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化学】湖南省衡阳县四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展开
湖南省衡阳县四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54分)
1. 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元素周期表有8个主族 B. 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
C. 短周期是指第一、二周期 D. IA族的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
【答案】B
【解析】
【分析】元素周期表有18个纵行,分为7个主族、7个副族,1个第 Ⅷ族和1个0族,共16个族;有7个横行,一、二、三为短周期,四、五、六为长周期,七为不完全周期,共7个周期。
详解】A项、元素周期表有7个主族,故A错误;
B项、元素周期表有7个横行,7个周期,故B正确;
C项、一、二、三短周期,故C错误;
D项、ⅠA族的元素包括碱金属及H元素,而氢元素为非金属元素,故D错误。
故选B。
2.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 N2的电子式: B. 次氯酸的结构式:H—Cl—O
C. 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的氧原子: D. S2-的结构示意图:
【答案】D
【解析】A. 氮气分子中含有氮氮三键,N原子最外层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其电子式为,A项错误;
B. 次氯酸为共价化合物,为满足稳定结构,O原子需要共用2对电子对,Cl原子需要共用1对电子对,其结构式为H−O−Cl,B项错误;
C.O的质子数为8,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的氧原子的质量数为16,该原子正确的表示方法为:,C项错误;
D.S2-的核电荷数为16,核外电子总数为16+2=18,其离子结构示意图为:,D项正确;
答案选D。
3.核素铱—172(Ir)具有放射性,可用于金属材料的探伤。核素Ir的中子数为( )
A. 77 B. 95 C. 172 D. 249
【答案】B
【解析】
【分析】原子的构成中,元素符号左下角的数字为质子数,左上角的数字为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以此来解答。
【详解】放射性核素Ir,质子数为77,质量数为172,则中子数=172−77=95,B项正确,
答案选B。
4.若已发现了116号元素,与硫同族,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①R是金属元素②R是非金属元素③其钠盐的化学式为Na2R④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硫酸强⑤最外电子层有6个电子( )
A. ①③④ B. ①③⑤ C. ②④⑤ D. ①⑤
【答案】B
【解析】
【分析】第七周期排满,最后一种元素的元素序数为118,为零族元素,则116号元素位于ⅥA族,为氧族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最高正价为+6价,同主族自上而下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减弱。
【详解】如第七周期排满,最后一种元素的元素序数为118,为零族元素,则116号元素R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七周期ⅥA族,为氧族元素。
①同主族自上而下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116号元素为金属元素,①项正确;
②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第六周期元素为Po,属于金属元素,则116号元素肯定为金属元素,而不是非金属元素,②项错误;
③根据上述分析可知,R位于ⅥA族,最高价为+6价,最低价为6-8=-2价,则其钠盐的化学式为Na2R,③项正确;
④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增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应呈碱性,④项错误;
⑤根据上述分析可知,R位于ⅥA族,为氧族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⑤项正确,
综上所述,①③⑤正确,B项正确,
答案选B。
5.下列物质中属于离子化合物是( )
①MgF2 ②Na2O2 ③KOH ④CO2 ⑤NaClO ⑥H2SO4
A. ②③⑤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⑤ D. ①③⑤⑥
【答案】C
【解析】①MgF2是镁离子与氟离子通过离子键形成的离子化合物,①项正确;
②Na2O2是钠离子与过氧根离子通过离子键形成的离子化合物,②项正确;
③KOH是钾离子与氢氧根离子通过离子键形成的离子化合物,③项正确;
④CO2是通过共价键形成的共价化合物,④项错误;
⑤NaClO是钠离子与次氯酸根离子通过离子键形成的离子化合物,⑤项正确;
⑥H2SO4是通过共价键形成的共价化合物,⑥项错误;
综上所述,①②③⑤符合题意,C项正确,
答案选C。
6.下列各组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
A. 酸性:H2SiO3﹥H3PO4﹥H2SO4
B. 碱性:NaOH﹥Mg(OH)2﹥Al(OH)3
C. 热稳定性:HI﹥HBr﹥HCl
D. 金属的还原性:Na﹤Mg﹤Al
【答案】B
【解析】A.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非金属性S>P>Si,则酸性H2SO4>H3PO4>H2SiO3,A项错误;
B. 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越强,金属性Na>Mg>Al,则碱性:NaOH﹥Mg(OH)2﹥Al(OH)3,B项正确;
C.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Cl>Br>I,则热稳定性:HI
D. 同一周期中,元素金属性越强,还原性越强,则金属的还原性:Na﹥Mg﹥Al,D项错误;
答案选B。
7.有关化学键和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完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
B. Na2O2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
C. 盐酸溶液能导电,所以HCl中含的是离子键
D. 两种不同的非金属元素原子间形成的化学键是极性键
【答案】C
【解析】A.完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如铵盐,A项正确;
B.Na2O2中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氧原子和氧原子之间存在非极性共价键,B项正确;
C.盐酸中HCl能发生电离,生成H+和Cl-,但HCl中氢原子与氯原子是通过共价键结合形成的,属于共价化合物,C项错误;
D.两种不同的非金属元素原子间形成的共用电子对有偏向,其化学键是极性键,D项正确;
答案选C。
8.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 生石灰与水的反应 B. 甲烷在氧气中燃烧
C. Fe与稀盐酸的反应 D. Ba(OH)2·8H2O和NH4 Cl(固体)反应
【答案】D
【解析】
【分析】依据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作答。
【详解】A.生石灰与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A项错误;
B.燃烧是放热反应,B项错误;
C.金属与酸的反应属于放热反应,C项错误;
D.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固体反应是吸热反应,D项正确;
答案选D。
9.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同时产生苍白色火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B. 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C. 断裂H-H键放出热量 D. 形成H-Cl键吸收热量
【答案】A
【解析】A. 燃烧反应属于放热反应,A项正确;
B. 燃烧反应属于放热反应,不是吸热反应,B项错误;
C. 断开化学键需要吸收热量,C项错误;
D. 形成化学键需要放出热量,D项错误;
答案选A。
10.对于反应A2+3B2=2C来说,以下表示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 v(B2)=0.6 mol/(L•s) B. v(A2)=0.8 mol/(L•s)
C. v(C)=1.2 mol/(L•s) D. v(B2)=1.8 mol/(L•s)
【答案】B
【解析】
【分析】各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与其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则反应速率越快,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A. =0.2 mol/(L•s);
B. = 0.8 mol/(L•s);
C. = 0.6 mol/(L•s);
D. = 0.6 mol/(L•s);
显然B中比值最大,反应速率最快,
答案选B。
11.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N2+3H2⇌2NH3(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降低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
B. 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能加快反应速率
C. 达到平衡时,反应速率:v(正)=v(逆)=0
D. 达到平衡时,N2和H2能100%转化为NH3
【答案】B
【解析】A. 降低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减小,A项错误;
B. 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相当于增大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增大,B项正确;
C. 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则达到平衡时反应速率:v(正)=v(逆)>0,C项错误;
D. 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可逆反应不可完全转化,所以氮气和氢气不可能完全转化,D项错误;
答案选B。
12.把下列四种盐酸溶液分别加入四个盛有20 mL 1 mol/L的KOH溶液的烧杯中,此时反应最快的是( )
A. 20℃ 20 mL 3 mol/L的盐酸 B. 25℃ 30 mL 2 mol/L的盐酸
C. 25℃ 10 mL 5 mol/L的盐酸 D. 20℃ 10 mL 2 mol/L的盐酸
【答案】C
【解析】
【分析】先计算出稀释后盐酸的中HCl的物质的量,再计算其浓度,根据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来判断。
【详解】A. 20℃ 20 mL 3 mol/L的盐酸,HCl的物质的量为0.02L×3mol/L=0.06mol,混合后盐酸的浓度为: =1.5mol/L;
B. 25℃ 30mL 2mol/L的酸,HCl的物质的量为0.02L×3mol/L=0.06 mol,混合后盐酸的浓度为: =1.2 mol/L;
C. 25℃ 10 mL 5 mol/L的盐酸, HCl的物质的量为0.01L×5mol/L=0.05 mol,混合后盐酸的浓度为: =;
D. 20℃ 10 mL 2 mol/L的盐酸,HCl的物质的量为0.01L×2mol/L=0.02 mol,混合后盐酸的浓度为: =,
显然四种情况下中C温度最高,浓度最大,所以反应速率最大,
答案选C。
13.在一个不传热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mA(g)+nB(g)⇌pC(g)+qQ(g) 当m、n、p、q为任意整数时,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①体系的密度不再改变
②反应速率v(A):v(B):v(C):v(D)=m:n:p:q
③各组分的浓度不再改变
④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
⑤体系的温度不再改变
⑥单位时间内消耗m mol A,同时消耗pmol C.
A. ③④⑤⑥ B. ②③④⑥ C. ①③④⑤ D. ①③④⑥
【答案】A
【解析】
【分析】反应到达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由此进行判断。
【详解】①体系气体的总质量不变,体系的体积不变,则气体的密度始终保持不变,因此体系的密度不再改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①项错误;
②反应体系的反应速率v(A):v(B):v(C):v(D)之比始终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m:n:p:q),则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②项错误;
③各组分的浓度不再改变,可以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③项正确;
④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可以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④项正确;
⑤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则体系的温度不再改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⑤项正确;
⑥单位时间内消耗m mol A,同时消耗p mol C,说明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⑥项正确;
综上所述,③④⑤⑥符合题意,A项正确;
答案选A。
14.现有a、b、c、d四种金属,把a、b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硫酸溶液中,a极上有气泡;把c、d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盐酸溶液中,d极发生还原反应;把a、c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硫酸溶液中,电子流动方向为a→导线→c。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 b﹥d﹥c﹥a B. b﹥a﹥c﹥d
C. a﹥b﹥c﹥d D. d﹥c﹥a﹥b
【答案】B
【解析】①把a、b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硫酸溶液中,a极上有气泡,说明a为该原电池的正极、b为负极,金属活泼性:b>a;
②把c、d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盐酸溶液中,d极发生还原反应,则说明c为原电池的负极,d为正极,金属活泼性:c>d;
③把a、c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硫酸溶液中,电子流动方向为a→导线→c,说明a为原电池的负极,c为正极,金属活泼性:a>c;
根据分析可知,金属活动性顺序为:b﹥a﹥c﹥d,
答案选B。
15.下列各组材料中,能组成原电池的是( )
A
B
C
D
两极材料
Zn片、Cu片
Cu片、 Cu片
Zn片、Cu片
Zn片、Cu片
插入溶液
稀H2SO4
NaCl溶液
植物油
酒精
【答案】A
【解析】A. 两金属的活泼性不同,锌和硫酸能自发的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能形成原电池,A项正确;
B. 两金属相同,所以不能形成原电池,B项错误;
C. 两金属的活泼性不同,但是植物油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所以不能形成原电池,C项错误;
D. 两金属的活泼性不同,但是酒精是非电解质,所以不能形成原电池,D项错误。
答案选A。
16.已知空气—锌电池的电极反应为: 锌片:Zn + 2OH――2e-" ZnO" + H2O 石墨:1/2O2+H2O + 2e-2OH-据此判断,锌片是( )
A. 负极,并被氧化 B. 负极,并被还原
C. 正极,并被氧化 D. 正极,并被还原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在原电池中,发生氧化反应的为负极,所以Zn失去电子,作负极,被氧化,发生还原反应的为正极,则氧气在正极被还原,所以锌片为负极,被氧化,答案选A。
17. 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 )
A. 氯化钾 B. 二氧化碳 C. 碳酸钠 D. 乙烷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化合物的组成元素进行分析;
【详解】分析题给的四种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乙烷,其余三种都归属于无机物,综上,本题选D。
18.CH4与Cl2在光照条件下反应生成多种产物,其中不能生成的是( )
A. CH3Cl B. CCl4 C. HCl D. H2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CH4与Cl2在光照条件下取代反应,生成多种产物,CH3Cl、 CH2Cl2CHCl3、 CCl4 、HCl,故D正确。
二.填空题(46分)
19.下列各组物质:(用序号填空)
① O2和O3 ; ②12C 与14C; ③ CH3 (CH2) 3 CH3和
④和 ;
(1)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 ;(2)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__;
(3)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4)属于同一物质的是________。
【答案】(1). ② (2). ① (3). ③ (4). ④
【解析】
【分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同素异形体是指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结构和性质均完全相同的物质属于同一种物质。
【详解】(1)②12C和14C质子数都为6,中子数不同,是碳元素的不同原子,互为同位素,故答案为:②;
(2)① O2和O3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答案为:①;
(3)③CH3 (CH2) 3 CH3和分子式相同,均为C5H12,但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答案为:③;
(4)④和分子式相同,结构也相同,属于同一种物质,故答案为:④。
20.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除标出的元素外,表中的每个编号代表一种元素,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ⅠA
0
1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2
B
①
②
Ne
3
③
④
⑤
Si
⑥
⑦
(1) ①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__
(2) ②和⑥两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关系:_________(填“>”或“<”);
(3) ③和⑤两种元素的金属性强弱关系:________(填“>”或“<”);
(4)③和⑦形成的化合物属于_________(填“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写出该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元素②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④的单质与⑥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稀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
【答案】(1). N (2). < (3). > (4). 离子化合物 (5). (6). 第二周期VIA族 (7). Mg+2H+Mg2++H2↑
【解析】
【分析】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位置可知,①为N元素,②为O元素,③为Na元素,④为Mg元素,⑤为Al元素,⑥为S元素,⑦为Cl元素,根据元素周期律和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作答。
【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
(1) ①的元素符号是N;
(2) 同一主族,元素原子半径从上到下依次增大,则②和⑥两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关系为:②<⑥;
(3) 同一周期元素的金属性从左到右依次减弱,则③和⑤两种元素的金属性强弱关系:③>⑤;
(4)③和⑦形成的化合物为氯化钠,属于离子化合物,由钠离子与氯离子构成,其电子式为:;
(5)元素②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二周期VIA族;
(6)④的单质为Mg,⑥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稀溶液为稀硫酸,则两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Mg+2H+Mg2++H2↑。
21.某温度时,在3L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态物质的物质的量(n)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反应开始至2min,用X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平衡时,Y的转化率为______;平衡时,Y的浓度为______;
(3)在密闭容器里,通入a mol X(s)和b mol Y(g),发生反应X(s)+Y (g)⇌2Z(g),当改变下列条件时,反应速率会发生什么变化(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①增加X(s)的质量:______
②增大容器的体积:______。
【答案】 (1). 3X+Y2Z (2). 0.05 mol/(L·min) (3). 10% (4). 0.3mol/L (5). 不变 (6). 减小
【解析】
【分析】(1)根据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书写化学方程式;
(2)根据及转化率=×100%计算;
(3)依据外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作答。
【详解】(1)由图象可以看出,反应中X、Y的物质的量减少,应为反应物,Z的物质的量增多,应为生成物,当反应进行到2min时,△n(Y)=1.0 mol -0.9 mol =0.1mol,△n(X)=1.0 mol -0.7 mol =0.3mol,△n(Z)=0.2mol,则△n(X):△n(Y):△n(Z)=3:1:2,因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反应的方程式为:3X+Y2Z;
(2)反应开始至2min末,X的反应速率为:=0.05 mol/(L·min);平衡时,Y的转化率为=10%;平衡时,Y的浓度为=0.3 mol/L,故答案为:0.05 mol/(L·min);10%;0.3 mol/L;
(3)①X为固体,浓度保持不变,则增大X的质量,反应速率不变;
②对于反应X(s)+Y(g)⇌2Z(g)来说增大容器的体积,相当于减小体系压强,则反应速率减小。
22.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下图方式插入100mL相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填序号).
A.甲、乙均为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B.甲中铜为正极,乙中铜为负极
C.甲中铜片质量减少、乙中锌片质量减少
D.两烧杯中的pH值均增大
(2)在相同时间内,两烧杯中产生气泡的速率:甲__乙(填“>”、“<”或“=”).
(3)写出甲池中负极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甲中产生3.36L(标准状况)气体时,理论上通过导线的电子数目为____________。
【答案】(1). D (2). > (3). Zn-2e-Zn2+ (4). 0.3NA(或1.806×1023)
【解析】
【分析】(1)甲装置符合原电池构成条件,所以是原电池,乙不能形成闭合回路,所以不能构成原电池,两个烧杯中,锌都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甲中铜上氢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乙中锌与溶液中的氢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锌电极上冒气泡,据此分析作答;
(2)作原电池负极的金属,反应速率比普通化学反应快;
(3)负极锌失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4)根据氢气和转移电子之间的关系式计算;
【详解】(1)A. 甲符合原电池构成条件,所以属于原电池,乙不能构成闭合回路,所以不能构成原电池,A项错误;
B. 乙不能构成原电池,氢离子在锌片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铜不能作正极,B项错误;
C. 甲中铜片作正极,正极上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所以铜片质量不变,乙中锌片和氢离子发生置换反应,所以质量减少,C项错误;
D. 两烧杯总反应均为锌和氢离子发生的置换反应,最终导致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减小,所以溶液的pH均增大,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2)甲能构成原电池,乙不能构成原电池,作原电池负极的金属加速被腐蚀,所以在相同时间内,两烧杯中产生气泡的速度:甲>乙;
(3)甲池中负极发生锌失电子的氧化反应,其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
(4)甲中,铜电极上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若产生的3.36 L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物质的量= =0.15mol,根据电极反应式为2H++2e-H2↑可知,理论上通过导线的电子数目为0.15×2×NA=0.3NA(或1.806×1023)。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54分)
1. 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元素周期表有8个主族 B. 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
C. 短周期是指第一、二周期 D. IA族的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
【答案】B
【解析】
【分析】元素周期表有18个纵行,分为7个主族、7个副族,1个第 Ⅷ族和1个0族,共16个族;有7个横行,一、二、三为短周期,四、五、六为长周期,七为不完全周期,共7个周期。
详解】A项、元素周期表有7个主族,故A错误;
B项、元素周期表有7个横行,7个周期,故B正确;
C项、一、二、三短周期,故C错误;
D项、ⅠA族的元素包括碱金属及H元素,而氢元素为非金属元素,故D错误。
故选B。
2.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 N2的电子式: B. 次氯酸的结构式:H—Cl—O
C. 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的氧原子: D. S2-的结构示意图:
【答案】D
【解析】A. 氮气分子中含有氮氮三键,N原子最外层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其电子式为,A项错误;
B. 次氯酸为共价化合物,为满足稳定结构,O原子需要共用2对电子对,Cl原子需要共用1对电子对,其结构式为H−O−Cl,B项错误;
C.O的质子数为8,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的氧原子的质量数为16,该原子正确的表示方法为:,C项错误;
D.S2-的核电荷数为16,核外电子总数为16+2=18,其离子结构示意图为:,D项正确;
答案选D。
3.核素铱—172(Ir)具有放射性,可用于金属材料的探伤。核素Ir的中子数为( )
A. 77 B. 95 C. 172 D. 249
【答案】B
【解析】
【分析】原子的构成中,元素符号左下角的数字为质子数,左上角的数字为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以此来解答。
【详解】放射性核素Ir,质子数为77,质量数为172,则中子数=172−77=95,B项正确,
答案选B。
4.若已发现了116号元素,与硫同族,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①R是金属元素②R是非金属元素③其钠盐的化学式为Na2R④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硫酸强⑤最外电子层有6个电子( )
A. ①③④ B. ①③⑤ C. ②④⑤ D. ①⑤
【答案】B
【解析】
【分析】第七周期排满,最后一种元素的元素序数为118,为零族元素,则116号元素位于ⅥA族,为氧族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最高正价为+6价,同主族自上而下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减弱。
【详解】如第七周期排满,最后一种元素的元素序数为118,为零族元素,则116号元素R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七周期ⅥA族,为氧族元素。
①同主族自上而下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116号元素为金属元素,①项正确;
②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第六周期元素为Po,属于金属元素,则116号元素肯定为金属元素,而不是非金属元素,②项错误;
③根据上述分析可知,R位于ⅥA族,最高价为+6价,最低价为6-8=-2价,则其钠盐的化学式为Na2R,③项正确;
④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增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应呈碱性,④项错误;
⑤根据上述分析可知,R位于ⅥA族,为氧族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⑤项正确,
综上所述,①③⑤正确,B项正确,
答案选B。
5.下列物质中属于离子化合物是( )
①MgF2 ②Na2O2 ③KOH ④CO2 ⑤NaClO ⑥H2SO4
A. ②③⑤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⑤ D. ①③⑤⑥
【答案】C
【解析】①MgF2是镁离子与氟离子通过离子键形成的离子化合物,①项正确;
②Na2O2是钠离子与过氧根离子通过离子键形成的离子化合物,②项正确;
③KOH是钾离子与氢氧根离子通过离子键形成的离子化合物,③项正确;
④CO2是通过共价键形成的共价化合物,④项错误;
⑤NaClO是钠离子与次氯酸根离子通过离子键形成的离子化合物,⑤项正确;
⑥H2SO4是通过共价键形成的共价化合物,⑥项错误;
综上所述,①②③⑤符合题意,C项正确,
答案选C。
6.下列各组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
A. 酸性:H2SiO3﹥H3PO4﹥H2SO4
B. 碱性:NaOH﹥Mg(OH)2﹥Al(OH)3
C. 热稳定性:HI﹥HBr﹥HCl
D. 金属的还原性:Na﹤Mg﹤Al
【答案】B
【解析】A.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非金属性S>P>Si,则酸性H2SO4>H3PO4>H2SiO3,A项错误;
B. 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越强,金属性Na>Mg>Al,则碱性:NaOH﹥Mg(OH)2﹥Al(OH)3,B项正确;
C.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Cl>Br>I,则热稳定性:HI
答案选B。
7.有关化学键和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完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
B. Na2O2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
C. 盐酸溶液能导电,所以HCl中含的是离子键
D. 两种不同的非金属元素原子间形成的化学键是极性键
【答案】C
【解析】A.完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如铵盐,A项正确;
B.Na2O2中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氧原子和氧原子之间存在非极性共价键,B项正确;
C.盐酸中HCl能发生电离,生成H+和Cl-,但HCl中氢原子与氯原子是通过共价键结合形成的,属于共价化合物,C项错误;
D.两种不同的非金属元素原子间形成的共用电子对有偏向,其化学键是极性键,D项正确;
答案选C。
8.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 生石灰与水的反应 B. 甲烷在氧气中燃烧
C. Fe与稀盐酸的反应 D. Ba(OH)2·8H2O和NH4 Cl(固体)反应
【答案】D
【解析】
【分析】依据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作答。
【详解】A.生石灰与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A项错误;
B.燃烧是放热反应,B项错误;
C.金属与酸的反应属于放热反应,C项错误;
D.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固体反应是吸热反应,D项正确;
答案选D。
9.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同时产生苍白色火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B. 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C. 断裂H-H键放出热量 D. 形成H-Cl键吸收热量
【答案】A
【解析】A. 燃烧反应属于放热反应,A项正确;
B. 燃烧反应属于放热反应,不是吸热反应,B项错误;
C. 断开化学键需要吸收热量,C项错误;
D. 形成化学键需要放出热量,D项错误;
答案选A。
10.对于反应A2+3B2=2C来说,以下表示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 v(B2)=0.6 mol/(L•s) B. v(A2)=0.8 mol/(L•s)
C. v(C)=1.2 mol/(L•s) D. v(B2)=1.8 mol/(L•s)
【答案】B
【解析】
【分析】各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与其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则反应速率越快,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A. =0.2 mol/(L•s);
B. = 0.8 mol/(L•s);
C. = 0.6 mol/(L•s);
D. = 0.6 mol/(L•s);
显然B中比值最大,反应速率最快,
答案选B。
11.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N2+3H2⇌2NH3(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降低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
B. 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能加快反应速率
C. 达到平衡时,反应速率:v(正)=v(逆)=0
D. 达到平衡时,N2和H2能100%转化为NH3
【答案】B
【解析】A. 降低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减小,A项错误;
B. 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相当于增大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增大,B项正确;
C. 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则达到平衡时反应速率:v(正)=v(逆)>0,C项错误;
D. 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可逆反应不可完全转化,所以氮气和氢气不可能完全转化,D项错误;
答案选B。
12.把下列四种盐酸溶液分别加入四个盛有20 mL 1 mol/L的KOH溶液的烧杯中,此时反应最快的是( )
A. 20℃ 20 mL 3 mol/L的盐酸 B. 25℃ 30 mL 2 mol/L的盐酸
C. 25℃ 10 mL 5 mol/L的盐酸 D. 20℃ 10 mL 2 mol/L的盐酸
【答案】C
【解析】
【分析】先计算出稀释后盐酸的中HCl的物质的量,再计算其浓度,根据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来判断。
【详解】A. 20℃ 20 mL 3 mol/L的盐酸,HCl的物质的量为0.02L×3mol/L=0.06mol,混合后盐酸的浓度为: =1.5mol/L;
B. 25℃ 30mL 2mol/L的酸,HCl的物质的量为0.02L×3mol/L=0.06 mol,混合后盐酸的浓度为: =1.2 mol/L;
C. 25℃ 10 mL 5 mol/L的盐酸, HCl的物质的量为0.01L×5mol/L=0.05 mol,混合后盐酸的浓度为: =;
D. 20℃ 10 mL 2 mol/L的盐酸,HCl的物质的量为0.01L×2mol/L=0.02 mol,混合后盐酸的浓度为: =,
显然四种情况下中C温度最高,浓度最大,所以反应速率最大,
答案选C。
13.在一个不传热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mA(g)+nB(g)⇌pC(g)+qQ(g) 当m、n、p、q为任意整数时,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①体系的密度不再改变
②反应速率v(A):v(B):v(C):v(D)=m:n:p:q
③各组分的浓度不再改变
④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
⑤体系的温度不再改变
⑥单位时间内消耗m mol A,同时消耗pmol C.
A. ③④⑤⑥ B. ②③④⑥ C. ①③④⑤ D. ①③④⑥
【答案】A
【解析】
【分析】反应到达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由此进行判断。
【详解】①体系气体的总质量不变,体系的体积不变,则气体的密度始终保持不变,因此体系的密度不再改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①项错误;
②反应体系的反应速率v(A):v(B):v(C):v(D)之比始终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m:n:p:q),则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②项错误;
③各组分的浓度不再改变,可以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③项正确;
④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可以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④项正确;
⑤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则体系的温度不再改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⑤项正确;
⑥单位时间内消耗m mol A,同时消耗p mol C,说明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⑥项正确;
综上所述,③④⑤⑥符合题意,A项正确;
答案选A。
14.现有a、b、c、d四种金属,把a、b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硫酸溶液中,a极上有气泡;把c、d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盐酸溶液中,d极发生还原反应;把a、c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硫酸溶液中,电子流动方向为a→导线→c。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 b﹥d﹥c﹥a B. b﹥a﹥c﹥d
C. a﹥b﹥c﹥d D. d﹥c﹥a﹥b
【答案】B
【解析】①把a、b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硫酸溶液中,a极上有气泡,说明a为该原电池的正极、b为负极,金属活泼性:b>a;
②把c、d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盐酸溶液中,d极发生还原反应,则说明c为原电池的负极,d为正极,金属活泼性:c>d;
③把a、c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硫酸溶液中,电子流动方向为a→导线→c,说明a为原电池的负极,c为正极,金属活泼性:a>c;
根据分析可知,金属活动性顺序为:b﹥a﹥c﹥d,
答案选B。
15.下列各组材料中,能组成原电池的是( )
A
B
C
D
两极材料
Zn片、Cu片
Cu片、 Cu片
Zn片、Cu片
Zn片、Cu片
插入溶液
稀H2SO4
NaCl溶液
植物油
酒精
【答案】A
【解析】A. 两金属的活泼性不同,锌和硫酸能自发的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能形成原电池,A项正确;
B. 两金属相同,所以不能形成原电池,B项错误;
C. 两金属的活泼性不同,但是植物油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所以不能形成原电池,C项错误;
D. 两金属的活泼性不同,但是酒精是非电解质,所以不能形成原电池,D项错误。
答案选A。
16.已知空气—锌电池的电极反应为: 锌片:Zn + 2OH――2e-" ZnO" + H2O 石墨:1/2O2+H2O + 2e-2OH-据此判断,锌片是( )
A. 负极,并被氧化 B. 负极,并被还原
C. 正极,并被氧化 D. 正极,并被还原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在原电池中,发生氧化反应的为负极,所以Zn失去电子,作负极,被氧化,发生还原反应的为正极,则氧气在正极被还原,所以锌片为负极,被氧化,答案选A。
17. 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 )
A. 氯化钾 B. 二氧化碳 C. 碳酸钠 D. 乙烷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化合物的组成元素进行分析;
【详解】分析题给的四种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乙烷,其余三种都归属于无机物,综上,本题选D。
18.CH4与Cl2在光照条件下反应生成多种产物,其中不能生成的是( )
A. CH3Cl B. CCl4 C. HCl D. H2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CH4与Cl2在光照条件下取代反应,生成多种产物,CH3Cl、 CH2Cl2CHCl3、 CCl4 、HCl,故D正确。
二.填空题(46分)
19.下列各组物质:(用序号填空)
① O2和O3 ; ②12C 与14C; ③ CH3 (CH2) 3 CH3和
④和 ;
(1)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 ;(2)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__;
(3)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4)属于同一物质的是________。
【答案】(1). ② (2). ① (3). ③ (4). ④
【解析】
【分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同素异形体是指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结构和性质均完全相同的物质属于同一种物质。
【详解】(1)②12C和14C质子数都为6,中子数不同,是碳元素的不同原子,互为同位素,故答案为:②;
(2)① O2和O3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答案为:①;
(3)③CH3 (CH2) 3 CH3和分子式相同,均为C5H12,但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答案为:③;
(4)④和分子式相同,结构也相同,属于同一种物质,故答案为:④。
20.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除标出的元素外,表中的每个编号代表一种元素,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ⅠA
0
1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2
B
①
②
Ne
3
③
④
⑤
Si
⑥
⑦
(1) ①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__
(2) ②和⑥两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关系:_________(填“>”或“<”);
(3) ③和⑤两种元素的金属性强弱关系:________(填“>”或“<”);
(4)③和⑦形成的化合物属于_________(填“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写出该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元素②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④的单质与⑥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稀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
【答案】(1). N (2). < (3). > (4). 离子化合物 (5). (6). 第二周期VIA族 (7). Mg+2H+Mg2++H2↑
【解析】
【分析】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位置可知,①为N元素,②为O元素,③为Na元素,④为Mg元素,⑤为Al元素,⑥为S元素,⑦为Cl元素,根据元素周期律和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作答。
【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
(1) ①的元素符号是N;
(2) 同一主族,元素原子半径从上到下依次增大,则②和⑥两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关系为:②<⑥;
(3) 同一周期元素的金属性从左到右依次减弱,则③和⑤两种元素的金属性强弱关系:③>⑤;
(4)③和⑦形成的化合物为氯化钠,属于离子化合物,由钠离子与氯离子构成,其电子式为:;
(5)元素②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二周期VIA族;
(6)④的单质为Mg,⑥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稀溶液为稀硫酸,则两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Mg+2H+Mg2++H2↑。
21.某温度时,在3L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态物质的物质的量(n)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反应开始至2min,用X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平衡时,Y的转化率为______;平衡时,Y的浓度为______;
(3)在密闭容器里,通入a mol X(s)和b mol Y(g),发生反应X(s)+Y (g)⇌2Z(g),当改变下列条件时,反应速率会发生什么变化(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①增加X(s)的质量:______
②增大容器的体积:______。
【答案】 (1). 3X+Y2Z (2). 0.05 mol/(L·min) (3). 10% (4). 0.3mol/L (5). 不变 (6). 减小
【解析】
【分析】(1)根据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书写化学方程式;
(2)根据及转化率=×100%计算;
(3)依据外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作答。
【详解】(1)由图象可以看出,反应中X、Y的物质的量减少,应为反应物,Z的物质的量增多,应为生成物,当反应进行到2min时,△n(Y)=1.0 mol -0.9 mol =0.1mol,△n(X)=1.0 mol -0.7 mol =0.3mol,△n(Z)=0.2mol,则△n(X):△n(Y):△n(Z)=3:1:2,因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反应的方程式为:3X+Y2Z;
(2)反应开始至2min末,X的反应速率为:=0.05 mol/(L·min);平衡时,Y的转化率为=10%;平衡时,Y的浓度为=0.3 mol/L,故答案为:0.05 mol/(L·min);10%;0.3 mol/L;
(3)①X为固体,浓度保持不变,则增大X的质量,反应速率不变;
②对于反应X(s)+Y(g)⇌2Z(g)来说增大容器的体积,相当于减小体系压强,则反应速率减小。
22.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下图方式插入100mL相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填序号).
A.甲、乙均为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B.甲中铜为正极,乙中铜为负极
C.甲中铜片质量减少、乙中锌片质量减少
D.两烧杯中的pH值均增大
(2)在相同时间内,两烧杯中产生气泡的速率:甲__乙(填“>”、“<”或“=”).
(3)写出甲池中负极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甲中产生3.36L(标准状况)气体时,理论上通过导线的电子数目为____________。
【答案】(1). D (2). > (3). Zn-2e-Zn2+ (4). 0.3NA(或1.806×1023)
【解析】
【分析】(1)甲装置符合原电池构成条件,所以是原电池,乙不能形成闭合回路,所以不能构成原电池,两个烧杯中,锌都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甲中铜上氢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乙中锌与溶液中的氢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锌电极上冒气泡,据此分析作答;
(2)作原电池负极的金属,反应速率比普通化学反应快;
(3)负极锌失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4)根据氢气和转移电子之间的关系式计算;
【详解】(1)A. 甲符合原电池构成条件,所以属于原电池,乙不能构成闭合回路,所以不能构成原电池,A项错误;
B. 乙不能构成原电池,氢离子在锌片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铜不能作正极,B项错误;
C. 甲中铜片作正极,正极上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所以铜片质量不变,乙中锌片和氢离子发生置换反应,所以质量减少,C项错误;
D. 两烧杯总反应均为锌和氢离子发生的置换反应,最终导致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减小,所以溶液的pH均增大,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2)甲能构成原电池,乙不能构成原电池,作原电池负极的金属加速被腐蚀,所以在相同时间内,两烧杯中产生气泡的速度:甲>乙;
(3)甲池中负极发生锌失电子的氧化反应,其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
(4)甲中,铜电极上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若产生的3.36 L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物质的量= =0.15mol,根据电极反应式为2H++2e-H2↑可知,理论上通过导线的电子数目为0.15×2×NA=0.3NA(或1.806×1023)。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