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解析版)
展开
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1.本试卷分卷I和卷II两部分,共30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卷I为选择题,请将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卷II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试卷的相应位置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K—39;Mn—55
卷I(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8分)
1.根据某种共性,可将CO2、 P2O5 、SO2归为一类,下列物质中完全符合此共性而能归为此类物质的是( )
A. CaO B. CO C. SiO2 D. H2O
【答案】C
【详解】C.CO2、P2O5、SO2均为酸性氧化物,SiO2属于酸性氧化物,故C正确;A.CaO属于碱性氧化物,不符合条件,故A错误;B.CO属于非成盐氧化物,故B错误;D.水为其它氧化物,故D错误。答案:C。
2.我国明代《本草纲目》中收载药物1892种,其中“烧酒”条目下写道:“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这里所用的“法”是指( )
A. 萃取 B. 渗析 C. 蒸馏 D. 干馏
【答案】C
【解析】乙醇和水的沸点相差较大,因此涉及的操作方法是蒸馏,答案选C。
3. 下列仪器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 )
A. ①③⑤ B. ②③⑤ C. ②④⑤ D. ①②⑥
【答案】B
【解析】考查常见的基本实验操作。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方法是过滤、蒸发、蒸馏、萃取等。过滤需要漏斗,蒸馏需要蒸馏烧瓶,萃取需要分液漏斗,即选项②③⑤正确,答案选B。
4.下列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 )
A. 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
B. 硫酸的电离方程式:H2SO4 = H+ + SO42-
C. 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D. 核素23Na的中子数是12
【答案】B
【详解】A.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的质量数为37,该原子正确的表示方法为:3717Cl,故A正确;B.硫酸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其电离方程式为: H2SO4 = 2H+ + SO42-,所以B错误;C.硫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6,核外电子总数为16,最外层含有6个电子,其正确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故C正确;D. 核素23Na的中子数是=23-11=12,故D正确;答案:B。
5.下列溶液中,与 200 mL 0.5 mol/L Na2SO4 溶液所含 Na+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是( )
A. 200 mL 0.25 mol/L NaCl 溶液 B. 200 mL 1 mol/L NaCl 溶液
C. 100 mL 0.5 mol/L NaOH 溶液 D. 100 mL 2 mol/L NaOH 溶液
【答案】B
【解析】200mL 0.5mol/L Na2SO4溶液所含的Na+ 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A、200mL 0.25mol/L NaCl溶液中钠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5 mol/L,选项A错误;B、200mL 1mol/L NaCl溶液中钠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mol/L,选项B正确;C、100mL 0.5mol/L NaOH溶液中钠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5 mol/L,选项C错误;D、100mL 2mol/L NaOH溶液中钠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是2mol/L,选项D错误。答案选B。
6.判断下列有关化学基本概念的依据正确的是( )
A. 酸:在水溶液里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H+的化合物
B. 纯净物与混合物:是否仅含有一种元素
C.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辨别依据是水溶液是否导电
D. 溶液与胶体:本质区别是能否发生丁达尔效应
【答案】A
【详解】A、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H+的化合物为酸,故A正确;B、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称为纯净物。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称为混合物。所以纯净物、混合物与是否仅含一种元素没有必然的关系。比如:O2和O3混合在一起,虽然只含一种元素,但仍是混合物;H2SO4含三种元素,但由于是一种物质,故仍是纯净物,故B错误;C.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是根据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区分的,如碳酸钙在水中不能导电,但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因此碳酸钙属于电解质,故C错误;D.溶液与胶体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溶液中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胶体的胶粒直径在1nm~100nm,故D错误;故选A。
7.在宾馆、办公楼等公共场所常使用一种电离式烟雾报警器,其主体是一个放有镅-241()放射源的电离室。下列关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核电荷数为95 B. 核外电子数为241
C. 质子数与中子数的差为146 D. 质量数为95
【答案】A
【详解】A.质子数与原子核外电子数和核电荷数都相等,都是95,故A正确;B.核外电子数为95,故B错误;C.质量数是质子数与中子数的和,所以原子核内中子数是241-95=146,则质子数与中子数的差为95-146=-51,故C错误;D.质量数是质子数与中子数的和,该原子的质量数为241,故D错误;答案:A。
8.下列实验操作(依次为图一至图四),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图一: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B. 图二:用四氯化碳提取溴水中的溴单质
C. 图三:检验溶液中的K+
D. 图四:分离沸点不同且互溶的液体混合物
【答案】D
【详解】A.图一为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故A正确;B.溴不易溶于水,易溶于四氯化碳,四氯化碳与水互不相溶,采用萃取分液法,用四氯化碳从溴水中提取单质溴,图二正确,故B正确;C.透过蓝色的钴玻璃滤去黄光,观察K的焰色反应,图三中操作可检验溶液中的K+,故C正确;D.分离沸点不同且互溶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属于蒸馏,应用蒸馏烧瓶且温度计的水银球与蒸馏烧瓶支管口相平,故D错误;答案:D。
9.下列对于“摩尔”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1摩尔H2O质量为18g
B. 摩尔是国际科学界建议采用的一种物理量,简称摩,符号为 mol
C. 22.4LO 2 中所含氧气分子为1 摩尔
D. 1mol 氧含 6.02×10 23 个O
【答案】A
【详解】A. 1molH2O的质量为m=nM=1mol18g/mol=18g,故A正确;B.物质的量为基本物理量,摩尔为物质的量的单位,符号为mol,所以B错误;C.不是标准状况下, 22.4LO 2的物质的量不一定为1mol,故C错误;D.用物质的量描述粒子时,必须标明具体的微粒名称,如1mol氧分子、1mol 氧原子,而1mol氧无法判断是氧原子还是氧气分子,故D错误;答案:A。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从溴水中提取溴可通过加入乙醇萃取
B. 蒸馏时为了提高冷凝效果,从冷凝管的上口通入冷水效果更好
C. 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流净后及时关闭活塞,再把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 所有蒸馏操作中都必须用到温度计
【答案】C
【详解】A.萃取剂应不溶于水,乙醇与水混溶,不能用作萃取剂,故A错误;B.蒸馏时,为了提高冷凝效果,冷凝管中的冷却水应从下口通入,故B错误;C.分液时要避免液体重新混合而污染,则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故C正确;D.自来水用蒸馏的方法制取蒸馏水不用温度计,故D错误;答案:C。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Cl- 和Cl2都有毒
B. 含Cl-的溶液和氯水一样均呈黄绿色
C. 将NaCl溶液滴入AgNO3溶液中或将氯气通入AgNO3溶液中均会出现白色沉淀
D. 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钙,可用于消毒剂、水质净化剂
【答案】C
【详解】A.氯离子无毒,故A项错误;B.氯离子无色,故B项错误。C.氯气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溶液中含有氯离子,则将氯化钠溶液滴入硝酸银溶液中或将氯气通入硝酸银溶液中,均会出现白色沉淀,故C项正确;D.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钙,可用于消毒剂、不能做水质净化剂,故D错误;答案:C。
12.今有一种固体化合物X,X本身不导电,但熔化状态或溶于水中能够电离,下列关于该化合物X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X一定是电解质 B. X可能为非电解质
C. X只能是盐类 D. X可以是任意化合物
【答案】A
【解析】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因为X为固体化合物并且在熔化状态或溶于水中能够电离出离子从而导电,满足电解质的定义,所以X一定为电解质,故A正确;非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都不能能够导电的化合物,X在熔化状态下或水溶液中能够电离而导电,因此X不可能是非电解质,故B错误;X可能是盐,也可能是CaO等金属氧化物,故C错误;不是任意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都能够导电,如CO、P2O5等,因此X不可以为任意化合物,故D错误。
13.将不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MgCl2、AlCl3三种溶液中的Cl-完全沉淀,消耗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AgNO3溶液,NaCl、MgCl2、AlCl3三种溶液的体积比为( )
A. 1:2:3 B. 3:2:1 C. 1:1:1 D. 6:3:2
【答案】D
【解析】设物质的量浓度都是0.1mol/L的NaCl溶液、MgCl2溶液、AlCl3溶液的体积分别为x、y、z。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AgNO3溶液中含有银离子的物质的量相等,说明三种溶液中含有氯离子的物质的量相等,则:0.1x=0.1y×2=0.1z×3,整理可得x:y:z=6:3:2,故选D。
14.对于相同物质的量的SO2(气)和SO3(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体积比为1∶1 B. 分子数之比为1∶1
C. 原子总数之比为1∶1 D. 质量之比为5∶4
【答案】B
【详解】A.同温同压下相同物质的量的SO2(g)和SO3(g)的体积比为1∶1 ,由于相同物质的量的固体的体积远小于气体的体积,SO2(g):SO3(s)的体积比不等于1:1.故A错误;B.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分子个数之比,故B正确;C.SO2是三原子分子,SO3是四原子分子,相同物质的量的SO2和 SO3的原子总数之比为3:4,故C错误;D.SO2和SO3的摩尔质量之比为4:5,相同物质的量的二者质量之比为4:5,故D项错误。答案:B。
15.下列表达式中正确的是( )
A. 向氯化钙溶液中通入CO2:CaCl2+CO2+H2O=CaCO3↓+2HCl
B. 铁跟盐酸反应:Fe+2HCl=FeCl2+H2↑
C. NaHCO3溶液的电离方程式:NaHCO3=Na++H+ +CO32-
D. 向沸水中滴加 FeCl3 溶液制备Fe(OH)3 胶体:FeCl3+3H2O=Fe(OH)3↓+3HCl
【答案】B
【详解】A.向氯化钙溶液中通入CO2二者不反应,故A错误;B.铁跟盐酸反应:Fe+2HCl=FeCl2+H2↑,故B正确;C.NaHCO3溶液的电离方程式:NaHCO3=Na++HCO3-,故C错误;D.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制Fe(OH)3胶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Cl3+3H2OFe(OH)3(胶体)+3HCl,故D错误;答案:B。
16.下列实验设计方案中,可行的是( )
A. 用点燃法除去CO2中少量CO
B. 用洗气瓶中的NaOH溶液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气体
C. 向某无色未知溶液中仅加入BaCl2溶液,以检验未知溶液中的SO42-
D. 用石蕊试液、BaCl2溶液,能鉴别盐酸、硫酸、硫酸钠、氢氧化钠和硝酸钾五种无色溶液
【答案】D
【详解】A. 用点燃法除去CO2中少量CO,不可行,因为CO2中少量CO是点不着的,且会引入新杂质氧气,故A错误;B.CO2和HCl都能与NaOH反应,应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杂,故B错误;C.仅加入BaCl2溶液,不能排除Ag+或SO32-的影响,可能生成AgCl或BaSO3、BaSO4等沉淀,故C错误; D.用石蕊和氯化钡鉴别,将石蕊加入五种溶液中,根据石蕊遇碱变蓝色,可以首先鉴别出氢氧化钠,会使紫色石蕊变红色是盐酸、硫酸,不会使石蕊变色的是硫酸钠、硝酸钾,然后取使石蕊变红的溶液少许,滴入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的是硫酸,无现象的是盐酸,然后取不会使石蕊变色的两种溶液少许,滴入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的是硫酸钠,没现象的是硝酸钾,根据此方法可以鉴别,故D正确;答案:D。
17.在标准状况下,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5.6L,如果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2g,则一氧化碳的质量为( )
A. 5.6g B. 4.4g C. 2.8g D. 1g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n=V/Vm计算出标准状况下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根据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质量计算CO2的物质的量,然后计算出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最后根据m=nM计算出一氧化碳的质量。
【详解】标准状况下5.6L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5.6L/22.4Lmol-1=0.25mol。如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2g,则n(CO2)= 2.2g/44gmol-1=0.05mol, 则一氧化碳的质量为m=(0.25-0.05)mol28g/mol=5.6g,答案:A。
18.下列实验操作或实验事实与物质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
A. 氯水长时间放置酸性增强
B. 漂白粉放置在空气中失效
C. 用加热的方法分离碘和氯化钠固体
D. 用氯水和四氯化碳鉴别Cl-、Br-、I-
【答案】C
【详解】A. 氯水长时间放置,溶液中的次氯酸分解成盐酸,所以酸性增强,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有关;B. 漂白粉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在空气中会和CO2、H2O反应,放置在空气中易失效,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有关;C. 碘易升华,可运用加热的方法可以分离碘和氯化钠固体,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D. 用氯水和四氯化碳鉴别Cl-、Br-、I-,利用氯气的强氧化性,可以把Br-、I-氧化为单质,四氯化碳能从溴水、碘水中分别萃取Br2、I2,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有关;答案:C。
19.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
①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
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③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④根据在溶液中是否导电将物质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只有②
【答案】D
【详解】①一元酸、二元酸是根据酸电离出氢离子的个数进行分类的,如CH3COOH含有4个H,但为一元酸,故①错误;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故②正确;③根据分散系中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悬浊液,故③错误;④根据化合物的水溶液或熔融态能否导电判断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故④错误;答案:D。
20.设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22.4 L 盐酸中含有NA个HCl分子
B. 1 mol NaCl溶解于1 L水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
C. 1 mol NaCl中,所有Na+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8 NA
D. 1 mol·L-1 NaCl溶液含有NA个Na+
【答案】C
【详解】A.标准状况下,22.4 L 盐酸不是1molHCl,故A错误;B.1molNaCl溶于1L水配成溶液,溶液的体积不为1L,得到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不是1mol•L-1,所以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不为1 mol·L-1,故B错误;C.钠离子最外层含有8个电子,1.00 mol NaCl中含有1mol钠离子,所有Na+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8 NA,故C正确;D.1 mol•L-1NaCl溶液含有Na+的数目还和溶液的体积大小有关,体积不知道,数目没法判断,故D错误;故选C。
21.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1℃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25%
B. 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A=B>C
C. 将t1℃时A、C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A、C两溶液都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D. B中含有少量A,要提纯B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趁热过滤的方法
【答案】B
【详解】A.由图可知t1℃时,A的溶解度为25g,所以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故A项错误;B.由图可知t2℃时,溶解度A=B>C,故B项正确;C.升温到t2℃时,由于A的溶解度升高,所以A会变成不饱和溶液,而C的溶解度降低,会有晶体析出,仍为饱和溶液,故C项错误;D.由于B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A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明显增大,应采用蒸发结晶、趁热过滤的方法除去B中少量的A,故D项错误。答案为B。
22.在下列反应中,HCl作还原剂的是( )
A. NaOH + HCl = NaCl+H2O
B. Zn +2HCl = ZnCl2 + H2↑
C. KClO3 +6HCl(浓) = KCl+3H2O+3Cl2↑
D. CuO +2HCl = CuCl2 + H2O
【答案】C
【详解】A. NaOH + HCl = NaCl+H2O属于复分解反应,HCl不是还原剂,故A错误;B. Zn +2HCl = ZnCl2 + H2↑属于置换反应,HCl中的H元素化合价降低,HCl做氧化剂,故B错误;C. KClO3 +6HCl(浓) = KCl+3H2O+3Cl2↑是氧化还原反应,HCl中的Cl元素化合价升高,所以HCl做还原剂,故C正确;D. CuO +2HCl = CuCl2 + H2O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答案:C。
23.歌曲《青花瓷》中唱到“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其中的“铜绿”即是铜锈,它的化学成分是Cu2(OH)2CO3(碱式碳酸铜)。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的化学反应为:2Cu+O2+CO2+H2O=Cu2(OH)2CO3。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Cu2(OH)2CO3属于碱
B. 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C. 该反应中铜得电子,O2失电子,且两者得失电子数相等
D. Cu2(OH)2CO3不能与盐酸反应
【答案】B
【详解】A. Cu2(OH)2CO3属于碱式盐,故A错误;B. 2Cu+O2+CO2+H2O=Cu2(OH)2CO3中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所以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正确;C.该反应中铜失去电子,O2得到电子,且两者得失电子数相等,故C错误;D. Cu2(OH)2CO3属于碱式盐,能与盐酸反应,故D错误;答案:B。
24.室温下,某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由可移动的活塞隔成A、B两室,分别向A、B两室充入H2、O2的混合气体和1 mol空气,此时活塞的位置如图所示,且实验测得A室混合气体的质量为34 g。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A室中混合气体所含分子总数为2NA
B. A室中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同温同压下氢气密度的8.5倍
C. A室中混合气体中H2与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D. 将A室H2、O2的混合气体点燃引爆,恢复到室温后,最终活塞恰好停留在3刻度处
【答案】D
【详解】A.A、B两室压强与温度相同,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气体体积之比,则A室中气体物质的量为1mol×4/2=2mol,含有分子数目为2NA,故A正确;B.A室中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M=34g/2mol=17g/mol,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故该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同温同压条件下氢气密度17/2=8.5倍,故B正确;C.设氢气物质的量为xmol、氧气物质的量为ymol,则:x+y=2 ;2x+32y=34,计算得出x=1、y=1,则H2与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mol:1mol=1:1,故C正确;D. 将A室H2、O2的混合气体点燃引爆,氢气完全反应消耗0.5mol氧气,恢复到室温后,水为液态,A室还剩余0.5mol氧气,所以最终活塞停留在2刻度处,故D错误;答案:D。
二、填空题(共20分)
25.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分离胶体和溶液常用的方法叫______________。
(2)除去KNO3溶液中少量杂质AgNO3,可选择加入___________溶液,然后过滤。
(3)已知下列六种物质:熔融KI 、Cl2 、CaCO3固体 、食盐晶体、石墨 、盐酸 ,能导电的电解质是_______________。
(4)100克质量分数46%的酒精(C2H6O)水溶液中含氧原子_________NA。
(5)若ag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b,则c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_________。
【答案】(1). 渗析 (2). 适量KCl (3). 熔融KI (4). 4 (5). 22.4bc/(aNA)L
【详解】(1) 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直径为1-100nm, 溶液中粒子的直径小于1nm,胶体的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溶液中粒子可以透过半透膜,所以可以用渗析的方法把胶体和溶液分离开;答案:渗析。
(2)除去KNO3溶液中少量杂质AgNO3,可选择加入适量的KCl溶液,然后过滤即可;答案:适量KCl。
(3)电解质是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如熔融KI、CaCO3固体 、食盐晶体属于电解质,能导电的是:熔融KI。答案:熔融KI。
(4)100克含酒精质量分数46%的溶液中含有乙醇的质量为:m(C2H6O)=100g46g,乙醇中含氧原子数N=46g /46gmol-1NA=NA;水的质量m=100g-46g=54g, 水中含氧原子数N=54g/18gmol-1NA=3NA;所以100克质量分数46%的酒精(C2H6O)水溶液中含氧原子NA +3NA =4NA。答案:4
(5)因为ag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b,所以a/M=b/NA,M=aNA/b,则cg该气的物质的量=c/M=bc/aNA mol,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22.4bc/(aNA)=22.4bc/(aNA)L,答案:22.4bc/(aNA)。
26.海洋是资源宝库。下图是工业上对海水的一种综合利用的流程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在实验室对海水进行过滤,所需要玻璃仪器为烧杯、漏斗和_________。
(2) 若粗盐中含有Ca2+、Mg2+、SO42-三种杂质离子。精制提纯时,备用的除杂试剂有:A.盐酸,B.Na2CO3溶液,C.NaOH溶液,D.BaCl2溶液。请你正确排列加入试剂的顺序:NaOH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编号)。
(3) 用如图电解食盐水,石墨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为_______;在铁棒周围的溶液里滴加酚酞试剂,溶液变_______色;小烧杯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
(4)在盛有Mg(OH)2固体的烧杯中,加入足量盐酸,待固体全部溶解后,要从溶液中获取MgCl2·6H2O晶体,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填编号)。
A.蒸馏 B.蒸发 C.冷却结晶 D.过滤
【答案】(1). 玻璃棒 (2). D (3). B (4). A (5). 氯气( Cl2) (6). 红 (7). Cl2+NaOH=NaCl+NaClO+H2O (8). BCD
【详解】(1)在实验室对海水进行过滤,所需要玻璃仪器为烧杯、漏斗和玻璃棒,玻璃棒在过滤操作中起到引流的作用, 因此答案是:玻璃棒。
(2)粗盐中含有Ca2+、Mg2+、SO42-三种杂质离子。精制提纯时:先加NaOH溶液除去Mg2+、再加BaCl2溶液除去SO42-、再加Na2CO3溶液除去Ca2+和过量Ba2+;过滤后加入盐酸除去过量的NaOH和碳酸钠;加入试剂的顺序:D;B;A。
(3) 用如图电解食盐水,石墨电极为阳极,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为Cl2;铁棒与电源负极相连,发生的反应为:2H2O+4e-= H2+2OH-,如果在周围的溶液里滴加酚酞试剂,溶液变红色;小烧杯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氯气,反应化学方程式Cl2+2NaOH=NaCl+NaClO+H2O。答案:氯气;红;Cl2+2NaOH=NaCl+NaClO+H2O。
(4)先通过蒸发去除多余的水分,然后冷却结晶,再过滤得到晶体,进行洗涤干燥。答案:BCD。
三、实验题(共20分)
27.某同学帮助水质检测站配制480mL0.5mol·L-1 NaOH溶液备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______________、胶头滴管。
(2)该同学用质量为23.1g的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称取所需NaOH固体,则称取的总质量为_______克。
(3)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如下,请填充所缺步骤。
A.在盛有NaOH固体的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溶解;
B.将烧杯中冷却的溶液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
C.用少量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
D.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__________处,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________________。
E.将容量瓶盖紧,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4)若出现如下情况,其中将引起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是__________(填编号)
①容量瓶实验前用蒸馏水洗干净,但未烘干 ②定容观察液面时俯视
③配制过程中遗漏了(3)中步骤C ④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
【答案】(1). 500mL容量瓶 (2). 33.1 (3). 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4). 1~2cm (5). 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相切 (6). ③④
【详解】(1)欲配制480mL0.5mol·L-1 NaOH溶液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答案:500mL容量瓶。
(2)按配制500 mL溶液计算NaOH的质量,即m(NaOH)=0.5 L×0.5 mol·L-1×40 g·mol-1=10.0 g。所需NaOH固体的质量10.0 g。烧杯质量为23.1g,则称取的总质量为10.0 g +23.1g =33.1g。答案:33.1。
(3)配制时的操作顺序是:计算所需NaOH的质量,称量所需NaOH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溶解,冷却后转移到500mL的容量瓶中,再用少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线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相切,盖上塞子,反复摇匀即可。答案:洗涤烧杯和玻璃棒;1~2cm;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相切。
(4)①容量瓶实验前用蒸馏水洗干净,但未烘干不影响溶液的配制浓度;②定容观察液面时俯视导致溶液体积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大;③配制过程中遗漏了(3)中步骤C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导致溶液浓度偏低;④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导致浓度偏低;答案:③④。
28.将浓盐酸滴加到盛有二氧化锰粉末的圆底烧瓶中,实验室可用如图装置制取无水氯化铁(已知:FeCl3固体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发生潮解)。请回答下列问题:
(1)盛放浓盐酸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_______。
(2)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瓶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
(4)玻璃管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干燥管E中盛有碱石灰,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分液漏斗 (2). 4HCl(浓)+MnO2MnCl2+Cl2↑+2H2O (3). 浓硫酸 (4). 2Fe+3Cl22FeCl3 (5). 产生棕(褐)色的烟 (6). 吸收尾气中未反应的氯气和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装置D
【解析】
【分析】装置A制备氯气,利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加热反应生成氯气,氯气中含有氯化氢和水蒸气,需要通过饱和食盐水除去氯化氢,通过浓硫酸除去水蒸气,得到干燥的氯气通入装置D中和铁反应生成氯化铁,装置E是为了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影响物质制备,同时吸收多余氯气,防止污染大气,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1)实验室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下制备氯气,浓盐酸放在分液漏斗中,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分液漏斗;
(2)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气、氯化锰和水,化学方程式: 4HCl(浓)+MnO2MnCl2+Cl2↑+2H2O,因此答案:4HCl(浓)+MnO2MnCl2+Cl2↑+2H2O
(3)C瓶中的试剂是浓硫酸,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够干燥氯气;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浓硫酸;干燥氯气;
(4)装置D中是干燥的氯气和铁加热发生的反应,产生了棕褐色的烟,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Fe+3Cl22FeCl3
(5)因为FeCl3固体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发生潮解,所以干燥管E中盛有碱石灰的作用是吸收尾气中未反应的氯气和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装置D。答案:吸收尾气中未反应的氯气和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装置D。
四、计算题(共12分)
29.下图为实验室某浓盐酸试剂瓶上的标签的有关内容。试根据标签上的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该浓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
(2)某学生欲用上述浓盐酸和蒸馏水配制500mL物质的量浓度为0.400 mol·L-1的稀盐酸,需要量取上述___________mL浓盐酸进行配制。
【答案】(1). 11.9 mol·L-1 (2). 16.8
【详解】1L盐酸中的质量=1.19g/mL1000 mL=1190g,溶质HCl质量=1190g36.5%,HCl物质的量=1190g36.5%/36.5g/mol =11.9mol,所以物质的量浓度c=11.9mol/1L=11.9mol/L.答案:11.9 mol·L-1。
配制500mL物质的量浓度为0.400mol/L,含有的HCl物质的量n=0.4mol/L0.5 L =0.2mol,需要上述浓盐酸体积V=0.2 mol /11.9 mol/L =0.0168L=16.8mL,答案:16.8。
30.实验室可以用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反应方程式如下:
2KMnO4+16HCl = 2KCl+2MnCl2+5Cl2↑+8H2O
请完成下列问题:
(1)在上述方程式中用双线桥法标注电子转移情况____________。
(2)浓盐酸在该反应中表现了____________(选填“氧化性”、“还原性”或“酸性”)。
(3)若15.8g KMnO4与足量的浓盐酸充分反应,则有______mol HCl被氧化,产生的Cl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_L。
【答案】(1). (2). 还原性、酸性 (3). 0.5 (4). 5.6
【解析】
【分析】根据化合价的变化确定得失电子数。
【详解】(1)反应中KMnO4为氧化剂,Mn元素的化合价由+7价降低到+2价,得到5个电子,Cl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当有2molKMnO4参加反应,转移电子10mol,则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可表示为,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2)反应中HCl中的Cl元素化合价由-1价升高到0价,被氧化,HCl表现还原性;有部分Cl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HCl还表现酸性,答案是:还原性、酸性。
(3)15.8g KMnO4为0.1mol,与足量的浓盐酸充分反应: 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 Cl2↑ +8H2O,知2KMnO4~10HCl(被氧化)~5Cl2,0.1mol KMnO4反应,则有0.5mol HCl被氧化,产生的0.25molCl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2522.4L/mol=5.6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