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二轮复习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学案(全国通用)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3/567843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9届二轮复习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学案(全国通用)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3/567843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9届二轮复习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学案(全国通用)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3/567843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还剩26页未读,
继续阅读
2019届二轮复习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学案(全国通用)
展开
1.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
2.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的几何意义,能用平面区域表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
3.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些简单的二元线性规划问题,并能加以解决。
热点题型一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区域
例1、(2018年全国I卷)设变量满足约束条件则目标函数的最大值为
A. 6 B. 19
C. 21 D. 45
【答案】C
【变式探究】(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不等式组表示图形的面积等于( )
A.1 B.2 C.3 D.4
(2)已知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为D,若直线y= x+1将区域D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则实数 的值是________。
【解析】(1)不等式组对应的平面区域如图,
(2)区域D如图中的阴影部分所示,直线y= x+1经过定点C(0,1),如果其把区域D划分为面积相等的两个部分,则直线y= x+1只要经过AB的中点即可。
由方程组解得A(1,0)。
由方程组解得B(2,3)。
所以AB的中点坐标为,代入直线方
程y= x+1得,= +1,解得 =。
【提分秘籍】
平面区域面积问题的解题思路
(1)求平面区域的面积:
①首先画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若不能直接画出,应利用题目的已知条件转化为不等式组问题,从而再作出平面区域;
②对平面区域进行分析,若为三角形应确定底与高,若为规则的四边形(如平行四边形或梯形),可利用面积公式直接求解。若为不规则四边形,可分割成几个三角形分别求解再求和即可。
(2)利用几何意义求解的平面区域问题,也应作出平面图形,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去求解。
【举一反三】
已知约束条件表示面积为1的直角三角形区域,则实数 的值为( )
A.1 B.-1 C.0 D.-2
【解析】先作出不等式组
对应的平面区域,如图:
要使阴影部分为直角三角形,
当 =0时,此三角形的面积为×3×3=≠1,
所以不成立,
所以 >0,则必有BC⊥AB,
因为x+y-4=0的斜率为-1,
所以直线 x-y=0的斜率为1,即 =1
故选A。
热点题型二 求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值
例2、(2018年浙江卷)若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最大值是___________.
【答案】(1). -2 (2). 8
【变式探究】设x,y满足约束条件则 =x+2y的最大值为( )
A.8 B.7 C.2 D.1
【解析】作出约束条件表示的可行域如图中阴影部分所示,作直线y=-x,平移直线y=-x,当直线y=-x+经过点C时在y轴上的截距取得最大值,即 取得最大值,由得即C(3,2),代入 =x+2y得 max=3+2×2=7,故选B。 .
【提分秘籍】
利用可行域求线性目标函数最值的方法
首先利用约束条件作出可行域,根据目标函数找到最优解时的点,解得点的坐标代入求解即可。
【举一反三】
设x,y满足约束条件且 =x+ay的最小值为7,则a=( )
A.-5 B.3 C.-5或3 D.5或-3
【答案】B
热点题型三 求非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值
例3、 (1)已知x,y满足约束条件当目标函数 =ax+by(a>0,b>0)在该约束条件下取到最小值2时,a2+b2的最小值为( )
A.5 B.4 C. D.2
(2)已知实数x,y满足约束条件则w=的最小值是( )
A.-2 B.2 C.-1 D.1
【解析】(1)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中阴影部分所示,根据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可知,目标函数在点A(2,1)处取得最小值,故2a+b=2。
(2)作出不等式组对应的平面区域如图:
ω=的几何意义是区域内的点P(x,y)到定点A(0,-1)之间的斜率,由图象可知当P位于点D(1,0)时,直线AP的斜率最小,此时的最小值为=1,故选D。
【提分秘籍】
利用可行域求非线性目标函数最值的方法
画出可行域,分析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是斜率问题还是距离问题,依据几何意义可求得最值。
【举一反三】
已知,则x2+y2的最大值为________,最小值为________。
【解析】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为如图所示△ABC的内部(包括边界),
所以当时x2+y2取得最大值37,
当时x2+y2取得最小值0。
热点题型四 线性规划的实际应用
例4、某旅行社租用A,B两种型号的客车安排900名客人旅行,A,B两种车辆的载客量分别为36人和60人,租金分别为1 600元/辆和2 400元/辆,旅行社要求租车总数不超过21辆,且B型车不多于A型车7辆,则租金最少为( )
A.31 200元 B.36 000元
C.36 800元 D.38 400元
平移直线l:y=-x到l0过点A(5,12)时,
min=5×1 600+2 400×12=36 800.故选C。
【提分秘籍】
求解线性规划应用题的注意点
(1)明确问题中的所有约束条件,并根据题意判断约束条件中是否能够取到等号。
(2)注意结合实际问题的实际意义,判断所设未知数x,y的取值范围,特别注意分析x,y是否是整数、非负数等。
(3)正确地写出目标函数,一般地,目标函数是等式的形式。
【举一反三】
某公司生产甲、乙两种桶装产品。已知生产甲产品1桶需耗A原料1千克、B原料2千克;生产乙产品1桶需耗A原料2千克,B原料1千克。每桶甲产品的利润是300元,每桶乙产品的利润是400元。公司在生产这两种产品的计划中,要求每天消耗A、B原料都不超过12千克。通过合理安排生产计划,从每天生产的甲、乙两种产品中,公司共可获得的最大利润是( )
A.1 800元 B.2 400元
C.2 800元 D.3 100元
1. (2018年全国I卷)设变量满足约束条件则目标函数的最大值为
A. 6 B. 19
C. 21 D. 45
【答案】C
【解析】绘制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所示,结合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可知目标函数在点A处取得最大值,联立直线方程:,可得点A的坐标为:,据此可知目标函数的最大值为:,本题选择C选项。
2. (2018年浙江卷)若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最大值是___________.
【答案】 (1). -2 (2). 8
3. (2018年北京卷)若?,y满足,则2y−?的最小值是_________.
【答案】3 .
【解析】不等式可转化为,即
满足条件的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可行域如下图
4. (2018年全国III卷)若变量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大值是________.
【答案】3
【解析】作出可行域
由图可知目标函数在直线与的交点(2,3)处取得最大值3
故答案为3.
5. (2018年全国卷Ⅱ)若满足约束条件 则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
【答案】9
6. (2018年全国I卷)若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大值为________.
【答案】6
【解析】根据题中所给的约束条件,画出其对应的可行域,如图所示:
由可得,画出直线,将其上下移动,结合的几何意义,可知当直线过点B时, 取得最大值,由,解得,此时,故答案为6.
1.【2017课标1,文7】设x,y满足约束条件则 =x+y的最大值为
A.0 B.1 C.2 D.3
【答案】D
2.【2017课标II,文7】设满足约束条件 ,则的最小值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x、y满足约束条件的可行域如图:
=2x+y经过可行域的A时,目标函数取得最小值,
由 解得A(−6,−3),
则 =2x+y的最小值是:−15.
故选:A.
3.【2017课标3,文5】设x,y满足约束条件,则的取值范围是( )
A.[–3,0 B.[–3,2 C.[0,2 D.[0,3
【答案】B
【解析】作出约束条件表示的可行域,如图中阴影部分所示.
4.【2017北京,文4】若满足则的最大值为
(A)1 (B)3
(C)5 (D)9
【答案】D
【解析】如图,画出可行域,
表示斜率为的一组平行线,当过点时,目标函数取得最大值,故选D.
5.【2017山东,文3】已知x,y满足约束条件,则 =x+2y的最大值是
A.-3 B.-1 C.1 D.3
【答案】D _X_X_
6.【2017浙江,4】若,满足约束条件,则的取值范围是
A.[0,6 B.[0,4 C.[6, D.[4,
【答案】D
【解析】如图,可行域为一开放区域,所以直线过点时取最小值4,无最大值,选D.
1.【2016高考浙江文数】若平面区域 夹在两条斜率为1的平行直线之间,则这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的最小值是( )
A. B. C. D.
【答案】B
2.【2016高考新课标2文数】若x,y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
【答案】
【解析】由得,点,由得,点,由得,点,分别将,,代入得:,,,所以的最小值为.
3.[2016高考新课标Ⅲ文数 若满足约束条件 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_.
【答案】-10
1.【2015高考重庆,文10】若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为三角形,且其面积等于,则m的值为( )
(A)-3 (B) 1 (C) (D)3
【答案】B
【解析】如图,,
2.【2015高考四川,文9】设实数x,y满足,则xy的最大值为( )
(A) (B) (C)12 (D)14
【答案】A
【解析】画出可行域如图
3.【2015高考广东,文4】若变量,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大值为( )
A. B. C. D.
【答案】C
【解析】作出可行域如图所示:
作直线,再作一组平行于的直线,当直线经过点时,取得最大值,由得:,所以点的坐标为,所以,故选C.
4.【2015高考新课标1,文15】若x,y满足约束条件 ,则 =3x+y的最大值为 .
【答案】4
5.【2015高考陕西,文11】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均需用A,B两种原料,已知生产1吨每种产品需原料及每天原料的可用限额表所示,如果生产1吨甲乙产品可获利润分别为3万元.4万元,则该企业每天可获得最大利润为( )
A.12万元 B.16万元 C.17万元 D.18万元
【答案】
【解析】设该企业每天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分别,吨,则利润
由题意可列,其表示如图阴影部分区域:
当直线过点时,取得最大值,
故答案选。
6.【2015高考湖南,文4】若变量满足约束条件 ,则的最小值为( )
A、 B、0 C、1 D、2
【答案】A
【解析】
7.【2015高考福建,文10】变量满足约束条件,若的最大值为2,则实数等于( )
A. B. C. D.
【答案】C
8.【2015高考安徽,文5】已知x,y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大值是( )
(A)-1 (B)-2 (C)-5 (D)1
【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作出约束条件确定的可行域,如下图:
令,可知在图中处,取到最大值-1,故选A.
9.【2015高考山东,文12】 若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大值为 .
【答案】
【解析】
10.【2015高考浙江,文14】已知实数,满足,则的最大值是 .
【答案】15
【解析】
由图可知当时,满足的是如图的劣弧,则在点处取得最大值;当时,满足的是如图的优弧,则与该优弧相切时取得最大值,故,所以,故该目标函数的最大值为.
11.(2014·安徽卷)x,y满足约束条件若 =y-ax取得最大值的最优解不唯一,则实数a的值为( )
A.或-1 B.2或
C.2或1 D.2或-1
【答案】D
【解析】
12.(2014·北京卷)若x,y满足
且 =y-x的最小值为-4,则 的值为( )
A.2 B.-2 C. D.-
【答案】D
【解析】可行域如图所示,当 >0时,知 =y-x无最小值,当 <0时,目标函数线过可行域内A点时 有最小值.联立解得A,故 min=0+=-4,即 =-.
13.(2014·福建卷)若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则 =3x+y的最小值为________.
【答案】1
【解析】作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所示),
14.(2014·广东卷)若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且 =2x+y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m和n,则m-n=( )
A.5 B.6 C.7 D.8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运用线性规划知识求目标函数的最值,注意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求解.画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所示.
当目标函数线经过点A(-1,-1)时, 取得最小值;当目标函数线经过点B(2,-1)时, 取得最大值.故m=3,n=-3,所以m-n=6.
15.(2014·湖南卷)若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且 =2x+y的最小值为-6,则 =________.
【答案】-2
16.(2014·全国卷)设x,y满足约束条件则 =x+4y的最大值为________.
【答案】5
【解析】如图所示,满足约束条件的可行域为△ABC的内部(包括边界), =x+4y的最大值即为直线y=-x+ 的纵截距最大时 的值.结合题意,当y=-x+ 经过点A时, 取得最大值.
由可得点A的坐标为(1,1),
所以 max=1+4=5.
17.(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 不等式组的解集记为D,有下面四个命题:
p1:∀(x,y)∈D,x+2y≥-2,
p2:∃(x,y)∈D,x+2y≥2,
p3:∀(x,y)∈D,x+2y≤3,
p4:∃(x,y)∈D,x+2y≤-1.
其中的真命题是( )
A.p2,p3 B.p1,p2
C.p1,p4 D.p1,p3
【答案】B
18.(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 设x,y满足约束条件则 =2x-y的最大值为( )
A.10 B.8 C.3 D.2
【答案】B
【解析】已知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中的阴影部分所示,根据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可知,目标函数在点A(5,2)处取得最大值,故目标函数的最大值为2×5-2=8.
19.(2014·山东卷)已知x,y满足约束条件当目标函数 =ax+by(a>0,b>0)在该约束条件下取到最小值2 时,a2+b2的最小值为( )
A. 5 B. 4 C. D. 2
【答案】B
20.(2014·陕西卷)在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点A(1,1),B(2,3),C(3,2),点P(x,y)在△ABC三边围成的区域(含边界)上.
(1)若++=0,求 ;
(2)设=m+n(m,n∈R),用x,y表示m-n,并求m-n的最大值.
【解析】解:(1)方法一:∵++=0,
又++=(1-x,1-y)+(2-x,3-y)+(3-x,2-y)=(6-3x,6-3y),
∴解得
即=(2,2),故 =2.
(2)∵=m+n,
∴(x,y)=(m+2n,2m+n),
∴
两式相减得,m-n=y-x,
令y-x=t,由图知,当直线y=x+t过点B(2,3)时,t取得最大值1,故m-n的最大值为1.
21.(2014·天津卷)设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则目标函数 =x+2y的最小值为( )
A.2 B.3 C.4 D.5
【答案】B
【解析】画出可行域,如图所示.解方程组得即点A(1,1).
当目标函数线过可行域内A点时,目标函数有最小值,即 min=1×1+2×1=3.
22.(2014·浙江卷)当实数x,y满足时,1≤ax+y≤4恒成立,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答案】
1.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
2.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的几何意义,能用平面区域表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
3.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些简单的二元线性规划问题,并能加以解决。
热点题型一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区域
例1、(2018年全国I卷)设变量满足约束条件则目标函数的最大值为
A. 6 B. 19
C. 21 D. 45
【答案】C
【变式探究】(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不等式组表示图形的面积等于( )
A.1 B.2 C.3 D.4
(2)已知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为D,若直线y= x+1将区域D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则实数 的值是________。
【解析】(1)不等式组对应的平面区域如图,
(2)区域D如图中的阴影部分所示,直线y= x+1经过定点C(0,1),如果其把区域D划分为面积相等的两个部分,则直线y= x+1只要经过AB的中点即可。
由方程组解得A(1,0)。
由方程组解得B(2,3)。
所以AB的中点坐标为,代入直线方
程y= x+1得,= +1,解得 =。
【提分秘籍】
平面区域面积问题的解题思路
(1)求平面区域的面积:
①首先画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若不能直接画出,应利用题目的已知条件转化为不等式组问题,从而再作出平面区域;
②对平面区域进行分析,若为三角形应确定底与高,若为规则的四边形(如平行四边形或梯形),可利用面积公式直接求解。若为不规则四边形,可分割成几个三角形分别求解再求和即可。
(2)利用几何意义求解的平面区域问题,也应作出平面图形,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去求解。
【举一反三】
已知约束条件表示面积为1的直角三角形区域,则实数 的值为( )
A.1 B.-1 C.0 D.-2
【解析】先作出不等式组
对应的平面区域,如图:
要使阴影部分为直角三角形,
当 =0时,此三角形的面积为×3×3=≠1,
所以不成立,
所以 >0,则必有BC⊥AB,
因为x+y-4=0的斜率为-1,
所以直线 x-y=0的斜率为1,即 =1
故选A。
热点题型二 求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值
例2、(2018年浙江卷)若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最大值是___________.
【答案】(1). -2 (2). 8
【变式探究】设x,y满足约束条件则 =x+2y的最大值为( )
A.8 B.7 C.2 D.1
【解析】作出约束条件表示的可行域如图中阴影部分所示,作直线y=-x,平移直线y=-x,当直线y=-x+经过点C时在y轴上的截距取得最大值,即 取得最大值,由得即C(3,2),代入 =x+2y得 max=3+2×2=7,故选B。 .
【提分秘籍】
利用可行域求线性目标函数最值的方法
首先利用约束条件作出可行域,根据目标函数找到最优解时的点,解得点的坐标代入求解即可。
【举一反三】
设x,y满足约束条件且 =x+ay的最小值为7,则a=( )
A.-5 B.3 C.-5或3 D.5或-3
【答案】B
热点题型三 求非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值
例3、 (1)已知x,y满足约束条件当目标函数 =ax+by(a>0,b>0)在该约束条件下取到最小值2时,a2+b2的最小值为( )
A.5 B.4 C. D.2
(2)已知实数x,y满足约束条件则w=的最小值是( )
A.-2 B.2 C.-1 D.1
【解析】(1)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中阴影部分所示,根据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可知,目标函数在点A(2,1)处取得最小值,故2a+b=2。
(2)作出不等式组对应的平面区域如图:
ω=的几何意义是区域内的点P(x,y)到定点A(0,-1)之间的斜率,由图象可知当P位于点D(1,0)时,直线AP的斜率最小,此时的最小值为=1,故选D。
【提分秘籍】
利用可行域求非线性目标函数最值的方法
画出可行域,分析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是斜率问题还是距离问题,依据几何意义可求得最值。
【举一反三】
已知,则x2+y2的最大值为________,最小值为________。
【解析】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为如图所示△ABC的内部(包括边界),
所以当时x2+y2取得最大值37,
当时x2+y2取得最小值0。
热点题型四 线性规划的实际应用
例4、某旅行社租用A,B两种型号的客车安排900名客人旅行,A,B两种车辆的载客量分别为36人和60人,租金分别为1 600元/辆和2 400元/辆,旅行社要求租车总数不超过21辆,且B型车不多于A型车7辆,则租金最少为( )
A.31 200元 B.36 000元
C.36 800元 D.38 400元
平移直线l:y=-x到l0过点A(5,12)时,
min=5×1 600+2 400×12=36 800.故选C。
【提分秘籍】
求解线性规划应用题的注意点
(1)明确问题中的所有约束条件,并根据题意判断约束条件中是否能够取到等号。
(2)注意结合实际问题的实际意义,判断所设未知数x,y的取值范围,特别注意分析x,y是否是整数、非负数等。
(3)正确地写出目标函数,一般地,目标函数是等式的形式。
【举一反三】
某公司生产甲、乙两种桶装产品。已知生产甲产品1桶需耗A原料1千克、B原料2千克;生产乙产品1桶需耗A原料2千克,B原料1千克。每桶甲产品的利润是300元,每桶乙产品的利润是400元。公司在生产这两种产品的计划中,要求每天消耗A、B原料都不超过12千克。通过合理安排生产计划,从每天生产的甲、乙两种产品中,公司共可获得的最大利润是( )
A.1 800元 B.2 400元
C.2 800元 D.3 100元
1. (2018年全国I卷)设变量满足约束条件则目标函数的最大值为
A. 6 B. 19
C. 21 D. 45
【答案】C
【解析】绘制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所示,结合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可知目标函数在点A处取得最大值,联立直线方程:,可得点A的坐标为:,据此可知目标函数的最大值为:,本题选择C选项。
2. (2018年浙江卷)若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最大值是___________.
【答案】 (1). -2 (2). 8
3. (2018年北京卷)若?,y满足,则2y−?的最小值是_________.
【答案】3 .
【解析】不等式可转化为,即
满足条件的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可行域如下图
4. (2018年全国III卷)若变量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大值是________.
【答案】3
【解析】作出可行域
由图可知目标函数在直线与的交点(2,3)处取得最大值3
故答案为3.
5. (2018年全国卷Ⅱ)若满足约束条件 则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
【答案】9
6. (2018年全国I卷)若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大值为________.
【答案】6
【解析】根据题中所给的约束条件,画出其对应的可行域,如图所示:
由可得,画出直线,将其上下移动,结合的几何意义,可知当直线过点B时, 取得最大值,由,解得,此时,故答案为6.
1.【2017课标1,文7】设x,y满足约束条件则 =x+y的最大值为
A.0 B.1 C.2 D.3
【答案】D
2.【2017课标II,文7】设满足约束条件 ,则的最小值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x、y满足约束条件的可行域如图:
=2x+y经过可行域的A时,目标函数取得最小值,
由 解得A(−6,−3),
则 =2x+y的最小值是:−15.
故选:A.
3.【2017课标3,文5】设x,y满足约束条件,则的取值范围是( )
A.[–3,0 B.[–3,2 C.[0,2 D.[0,3
【答案】B
【解析】作出约束条件表示的可行域,如图中阴影部分所示.
4.【2017北京,文4】若满足则的最大值为
(A)1 (B)3
(C)5 (D)9
【答案】D
【解析】如图,画出可行域,
表示斜率为的一组平行线,当过点时,目标函数取得最大值,故选D.
5.【2017山东,文3】已知x,y满足约束条件,则 =x+2y的最大值是
A.-3 B.-1 C.1 D.3
【答案】D _X_X_
6.【2017浙江,4】若,满足约束条件,则的取值范围是
A.[0,6 B.[0,4 C.[6, D.[4,
【答案】D
【解析】如图,可行域为一开放区域,所以直线过点时取最小值4,无最大值,选D.
1.【2016高考浙江文数】若平面区域 夹在两条斜率为1的平行直线之间,则这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的最小值是( )
A. B. C. D.
【答案】B
2.【2016高考新课标2文数】若x,y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
【答案】
【解析】由得,点,由得,点,由得,点,分别将,,代入得:,,,所以的最小值为.
3.[2016高考新课标Ⅲ文数 若满足约束条件 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_.
【答案】-10
1.【2015高考重庆,文10】若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为三角形,且其面积等于,则m的值为( )
(A)-3 (B) 1 (C) (D)3
【答案】B
【解析】如图,,
2.【2015高考四川,文9】设实数x,y满足,则xy的最大值为( )
(A) (B) (C)12 (D)14
【答案】A
【解析】画出可行域如图
3.【2015高考广东,文4】若变量,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大值为( )
A. B. C. D.
【答案】C
【解析】作出可行域如图所示:
作直线,再作一组平行于的直线,当直线经过点时,取得最大值,由得:,所以点的坐标为,所以,故选C.
4.【2015高考新课标1,文15】若x,y满足约束条件 ,则 =3x+y的最大值为 .
【答案】4
5.【2015高考陕西,文11】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均需用A,B两种原料,已知生产1吨每种产品需原料及每天原料的可用限额表所示,如果生产1吨甲乙产品可获利润分别为3万元.4万元,则该企业每天可获得最大利润为( )
A.12万元 B.16万元 C.17万元 D.18万元
【答案】
【解析】设该企业每天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分别,吨,则利润
由题意可列,其表示如图阴影部分区域:
当直线过点时,取得最大值,
故答案选。
6.【2015高考湖南,文4】若变量满足约束条件 ,则的最小值为( )
A、 B、0 C、1 D、2
【答案】A
【解析】
7.【2015高考福建,文10】变量满足约束条件,若的最大值为2,则实数等于( )
A. B. C. D.
【答案】C
8.【2015高考安徽,文5】已知x,y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大值是( )
(A)-1 (B)-2 (C)-5 (D)1
【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作出约束条件确定的可行域,如下图:
令,可知在图中处,取到最大值-1,故选A.
9.【2015高考山东,文12】 若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大值为 .
【答案】
【解析】
10.【2015高考浙江,文14】已知实数,满足,则的最大值是 .
【答案】15
【解析】
由图可知当时,满足的是如图的劣弧,则在点处取得最大值;当时,满足的是如图的优弧,则与该优弧相切时取得最大值,故,所以,故该目标函数的最大值为.
11.(2014·安徽卷)x,y满足约束条件若 =y-ax取得最大值的最优解不唯一,则实数a的值为( )
A.或-1 B.2或
C.2或1 D.2或-1
【答案】D
【解析】
12.(2014·北京卷)若x,y满足
且 =y-x的最小值为-4,则 的值为( )
A.2 B.-2 C. D.-
【答案】D
【解析】可行域如图所示,当 >0时,知 =y-x无最小值,当 <0时,目标函数线过可行域内A点时 有最小值.联立解得A,故 min=0+=-4,即 =-.
13.(2014·福建卷)若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则 =3x+y的最小值为________.
【答案】1
【解析】作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所示),
14.(2014·广东卷)若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且 =2x+y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m和n,则m-n=( )
A.5 B.6 C.7 D.8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运用线性规划知识求目标函数的最值,注意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求解.画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所示.
当目标函数线经过点A(-1,-1)时, 取得最小值;当目标函数线经过点B(2,-1)时, 取得最大值.故m=3,n=-3,所以m-n=6.
15.(2014·湖南卷)若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且 =2x+y的最小值为-6,则 =________.
【答案】-2
16.(2014·全国卷)设x,y满足约束条件则 =x+4y的最大值为________.
【答案】5
【解析】如图所示,满足约束条件的可行域为△ABC的内部(包括边界), =x+4y的最大值即为直线y=-x+ 的纵截距最大时 的值.结合题意,当y=-x+ 经过点A时, 取得最大值.
由可得点A的坐标为(1,1),
所以 max=1+4=5.
17.(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 不等式组的解集记为D,有下面四个命题:
p1:∀(x,y)∈D,x+2y≥-2,
p2:∃(x,y)∈D,x+2y≥2,
p3:∀(x,y)∈D,x+2y≤3,
p4:∃(x,y)∈D,x+2y≤-1.
其中的真命题是( )
A.p2,p3 B.p1,p2
C.p1,p4 D.p1,p3
【答案】B
18.(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 设x,y满足约束条件则 =2x-y的最大值为( )
A.10 B.8 C.3 D.2
【答案】B
【解析】已知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中的阴影部分所示,根据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可知,目标函数在点A(5,2)处取得最大值,故目标函数的最大值为2×5-2=8.
19.(2014·山东卷)已知x,y满足约束条件当目标函数 =ax+by(a>0,b>0)在该约束条件下取到最小值2 时,a2+b2的最小值为( )
A. 5 B. 4 C. D. 2
【答案】B
20.(2014·陕西卷)在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点A(1,1),B(2,3),C(3,2),点P(x,y)在△ABC三边围成的区域(含边界)上.
(1)若++=0,求 ;
(2)设=m+n(m,n∈R),用x,y表示m-n,并求m-n的最大值.
【解析】解:(1)方法一:∵++=0,
又++=(1-x,1-y)+(2-x,3-y)+(3-x,2-y)=(6-3x,6-3y),
∴解得
即=(2,2),故 =2.
(2)∵=m+n,
∴(x,y)=(m+2n,2m+n),
∴
两式相减得,m-n=y-x,
令y-x=t,由图知,当直线y=x+t过点B(2,3)时,t取得最大值1,故m-n的最大值为1.
21.(2014·天津卷)设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则目标函数 =x+2y的最小值为( )
A.2 B.3 C.4 D.5
【答案】B
【解析】画出可行域,如图所示.解方程组得即点A(1,1).
当目标函数线过可行域内A点时,目标函数有最小值,即 min=1×1+2×1=3.
22.(2014·浙江卷)当实数x,y满足时,1≤ax+y≤4恒成立,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答案】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