通入CO2时,灯泡的亮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继续通入过量的CO2,灯泡的亮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四个图中,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出溶液的导电能力和通入CO2气体量的关系的是(x轴表示CO2通入的量,y轴表示导电能力)________。
[解析] (1)通入CO2前灯泡亮,因为Ca(OH)2溶于水后完全电离出离子,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比较大。(2)灯泡先变暗后熄灭,因为发生反应:CO2+Ca(OH)2===CaCO3↓+H2O,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减少。(3)灯泡熄灭后又逐渐变亮:CaCO3+CO2+H2O===Ca(HCO3)2,Ca(HCO3)2完全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4)由于通入CO2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浓度逐渐减小,所以一开始导电能力逐渐下降,随着反应的进行,离子浓度逐渐增大,导电能力又逐渐增大,所以选D。
[答案] (1)亮 (2)先变暗后熄灭 (3)熄灭后又逐渐变亮 (4)D
物质名称
化学式
类别
电离方程式
硝酸
Al2(SO4)3
熟石灰
NaHSO4
物质名称
化学式
类别
电离方程式
硝酸
HNO3
酸
HNO3===H++NOeq \\al(-,3)
硫酸铝
Al2(SO4)3
盐
Al2(SO4)3===2Al3++3SOeq \\al(2-,4)
熟石灰
Ca(OH)2
碱
Ca(OH)2===Ca2++2OH-
硫酸氢钠
NaHSO4
盐
NaHSO4===Na++H++SOeq \\al(2-,4)
纯净物
混合物
电解质
非电解质
A
浓盐酸
天然气
硫酸
干冰
B
氢氧化钡
蔗糖溶液
硫酸钡
三氧化硫
C
胆矾
石灰水
苛性钾
碳酸钙
D
硫酸
铝合金
氯化钠
氢气
相关其他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实验活动3 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第一课时教案设计,共19页。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共20页。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金属材料第一课时教案设计,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