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宁夏回族自治区顶级名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考试化学试题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宁夏回族自治区顶级名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考试化学试题第1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顶级名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考试化学试题第2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顶级名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考试化学试题第3页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宁夏回族自治区顶级名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考试化学试题

    展开

    2019-2020学年高一(上)12月考试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K-39
    一、选择题
    1.在0.5 L某浓度的NaCl溶液中含有0.5 mol NaCl,下列对该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该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
    B. 该溶液中含有58.5 g NaCl
    C. 配制100 mL该溶液需用5.85 g NaCl
    D. 量取100 mL该溶液倒入烧杯中,烧杯中的NaCl物质的量为0.1 mol
    【答案】B
    【解析】
    【详解】A、钠离子物质的量等于氯化钠的物质的量,所以氯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故A正确; 
    B、钠离子物质的量等于氯化钠的物质的量,所以氯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5mol,质量为0.5mol×58.5g/mol=29.25g,故B错误; 
    C、氯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配制100mL该溶液需用NaCl质量为0.1L×1mol/L×58.5g/mol=5.85g,故C正确; 
    D、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为1mol/L,量取100mL该溶液倒入烧末中,烧杯中NaCl的物质的量为0.1L×1mol/L=0.1mol,故D正确。
    故选B。
    2.某溶液中滴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则该溶液中( )
    A. 一定有SO42- B. 可能有SO42-或Ag+
    C. 一定无Ag+ D. 还可能有CO32-
    【答案】B
    【解析】
    【详解】某溶液中滴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沉淀可能为硫酸钡,也可能为氯化银,则原溶液中可能有SO42-或Ag+,答案为B。
    3.下列关于物质分类及胶体性质描述正确的是(  )
    A. 明矾、空气、硫酸铜均为纯净物
    B. 熟石灰、烧碱、纯碱都是碱
    C. 纳米材料粒子直径一般从几纳米到几十纳米,因此纳米材料属于胶体
    D. “血液透析”和“静电除尘”分别利用了胶体的不同性质
    【答案】D
    【解析】
    【详解】A.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
    B.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故B错误;
    C.胶体是指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 nm~100 nm之间的分散系,胶体是一种分散系;纳米材料只是一种分散质,没有形成分散系,所以不是胶体,故C错误;
    D.血液是一种胶体,利用渗析的原理可以除去血液中的毒性小分子物质,而血液中的必要成分不能通过透析膜;静电除尘利用了胶体的电泳现象,因此“血液透析”和“静电除尘”分别利用了胶体的不同性质,故D正确;
    答案:D
    4.用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在标准状况下, L CO和的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为1mol
    B. 常温常压下, 含有的分子数目为
    C. 28g 含有的氮原子数目为
    D. 溶液中含有的钾离子数目为
    【答案】A
    【解析】
    【详解】A.在标准状况下,22.4 L CO和N2的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为=1mol,故A正确;
    B.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不是22.4L/mol,无法计算Cl2的分子数目,故B错误;
    C.28g N2含有的氮原子数目为=2NA,故C错误;
    D.体积未知,无法计算钾离子数目,故D错误;
    答案:A
    5.下列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 )
    A. HNO3 = H+ + NO3- B. NaHCO3 = Na+ + HCO3-
    C. BaCl2 = Ba2+ + Cl2- D. Na2SO4 = 2Na+ + SO42-
    【答案】C
    【解析】
    【详解】A.硝酸属于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生成H+ 和 NO3-,电离方程式为HNO3 = H+ + NO3-,故不选A;
    B.碳酸氢钠属于强电解质,溶液中完全电离,碳酸氢根离子不能拆开,其正确的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3-,故不选B;
    C.氯化钡属于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生成Ba2+ 和Cl-,电离方程式为BaCl2 = Ba2+ + 2Cl-,故选C;
    D. Na2SO4为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生成Na+ 和SO42-,电离方程式为Na2SO4 = 2Na+ + SO42-,故不选D;
    答案:C
    6.碳酸钠俗名纯碱,下面是对纯碱采用不同分类法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
    A. 碱 B. 含氧酸盐 C. 钠盐 D. 碳酸盐
    【答案】A
    【解析】
    【详解】A.碱是电离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则Na2CO3不是碱,故选A;
    B.Na2CO3中CO32-属于含氧酸根离子,则碳酸钠属于含氧酸盐,故不选B;
    C.因阳离子为钠离子,可以说成是钠盐,故不选C;
    D.因阴离子为碳酸根离子,则Na2CO3是碳酸盐,故不选D;
    答案:A
    【点睛】电离生成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属于盐;根据盐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又可以将盐分为钾盐、钠盐、钡盐等;根据电离出的酸根离子可以将盐分为碳酸盐、硫酸盐、硝酸盐等;碱是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7. 下列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中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复分解反应 D. 置换反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A、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比如氧化钙和水的反应,A错误;
    B、分解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比如碳酸的分解反应,B错误;
    C、复分解反应不涉及化合价的变化,其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C错误;
    D、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是置换反应,因此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D正确;
    答案选D。
    8.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分液时,先从下口放出下层液体,再从上口倒出上层液体
    B. 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紧贴试管内壁
    C. 向容量瓶中转移液体时,用玻璃棒引流
    D. 过滤时,漏斗下端紧贴烧杯内壁
    【答案】B
    【解析】
    【详解】A. 分液时,为了保证两层溶液不相互污染,先从下口放出下层液体,再从上口倒出上层液体,故A正确;
    B. 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应该悬在试管口上方,故B错误;
    C. 向容量瓶中转移液体时,防止液体流出,应该用玻璃棒引流,故C正确;
    D. 过滤时,防止液体飞溅,漏斗下端紧贴烧杯内壁,故D正确,
    故选B。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N2的摩尔质量为28g B. 标准状况下NH3的体积为22.4L
    C. 17 g NH3的物质的量是1 mol D. 22.4 L N2的物质的量为1 mol
    【答案】C
    【解析】
    【详解】A. N2的摩尔质量为28g/mol,故A错误;
    B.气体体积由物质的量和气体摩尔体积共同决定,故B错误;
    C.17 g NH3的物质的量是=1 mol,故C正确;
    D.温度压强未确定,不知道气体摩尔体积是多少,无法计算22.4 L N2的物质的量,故D错误;
    答案:C
    【点睛】易错选项D,注意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mol。
    10.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A. 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 OH-+H+=H2O
    B. 用稀硫酸清除铁锈 Fe2O3+6H+=2Fe3++3H2O
    C. 食盐水中滴加硝酸银溶液 Cl-+Ag+=AgCl↓
    D. 氢氧化钡跟硫酸铜溶液反应 Ba2++SO42-=BaSO4↓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H+=H2O,故不选A;
    B.用稀硫酸清除铁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O3+6H+=2Fe3++3H2O,故不选B;
    C.食盐水中滴加硝酸银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Cl-+Ag+=AgCl↓,故不选C;
    D.氢氧化钡跟硫酸铜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OH-+Cu2++SO42-=BaSO4↓+Cu(OH)2↓,故选D;
    答案:D
    11.在下列反应中,CO2作氧化剂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反应Ca(OH)2+CO2=CaCO3↓+H2O中,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
    B. C+2H2O2H2+CO2,二氧化碳是氧化产物,故B错误;
    C.CO2+C2CO,二氧化碳中碳元素化合价降低,做氧化剂,故C正确;
    D. 2Fe2O3+2C4Fe+3CO2,二氧化碳是氧化产物,故D错误;
    答案:C
    【点睛】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降得还;还原剂:升失氧。
    12.下列实验所需选择的装置或仪器都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
    分离植物油和氯化钠溶液
    除去氯化钠晶体中混有的氯化铵晶体
    分离CCl4中的Br2
    除去CO2气体中的HCl气体
    装置

    仪器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植物油和氯化钠溶液分层,可选图中分液漏斗分离,故A正确;
    B、氯化铵加热易分解,氯化钠不能,应加热法分离,故B错误;
    C、二者互溶,但沸点不同,应选蒸馏法分离,故C错误;
    D、CO2和HCl均能与NaOH反应,故D错误;
    故选A。
    13.配制250 mL 0.2 mol·L-1的KNO3溶液,需量取4 mol·L-1 KNO3溶液的体积为 (  )
    A. 125 mL B. 50 mL C. 12.5 mL D. 75 mL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列等式计算,4mol/L×V×10-3L=0.2mol/L×250×10-3L,计算得V=12.5mL,故C正确;
    答案:C
    14.下列各组离子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Na+、Mg2+、Cl-、OH- B. H+、Ca2+、CO32-、NO3-
    C. Cu2+、K+、SO42-、NO3- D. Na+、H+、OH-、Ca2+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水等,则离子大量共存,以此来解答。
    【详解】A.Mg2+、OH-结合生成沉淀,不能共存,故A错误;
    B.H+、Ca2+均与CO32-反应,不能共存,故B错误;
    C.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故C正确;
    D.H+、OH-反应生成水,不能共存,故D错误;
    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把握常见离子之间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复分解反应的离子共存考查。
    15.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点燃酒精灯 B. 称量10.05g固体
    C. 加热液体 D. 量取9.5mL的液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A.不能用燃烧的酒精灯去点燃酒精灯,容易出现危险,故错误;
    B.天平的精确读数为一位小数,故错误;
    C.给试管加热时使用试管夹,并要先均匀受热,故正确;
    D.量取9.5毫升液体要使用10毫升的量筒,故错误。
    故选C
    【点睛】掌握基本实验仪器和使用方法和使用范围,如托盘天平精确到一位小数,量筒一般精确到一位小数,但一般量筒的第一条刻度线一般为该量程的十分之一。
    16.下列现象或应用不能用胶体的知识解释的是(  )
    A. 清晨,人们经常看到阳光穿过茂密的树木枝叶所产生的美丽景象
    B. 土壤表面积巨大且一般带负电,能吸收NH4+等营养离子,使土壤具有保肥能力
    C. 向Fe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会出现红褐色沉淀
    D. 水泥、冶金工厂常用高压电除去工厂烟尘,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答案】C
    【解析】
    【分析】
    气溶胶具有丁达尔现象;胶粒带电荷,能吸附带相反电荷的离子;红褐色沉淀是生成的氢氧化铁,不是胶体;烟尘属于气溶胶,胶体具有电泳性质。
    【详解】阳光穿过茂密的树木枝叶所产生的美丽景象是胶体的丁达尔现象,和胶体性质有关,A正确;土壤胶粒带电荷,能吸附带相反电荷的离子,可用胶体的知识解释,B正确;在Fe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与胶体无关,C错误;烟尘属于气溶胶,用高压电除去工厂烟尘是应用了胶体的电泳性质,D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胶体的性质,掌握胶体性质是丁达尔现象、电泳是解题关键。
    17.448mL某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质量为1.28g,该气体的摩尔质量约为( )
    A. 32g B. 64 C. 64g·mol-1 D. 32 g·mol-1
    【答案】C
    【解析】
    【详解】448mL某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质量为1.28g,物质的量是0.448L÷22.4L/mol=0.02mol,所以根据m=nM可知该气体的摩尔质量是1.28g÷0.02mol=64g/mol,答案选C。
    18.下列反应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但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Fe+CuSO4===FeSO4+Cu B. Fe2O3+3CO2Fe+3CO2
    C. AgNO3+NaCl===AgCl↓+NaNO3 D. MgCl2(熔融) Mg+Cl2↑
    【答案】B
    【解析】
    【详解】A.属于置换反应,也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
    B.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但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正确;
    C.属于复分解反应,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
    D.属于分解反应,也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
    答案:B
    19.化学实验时,必须十分重视安全和环保问题。下列操作方法不符合要求的是
    A. 少量的浓硫酸溅到皮肤上时,应用大量的水冲洗并涂上3%~5%的NaHCO3溶液
    B. 氢气还原氧化铜时防止氢气损耗应该先加热后通氢气
    C. 使用容量瓶、分液漏斗前,先检查是否漏水
    D.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沿试管倾斜方向不停移动试管或加入碎瓷片,以免液体暴沸伤人
    【答案】B
    【解析】
    【详解】A.浓硫酸不慎沾在皮肤上,用大量水冲洗,然后再涂上3%~5%的NaHCO3溶液,操作合理,故A正确;
    B.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应先通氢气,排净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然后再加热,故B错误;
    C.带有活塞的仪器,为防止漏水,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液,故C正确;
    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应防止液体剧烈沸腾,则加热时不停沿试管倾斜方向移动试管或加入碎瓷片,以免液体暴沸伤人,故D正确;
    答案选B。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把握混合物分离提纯、实验操作、实验安全、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
    20.关于氧化还原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失去电子,化合价降低的物质是还原剂 B. 被氧化的物质是还原剂
    C. 氧化剂被氧化,还原剂被还原 D. 氧化剂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
    【答案】B
    【解析】
    【详解】A.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的物质是还原剂 ,故A错误;
    B.还原剂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故B正确;
    C.氧化剂被还原,还原剂被氧化,故C错误;
    D.氧化剂得电子,化合价降低,故D错误;
    答案:B
    【点睛】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降得还;还原剂:升失氧。
    21.下列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 H2SO4 B. NaOH C. Na2CO3 D. 蔗糖
    【答案】D
    【解析】
    【详解】A. H2SO4 是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导电,属于电解质,故A不正确;
    B. NaOH 是化合物,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导电,属于电解质,故B不正确;
    C. Na2CO3是化合物,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导电,属于电解质,故C不正确;
    D.蔗糖是化合物,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属于非电解质,故D正确;
    答案:D
    【点睛】非电解质的关键点:(1)化合物(2)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3)非金属氧化物和大部分有机物均为非电解质。
    22.鉴别硫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最简便的方法是( )
    A. 萃取 B. 蒸馏 C. 过滤 D. 丁达尔效应
    【答案】D
    【解析】
    【分析】
    氢氧化铁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而硫酸钠溶液不具备该性质,据此分析。
    【详解】胶体和溶液的区别是:氢氧化铁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而硫酸钠溶液不具备,可以据此来鉴别二者,故D正确。
    答案选D。
    23.下列各种混合物中,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的是( )
    A. 酒精和水 B. 水和四氯化碳 C. 碘和四氯化碳 D. 汽油和植物油
    【答案】B
    【解析】
    【详解】A. 酒精和水中酒精易溶于水,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故A选项错误。
    B. 水和四氯化碳互不相溶,有明显分层,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故B选项正确。
    C. 碘和四氯化碳混合后,碘单质易溶于四氯化碳,不可用分液漏斗分离,故C选项错误。
    D. 汽油和植物油可以互溶,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故D选项错误。
    故答案选B。
    24.在0.5 mol Na2SO4中,含有Na+ 数约是( )
    A. 0.5 B. 1 C. 6.02×1023 D. 3.01×1023
    【答案】C
    【解析】
    【详解】0.5molNa2SO4中钠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5mol×2=1mol,则由N=n×NA可知,则钠离子的个数为1mol×NAmol-1=NA≈6.02×1023,故C正确;

    25.对于易燃、易爆、有毒的化学物质,往往会在其包装上贴上危险警告标签。下面所列物质贴错了标签的是(  )

    A
    B
    C
    D
    物质
    氢氧化钠
    金属汞
    四氯化碳
    烟花爆竹
    危险警
    告标签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氢氧化钠是腐蚀性药品,应该贴腐蚀品标志,A正确;
    B.金属汞容易挥发产生汞蒸气,导致中毒,应该贴剧毒品标志,B正确;
    C.四氯化碳不能燃烧,是常用的灭火剂,不属于易燃品,C错误;
    D.烟花爆竹遇火会发生爆炸,属于爆炸性物品,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C。
    26.根据反应:①2Fe3++2I-=2Fe2++I2②Br2+2Fe2+=2Fe3++2Br-③Br2+2I-=I2+2Br-,判断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
    A. Br-、Fe2+、I- B. I-、Fe2+、Br-
    C. Br-、I-、Fe2+ D. Fe2+、I-、Br-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来确定;
    ①2Fe3++2I-=2Fe2++I2,还原性I->Fe2+;②Br2+2Fe2+=2Fe3++2Br-,还原性Fe2+>Br-;
    ③Br2+2I-=I2+2Br-,还原性I->Br-;因此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I-、Fe2+、Br-,故B正确;
    答案:B
    【点睛】还原剂:升失氧;氧化剂:降得还。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
    27.下列反应能用离子方程式H++OH-=H2O表示的是( )
    A. 澄清石灰水和稀硝酸反应 B. H2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
    C. 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 D. CH3COOH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
    【答案】A
    【解析】
    【详解】A.澄清石灰水和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故A正确;
    B. H2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SO42-+Ba2++2OH-=BaSO4↓+2H2O,故B错误;
    C.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OH)2+2H+=Mg2++2H2O,故C错误;
    D. CH3COOH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H3COOH+OH-=CH3COO-+H2O,故D错误;
    答案:A
    【点睛】离子方程式书写时注意只有易溶于水的强电解质可以写成离子形式。
    28.水热法制备Fe3O4纳米颗粒的总反应为:3Fe2++2S2O32-+O2+XOH- =Fe3O4+S4O6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硫元素被氧化,铁元素被还原
    B. Fe2+、S2O32- 都是还原剂
    C. X=2
    D. 每生成1mol Fe3O4,则转移电子数2mol
    【答案】B
    【解析】
    【详解】A.化合物中铁元素、硫元素用平均化合价,铁元素的化合价变化:+2→+;硫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2→+,Fe和S元素都被氧化,A错误;
    B.由上述分析可知,还原剂是Fe2+、S2O32-,氧化剂是O2,B正确;
    C.由电荷守恒可知:2×3+2×(-2)-X=-2,X=4,C错误;
    D.由方程式可知,每生成1molFe3O4,参加反应的氧气为1mol,转移电子数为1mol×4=4mol,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
    29.某试剂瓶上贴有如下标签“100mL 1.0mol•L﹣1MgCl2 溶液”,对该试剂理解正确的是(  )
    A. 该溶液中含有的微粒主要有:MgCl2、Mg2+、Cl﹣、H2O
    B. 若取 50mL 溶液,其中的 c(Cl﹣)=1 mol•L﹣1
    C. 取该溶液 5.0 mL 恰好与 0.1 mol•L﹣1 AgNO3100 mL 溶液完全反应
    D. 该溶液与 100mL 1.0 mol•L﹣1 NaCl 溶液中的 c(Cl﹣)相等
    【答案】C
    【解析】
    【详解】A.MgCl2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水是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所以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有Mg2+、Cl﹣、H2O、H+、OH﹣,故A错误;
    B.该溶液的浓度为1.0mol/L,根据Cl原子守恒得c(Cl﹣)=2c(MgCl2)=2×1.0mol/L=2.0mol/L,浓度与溶液体积无关,故B错误;
    C.n(Cl﹣)=2.0mol/L×0.005L=0.01mol,n(Ag+)=0.1mol/L×0.1L=0.01mol,二者以1:1反应,所以n(Cl﹣)=n(Ag+)时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故C正确;
    D. 1.0 mol•L﹣1 NaCl 溶液中的 c(Cl﹣)=c(NaCl)=1.0mol/L, 1.0mol•L﹣1MgCl2 溶液中c(Cl﹣)=2c(MgCl2)=2×1.0mol/L=2.0mol/L,故D错误;
    故选C。
    30.由硫酸钾、硫酸铝和硫酸组成的混合液中,c(H+)=0.1mol•L﹣1,c(Al3+)=0.4mol•L﹣1,c(SO42﹣)=0.8mol•L﹣1,则c(K+)为
    A. 0.15mol•L﹣1 B. 0.2mol•L﹣1
    C. 0.3mol•L﹣1 D. 0.4mol•L﹣1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溶液电荷守恒,溶液中存在3c(Al3+)+c(K+)+c(H+)=2c(SO42−)+c(OH−),而溶液中c(OH−)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则有3c(Al3+)+c(K+)+c(H+)=2c(SO42−),所以: c(K+)=2c(SO42−)-3c(Al3+)-c(H+),
    c(K+)═2×0.8 mol•L﹣1−3×0.4 mol•L﹣1−0.1 mol•L﹣1=0.3 mol•L﹣1;
    答案选C。
    【点睛】抓住溶液的电荷守恒是关键,要注意各离子的浓度与所带电荷数所带代表的电荷浓度之间的关系。
    二、填空题
    31.有以下13种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石墨 ②氧化钠 ③酒精 ④氨水 ⑤二氧化碳 ⑥碳酸氢钠 ⑦氢氧化钡溶液 ⑧冰醋酸 ⑨氯化氢 ⑩硫酸铝 ⑪稀硫酸 ⑫氯化银 ⑬硫酸氢钠
    (1)其中能导电的是 _________; 属于电解质的是 __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_________。
    (2)写出物质⑬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物质⑬属于________(填“酸”、“碱”或“盐”)。
    (3)写出物质⑦和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物质⑥和⑨在水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①④⑦⑪ (2). ②⑥⑧⑨⑩⑫⑬ (3). ③⑤ (4). NaHSO4 = Na+ + H+ + SO42- (5). 盐 (6). Ba2+ + SO42- +2OH- + 2H+ = BaSO4 ↓+2H2O (7). HCO3-+ H+ = H2O + CO2↑
    【解析】
    【分析】
    (1)只要有自由移动的带电微粒就可以导电;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属于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属于非电解质;
    (2)硫酸氢钠属于强酸的酸式盐,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
    (3)氢氧化钡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
    (4)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
    【详解】(1) ①石墨存在自由移动的电子,可以导电;石墨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②氧化钠固体没有自由移动的带电微粒,不可以导电;在熔融状态下可以导电,属于电解质;
    ③酒精中没有自由移动的带电微粒,不能导电;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不能导电属于非电解质;
    ④氨水中含有自由移动的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可以导电;但氨水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⑤二氧化碳中没有自由移动的带电微粒,不能导电;在水溶液中导电是因为生成碳酸的原因,在熔融状态不能导电属于非电解质;
    ⑥碳酸氢钠固体没有自由移动的带电微粒,不可以导电;在水溶液中可以电离出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可以导电,属于电解质;
    ⑦氢氧化钡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动的钡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可以导电;氢氧化钡溶液属于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⑧冰醋酸中没有自由移动的带电微粒,不能导电;冰醋酸的水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动的氢离子和醋酸根离子,可以导电,故冰醋酸属于电解质;
    ⑨氯化氢中没有自由移动的带电微粒,不能导电;氯化氢的水溶液盐酸中含有自由移动的氢离子和氯离子,可以导电,故氯化氢为电解质;
    ⑩硫酸铝固体中没有自由移动的带电微粒,不能导电;硫酸铝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有自由移动的铝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可以导电,故硫酸铝属于电解质;
    ⑪稀硫酸中含有自由移动的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可以导电;稀硫酸属于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⑫氯化银中没有自由移动的带电微粒,不能导电;氯化银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可以提供自由移动的离子,属于电解质;
    ⑬硫酸氢钠中没有自由移动的带电微粒,不能导电;在水溶液中可以完全电离出Na+、H+、SO42-和熔融状态下可以完全电离出Na+和HSO4-,可以导电,故硫酸氢钠属于电解质;
    其中能导电的是 ①④⑦⑪; 属于电解质的是②⑥⑧⑨⑩⑫⑬;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③⑤;
    答案:①④⑦⑪ ②⑥⑧⑨⑩⑫⑬ ③⑤
    (2)硫酸氢钠属于强酸的酸式盐,溶于水电离出钠离子、氢离子、硫酸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NaHSO4 = Na+ + H+ + SO42-;属于盐;
    答案:NaHSO4 = Na+ + H+ + SO42- 盐
    (3) 氢氧化钡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Ba2+ + SO42- +2OH- + 2H+ = BaSO4 ↓+2H2O;
    答案:Ba2+ + SO42- +2OH- + 2H+ = BaSO4 ↓+2H2O
    (4) 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离子方程式为:HCO3-+ H+ = H2O + CO2↑;
    答案:HCO3-+ H+ = H2O + CO2↑
    32.实验室需要0.2 mol·L-1NaOH溶液480 mL和0.5 mol·L-1硫酸溶液500 mL。根据这两种溶液配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的仪器中配制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________(填序号),配制上述溶液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填仪器名称)。
    A. B. C. D. E.
    (2)下列有关容量瓶使用方法的操作中,错误的是____。 
    A.使用容量瓶之前应检查它是否漏水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润洗
    C.定容时,将蒸馏水小心倒入容量瓶中直至与刻度线齐平
    D.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液体,用量筒量取试样后直接倒入容量瓶中定容
    E.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3)在配制NaOH溶液时:
    ①根据计算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的质量为________g;
    ②若NaOH溶液在转移至容量瓶时,洒落了少许,则所得溶液浓度________(填“>”“”“ (7). 13.6 (8). 15 (9). 将浓硫酸沿器壁缓缓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解析】
    【分析】
    (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一般步骤: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或稀释、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据此选择需要的仪器;
    (2)容量瓶不能稀释浓溶液、不能用于溶解固体、储存溶液等;
    (3)依据m=cVM计算需要溶质的质量;分析操作对溶质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的影响,依据c=计算进行误差分析;
    (4)根据c=计算浓硫酸的浓度,再根据浓硫酸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计算;浓硫酸稀释产生大量的热,应将浓硫酸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详解】(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一般步骤: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或稀释、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用到的仪器: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所以用不到的仪器:圆底烧瓶,分液漏斗,还缺少的玻璃仪器:烧杯、玻璃棒;故答案为:AC;烧杯、玻璃棒;
    (2)A、带有活塞的仪器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水,故A正确;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液润洗,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大,故B错误;
    C、定容时,应直接加蒸馏水到离刻度线1-2cm后改用胶头滴管逐滴滴加,故C错误;
    D、容量瓶不能用来稀释浓溶液,故D错误;
    E、摇匀时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只手的手指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转反复上下摇匀,故E正确;故答案为:BCD;
    (3)①要配制0.2mol/L NaOH溶液480mL,应选择500mL容量瓶,需要氢氧化钠质量=0.2mol/L×0.5L×40g/mol=4.0g,故答案为:4.0;
    ②某小组将NaOH溶液在转移至容量瓶时,洒落了少许,导致称取溶质的质量偏小,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则所得溶液浓度偏小;故答案为:<;
    ③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溶液温度升高,若NaOH固体溶解后立即移入容量瓶,溶液体积冷却到室温在刻度线以下,导致溶液浓度偏大,故答案为:>;
    (4)①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18.4mol/L,设需要浓硫酸体积为V,则依据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计算得:18.4mol/L×V=0.5mol•L-1×500mL,解得V=13.6mL;故答案为:13.6;
    ②根据量筒的选择“大而近的原则”,应选用15mL量筒最好;故答案为:15;
    ③浓硫酸稀释:将浓硫酸沿器壁(或玻璃棒)慢慢注入水中,且边加边搅拌,故答案为:将浓硫酸沿器壁缓缓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点睛】本题考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方法,明确配制步骤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配制过程中误差分析的方法与技巧。
    33.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贯穿古今。
    (1)水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一种物质。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
    反应的关系”可用如图表达。

    试写出有水参加的符合反应类型Ⅳ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水为________剂。
    (2)氯化铵常用作焊接。如:在焊接铜器时用氯化铵除去铜器表面的氧化铜以便焊接,其反应为:___CuO+____NH4Cl ____Cu+____CuCl2+____N2↑+____H2O。
    ①配平此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②该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填元素名称),氧化剂是________(填化学式)。
    ③反应中若产生0.2mol的气体,则有________mol的电子转移。
    【答案】 (1). (2). 氧化 (3). 4 (4). 2 (5). 3 (6). 1 (7). 1 (8). 4 (9). 氮 (10). CuO (11). 1.2
    【解析】
    【分析】
    (1)由图可知,Ⅳ为氧化还原反应,且属于置换反应;
    (2)①Cu由+2价降低为0,N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升高为0,由电子守恒、原子守恒分析;
    ②根据氧化剂:降得还;还原剂:升失氧分析;
    ③由反应可知,生成1mol气体转移6mol电子,则产生0.2mol的气体转移的电子为0.2mol×6mol=1.2mol,由此解答。
    【详解】(1)由图可知,Ⅳ为氧化还原反应,且属于置换反应,如C+H2OCO+H2↑,水中H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水为氧化剂;
    答案:C+H2OCO+H2↑ 氧化
    (2)①Cu由+2价降低为0,N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升高为0,由电子守恒、原子守恒可知,NH4Cl失去3个电子,而铜得到2个电子,得失电子守恒,NH4Cl前面系数为2,铜前面的系数为3,再结合原子守恒可知,反应为4CuO+2NH4Cl=3Cu+CuCl2+N2+4H2O;
    答案:4;2;3;1;1;4;
    ②还原剂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氧化剂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则被氧化的元素是氮,氧化剂是CuO;
    答案:氮 CuO
    ③由反应4CuO+2NH4Cl=3Cu+CuCl2+N2+4H2O可知,生成1mol气体转移6mol电子,则产生0.2mol的气体转移的电子为0.2mol×6mol=1.2mol;
    答案:1.2
    34.计算填空:
    (1)______mol CO2中含有氧原子数跟1.806×1024个H2O分子含有的氧原子数相同。
    (2)3.01×1023个H2O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3)某同学将标准状况下44.8L的HCl气体溶于水,配成500mL的溶液,该HCl气体的物质的量为______,可知所配成的盐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
    (4)标准状况下的甲烷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8.96 L,其质量为7.60 g,则混合气体中甲烷的体积为______;一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_。
    (5)气态化合物A的化学式可以表示为OxFy,已知同温同压下10mLA受热完全分解生成15mLO2和10mL F2,则A的化学式为_____。
    (6)将5 mol·L-1的Mg(NO3)2溶液a mL稀释至b mL,稀释后溶液中NO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 mol·L-1。
    【答案】 (1). 1.5 (2). 5 (3). 2mol (4). 4mol/L (5). 6.72L (6). 2.8g (7). O3F2 (8).
    【解析】
    【分析】
    (1)根据氧原子物质的量相等列等式计算;
    (2)根据1molH2O中含有10mol电子计算;
    (3)根据n=V/Vm和c=n/V计算;
    (4)列方程组先计算甲烷和CO的物质的量,在计算体积和质量;
    (5)根据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和原子守恒计算A的化学式;
    (6)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物质的量不变计算;
    【详解】(1)n(CO2)×2=×1,得n(CO2)= 1.5mol;
    答案:1.5
    (2)3.01×1023个H2O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5mol;
    答案:5
    (3)n(HCl)=V/Vm==2mol;c=n/V==4mol/L;
    答案:2mol 4mol/L
    (4)假设甲烷物质的量为xmol,CO的物质的量为ymol;
    列方程组①22.4(x+y)=8.96②16x+28y=7.60g,联立计算得x=0.3,y=0.1;
    则混合气体中甲烷的体积为0.3mol×22.4L/mol=6.72L;一氧化碳的质量为0.1mol×28g/mol=2.8g;
    答案:6.72L 2.8g
    (5)根据已知OxFy、O2、 F2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0:15:10=2:3:2,方程式为2 OxFy3O2+2F2,根据原子守恒可知A的化学式为O3F2;
    答案:O3F2
    (6)根据5×2×a×10-3=c(NO3--)×b×10-3,计算得c(NO3--)=10a/bmol·L-1;
    答案:10a/b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