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黑龙江省大庆十中2018-2019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65451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黑龙江省大庆十中2018-2019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65451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黑龙江省大庆十中2018-2019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65451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黑龙江省大庆十中2018-2019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展开
黑龙江省大庆十中2018-2019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列有关元素的性质及其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A.IA族与ⅦA族元素间可形成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B.第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最高正价从+1递增到+7C.同主族元素的简单阴离子还原性从上到下逐渐减弱。D.同周期金属元素的化合价越高,其原子失电子能力越强2.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如表所示,其中X元素的原子内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钠与W可能形成Na2W2化合物B.由Z与Y组成的物质在熔融时能导电C.W得电子能力比Q强D.X有多种同素异形体,而Y不存在同素异形体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形成离子键的阴阳离子间只存在静电吸引力B.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和还原性依次减弱C.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含氧酸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D.元素周期律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4.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A. 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B.NH4Cl的电子式:C.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18 8O D.对氯甲苯的结构简式:5.下列图示变化为吸热反应的是( )6.下列条件一定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①增加反应物的物质的量 ②升高温度 ③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 ④加入生成物 ⑤加入MnO2A.全部 B.①②⑤C.② D.②③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N2和3mol H2可生成2mol NH3B.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该反应就达到了这一条件下的最大限度C.对于任何反应增大压强,化学反应速率均增大D.化学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条件改变,原平衡状态不会被破坏8.Mg-H2O2电池可用于驱动无人驾驶的潜航器。该电池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示意图如下。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g 电极是该电池的正极B.H2O2 在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C.石墨电极附近溶液的pH 增大D.溶液中Cl-向正极移动9.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锂水电池,可作为鱼雷和潜艇的储备电源。该电池以金属锂和钢板为电极材料,以LiOH为电解质,使用时加入水即可放电。关于该电池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既是氧化剂又是溶剂B.放电时正极上有氢气生成C.放电时OH-向正极移动D.总反应为:2Li+2H2O2LiOH+H2↑10.下列关于常见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酸和油脂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B.蛋白质、纤维素、蔗糖、油脂都是高分子化合物C.淀粉水解与纤维素水解得到的最终产物相同D.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能用饱和Na2CO3溶液鉴别11.分枝酸可用于生化研究。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分枝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分子中含有2种官能团B. 可与乙醇、乙酸反应,且反应类型相同C. 1mol分枝酸最多可与3mol发生中和反应D. 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且原理相同12.某烃结构简式如下:-CH=CH-CH3 其分子结构中处于同一平面内的原子最多有( )A.18种 B.17种 C.16种 D.12种13.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B.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C.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存水果D.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14.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①CH3CH=CH2+Br2CH3CHBrCH2Br②CH3CH2OH CH2=CH2+H2O③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④C6H6+HNO3C6H5NO2+H2O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15.分子式为C4H9Cl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2种 B.3种 C.4种 D.5种16.NaCl是海水中提取出来的一种重要物质,除食用外,它还是一种工业原料,下列以NaCl为原料的产品(或物质)是( )①烧碱 ②纯碱 ③金属钠 ④氯气 ⑤盐酸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⑤ D.①②④⑤17.以下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 )A.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乙烯和CH2===CH—CH3B.将铁屑、溴水、苯混合制溴苯C.苯和硝基苯采用分液的方法分离D.将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后,立即伸入无水乙醇中,铜丝恢复成原来的红色1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对废旧金属的最好处理方法是回收、再用B.提炼金属要经过矿石的富集、冶炼、精炼三步C.活泼金属的冶炼都是通过电解其盐溶液D.热还原法中还原剂有焦炭、一氧化碳、氢气或活泼金属等19.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实验结论A.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氧化碳溶液,溶液最终变为无色透明生成的1,2-二溴乙烷无色、可溶于四氯化碳B.乙醇和水都可与金属钠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乙醇分子中的氢与水分子中的氢具有相同的活性C.用乙酸浸泡水壶中的水垢,可将其清除乙酸的酸性小于碳酸的酸性D.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后的混合气体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生成的氯甲烷具有酸性20.实验室采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乙酸乙酯,实验结束后,取下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试管,再沿该试管内壁缓缓加入紫色石蕊试液1毫升,发现紫色石蕊试液存在于饱和碳酸钠溶液层与乙酸乙酯液层之间(整个过程不振荡试管),下列有关该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制备的乙酸乙酯中没有杂质B.该实验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剂和脱水剂C.石蕊层为三层环,由上而下是蓝、紫、红D.饱和碳酸钠溶液主要作用是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及吸收乙醇、中和乙酸二.非选择题(共40分)21.(14分) I.某温度时,在2L容器中A、B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反应中A、B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得:(8分钟时A为0.2mol B为0.5mol)(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反应开始时至4min时,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3)4min时,反应是否达平衡状态?________(填“是”或“否”),8min时,V正________V逆(填“>”“<”或“=”)。II.在2L密闭容器中,800℃时反应2NO(g)+O2(g) →2NO2(g)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表:时间/s012345n(NO)/mol0.0200.0100.0080.0070.0070.007(1)上述反应________(填“是”或“不是”)可逆反应。(2)如图所示,表示NO2变化曲线的是________。(3)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序号)。a.v(NO2)=2v(O2)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c.v逆(NO)=2v正(O2) d.容器内密度保持不变22.(14分) X、Y、Z、L、M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Z、L是组成蛋白质的基础元素,M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回答下列问题:⑴ L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 ;M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⑵ Z、X两元素按原子数目比l∶3和2∶4构成分子A和B,A的电子式为___,B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⑶ 硒(se)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与L同一主族,Se原子比L原子多两个电子层,则Se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学式为_______。23.(12分)已知乙烯能发生以下转化:(1)乙烯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下列化合物官能团的名称:B中含官能团名称________________;D中含官能团名称________________。(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反应类型:①乙烯→B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②B→C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③B+D→乙酸乙酯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
【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1-5 A A D C A6-10 C B C C B11-15 B B D B C16-20 A D C A D二、非选择题21.I(1)2AB (2)0.05mol·(L·min)-1 (3)否 =II(1)是 (2)b (3)bc22. (1)O 第三周第ⅢA族 Al>C>N>O>H(2) N2H4 (3) 34 H2SeO4 23.(1) (2)羟基 羧基(3)CH2===CH2+H2OCH3—CH2—OH 加成反应2CH3CH2OH+O22CH3—CHO+2H2O 氧化反应CH3CH2OH+ CH3COOH CH3COO CH2 CH3 + H2O 取代或酯化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