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考年化学考点跟踪:第15讲 溶液的形成及溶解度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570913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5中考年化学考点跟踪:第15讲 溶液的形成及溶解度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570913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5中考年化学考点跟踪:第15讲 溶液的形成及溶解度 教案
展开第15讲 溶液的形成及溶解度一、选择题1.(2014,株洲)溶液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物质。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溶液的上层浓度小,下层浓度大B.溶液蒸干后,均能得到固体溶质C.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时,溶液为纯净物D.物质在溶解得到溶液的过程中,通常有放热或吸热的现象出现2.(2013,宜昌)如图是一个一次性加热杯的示意图。当水袋破裂时,水与固体碎块混合,杯内食物温度明显上升。制造此加热杯可选用的固体碎块是( D )A.硝酸铵B.食盐C.蔗糖D.生石灰3.(2014,佛山)某溶液恒温蒸发掉部分溶剂后,无晶体析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原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B.剩余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剩余的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D.剩余的溶液与原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相等4.(2014,雅安)衣服上沾有碘很难洗净,碘在下列四种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如下表所示: 溶质碘 溶剂水酒精汽油苯(有毒)溶解性微溶可溶易溶易溶由表中提供的信息判断,洗净衣服上的碘污渍的最佳选择是( C )A.水 B.酒精 C.汽油 D.苯5.(2013,北京)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取等质量t2℃时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量水后恢复至t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原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b=cB.恢复至t2 ℃时,析出溶质的质量a>b=cC.恢复至t2 ℃时,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D.若继续降温至t1 ℃,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6.(2014,雅安)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A.物质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t1℃时,物质B的溶解度大于物质A的溶解度C.t1℃时,物质A和物质C的溶解度相等D.将t2℃时的物质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溶液依然饱和7.(2013,天津)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t1 ℃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 ℃时仍是饱和溶液B.t1 ℃时,甲和乙各30 g分别加入100 g水中,充分溶解,均形成饱和溶液C.t2 ℃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 g,其溶质的质量相等D.t2 ℃时,在100 g水中加入60 g甲,充分溶解,形成不饱和溶液8.(2014,连云港)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 )A.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丙>乙>甲B.t2℃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若甲物质中混有少量的乙物质,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D.若要将组成在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可以采用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9.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A )A.t2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当丙中含有少量的甲时,可以通过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丙C.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D.t3 ℃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丙>乙>甲10.(2014,安徽)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t1℃时,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两种物质,再分别加入等量的蒸馏水,充分振荡后,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再将两支试管升温到t2℃(不考虑溶剂质量变化)。由t1℃到t2℃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B.装有乙物质的试管中剩余的固体增多C.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D.两支试管里剩余的固体质量相同二、填空题11.(2014,聊城)如图是甲、乙两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曲线,据此回答以下问题:(1)t1℃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__25__g;(2)a点的含义是__在t2℃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__;(3)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的物质是__B__;(4)从A、B的混合物中分离A物质,一般采用__冷却热饱和溶液__的方法。12.(2013,巴中)如图所示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在__t1__℃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在t2 ℃时,将30 g固体A加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60__g。(3)在t2 ℃时,要使A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__加入A物质(或蒸发溶剂)__(填一种)。(4)在t2 ℃时,等质量的A、B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水中,都完全溶解得到的饱和溶液质量A__<__(填“>”、“=”或“<”)B。13.A、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t1 ℃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质量比为__S∶(100+S)__ ;(2)若B中含有少量A,应用__蒸发结晶__法提纯B;(3)若将A的饱和溶液从t2 ℃降温到t1 ℃时,一定不会发生改变的是 __B__。A.溶解度 B.溶剂质量C.溶质质量 D.溶质质量分数14.(2014,兰州)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在__t1__℃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__30__g;(3)将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减小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4)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加适量乙或恒温蒸发溶剂或降温(答案合理即可)__。三、简答题15.(2013,邵阳)如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曲线图,根据图象回答:(1)t °C,KNO3的溶解度__等于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NaCl的溶解度。(2)KNO3溶液中含少量的NaCl,将KNO3从溶液中析出,常用__降温__(填“降温”或“蒸发”)结晶。(3)向某温度下的NaCl饱和溶液中加入KNO3晶体,则KNO3__能__(填“能”或“不能”)溶解。(4)读图,你能获取的一条信息:__随着温度升高,KNO3溶解度增大__。16.如图为NaCl、KNO3的溶解度曲线(水的密度约为1g/cm3)。(1)20 ℃时,KNO3的溶解度是__31.6__g,以下实验中:10 mL水XYZX、Y、Z中为饱和溶液的是__Y__。(2)若使NaCl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溶液,一般采用的方法是__蒸发溶液至饱和__或 __加氯化钠固体至不再溶解__。(3)除去KNO3固体中混有的少量NaCl,提纯的步骤是:加水溶解、__蒸发浓缩__ 、__降温结晶__ ,然后过滤、洗涤、干燥。
![英语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