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展开
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相对原子质量:H-1,O-16,C-12,Na-23,Cl-35.5,N-14,Cu-64,S-32,K-39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研究物质的性质时,常用到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方法
B. 制陶、冶金、酿酒等生产过程中,肯定发生了化学反应
C. 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提出了原子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D. 我国化学家在1965年第一次人工合成了具有生命活性的蛋白质,为世界生命科学的研究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观察、实验、分类、比较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常用方法,正确;B、制陶、冶金、酿酒等生产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肯定发生了化学反应,正确;C、1803年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错误;D、我国化学家在1965年第一次人工合成了具有生命活性的蛋白质,牛胰岛素,为世界生命科学的研究和发展作出了贡献,正确。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Na2O2可用作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
B. Na2O和Na2O2投入水中都能生成NaOH
C. Na2O2和Na2O均可以露置在空气中保存
D. NaCl的性质稳定,可用作调味品
【答案】C
【详解】A、Na2O2可与水及二氧化碳反应均可生成氧气,可用于呼吸面具中提供氧气,故A正确;B、Na2O是碱性化物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过氧化钠是过氧化物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所以 Na2O和Na2O2投入水中都能生成NaOH,故B正确;C、Na2O2露置在空气中易与二氧化碳、水反应, Na2O露置在空气中易与二氧化碳反应,均易变质,故C错误;D、氯化钠性质稳定,是调味剂,是食用盐,故D正确;故选C。
3.已知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3g金属钠变成钠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2NA
B. 常温常压下,11.2L氯气中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
C. 通常状况下,32g氧气所含有的原子数目为2NA
D. 100ml2mol·L-1的氯化钠溶液中含各离子数目之和为0.2NA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n=m/M可知2.3g金属钠的物质的量n==0.1mol,反应后钠元素变为+1价,故失去的电子为0.1mol,个数为0.1NA,A错误;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不是22.4L/mol,故11.2L氯气的物质的量不是0.5mol,含有的原子数目不是NA,B错误;根据n=m/M可知32g氧气的物质的量n==1mol,而1molO2含2mol氧原子,即原子数目为2NA,C正确;氯化钠溶液中除了Na+和Cl-,还有H+和OH-,D错误。
4.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氢气在Cl2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瓶口有白雾生成
B. 铁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红色的烟
C. 钠在Cl2中燃烧,生成白色的雾
D. 铜丝在Cl2中燃烧,生成棕黄色的烟
【答案】C
【详解】A、在点燃条件下,氢气能在氯气中燃烧生成苍白色火焰,生成的HCl遇水蒸气形成盐酸小液滴,所以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瓶口有白雾,故A正确;B、铁与氯气反应生成棕褐色的氯化铁,产生棕红色的烟,故B正确;C、钠与氯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的烟,生成氯化钠,故C错误;D、氯气具有强氧化性,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铜,现象为:产生棕黄色的烟,故D正确;故选C。
5.300 ml 0.1 mol/L的ALCl3溶液与200 ml 0.3 mol/L的NaCl溶液中c(Cl-)之比为( )
A. 1:1 B. 1:2 C. 1:3 D. 3:2
【答案】A
【解析】根据氯化铝与氯化钠的化学式可知,溶液中氯离子浓度分别是0.1mol/L×3和0.3mol/L×1,所以两份溶液中氯离子的浓度之比是1︰1的,答案选A。
6.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1 mol OH-所含电子数为10NA
B. 2 L 0.5 mol·L-1Na2SO4溶液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0.2NA
C. 标准状况下,1.12 LH2O 含有的氢原子数为0.1NA
D. 14 g由CO和N2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总数为NA
【答案】A
【详解】A.一个OH-中含有10个电子,则1 mol OH-所含电子数为10NA,故A正确;
B.2L0.5mol/L硫酸钠溶液中含硫酸钠物质的量为1mol,含SO42-物质的量为1mol,SO42-所带负电荷数为2NA个,故B错误;
C.标况下,水为液体,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其物质的量,故C错误;
D. CO和N2的摩尔质量均为28g/mol,所以14 g由CO和N2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总数为×NA=0.5NA,故D错误;
答案选A。
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标准状况下,1L HCl 和 1L H2O 的物质的量相同;②标准状况下,1gH2 和 14gN2 的体积相同;
③28g CO 的体积为 22.4L;④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同,则它们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也相同;⑤在同温同体积时,气体物质的物质的量越大,则压强越大;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与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
A. ①②③ B. ②⑤⑥ C. ②③⑥ D. ④⑤⑥
【答案】B
【解析】标准状况下,H2O不是气体,而HCl为气体,故虽然二者体积相同,但物质的量不相同,①错误;同样在④中所指的物质不一定是气体,④错误;标准状况下,1 g H2和14 g N2的物质的量均为0.5 mol,故二者体积相同,②正确;③中28 g CO的物质的量是1 mol,但温度、压强不确定,所以不一定是22.4 L,③错误;同温同体积时,气体的压强与物质的量成正比,所以物质的量越大,则压强越大,⑤正确;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与其相对分
子质量成正比,⑥正确,故选B。
8.将钠、镁、铝各0.3 mol分别放入100 mL 1 mol/L的盐酸中,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 )
A. 1∶2∶3 B. 3∶1∶1 C. 6∶3∶2 D. 1∶1∶1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2Na+2HCl=2NaCl+H2↑、Mg+2HCl=MgCl2+H2↑、2Al+6HCl=2AlCl3+3H2↑,钠与盐酸反应时钠过量,过量的钠与水继续反应生成氢气,生成氢气共0.15mol,镁、铝与盐酸反应时镁和铝均过量,由盐酸计算出生成氢气均为0.05mol。
9. 下列有关试剂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 )
A. 少量的钠保存在煤油中 B. 新制的氯水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C. 漂白粉要密闭保存 D. 浓盐酸保存在敞口试剂瓶中即可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钠易与空气中氧气、水等反应,但与煤油不反应,密度比煤油大,可保存在煤油中,A正确;氯水中含有次氯酸,不稳定,应避光保存,B正确;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钙,可与空气中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易分解的次氯酸而变质,C正确;浓盐酸易挥发,应密闭保存, D错误。
10.使用胆矾(CuSO4·5H2O)配制0.1mol/L的硫酸铜溶液,正确的操作是( )
A. 称取胆矾25g,溶解在1L水里
B. 将胆矾加热除去结晶水后,称取16g溶解在1L水里
C. 将16g胆矾溶于水,然后将此溶液稀释至1L
D. 将25g胆矾溶于水,然后将此溶液稀释至1L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溶解在1L水当中,溶液的体积不是1L,错误;B、溶解在1L水当中,溶液的体积不是1L,错误; C、配制1000mL0.1mol/L的硫酸铜溶液需胆矾的质量为1L×0.1mol/L×250g/mol=25.0g,错误;D、配制1000mL0.1mol/L的硫酸铜溶液需胆矾的质量为1L×0.1mol/L×250g/mol=25.0g,溶于水,然后将此溶液稀释至1L,可得0.1mol/L的硫酸铜溶液,正确。
11.下图分别表示四种操作,其中有两处错误的是( )
A. 读数 B. 稀释
C. 称量 D. 溶解
【答案】B
【解析】A,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有一处错误,读数时仰视了,故A不符合题意。B,图中有两处错误:(1)在量筒中进行浓硫酸的稀释,(2)把水加入浓硫酸中,容易使液体飞溅,故B符合题意。C,NaOH固体易潮解,不能将其放在纸上,应该放在玻璃器皿中,有一处错误即放在纸上称量氢氧化钠,故C不符合题意。D,溶解操作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加快溶解速率。C中有一处错误,通过摇动烧杯使固体溶解,这样会使烧杯内的液体溅出,故D不符合题意。本题选B。
12.标准状况下有①0.112 L 水;②3.01×1023 个氯化氢分子;③13.6 g H2S 气体;④0.2 mol NH3,下列对这 四种物质的关系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
A. 体积:①③②④ B. 密度:④①③②
C. 质量:①④③② D. 氢原子数:②④③①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标准状况下0.112 L水的质量是112g,物质的量是112g÷18g/mol=6.2mol,氢原子的物质的量是12.4mol;3.01×1023个氯化氢分子的物质的量是0.5mol,质量是18.25g,氢原子的物质的量是0.5mol;13.6 g H2S气体的物质的量是13.6g÷34g/mol=0.4mol,氢原子的物质的量是0.8mol;0.2 mol氨气的质量是3.4g,氢原子的物质的量是0.6mol。A、体积:①④③②,A错误;B、密度:④③②①,B错误;C.质量:④②③①,C错误;D.氢原子数:②④③①,D正确,答案选D。
13.将钠和碳分别置于下图所示的两个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完毕冷却至室温后,打开 装置中的两个活塞,这时观察到( )
A. 水进入左瓶 B. 水进入右瓶
C. 水同时进入两瓶 D. 水不进入任何一瓶
【答案】A
【详解】钠燃烧消耗氧气,左侧压强减小。碳燃烧生成CO2,压强不变。所以水应该进入左瓶,答案选A。
14.有BaCl2和NaCl的混合溶液aL,将它均分成两份.一份滴加稀硫酸,使Ba2+完全沉淀;另一份滴加AgNO3溶液,使Cl- 完全沉淀.反应中消耗xmolH2SO4、ymolAgNO3.据此得知原混合溶液中的Na+的浓度是( )
A. mol•L-1 B. mol•L-1 C. mol•L-1 D. mol•L-1
【答案】D
【解析】设每份中的Ba2+离子的物质的量为m,Cl-离子的物质的量为n,
,解得m=xmol,
,解得n=ymol,设每份中的钠离子的物质的量为z,BaCl2和NaCl的混合溶液不显电性,则x×2+z=y,z=(y-2x)mol,则原溶液中的钠离子为(y-2x)mol×2=(2y-4x)mol, c(Na+)= ,故D正确。
15.将金属钠分别投入下列物质的溶液中,有气体放出,且溶液质量减轻的是( )
A. 稀盐酸 B. K2SO4 C. CuCl2 D. NaOH 溶液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钠和盐酸的反应方程式为:2Na+2HCl═2NaCl+H2↑,根据方程式知,溶液增加的质量=m(Na)-m(H2),A错误;钠与硫酸钾溶液反应的实质是钠与水的反应,钠和水的反应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所以溶液质量增加,溶液增加的质量=m(Na)-m(H2),B错误;钠先和水的反应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生成的氢氧化钠和氯化铜反应,方程式为:2NaOH+CuCl2═2NaCl+Cu(OH)2↓,将两个方程式相加:2Na+2H2O+CuCl2═H2↑+2NaCl+Cu(OH)2↓,由方程式知,溶液的质量减轻, C正确;钠与NaOH溶液反应的实质是钠与水的反应,钠和水的反应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所以溶液质量增加,溶液增加的质量=m(Na)-m(H2),D错误。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16.(1)3.01×1023个CO2分子中含______mol氧原子,在标准状况下其体积为______L,它与______gH2O含有相同的氧原子数。
(2)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N2和CO2所含分子数比为______,体积比为______。
(3)某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25g•L-1,则28g该气体所含有的分子数为______。
(4)在标准状况下,22.4L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混合气体,其质量为30g,则其中氧气的质量为___g。
(5)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H2和A气体的质量分别为1.0g和16.0g,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
【答案】(1). 1 (2). 11.2 (3). 18 (4). 11:7 (5). 11:7 (6). NA (7). 16 (8). 32
【详解】(1)3.01×1023个CO2分子的物质的量是3.01×1023÷6.02×1023/mol=0.5mol,其中含1mol氧原子,在标准状况下其体积为0.5mol×22.4L/mol=11.2L。如果与水含有相同的氧原子数,则水的物质的量是1mol,质量是18g,故答案为:1、11.2、18;
(2)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N2和CO2所含分子数之比即为物质的量之比,为,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为11:7,故答案为:11:7、11:7;
(3)某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25g/L,则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5×22.4=28,所以28g该气体的物质的量是1mol,所含有的分子数为NA,故答案为:NA;
(4)在标准状况下22.4L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22.4L÷22.4L/mol=1mol,其质量为30g,则其平均摩尔质量为30g/mol,由平均值规律可知n(N2)=n(O2)=0.5mol,氧气的质量为0.5mol×32g/mol=16g,故答案为:16;
(5)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H2和A气体的质量分别为1.0g和16.0g,则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A的物质的量与氢气的物质的量相等,为1.0g÷2g/mol=0.5mol,所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0÷0.5=32,故答案为:32。
17.某银白色金属单质A在空气中加热燃烧时发出黄色火焰,得到淡黄色固体B,A暴露在空气中足够长时间变为C,B和酸性气体D能生成C,A和B都能与水生成E,E和D也能生成C。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C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A和水生成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和D生成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A在空气中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Na2CO3 (2). CO2 (3). NaOH (4). 2Na+2H2O═2NaOH+H2↑
(5). 2Na2O2+2CO2═2Na2CO3+O2 (6). 2Na+O2Na2O2
【解析】
【分析】某银白色金属单质A在空气中加热燃烧时发出黄色火焰,得到淡黄色固体B,则A是Na、B是Na2O2,A露置在空气中足够长时间变为C,银白色(钠的真面目)→变暗(生成Na2O)→变白色固体(生成NaOH)→成液(NaOH潮解)→结块(吸收CO2成Na2CO3•10H2O)→最后变成Na2CO3粉(风化),有关反应有:4Na+O2=2Na2O、Na2O+H2O=2NaOH、2NaOH+CO2=Na2CO3+H2O、Na2CO3+10H2O=Na2CO3•10H2O、Na2CO3•10H2O=Na2CO3+10H2O,则C是Na2CO3,B和酸性气体D能生成C,则D是CO2,A和B都能与水生成E,则E是NaOH;据此分析可得结论。
【详解】(1)通过以上分析知,A、B、C、D、E分别是Na、Na2O2、Na2CO3、CO2、NaOH,
故答案为:Na2CO3、CO2、NaOH;
(2)①钠和水反应生成NaOH和氢气,反应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
故答案为:2Na+2H2O=2NaOH+H2↑;
②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反应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故答案为:2Na2O2+2CO2=2Na2CO3+O2;
③钠在空气中加热生成过氧化钠,反应方程式为:2Na+O2Na2O2。
18.实验室需要0.1 mol/L NaOH溶液450 mL和0.5mol/L硫酸溶液480 mL。根据这两种溶液的配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的仪器中,配制溶液需要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配制上述溶液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2)根据计算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g。在实验中其他操作均正确,若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则所得溶液浓度__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0.1 mol/L。 若NaOH溶液在转移至容量瓶时,洒落了少许,则需要如何操作:_______。
(3)根据计算得知,所需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l.84 g/cm3的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_mL。如果实验室有10 mL,15 mL,20 mL量筒,应选用__________mL的量筒最好。配制过程中需先在烧杯中将浓硫酸进行稀释,稀释时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
(4)下列操作会使配制的NaOH溶液浓度偏低的是___________。
A.用滤纸称量NaOH B.选用的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
C.定容摇匀后,液面下降,又加水至刻度线 D.整个配制过程中,容量瓶不振荡
【答案】 (1). BDE (2). 烧杯和玻璃棒 (3). 2.0 (4). 大于 (5). 重新配制 (6). 13.6 (7). 15 (8). 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缓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9). AC
【详解】(1)配制溶液需要五种玻璃仪器: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500mL容量瓶,所以如图所示的仪器中配制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A、C;配制上述溶液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烧杯、玻璃棒,故答案为:BDE、烧杯和玻璃棒;
(2)因无450 mL的容量瓶,配制NaOH溶液用500 mL的容量瓶,m(NaOH)=c·V·M=0.1 mol·L-1×0.5 L×40 g·mol-1=2.0 g;若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溶液的体积偏小,则所得溶液浓度偏大;若NaOH溶液在转移至容量瓶时,洒落了少许,导致溶质减少,则所得溶液浓度偏小,需要重新配制;故答案为:2.0、大于、重新配制;
(3)c(浓)·V(浓)=c(稀)·V(稀),[(1000×1.84 ×98%)÷98]×V(浓)=0.5×0.5,解得V(浓)≈0.013 6 L=13.6 mL;选用量筒的原则是比计算出来的体积稍大,误差小,则选用15 mL量筒最好;浓硫酸的密度比水大且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所以稀释时注意三点:酸入水、沿器壁、棒搅拌,则稀释时操作方法是将浓硫酸沿器壁缓缓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答案为:13.6、15、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缓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4)A.用滤纸称量NaOH,则由于氢氧化钠易吸水和二氧化碳,则实际称量的质量偏少,测定结果偏低,故A符合题意;B.选用的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及溶液的体积都没有影响,所以不影响配制结果,故B不符合题意;C.定容摇匀后,液面下降,又加水至刻度线,则测定结果偏低,故C符合题意;D.先加入的是密度较大的NaOH溶液,后加入的洗涤烧杯和玻璃棒的溶液密度较小,造成溶液密度不均匀,如果摇均匀密度大的和密度小的相溶体积会比二者原体积之和小,所配制溶液浓度偏大,故D与题意不符;故答案为:AC。
19.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1)氯气是一种黄绿色非金属气体,化学性质上和氧气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氯气也能支持燃烧,写出铁丝在氯气中燃烧的方程式:______;
(2)氯气和石灰乳反应可以制得漂白粉,漂白粉暴露在空气中因吸收了空气中的CO2和H2O而失效,漂白粉失效过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3)氯水中含有多种成分,因而具有多种性质,根据新制氯水分别与如图四种物质发生的反应,填空(b、c、d、e中重合部分代表物质间反应,且氯水足量)。
①c过程的反应方程式______,e过程中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d过程所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b过程证明了氯水的存在______微粒。
a.Cl2 b.Cl- c.HClO d.H+
【答案】(1). 2Fe+3Cl22FeCl3 (2). Ca(ClO)2+CO2+H2O=CaCO3↓+2HClO,2HClO2HCl+O2↑ (3). AgNO3+HCl=AgCl↓+HNO3 (4). Cl2+2NaOH=NaCl+NaClO+H2O (5). 溶液先变红而后褪色 (6). d
【详解】(1)铁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铁,形成红褐色的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3Cl22FeCl3,故答案为:2Fe+3Cl22FeCl3;
(2)漂白粉暴露在空气中因吸收了空气中的CO2和H2O而失效,是和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次氯酸,次氯酸见光分解得到氯化氢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O)2+CO2+H2O=CaCO3↓+2HClO,2HClO2HCl+O2↑;故答案为:Ca(ClO)2+CO2+H2O=CaCO3↓+2HClO,2HClO2HCl+O2↑;
(3)①c过程的反应是氯水中的盐酸和硝酸银反应得到氯化银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gNO3+HCl=AgCl↓+HNO3,e过程中的化学反应是氯水中的氯气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H2O;故答案为:AgNO3+HCl=AgCl↓+HNO3、Cl2+2NaOH=NaCl+NaClO+H2O;
②氯水中含有盐酸和次氯酸,盐酸具有酸性,次氯酸具有漂白性,d过程所观察到的现象是先变红色,后褪色;b过程是氯水中的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证明了氯水中存在酸,存在的微粒为H+,故选d,故答案为:溶液先变红而后褪色、d。
20.某同学设计了测定气体摩尔体积的探究实验,利用氯酸钾分解制O2。
实验步骤如下:
①连接好实验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把适量的氯酸钾粉末和少量二氧化锰粉末混合均匀,放入干燥的试管中,准确称量试管和药品的总质量为16.0g;
③加热,开始反应,直到不再有气体产生为止;
④测量排入量筒中水的体积为284.3mL,换算成标准状况下氧气的体积为279.0mL;
⑤准确称量试管和残留物的质量为15.6g。
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______.
(2)以下是测量收集到气体体积必须包括的几个步骤: ①调整量筒的高度使广口瓶和量筒内的液面高度相同;②使试管和广口瓶内气体都冷却至室温;③读取量筒内液体的体积,这三步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填写步骤代号),进行③的实验操作时,若仰视读数,则读取氧气的体积__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实验过程中产生氧气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mol;实验测得氧气的气体摩尔体积是____________L/mol(列出算式即可)。
【答案】(1). 往广口瓶中注满水,塞紧橡胶塞,按装置图连接好装置,用手将试管底部捂热,若观察到广口瓶中长玻璃管内液面上升,松开手后,过一会儿长玻璃管内的液面下降,则证明该装置不漏气 (2). ②①③ (3). 偏小 (4). 0.0125 (5). 22.32L/mol
【详解】(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往广口瓶中注满水,塞紧橡胶塞,按装置图连接好装置,用手将试管底部捂热,若观察到广口瓶中长玻璃管内液面上升,松开手后,过一会儿长玻璃管内的液面下降,则证明该装置不漏气;
(2)在测量气体的体积之前应先冷却气体,然后调节液面,使之与外界压强相等,则应按以下顺序操作: ②使试管和广口瓶内气体都冷却至室温;①调整量筒的高度使广口瓶和量筒内的液面高度相同;③读取量筒内液体的体积,故序号是②①③;进行③的实验操作时,若仰视读数,由于量筒的小刻度在下,大刻度在上,所以读取氧气的体积偏小;故答案为:②①③、偏小;
(3)实验过程中产生氧气的物质的量是(16.0 g-15. 6 g)÷32g/mol=0.0125mol,实验测得氧气的气体摩尔体积是Vm=V÷n=0.2790L÷0.0125mol= 22.32 L/mol;故答案为:0.0125、22.32L/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