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化学】湖南省醴陵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展开
湖南省醴陵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时量:90分钟 满分:100分 命题人: 审题人:
可能用得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S:32 Cl:35.5 Al:27 Fe:56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仪器不能用于加热的是( )
A. 试管 B. 烧杯 C. 坩埚 D. 容量瓶
【答案】D
【详解】A.试管可直接加热,故不选A;
B.烧杯可垫石棉网加热,故不选B;
C.坩埚可用来加热固体,可直接加热,故不选C;
D.容量瓶只能在常温下使用,不能加热,故选D;
所以本题答案为D。
2.原央视记者柴静自费拍摄了雾霾纪录片《穹顶之下》,提醒人们必须十分重视环境问题。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验结束后将所有的废液倒入下水道排出实验室,以免污染实验室
B. 为了使养分还田而将植物秸秆焚烧处理,以增加土壤肥力
C. 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
D. 实现资源的“3R”利用,即:减少资源消耗(Reduce)、增加资源的重复使用(Reuse)、提高资源的循环利用(Recycle)
【答案】D
【详解】A.实验结束后将所有的废液倒入下水道排出实验室,容易引起水污染和土壤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故A错误;
B.植物秸秆焚烧能够产生大量粉尘等空气污染物,不利于环境保护,故B错误;
C.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在能提高农作物产量大量的同时,也会带来水污染和土壤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故C错误;
D.减少资源消耗(Reduce)、增加资源的重复使用(Reuse)、提高资源的循环利用(Recycle),有利于减少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有利于环境保护,故D正确;
所以本题答案为D。
3.对下列实验过程的评价,正确的是( )
A. 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证明该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盐
B. 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再滴入稀硝酸,生成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证明一定含有SO42-
C. 某溶液中先滴入几滴稀盐酸使溶液酸化,再滴入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证明一定含有SO42-
D. 验证烧碱溶液中是否含Cl-,先加稀盐酸除去OH-,再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证明含Cl-
【答案】C
【详解】A.CO32-、HCO3-、SO32-、HSO3-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无色气体,所以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不能证明该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盐,故A错误;
B.能和氯化钡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的离子有SO42-、SO32-、Ag+,所以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水稀HNO3的白色沉淀,不能证明一定含有SO42-,故B错误;
C.某溶液中先滴入几滴稀盐酸无沉淀,再滴入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证明一定含有SO42-,故C正确;
D.加稀盐酸除去OH-的同时,已经在溶液中引入了Cl-,所以当再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并不能说明验证原烧碱溶液中是否含Cl-,故D错误;
所以本题答案为C。
4.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沙,得到纯净的NaCl,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下列操作中选取必要的步骤和正确的操作顺序( )
①过滤;②加过量NaOH溶液;③加适量盐酸;
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⑤加过量BaCl2溶液
A. ④②⑤ B. ④①②⑤③
C. ①④②⑤③ D. ②⑤④①③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加入过量Na2CO3溶液;除去Mg2+,加入过量NaOH溶液;除去SO42-加入过量BaCl2溶液;过量的Na2CO3溶液、NaOH溶液可以加入适量盐酸除去,而过量BaCl2溶液则通过加入过量Na2CO3溶液除去,因此,必须将BaCl2溶液放在Na2CO3溶液之前加入,以除去过量钡离子。过滤除去沉淀及泥沙,最后加适量盐酸除去过量的Na2CO3溶液、NaOH溶液。因此正确的顺序为②⑤④①③。故选D。
5.下列各组物质中,所含原子数相同的是:( )
A. 8gH2和8gO2 B. 5.6LN2(标况)和11gCO2
C. 2.24LH2(标况)和0.1molN2 D. 9gH2O和0.5molBr2
【答案】C
【详解】A. 8gH2的物质的量为n(H2)==4mol,n(H)=2n(H)=8mol;8gO2的物质的量为n(O2)= =0.25mol,n(O)=0.5mol,氢原子和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不相等,所以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不相同,故不选A;
B. 5.6LN2(标况)的物质的量为n(N2)==0.25mol, n(N)=2 n(N2)=0.5mol; 11gCO2(标况)的物质的量为n(CO2)==0.25mol 原子的物质的量为3 n(CO2)=0.75mol;氮气和二氧化碳所含的原子物质的量不同,所以氮气和二氧化碳的原子数不相等,故不选B;
C. 2.24LH2(标况)的物质的量为n(H2)==0.1mol,与氮气的物质的量相同,所含原子数相同,故选C;
D. 9gH2O的物质的量为n(H2O)==0.5mol,原子的物质的量为3 n(H2O)=1.5mol;0.5molBr2所含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0mol,9gH2O和0.5molBr2所含原子的物质的量不相等,故不选D;
所以本题答案为C。
6.在标准状况下,224mL某气体的质量为0.44g,这种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 20 B. 40 C. 32 D. 44
【答案】D
【详解】在标准状况下,Vm=22.4L/mol,则n==0.01mol,M==44g/mol,又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的数值相等,则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故选D。
7.下列因素对气体的体积的大小几乎无影响的是:( )
A. 气体的物质的量 B. 气体分子的大小 C. 气体的温度 D. 气体的压强
【答案】B
【详解】影响物质体积的因素有微粒数目、分子本身大小以及分子间的距离等因素;温度、压强决定气体分子间距,对于气体来说气体分子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本身的大小,分子本身大小对气体体积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故选B。
8.下列溶液中的氯离子浓度与50 mL 1 mol·L-1的AlCl3溶液中氯离子浓度相等的是 ( )
A. 150 mL 3 mol·L-1的NaCl B. 75 mL 2 mol·L-1的NH4Cl
C. 150 mL 1 mol·L-1的KCl D. 75 mL 2 mol·L-1的CaCl2
【答案】A
【解析】50mL 1 mol·L-1AlCl3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3=3 mol·L-1,A.150 mL 3 mol·L-1NaCl溶液中,Cl-浓度为3 mol·L-1×1=3 mol·L-1,故A正确;B.75 mL 2 mol·L-1氯化铵溶液中,Cl-浓度为2 mol·L-1×1=2 mol·L-1,故B错误;C.150 mL 1 mol·L-1KCl溶液中,Cl-浓度为1mol·L-1×1=1 mol·L-1,故C错误;D.75mL 1 mol·L-1CaCl2溶液中,Cl-浓度为2 mol·L-1×2=2 mol·L-1,故D错误;故选A。
9.胶体区别于溶液、和浊液这二种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 )
A. 是否是大量分子或离子的集合体 B. 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
C. 是否能通过滤纸或有丁达尔现象 D. 是否均一、稳定、透明
【答案】B
【详解】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不同,把分散系划分为溶液(小于、胶体、浊液(大于,所以,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本质的区别在于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故选B。
所以本题答案为B。
10.下列各组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酸
碱
盐
氧化物
A
硫 酸
纯 碱
熟石灰
铁 红
B
氢硫酸
烧 碱
纯 碱
生石灰
C
碳 酸
苏打
小苏打
二氧化硫
D
二氧化碳
苛性钠
食 盐
石灰石
【答案】B
【详解】A.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不是碱,故A错误;
B.氢硫酸是酸,烧碱是碱,纯碱是盐,生石灰是氧化物,故B正确;
C.苏打是碳酸钠属于盐,故C错误;
D.石灰石是盐,不是氧化物,故D错误;
所以本题答案为B。
11.下列物质溶于水导电性最差的是( )
A. NaOH B. H2SO4 C. 蔗糖 D. NaCl
【答案】C
【详解】A. NaOH是电解质,溶于水后,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动离子,导电性较强,故不选A;
B. H2SO4是电解质,溶于水后,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动离子,导电性较强,故不选B;
C.蔗糖是非电解质,溶于水后,溶液中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离子,导电性很差,故选C;
D.NaCl是电解质,溶于水后,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动离子,导电性较强,故不选D;
所以本题答案为C。
1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为( )
A. 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Ag+= Cu2++Ag
B. 稀盐酸滴在石灰石上:CaCO3+H+ = Ca2++H2CO3
C. 氢氧化钡与稀硫酸反应:Ba2++OH-+H+ +SO42-=BaSO4↓+H2O
D. 氧化镁与盐酸反应 MgO+2H+=Mg2++H2O
【答案】D
【详解】A.Cu+Ag+= Cu2++Ag电荷不守恒,所以A不正确;
B. 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为:,所以B不正确;
C. 氢氧化钡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为:Ba2++2OH-+2H+ +SO42-=BaSO4↓+2H2O,所以C不正确;
D. 氧化镁与盐酸反应 MgO+2H+=Mg2++H2O,D正确;
所以本题答案为D。
13.在无色透明的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K+、H+、SO42- 、C1- B. Na+、CO32-、NO3-、Ca2+
C. Na+、NH4+、OH-、Cl- D. Na+、SO42-、Cu2+、C1-
【答案】A
【详解】A.K+、H+、SO42- 、C1-离子之间不能发生反应,所以本组离子能大量共存,故选A;
B.有离子反应发生:Ca2++ CO32-=CaCO3↓,所以Ca2+和CO32-不能大量共存,故不选B;
C.有离子反应发生:NH4++OH-=NH3•H2O,所以NH4+和OH-不能大量共存,故不选C;
D.含Cu2+的溶液有颜色,故不选D。
所以本题答案为A。
14.常温常压下,取四支完全一样的针筒,分别充入等质量的CH4、O2、CO2、SO2四种气体,其中充装SO2的是 ( )
A. B.
C. D.
【答案】A
【详解】在质量相等的情况下,用n=分别计算四种气体的物质的量,因为M(摩尔质量)各不相同,
(SO2)(CO2) (O2) (CH4),所以,当质量相同时有:n(CH4) >n(O2)n(CO2)n(SO2),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最小,体积最小,故选A。
所以本题答案为A。
15.意大利罗马大学的FulvioCacace等人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N4分子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N4属于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 N4的摩尔质量为56
C. N4在反应中可以体现氧化性或还原性
D. 等质量的N4与N2所含的原子个数比为2∶1
【答案】C
【详解】A.N4是一种只由N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故A错误;
B.N4的摩尔质量为56g/mol,故B错误;
C.N4在反应中,N的化合价为零价,既可以升高、也可以降低,所以N4既可以表现氧化性也可以表现还原性,故C正确;
D.N4与N2两种物质,都只由N原子构成,等质量的N4与N2所含的原子个数相等,故D错误;
所以本题答案为C。
16.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 H2SO4= H2++SO42- B. Ca(OH)2 = Ca2++(OH)2-
C. NaHCO3 = Na++H++CO32- D. Al2(SO4)3 = 2Al3++3SO42-
【答案】D
【详解】A.H2+应写成2H+,正确的电离方程式为:H2SO4= 2H++SO42-,所以A错误;
B.(OH)2-应写成2OH-,正确的电离方程式为:Ca(OH)2 = Ca2++2OH-,所以B错误;
C.HCO3-不能写成H++CO32-,正确的电离方程式为:NaHCO3 = Na++HCO3-,所以C错误;
D.Al2(SO4)3是强电解质电离方程式 :Al2(SO4)3= 2Al3++3SO42-,所以D正确;
所以本题答案为D。
17.被称为万能还原剂的NaBH4溶于水并和水反应:NaBH4 +2H2O = NaBO2 + 4H2↑下列为说法中正确的是(NaBH4中B元素为+3价)( )
A. NaBH4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 B. NaBH4是氧化剂,H2O是还原剂
C. 硼元素被氧化,氢元素被还原 D. 被氧化的元素与被还原的元素质量比为1:1
【答案】D
【详解】A. 在NaBH4中氢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至0价,所以NaBH4是还原剂,故A错误;
B、NaBH4中氢元素的化合价升高,NaBH4是还原剂;水中氢元素化合价降低,水是氧化剂,故B错误;
C、NaBH4中氢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硼元素化合价不变,故C错误;
D、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是NaBH4中的氢元素,被氧化,水中的氢元素被还原,被氧化的元素与被还原的元素质量比为1:1,故D正确;
所以本题答案为D。
18.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元素的单质一定由氧化或还原该元素的化合物制得
B. 在化学反应中,得电子越多的氧化剂,其氧化性就越强
C. 阳离子只能得到电子被还原,阴离子只能失去电子被氧化
D. 含有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大多数元素的单质由氧化或还原该元素的化合物制得,但不活泼金属元素的单质可由自然界直接得到,故A错误;B.氧化性的强弱与得电子的难易程度有关,则在化学反应中,得电子越多的氧化剂,其氧化性不一定强,故B错误;C.处于中间价态的离子既能被氧化又能被还原,如Fe2+、SO32-等,故C错误;D.一般含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如高锰酸钾、硝酸等,但二氧化碳不具有强氧化性,故D正确;故选D。
19.营养学专家告诫大家:吃饭时不要同时大量食用海鲜(如虾、蟹、牡蛎等,其体内含有无毒的+5价的砷(As)元素)和某些蔬菜水果(如西红柿、土豆等,其体内富含维生素C),否则它们之间容易反应,生成剧毒的As2O3。对于产生剧毒的过程,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维生素C能将+5价砷氧化成As2O3 B. 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C. 维生素C在反应中作还原剂 D. 含砷物质发生了还原反应
【答案】A
【详解】A.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将+5价砷还原成As2O3,故A错误;
B. 维生素C将+5价砷还原成+3价砷,说明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故B.正确;
C.在反应中还原剂具有还原性,故C正确;
D. 无毒的+5价的砷(As)元素,由+5价变成了+3价,发生了还原反应,故D正确;
所以本题答案为A。
20.设N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18gH2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22.4L
B. 常温常压下28g以任意比组成的CO与N2混合气体中含有2NA 个原子
C. 5.6g Fe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D. 将0.1mol氯化钠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浓度为0.1mol·L-1
【答案】B
【详解】A.18gH2O的物质的量为1mol,但在标准状况下,水是液态,所以其体积不是22.4L,故A错误;
B.CO与N2摩尔质量均为28g/mol,都是双原子分子,根据n=物质的量均为1mol,所含的原子数为2NA个原子,故B正确;
C.根据n=计算Fe的物质的量,结合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5.6g Fe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故C错误;
D.将0.1mol氯化钠溶于1L水中得到溶液体积大于1L,所得溶液浓度小于0.1mol/l,故D错误;
所以本题答案为B。
21.氮化铝(AlN)广泛应用于电子、陶瓷等工业领域。在一定条件下,AlN可通过反应Al2O3+N2+3C2AlN+3CO合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上述反应中,N2是还原剂,Al2O3是氧化剂
B. 上述反应中,每生成1molAlN需转移3mol电子
C. AlN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
D. CO是还原产物
【答案】B
【详解】A.反应方程式可知,Al、O的化合价反应前后没有变化,N的化合价由“0”价变为“-3”价,而C的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因此N2是氧化剂,Al2O3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故A错误;
B.N的化合价由“0”价变为“-3”价,故每生成1molAlN需转移3mol电子,故B正确;
C.氮化铝中Al的化合价为“+3”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计算,氮元素的化合价是“-3”价,故C错误;
D.在反应过程中C由“0”价变为+2价,所以CO是氧化产物,故D错误;
所以本题答案为B。
22.300 mL Al2(SO4)3溶液中,含Al3+为1.62 g,将溶液取出1/3后又稀释到300mL,此时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
A. 0.1 mol/L B. 0.4 mol/L
C. 0.067 mol/L D. 0.3 mol/L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300 mL Al2(SO4)3溶液中含有n(Al3+)==0.06mol, n(SO42-)=0.06×=0.09mol,将溶液取出1/3,该溶液含n(SO42-)=0.09×1/3=0.03mol,故C(SO42-) =0.03÷(300×10-3)=0.1 mol/L,正确。
23.标准状况下,V L HCl(气体)溶于1000 g水中,得到的盐酸密度为ρg/cm3,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 V /22.4 mol/L B. 1000 Vρ/(22400+36.5V) mol/L
C. Vρ/(22400+36.5 V)mol/L D. Vρ/22400 mol/L
【答案】B
【详解】标准状况下,V L HCl气体的物质的量为=mol,氯化氢的质量 mol×36.5g/mol=g,溶液质量为1000g+g,溶液的体积为(1000g+g)/ ρg/cm3=mL,则溶液的浓度为mol / mL = mol/L,故选B。
24.已知常温下,在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 ①16H++10Z-+2XO4-=2x2++5Z2+8H2O ②2A2++B2=2A3++2B- ③2B-+Z2=B2+2Z- 由此推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反应Z2+2A2+=2A3++2Z-可进行
B. Z元素在③反应中被还原
C. 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X2+ 、Z- 、B-、 A 2+
D. 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XO4-、Z2、B2、A3+
【答案】C
【详解】A.根据反应2A2++B2=2A3++2B-,可得氧化性是B2>A3+,2B-+Z2=B2+2Z-,可得氧化性是Z2>B2,所以有氧化性顺序是Z2>B2>A3+,反应Z2+2A2+=2A3++2Z-可以进行,故A正确;
B. Z元素在③反应中,化合价由“0”价变为-1价,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所以B正确;
C.反应①16H++10Z-+2XO4-=2X2++5Z2+8H2O中,还原性Z->X2+;反应②2A2++B2=2A3++2B-中,还原性A2+>B-;反应③2B-+Z2=B2+2Z-中,还原性B->Z-,所以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2+>B->Z->X2+,故C错误;
D.反应①16H++10Z-+2XO4-=2x2++5Z2+8H2O中,氧化性XO4->Z2;反应②2A2++B2=2A3++2B-中,氧化性B2>A3+;反应③2B-+Z2=B2+2Z-中,氧化性Z2>B2,所以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XO4->Z2>B2>A3+,故D正确;
所以本题答案为C。
25.在体积相同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满C2H4和C3H6气体,当这两个密闭容器中温度和气体密度相等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种气体的分子数相等 B. C2H4比C3H6的质量小
C. 两种气体的压强相等 D. 两种气体的原子数相等.
【答案】D
【详解】A.两者质量相等,但摩尔质量不同(M)不同,则其物质的量不同、分子数不相等,故A错误;
B.两者密度相等、体积相同,由可以知道质量相同,故B错误;
C.两者质量相等,但摩尔质量不同(M)不同、则其物质的量不同、压强不等,;故C错误;
D.两者质量相同,最简式均为CH2,则CH2的物质的量相同,原子的物质的量为CH2的物质的量的3倍,所以原子数目相同,故D正确;
所以答案为D。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0分)
26.(1)下列物质中①NaCl晶体 ②液态S03 ③醋酸 ④汞 ⑤BaS04固体 ⑥酒精 ⑦熔化的KN03 属于电解质的是(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质量为3.9 g的Na2X中含有Na+的物质的量为0.1mol,则Na2X的摩尔质量为______,
(3)某气体对氧气的相对密度为2,则此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
(4)3.01×1022个S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质量为________,含有质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5)某地酸雨经检验,除含氢离子外,还有如下离子:c(Na+)=1.4×10-3 mol·L-1 ,c(Cl-) =3.5×10-3 mol·L-1 ,c(NH) =2.3×10-3 mol·L-1 , c(SO) =1.5×10-3 mol·L-1。则该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为_____________ mol·L-1。
【答案】(1). ① ③ ⑤ ⑦ (2). 78g/mol (3). 64 (4). 0.05mol (5). 1.6g (6). 0.8mol (7). 0.9mol (8). 2.8 ×10-3
【详解】(1).电解质是在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可以导电的化合物。所以① ③ ⑤ ⑦是电解质。
(2).n(Na2X)=n(Na+)=0.05mol,所以M(Na2X)==78g/mol。
(3).因为在相同的条件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相对分子量之比,所以此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322=64。
(4).依据n=N/NA,求物质的量,n=m/M,求质量,硫原子质子数是16,S2-的电子数是18;所以3.01×1022个S2-的物质的量为0.05mol,质量为1.6g,含有质子的物质的量为0.8mol,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9mol。
(5).因为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是守恒的,所以有c(Na+)+c(NH)+c(H+)= c(Cl-)+2c(SO),解得c(H+)=2.8 ×10-3 mol·L-1。
27.用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配制0.2 mol·L-1的Na2CO3溶液480 mL。
(1)本实验用到的仪器除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外还需要______________,应称取Na2CO3·10H2O晶体的质量为________克。
(2)下列操作中,容量瓶所不具备的功能有________。
A.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 B.贮存溶液
C.测量容量瓶规格以下的任意体积的液体 D.用来加热溶解固体溶质
(3)配制0.2 mol·L-1的Na2CO3溶液480 mL的主要步骤有:①溶解 ②计算 ③转移洗涤 ④定容摇匀 ⑤称量;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4)根据下列操作对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有(填序号)____________。
①碳酸钠晶体失去了部分结晶水 ②用“左码右物”的称量方法称量晶体
③碳酸钠晶体不纯,其中混有氯化钠 ④定容时俯视
⑤容量瓶未经干燥就使用 ⑥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到刻度线
【答案】(1). 500 mL容量瓶 (2). 28.6 (3). BCD (4). ②⑤①③④ (5). ①④
【详解】(1).配制溶液的操作步骤:首先计算出需要的药品的质量,然后用托盘天平称量,后放入烧杯中溶解,同时用玻璃棒搅拌,待溶液冷却至室温后,用玻璃杯引流移液至500ml容量瓶,然后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至3次,将洗涤液也注入容量瓶,然后向容量瓶中注水,至液面离刻度线1至2cm时,改用胶头滴管逐滴加入,至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然后摇匀、装瓶,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根据题目提供的仪器可以知道,还需要的仪器有500mL容量瓶;根据n=cV可以知道需要的Na2CO3的物质的量n=0.5L×0.2mol/l=0.1mol,即需要的Na2CO3•10H2O晶体也为,质量m=nM=0.1mol/mol=28.6g,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500m容量瓶;28.6g。
(2).容量瓶作为精密仪器,不可用于储存和溶解固体,不能用于稀释浓溶液,也不能测量除其规格以外容积的液体体积,所以本题答案为BCD;
(3).操作过程是:计算、称量、溶解、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故正确的操作顺序是:(2)(5)(1)(3)(4),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2)(5)(1)(3)(4);
(4). ① Na2CO3•10H2O晶体失去了部分结晶水后, Na2CO3的质量分数增大,故物质的量增大,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
②用“左码右物”的称量方法称量晶体(使用游码),会导致所称量的固体的质量偏小,故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
③碳酸钠晶体不纯,其中混有氯化钠,会导致碳酸钠的物质的量偏小,故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
④定容时俯视,导致溶液体积偏小,溶液浓度偏大;
⑤只要最后定容时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即可,至于水是事先就有的还是后来加入的,对浓度无影响;
⑥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是正常的,再加水至刻度线会导致浓度偏低;
故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有:(1)(4);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1)(4)。
28.(1)下列微粒中,只有氧化性的是_____________ (用字母填写,下同),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A. Cl2 B. S2— C. H+ D. Na E. FeCl2
(2)在4HCl(浓)+MnO2 MnCl2+Cl2↑+2H2O反应中
①氧化剂是________,氧化产物是________;
②被氧化与未被氧化的HCl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若有7.3gHCl被氧化,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③用单线桥法标出此反应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4HCl(浓)+MnO2 MnCl2+Cl2↑+2H2O____
【答案】(1). C (2). AE (3). MnO2 (4). Cl2 (5). 1:1 (6). 0.2mol (7).
【详解】(1)氢元素的化合价有-1、0、+1,而H+是+1价,处于最高价,所以H+只有氧化性, Cl2中Cl的化合价为0价、FeCl2中的Fe为+2价,均为中间价态,所以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故答案为C;AE;
(2)①在4HCl(浓) + MnO2 MnCl2 + Cl2↑ + 2H2O反应中,Mn由+4价变成了+2价,化合价降低,所以MnO2是氧化剂,Cl由-1价变成了0价,化合价升高,所以Cl2是氧化产物,故答案为MnO2 ; Cl2
②从方程式中可以看出,被氧化的HCl和未被氧化的HCl,物质的量之比为1:1,所以质量之比为1:1;7.3g的HCl为0.2mol,设有7.3gHCl被氧化,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x,则有2:2=0.2:x,x=0.2mol,故答案为1:1;0.2mol。
③用单线桥法标出此反应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29.现有12.8g CO和CO2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其体积为8.96 L。回答下列问题:
(1)该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___。
(2)混合气体中碳原子的个数为___________(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3)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如图所示装置,最后收集在气球中(实验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①气球中收集到的气体为___________其体积为________L。
②被除去气体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答案】(1). 32g/mol (2). 0.4NA (3). CO (4). 6.72L (5). CO2+2OH-=CO32-+H2O
【详解】(1)该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n= =0.4mol,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 M= = =32g/mol;
(2)每摩尔和CO2均含有碳原子,所以混合气体中碳原子的物质的量和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谈的物质的量为:0.4mol,故碳原子的个数为:. 0.4NA;
(3)混合气体中CO2和氢氧化钠反应,而CO不能反应,设混合气体中一氧化碳物质的量为x,二氧化碳物质的量为y,则28x+44y=12.8,且x+y=0.4,解得x=0.3mol,故V(CO)=0.3mol=6.72L,即气体的体积为6.72L;
②被除去气体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2OH-=CO32-+H2O。
时量:90分钟 满分:100分 命题人: 审题人:
可能用得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S:32 Cl:35.5 Al:27 Fe:56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仪器不能用于加热的是( )
A. 试管 B. 烧杯 C. 坩埚 D. 容量瓶
【答案】D
【详解】A.试管可直接加热,故不选A;
B.烧杯可垫石棉网加热,故不选B;
C.坩埚可用来加热固体,可直接加热,故不选C;
D.容量瓶只能在常温下使用,不能加热,故选D;
所以本题答案为D。
2.原央视记者柴静自费拍摄了雾霾纪录片《穹顶之下》,提醒人们必须十分重视环境问题。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验结束后将所有的废液倒入下水道排出实验室,以免污染实验室
B. 为了使养分还田而将植物秸秆焚烧处理,以增加土壤肥力
C. 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
D. 实现资源的“3R”利用,即:减少资源消耗(Reduce)、增加资源的重复使用(Reuse)、提高资源的循环利用(Recycle)
【答案】D
【详解】A.实验结束后将所有的废液倒入下水道排出实验室,容易引起水污染和土壤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故A错误;
B.植物秸秆焚烧能够产生大量粉尘等空气污染物,不利于环境保护,故B错误;
C.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在能提高农作物产量大量的同时,也会带来水污染和土壤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故C错误;
D.减少资源消耗(Reduce)、增加资源的重复使用(Reuse)、提高资源的循环利用(Recycle),有利于减少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有利于环境保护,故D正确;
所以本题答案为D。
3.对下列实验过程的评价,正确的是( )
A. 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证明该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盐
B. 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再滴入稀硝酸,生成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证明一定含有SO42-
C. 某溶液中先滴入几滴稀盐酸使溶液酸化,再滴入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证明一定含有SO42-
D. 验证烧碱溶液中是否含Cl-,先加稀盐酸除去OH-,再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证明含Cl-
【答案】C
【详解】A.CO32-、HCO3-、SO32-、HSO3-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无色气体,所以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不能证明该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盐,故A错误;
B.能和氯化钡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的离子有SO42-、SO32-、Ag+,所以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水稀HNO3的白色沉淀,不能证明一定含有SO42-,故B错误;
C.某溶液中先滴入几滴稀盐酸无沉淀,再滴入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证明一定含有SO42-,故C正确;
D.加稀盐酸除去OH-的同时,已经在溶液中引入了Cl-,所以当再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并不能说明验证原烧碱溶液中是否含Cl-,故D错误;
所以本题答案为C。
4.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沙,得到纯净的NaCl,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下列操作中选取必要的步骤和正确的操作顺序( )
①过滤;②加过量NaOH溶液;③加适量盐酸;
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⑤加过量BaCl2溶液
A. ④②⑤ B. ④①②⑤③
C. ①④②⑤③ D. ②⑤④①③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加入过量Na2CO3溶液;除去Mg2+,加入过量NaOH溶液;除去SO42-加入过量BaCl2溶液;过量的Na2CO3溶液、NaOH溶液可以加入适量盐酸除去,而过量BaCl2溶液则通过加入过量Na2CO3溶液除去,因此,必须将BaCl2溶液放在Na2CO3溶液之前加入,以除去过量钡离子。过滤除去沉淀及泥沙,最后加适量盐酸除去过量的Na2CO3溶液、NaOH溶液。因此正确的顺序为②⑤④①③。故选D。
5.下列各组物质中,所含原子数相同的是:( )
A. 8gH2和8gO2 B. 5.6LN2(标况)和11gCO2
C. 2.24LH2(标况)和0.1molN2 D. 9gH2O和0.5molBr2
【答案】C
【详解】A. 8gH2的物质的量为n(H2)==4mol,n(H)=2n(H)=8mol;8gO2的物质的量为n(O2)= =0.25mol,n(O)=0.5mol,氢原子和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不相等,所以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不相同,故不选A;
B. 5.6LN2(标况)的物质的量为n(N2)==0.25mol, n(N)=2 n(N2)=0.5mol; 11gCO2(标况)的物质的量为n(CO2)==0.25mol 原子的物质的量为3 n(CO2)=0.75mol;氮气和二氧化碳所含的原子物质的量不同,所以氮气和二氧化碳的原子数不相等,故不选B;
C. 2.24LH2(标况)的物质的量为n(H2)==0.1mol,与氮气的物质的量相同,所含原子数相同,故选C;
D. 9gH2O的物质的量为n(H2O)==0.5mol,原子的物质的量为3 n(H2O)=1.5mol;0.5molBr2所含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0mol,9gH2O和0.5molBr2所含原子的物质的量不相等,故不选D;
所以本题答案为C。
6.在标准状况下,224mL某气体的质量为0.44g,这种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 20 B. 40 C. 32 D. 44
【答案】D
【详解】在标准状况下,Vm=22.4L/mol,则n==0.01mol,M==44g/mol,又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的数值相等,则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故选D。
7.下列因素对气体的体积的大小几乎无影响的是:( )
A. 气体的物质的量 B. 气体分子的大小 C. 气体的温度 D. 气体的压强
【答案】B
【详解】影响物质体积的因素有微粒数目、分子本身大小以及分子间的距离等因素;温度、压强决定气体分子间距,对于气体来说气体分子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本身的大小,分子本身大小对气体体积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故选B。
8.下列溶液中的氯离子浓度与50 mL 1 mol·L-1的AlCl3溶液中氯离子浓度相等的是 ( )
A. 150 mL 3 mol·L-1的NaCl B. 75 mL 2 mol·L-1的NH4Cl
C. 150 mL 1 mol·L-1的KCl D. 75 mL 2 mol·L-1的CaCl2
【答案】A
【解析】50mL 1 mol·L-1AlCl3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3=3 mol·L-1,A.150 mL 3 mol·L-1NaCl溶液中,Cl-浓度为3 mol·L-1×1=3 mol·L-1,故A正确;B.75 mL 2 mol·L-1氯化铵溶液中,Cl-浓度为2 mol·L-1×1=2 mol·L-1,故B错误;C.150 mL 1 mol·L-1KCl溶液中,Cl-浓度为1mol·L-1×1=1 mol·L-1,故C错误;D.75mL 1 mol·L-1CaCl2溶液中,Cl-浓度为2 mol·L-1×2=2 mol·L-1,故D错误;故选A。
9.胶体区别于溶液、和浊液这二种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 )
A. 是否是大量分子或离子的集合体 B. 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
C. 是否能通过滤纸或有丁达尔现象 D. 是否均一、稳定、透明
【答案】B
【详解】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不同,把分散系划分为溶液(小于、胶体、浊液(大于,所以,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本质的区别在于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故选B。
所以本题答案为B。
10.下列各组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酸
碱
盐
氧化物
A
硫 酸
纯 碱
熟石灰
铁 红
B
氢硫酸
烧 碱
纯 碱
生石灰
C
碳 酸
苏打
小苏打
二氧化硫
D
二氧化碳
苛性钠
食 盐
石灰石
【答案】B
【详解】A.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不是碱,故A错误;
B.氢硫酸是酸,烧碱是碱,纯碱是盐,生石灰是氧化物,故B正确;
C.苏打是碳酸钠属于盐,故C错误;
D.石灰石是盐,不是氧化物,故D错误;
所以本题答案为B。
11.下列物质溶于水导电性最差的是( )
A. NaOH B. H2SO4 C. 蔗糖 D. NaCl
【答案】C
【详解】A. NaOH是电解质,溶于水后,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动离子,导电性较强,故不选A;
B. H2SO4是电解质,溶于水后,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动离子,导电性较强,故不选B;
C.蔗糖是非电解质,溶于水后,溶液中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离子,导电性很差,故选C;
D.NaCl是电解质,溶于水后,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动离子,导电性较强,故不选D;
所以本题答案为C。
1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为( )
A. 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Ag+= Cu2++Ag
B. 稀盐酸滴在石灰石上:CaCO3+H+ = Ca2++H2CO3
C. 氢氧化钡与稀硫酸反应:Ba2++OH-+H+ +SO42-=BaSO4↓+H2O
D. 氧化镁与盐酸反应 MgO+2H+=Mg2++H2O
【答案】D
【详解】A.Cu+Ag+= Cu2++Ag电荷不守恒,所以A不正确;
B. 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为:,所以B不正确;
C. 氢氧化钡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为:Ba2++2OH-+2H+ +SO42-=BaSO4↓+2H2O,所以C不正确;
D. 氧化镁与盐酸反应 MgO+2H+=Mg2++H2O,D正确;
所以本题答案为D。
13.在无色透明的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K+、H+、SO42- 、C1- B. Na+、CO32-、NO3-、Ca2+
C. Na+、NH4+、OH-、Cl- D. Na+、SO42-、Cu2+、C1-
【答案】A
【详解】A.K+、H+、SO42- 、C1-离子之间不能发生反应,所以本组离子能大量共存,故选A;
B.有离子反应发生:Ca2++ CO32-=CaCO3↓,所以Ca2+和CO32-不能大量共存,故不选B;
C.有离子反应发生:NH4++OH-=NH3•H2O,所以NH4+和OH-不能大量共存,故不选C;
D.含Cu2+的溶液有颜色,故不选D。
所以本题答案为A。
14.常温常压下,取四支完全一样的针筒,分别充入等质量的CH4、O2、CO2、SO2四种气体,其中充装SO2的是 ( )
A. B.
C. D.
【答案】A
【详解】在质量相等的情况下,用n=分别计算四种气体的物质的量,因为M(摩尔质量)各不相同,
(SO2)(CO2) (O2) (CH4),所以,当质量相同时有:n(CH4) >n(O2)n(CO2)n(SO2),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最小,体积最小,故选A。
所以本题答案为A。
15.意大利罗马大学的FulvioCacace等人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N4分子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N4属于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 N4的摩尔质量为56
C. N4在反应中可以体现氧化性或还原性
D. 等质量的N4与N2所含的原子个数比为2∶1
【答案】C
【详解】A.N4是一种只由N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故A错误;
B.N4的摩尔质量为56g/mol,故B错误;
C.N4在反应中,N的化合价为零价,既可以升高、也可以降低,所以N4既可以表现氧化性也可以表现还原性,故C正确;
D.N4与N2两种物质,都只由N原子构成,等质量的N4与N2所含的原子个数相等,故D错误;
所以本题答案为C。
16.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 H2SO4= H2++SO42- B. Ca(OH)2 = Ca2++(OH)2-
C. NaHCO3 = Na++H++CO32- D. Al2(SO4)3 = 2Al3++3SO42-
【答案】D
【详解】A.H2+应写成2H+,正确的电离方程式为:H2SO4= 2H++SO42-,所以A错误;
B.(OH)2-应写成2OH-,正确的电离方程式为:Ca(OH)2 = Ca2++2OH-,所以B错误;
C.HCO3-不能写成H++CO32-,正确的电离方程式为:NaHCO3 = Na++HCO3-,所以C错误;
D.Al2(SO4)3是强电解质电离方程式 :Al2(SO4)3= 2Al3++3SO42-,所以D正确;
所以本题答案为D。
17.被称为万能还原剂的NaBH4溶于水并和水反应:NaBH4 +2H2O = NaBO2 + 4H2↑下列为说法中正确的是(NaBH4中B元素为+3价)( )
A. NaBH4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 B. NaBH4是氧化剂,H2O是还原剂
C. 硼元素被氧化,氢元素被还原 D. 被氧化的元素与被还原的元素质量比为1:1
【答案】D
【详解】A. 在NaBH4中氢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至0价,所以NaBH4是还原剂,故A错误;
B、NaBH4中氢元素的化合价升高,NaBH4是还原剂;水中氢元素化合价降低,水是氧化剂,故B错误;
C、NaBH4中氢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硼元素化合价不变,故C错误;
D、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是NaBH4中的氢元素,被氧化,水中的氢元素被还原,被氧化的元素与被还原的元素质量比为1:1,故D正确;
所以本题答案为D。
18.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元素的单质一定由氧化或还原该元素的化合物制得
B. 在化学反应中,得电子越多的氧化剂,其氧化性就越强
C. 阳离子只能得到电子被还原,阴离子只能失去电子被氧化
D. 含有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大多数元素的单质由氧化或还原该元素的化合物制得,但不活泼金属元素的单质可由自然界直接得到,故A错误;B.氧化性的强弱与得电子的难易程度有关,则在化学反应中,得电子越多的氧化剂,其氧化性不一定强,故B错误;C.处于中间价态的离子既能被氧化又能被还原,如Fe2+、SO32-等,故C错误;D.一般含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如高锰酸钾、硝酸等,但二氧化碳不具有强氧化性,故D正确;故选D。
19.营养学专家告诫大家:吃饭时不要同时大量食用海鲜(如虾、蟹、牡蛎等,其体内含有无毒的+5价的砷(As)元素)和某些蔬菜水果(如西红柿、土豆等,其体内富含维生素C),否则它们之间容易反应,生成剧毒的As2O3。对于产生剧毒的过程,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维生素C能将+5价砷氧化成As2O3 B. 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C. 维生素C在反应中作还原剂 D. 含砷物质发生了还原反应
【答案】A
【详解】A.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将+5价砷还原成As2O3,故A错误;
B. 维生素C将+5价砷还原成+3价砷,说明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故B.正确;
C.在反应中还原剂具有还原性,故C正确;
D. 无毒的+5价的砷(As)元素,由+5价变成了+3价,发生了还原反应,故D正确;
所以本题答案为A。
20.设N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18gH2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22.4L
B. 常温常压下28g以任意比组成的CO与N2混合气体中含有2NA 个原子
C. 5.6g Fe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D. 将0.1mol氯化钠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浓度为0.1mol·L-1
【答案】B
【详解】A.18gH2O的物质的量为1mol,但在标准状况下,水是液态,所以其体积不是22.4L,故A错误;
B.CO与N2摩尔质量均为28g/mol,都是双原子分子,根据n=物质的量均为1mol,所含的原子数为2NA个原子,故B正确;
C.根据n=计算Fe的物质的量,结合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5.6g Fe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故C错误;
D.将0.1mol氯化钠溶于1L水中得到溶液体积大于1L,所得溶液浓度小于0.1mol/l,故D错误;
所以本题答案为B。
21.氮化铝(AlN)广泛应用于电子、陶瓷等工业领域。在一定条件下,AlN可通过反应Al2O3+N2+3C2AlN+3CO合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上述反应中,N2是还原剂,Al2O3是氧化剂
B. 上述反应中,每生成1molAlN需转移3mol电子
C. AlN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
D. CO是还原产物
【答案】B
【详解】A.反应方程式可知,Al、O的化合价反应前后没有变化,N的化合价由“0”价变为“-3”价,而C的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因此N2是氧化剂,Al2O3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故A错误;
B.N的化合价由“0”价变为“-3”价,故每生成1molAlN需转移3mol电子,故B正确;
C.氮化铝中Al的化合价为“+3”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计算,氮元素的化合价是“-3”价,故C错误;
D.在反应过程中C由“0”价变为+2价,所以CO是氧化产物,故D错误;
所以本题答案为B。
22.300 mL Al2(SO4)3溶液中,含Al3+为1.62 g,将溶液取出1/3后又稀释到300mL,此时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
A. 0.1 mol/L B. 0.4 mol/L
C. 0.067 mol/L D. 0.3 mol/L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300 mL Al2(SO4)3溶液中含有n(Al3+)==0.06mol, n(SO42-)=0.06×=0.09mol,将溶液取出1/3,该溶液含n(SO42-)=0.09×1/3=0.03mol,故C(SO42-) =0.03÷(300×10-3)=0.1 mol/L,正确。
23.标准状况下,V L HCl(气体)溶于1000 g水中,得到的盐酸密度为ρg/cm3,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 V /22.4 mol/L B. 1000 Vρ/(22400+36.5V) mol/L
C. Vρ/(22400+36.5 V)mol/L D. Vρ/22400 mol/L
【答案】B
【详解】标准状况下,V L HCl气体的物质的量为=mol,氯化氢的质量 mol×36.5g/mol=g,溶液质量为1000g+g,溶液的体积为(1000g+g)/ ρg/cm3=mL,则溶液的浓度为mol / mL = mol/L,故选B。
24.已知常温下,在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 ①16H++10Z-+2XO4-=2x2++5Z2+8H2O ②2A2++B2=2A3++2B- ③2B-+Z2=B2+2Z- 由此推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反应Z2+2A2+=2A3++2Z-可进行
B. Z元素在③反应中被还原
C. 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X2+ 、Z- 、B-、 A 2+
D. 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XO4-、Z2、B2、A3+
【答案】C
【详解】A.根据反应2A2++B2=2A3++2B-,可得氧化性是B2>A3+,2B-+Z2=B2+2Z-,可得氧化性是Z2>B2,所以有氧化性顺序是Z2>B2>A3+,反应Z2+2A2+=2A3++2Z-可以进行,故A正确;
B. Z元素在③反应中,化合价由“0”价变为-1价,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所以B正确;
C.反应①16H++10Z-+2XO4-=2X2++5Z2+8H2O中,还原性Z->X2+;反应②2A2++B2=2A3++2B-中,还原性A2+>B-;反应③2B-+Z2=B2+2Z-中,还原性B->Z-,所以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2+>B->Z->X2+,故C错误;
D.反应①16H++10Z-+2XO4-=2x2++5Z2+8H2O中,氧化性XO4->Z2;反应②2A2++B2=2A3++2B-中,氧化性B2>A3+;反应③2B-+Z2=B2+2Z-中,氧化性Z2>B2,所以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XO4->Z2>B2>A3+,故D正确;
所以本题答案为C。
25.在体积相同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满C2H4和C3H6气体,当这两个密闭容器中温度和气体密度相等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种气体的分子数相等 B. C2H4比C3H6的质量小
C. 两种气体的压强相等 D. 两种气体的原子数相等.
【答案】D
【详解】A.两者质量相等,但摩尔质量不同(M)不同,则其物质的量不同、分子数不相等,故A错误;
B.两者密度相等、体积相同,由可以知道质量相同,故B错误;
C.两者质量相等,但摩尔质量不同(M)不同、则其物质的量不同、压强不等,;故C错误;
D.两者质量相同,最简式均为CH2,则CH2的物质的量相同,原子的物质的量为CH2的物质的量的3倍,所以原子数目相同,故D正确;
所以答案为D。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0分)
26.(1)下列物质中①NaCl晶体 ②液态S03 ③醋酸 ④汞 ⑤BaS04固体 ⑥酒精 ⑦熔化的KN03 属于电解质的是(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质量为3.9 g的Na2X中含有Na+的物质的量为0.1mol,则Na2X的摩尔质量为______,
(3)某气体对氧气的相对密度为2,则此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
(4)3.01×1022个S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质量为________,含有质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5)某地酸雨经检验,除含氢离子外,还有如下离子:c(Na+)=1.4×10-3 mol·L-1 ,c(Cl-) =3.5×10-3 mol·L-1 ,c(NH) =2.3×10-3 mol·L-1 , c(SO) =1.5×10-3 mol·L-1。则该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为_____________ mol·L-1。
【答案】(1). ① ③ ⑤ ⑦ (2). 78g/mol (3). 64 (4). 0.05mol (5). 1.6g (6). 0.8mol (7). 0.9mol (8). 2.8 ×10-3
【详解】(1).电解质是在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可以导电的化合物。所以① ③ ⑤ ⑦是电解质。
(2).n(Na2X)=n(Na+)=0.05mol,所以M(Na2X)==78g/mol。
(3).因为在相同的条件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相对分子量之比,所以此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322=64。
(4).依据n=N/NA,求物质的量,n=m/M,求质量,硫原子质子数是16,S2-的电子数是18;所以3.01×1022个S2-的物质的量为0.05mol,质量为1.6g,含有质子的物质的量为0.8mol,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9mol。
(5).因为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是守恒的,所以有c(Na+)+c(NH)+c(H+)= c(Cl-)+2c(SO),解得c(H+)=2.8 ×10-3 mol·L-1。
27.用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配制0.2 mol·L-1的Na2CO3溶液480 mL。
(1)本实验用到的仪器除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外还需要______________,应称取Na2CO3·10H2O晶体的质量为________克。
(2)下列操作中,容量瓶所不具备的功能有________。
A.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 B.贮存溶液
C.测量容量瓶规格以下的任意体积的液体 D.用来加热溶解固体溶质
(3)配制0.2 mol·L-1的Na2CO3溶液480 mL的主要步骤有:①溶解 ②计算 ③转移洗涤 ④定容摇匀 ⑤称量;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4)根据下列操作对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有(填序号)____________。
①碳酸钠晶体失去了部分结晶水 ②用“左码右物”的称量方法称量晶体
③碳酸钠晶体不纯,其中混有氯化钠 ④定容时俯视
⑤容量瓶未经干燥就使用 ⑥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到刻度线
【答案】(1). 500 mL容量瓶 (2). 28.6 (3). BCD (4). ②⑤①③④ (5). ①④
【详解】(1).配制溶液的操作步骤:首先计算出需要的药品的质量,然后用托盘天平称量,后放入烧杯中溶解,同时用玻璃棒搅拌,待溶液冷却至室温后,用玻璃杯引流移液至500ml容量瓶,然后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至3次,将洗涤液也注入容量瓶,然后向容量瓶中注水,至液面离刻度线1至2cm时,改用胶头滴管逐滴加入,至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然后摇匀、装瓶,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根据题目提供的仪器可以知道,还需要的仪器有500mL容量瓶;根据n=cV可以知道需要的Na2CO3的物质的量n=0.5L×0.2mol/l=0.1mol,即需要的Na2CO3•10H2O晶体也为,质量m=nM=0.1mol/mol=28.6g,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500m容量瓶;28.6g。
(2).容量瓶作为精密仪器,不可用于储存和溶解固体,不能用于稀释浓溶液,也不能测量除其规格以外容积的液体体积,所以本题答案为BCD;
(3).操作过程是:计算、称量、溶解、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故正确的操作顺序是:(2)(5)(1)(3)(4),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2)(5)(1)(3)(4);
(4). ① Na2CO3•10H2O晶体失去了部分结晶水后, Na2CO3的质量分数增大,故物质的量增大,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
②用“左码右物”的称量方法称量晶体(使用游码),会导致所称量的固体的质量偏小,故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
③碳酸钠晶体不纯,其中混有氯化钠,会导致碳酸钠的物质的量偏小,故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
④定容时俯视,导致溶液体积偏小,溶液浓度偏大;
⑤只要最后定容时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即可,至于水是事先就有的还是后来加入的,对浓度无影响;
⑥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是正常的,再加水至刻度线会导致浓度偏低;
故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有:(1)(4);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1)(4)。
28.(1)下列微粒中,只有氧化性的是_____________ (用字母填写,下同),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A. Cl2 B. S2— C. H+ D. Na E. FeCl2
(2)在4HCl(浓)+MnO2 MnCl2+Cl2↑+2H2O反应中
①氧化剂是________,氧化产物是________;
②被氧化与未被氧化的HCl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若有7.3gHCl被氧化,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③用单线桥法标出此反应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4HCl(浓)+MnO2 MnCl2+Cl2↑+2H2O____
【答案】(1). C (2). AE (3). MnO2 (4). Cl2 (5). 1:1 (6). 0.2mol (7).
【详解】(1)氢元素的化合价有-1、0、+1,而H+是+1价,处于最高价,所以H+只有氧化性, Cl2中Cl的化合价为0价、FeCl2中的Fe为+2价,均为中间价态,所以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故答案为C;AE;
(2)①在4HCl(浓) + MnO2 MnCl2 + Cl2↑ + 2H2O反应中,Mn由+4价变成了+2价,化合价降低,所以MnO2是氧化剂,Cl由-1价变成了0价,化合价升高,所以Cl2是氧化产物,故答案为MnO2 ; Cl2
②从方程式中可以看出,被氧化的HCl和未被氧化的HCl,物质的量之比为1:1,所以质量之比为1:1;7.3g的HCl为0.2mol,设有7.3gHCl被氧化,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x,则有2:2=0.2:x,x=0.2mol,故答案为1:1;0.2mol。
③用单线桥法标出此反应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29.现有12.8g CO和CO2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其体积为8.96 L。回答下列问题:
(1)该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___。
(2)混合气体中碳原子的个数为___________(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3)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如图所示装置,最后收集在气球中(实验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①气球中收集到的气体为___________其体积为________L。
②被除去气体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答案】(1). 32g/mol (2). 0.4NA (3). CO (4). 6.72L (5). CO2+2OH-=CO32-+H2O
【详解】(1)该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n= =0.4mol,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 M= = =32g/mol;
(2)每摩尔和CO2均含有碳原子,所以混合气体中碳原子的物质的量和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谈的物质的量为:0.4mol,故碳原子的个数为:. 0.4NA;
(3)混合气体中CO2和氢氧化钠反应,而CO不能反应,设混合气体中一氧化碳物质的量为x,二氧化碳物质的量为y,则28x+44y=12.8,且x+y=0.4,解得x=0.3mol,故V(CO)=0.3mol=6.72L,即气体的体积为6.72L;
②被除去气体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2OH-=CO32-+H2O。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