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展开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1.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它的主要特点之一是提高原子的利用率,使原料中所有的原子全部 转化到产品中,实现“零排放”。下列反应符合绿色化学这一特点的是( )
A. 工业冶炼 Fe2O3+3CO 2Fe+3CO2
B. 用生石灰制熟石灰 CaO+H2O=Ca(OH)2
C.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CaCO3+2HCl=CaCl2+H2O+CO2↑
D. 实验室制取氢气 Zn+H2SO4=ZnSO4+H2↑
【答案】B
【详解】A. 工业冶炼Fe2O3+3CO2Fe+3CO2中生成物是两种,原子利用率没有达到100%,A错误;
B. 用生石灰制熟石灰CaO+H2O=Ca(OH)2中生成物只有一种,原子利用率达到100%,B正确;
C.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CaCO3+2HCl=CaCl2+H2O+CO2↑中生成物是三种,原子利用率没有达到100%,C错误;
D. 实验室制取氢气Zn+H2SO4=ZnSO4+H2↑中生成物是两种,原子利用率没有达到100%,D错误;
答案选B。
2.空气中的自由电子附着在分子或原子上形成的空气负离子(也叫阴离子)被称为“空气维生素”,O22-就是一种空气负离子,O22-的摩尔质量为( )
A. 32 g B. 34 g
C. 32 g/mol D. 34 g/mol
【答案】C
【解析】如果质量的单位用g表示;则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所以该微粒的摩尔质量是32g/mol,选项C正确,答案选C。
3.下面是某同学的化学笔记,需要改正的是( )
A. 钠离子结构示意图: B. 氯 原 子 结 构 示 意 图 :
C. 在自然界中,钠元素和氯元素只以化合态存在 D. Na2O2 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
【答案】D
【详解】A、Na+核电荷数为11,核外电子数为10,钠离子结构示意图:,故A正确;
B、Cl原子核电荷数为17,核外电子数为17,氯原子结构示意图 : ,故B正确;
C、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容易失去,表现强的还原性,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容易得一个电子,表现强的氧化性,所以在自然界中,钠元素和氯元素只以化合态存在,故C正确;
D、Na2O2 中钠元素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故D错误。
答案选D。
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答案】C
【详解】A、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易发生危险,故A错误;
B、过滤时,不能直接把液体倒入过滤器中,应用玻璃棒引流,B错误;
C、读取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时,视线要与刻度线、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在一条直线上,C正确;
D、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氯化钠应放左盘,砝码放右盘,D错误;
正确选项C。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
B. 化学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认识分子
C. 研究物质的性质,常常运用观察、实验、 分类、比较等方法
D. 化学家可以在微观层面上操纵分子和原子,组装分子材料、分子器件和分子机器
【答案】B
【详解】A.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门捷列夫整理了元素周期表,提出了元素周期律,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B.化学的研究目的是帮助人们认识、改造和应用物质,不是认识分子,故B错误;
C.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D.科学的发展非常迅速,化学家可以在微观层面上操纵分子和原子,从而用分子或原子来组装分子材料、分子器件和分子机器,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答案选B。
6.查阅资料发现,金属钠能与酒精在常温下反应。研究性学习小组要探究金属钠与酒精反应以及钠 与水反应的异同点,下列研究方法中无需用到的是( )
A. 实验法 B. 模型法 C. 观察法 D. 比较法
【答案】B
【解析】A、以上是通过探究实验来完成,用到实验法,选项A不选;B、过程中没有涉及模型,没有从微观的结构去验证,不需要模型法,选项B选;C、实验过程中需要观察实验现象,涉及观察法,选项C选;D、通过对金属钠与酒精和金属钠与水的反应异同比较,涉及比较法,选项D不选。答案选B。
7.非金属溴与氯气的性质很相似。在探究溴单质的性质时,其基本程序应该是( )
A. 做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解释,得出结论
B. 观察溴的外观性质→做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解释,得出结论
C. 观察溴的外观性质→预测溴的化学性质→做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解释,得出结论
D. 预测溴的性质→做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解释,得出结论→观察溴的外观性质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探究一种物质的性质,程序是观察外观,如状态、气味等,然后预测化学性质,用实验进行验证,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因此选项C正确。
8.下列关于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实验后剩余的钠粒,不能放回原试剂瓶中
B. 钠着火后,可用泡沫灭火器来灭火
C. 钠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少量的钠可以保存在与钠不反应的煤油中
D. 当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有大量红色固体铜出现
【答案】C
【详解】A、实验剩余的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应放回原试剂瓶,即剩余的钠应放回原试剂瓶,故A错误;
B、钠燃烧后的产物过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氧气,使燃烧加剧,故B错误;
C、钠的密度比煤油的大,且和煤油不反应,故保存在煤油中可以隔绝空气和水,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D、钠和盐溶液反应时,先和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再和盐反应,即不能置换出金属铜,故D错误。
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9.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瓶口上方有白色烟雾
B. 铁丝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棕褐色的浓烟,产物溶于水,溶液呈浅绿色
C. 铜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棕黄色烟,产物溶于水,溶液呈蓝绿色
D. 向新制氯水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充分震荡后溶液呈红色
【答案】C
【详解】A.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可形成白雾,不会出现烟,A项错误;
B.铁与氯气反应生成棕褐色的氯化铁,可产生棕褐色的烟,产物溶于水,溶液呈黄色,B项错误;
C.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铜,现象为产生棕黄色的烟,加入少量水形成蓝绿色溶液,C项正确;
D. 新制的氯水显示酸性,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呈红色,但是含有的次氯酸具有漂白作用,能使红色退去,即氯水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后,充分振荡后溶液先变红色然后红色退去,D项错误。
答案选C。
10.在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它们在不同的反应中表现各自的性质,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一 致且正确的是( )
A. 加入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溶液中有 Cl2 存在
B. 溶液呈现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 Cl2 存在
C. 先加入盐酸酸化,再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有 Cl-存在
D. 新制氯水放置数天后酸性将减弱
【答案】B
【详解】A、次氯酸有强氧化性能使有色布条褪色,向氯水中加入有色布条,一会儿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溶液中有HClO存在,故A错误;
B、氯气是黄绿色气体,且有刺激性气味,如果氯水溶液呈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Cl2分子存在,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C、盐酸中含有氯离子,向氯水中加入盐酸后再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不能说明氯水中含有氯离子,故C错误;
D、氯水放置数天后,次氯酸分解生成盐酸,酸性增强,pH将变小,故D错误。
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11.将一小块金属钠长期露置于空气中发生一系列变化,最终产物是( )
A. NaOH B. Na2O C. Na2O2 D. Na2CO3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Na的性质活泼,易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Na2O,Na2O易与水反应生成NaOH,NaOH吸收空气中的水和CO2生成Na2CO3•xH2O,Na2CO3•xH2O风化脱水生成Na2CO3;答案选D。
12.下列物质中,与氯气、盐酸都能发生反应且生成不同氯化物的是( )
A. Fe B. Al C. Cu D. Zn
【答案】A
【解析】A.铁能够在氯气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3Cl22FeCl3,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Fe与氯气反应生成FeCl3,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2,生成的氯化物不同,故A正确;B.铝能够在氯气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3Cl22FeCl3,铝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6HCl═2AlCl3+3H2↑,铝与氯气反应生成AlCl3,与盐酸反应生成AlCl3,生成的氯化物相同,故B错误;C.铜和氯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Cu+Cl2CuCl2,生成氯化铜,铜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的后面,和盐酸不反应,故C错误;D.锌能够在氯气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Cl2ZnCl2,锌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2HCl═ZnCl2+H2↑,锌与氯气反应生成ZnCl2,与盐酸反应生成ZnCl2,生成的氯化物相同,故D错误;故选A。
13.气体的体积主要由以下什么因素决定的( )
①气体分子的直径 ②气体物质的量的多少
③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④气体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决定物质体积的因素由物质所含分子数的多少、分子大小和分子间距。气体分子间距远大于气体分子直径,故决定气体体积的因素为气体物质的量多少和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选C。
14.容量瓶是用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定量仪器,其上标有:①温度 ②浓度③容积 ④压强 ⑤刻度线这五项中的( )
A. ①③⑤ B. ③④⑤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容量瓶上有温度,容积,刻度线,选A。
15.下列实验中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 ②pH 试纸的使用 ③过滤 ④蒸发 均用到的仪器是( )
A. 试管 B. 漏斗 C. 胶头滴管 D. 玻璃棒
【答案】D
【详解】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使用玻璃棒的作用是溶解、引流;
②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需使用玻璃棒蘸取溶液;
③过滤使用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④蒸发和溶解使用玻璃的作用是搅拌。
所以以上实验中均用到的仪器是玻璃棒,答案选D。
1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1mol 任何物质都含有约 6.02×1023 个原子
B. 0.012 kg 12C 含有约 6.02×1023 个碳原子
C. 在使用摩尔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时,应指明粒子的种类
D. 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答案】A
【详解】A选项、并不是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约6.02×1023个原子。如1molH2应该含有2×6.02×1023个氢原子,故A选项错误;
B选项、以0.012 kg 12C所含的碳原子数作基准,其近似值为6.02×1023个;0.012 kg 12C 所含的原子数称为阿伏伽德罗常数,近似为6.02×1023mol-1,故B正确;
C选项、在使用物质的量时,应必须指明粒子的种类,如“1mol氢”这样的描述是模糊不清的,这里的“氢”指代不明,可以理解为氢气(可表示宏观上的也可表示微观上的),也可理解为氢原子。故用摩尔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时,必须用化学符号指明粒子的种类,故C正确;
D选项、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7个物理量为长度、质量、时间、电流强度、发光强度、温度、物质的量),故D正确;
故答案选A。
17.设 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肯定正确的是( )
A. 22.4L CO 和 CO2 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的碳原子数一定是 NA
B. 1L 0.3mol ·L-1 Na2SO4 溶液中,含有 Na+和 SO42― 总数为 0. 6NA
C. 常温常压下,32g O2 和 32g O3 所含氧原子数都是 2NA
D. 标准状况下,11.2L H2O 含有 0.5NA 分子
【答案】C
【解析】考查阿佛加德罗常数的应用。选项A不正确,语文不一定是在标准状况下;根据硫酸钠的化学式可知,1L 0.3mol ·L-1Na2SO4溶液中,含有Na+和SO42- 总数为0. 8NA,选项B不正确;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不能适用于气体摩尔体积,选项D不正确,因此正确的答案选C。
18.已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与它的摩尔质量成正比。一只气球若放在空气 (空气平均摩尔质 量为 29 g·mol-1)中可静止不动,那么在相同条件下该气球放在下列气体中会下沉的是( )
A. O2 B. Cl2 C. CO2 D. CH4
【答案】D
【解析】一只气球若放在空气中可静止不动,说明气球中气体的密度与空气相同;气球放入密度比它小的气体中会下沉,气球放入密度比它大的气体中会上浮;O2 、Cl2 、CO2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 CH4的密度小于空气,所以该气球放在甲烷气体中会下沉,故D正确。
19.人体血浆中平均每 100 mL 中含 10.02 mg Ca2+ (Mr=40.08),则血液中 Ca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 0.25 mol·L-1 B. 2.5 mol·L-1
C. 2.5×10-3 mol·L-1 D. 2.5×10-4 mol·L-1
【答案】C
【详解】n(Ca2+)==2.510-4mol,c(Ca2+)== 2.5×10-3 mol·L-1,故C正确,
答案选C。
20.下列溶液与 5mL 1 mol·L-1 NaNO3 溶液中NO3-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是( )
A. 10 mL 0.5 mol·L-1 Mg(NO3)2 溶液 B. 25 mL 0.8 mol·L-1 Al(NO3)3 溶液
C. 50 mL 2 mol·L-1 AgNO3 溶液 D. 100 mL 1.0 mol·L-1 Cu(NO3)2 溶液
【答案】A
【详解】5mL 1 mol·L-1 NaNO3 溶液中NO3-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
A、0.5 mol·L-1 Mg(NO3)2 溶液中NO3-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1 =1mol/L,故A符合题意;
B、0.8 mol·L-1 Al(NO3)3 溶液中NO3-物质的量浓度为0.8 mol·L-13=2.4mol/L,故B不符合题意;
C、2 mol·L-1 AgNO3 溶液NO3-物质的量浓度为2 mol·L-1,故C不符合题意;
D、1.0 mol·L-1 Cu(NO3)2 溶液中NO3-物质的量浓度为1.0 mol·L-12=2mol/L,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A。
21.同温同压下,1 体积 X2 气体与 3 体积 Y2 气体化合生成 2 体积气体化合物,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 为( )
A. XY3 B. XY C. X3Y D. X2Y3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同温同压下,同一反应中,不同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也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X2(气)、Y2(气)和生成物的计量数之比=1:3:2,设生成物的化学式为M,方程式为X2(气)+3Y2(气)=2M(气),根据原子守恒知,M的化学式为XY3。答案选A。
22.某同学在实验报告中记录下列数据,其中正确的是( )
A. 用 100 mL 量筒量取 12.5 mL 盐酸
B. 称量 NaOH 固体时,将 NaOH 直接放在托盘上的纸上
C. 需用 220 mL, 1 mol·L-1 CuSO4 溶液,配制时需称 62.5g 的 CuSO4·5H2O 晶体
D. 配制稀硫酸时,先向烧杯中注入浓硫酸,再加水稀释
【答案】C
【详解】A.量筒的感量为0.1mL,选100 mL 量筒误差大,可选20mL量筒量取12.5 mL盐酸,故A错误;
B. 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放在托盘上的纸片上称量,故B错误;
C. 需用 220 mL, 1 mol·L-1 CuSO4 溶液,选择250mL容量瓶,CuSO4·5H2O 晶体的质量为0.25L1mol/L250g/mol=62.5g,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D.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将酸缓缓加入到水中,不能将水加入到酸中,防止瞬间放出大量热,导致仪器炸裂,故D错误。
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23.在 KCl、MgCl2、Mg(NO3)2 形成的混合溶液中,c(K+)=0.1 mol/L,c(Mg2+)=0.25 mol/L,c(Cl-)=0.2 mol/L,则 c(NO3-)为( )
A. 0.15 mol/L B. 0.20 mol/L C. 0.25 mol/L D. 0.40 mol/L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令硫酸根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根据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总数相等,则:0.10mol/L×1+0.25mol/L×2=0.20mol/L×1+2c,
解得:c=0.20mol/L,故选:B。
24.在标准状况下,将 V L 气体 A(摩尔质量为 Mg·mol-1)溶于 0.1L 水中,所得溶液密度为dg·cm-3,则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1000Vd/(MV+2240)mol·L-1 B. Vd/(MV+2240)mol·L-1
C. 1000VdM/(MV+2240)mol·L-1 D. MV/[22.4(V+0.1)d]mol·L-1
【答案】A
【详解】标准状况下,Vm=22.4L/mol,气体的物质的量为=mol,
气体的质量为molM g/mol=g,
水的质量为100mL1g/mL=100g,
即溶液的质量为g +100g,
则溶液的体积为10-3Lcm-3=10-3L,
则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
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25.现有 m g 某气体,它的分子由四个原子构成,它的摩尔质量为 M g·mol-1,则:
(1)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_____mol。
(2)该气体中所含的原子总数为_____个。
(3)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L。
(4)该气体溶于 1 L 水中(不考虑反应),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
(5)该气体溶于水后形成 V L 溶液,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mol·L-1。
【答案】(1). m/M (2). 2.408×1024m/M (3). 22.4m/M (4). 100m/(m+100)% (5). m/MV
【详解】(1)根据公式n=得物质的量为n=;
(2)根据公式得气体分子的物质的量n=,它由四原子分子构成,故原子物质的量为,原子总数为=2.408×1024m/M;
(3)根据公式V=nVm得V=mol×22.4L/mol=22.4m/M L;
(4)根据公式质量分数=m(溶质质量)m(溶液质量)×100%,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m/(m+100)%;
(5)根据公式c=得c== m/MV;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1).m/M ;(2). 2.408×1024m/M ; (3). 22.4m/M; (4). 100m/(m+100)%;(5). m/MV。
26.在标准状况下,物质①4 g H2 ,② 33.6L CH4 ,③1mol H2O ,④3.01×1023 个 O2
(1)质量最大的是_____(填序号,下同);
(2)分子数最多的是_____;
(3)原子数最少的是_____;
(4)体积最小的是_____。
【答案】 (1). ② (2). ① (3). ④ (4). ③
【详解】①4g H2的物质的量==2mol,
②33.6L CH4的物质的量==1.5mol,
③1mol H2O,
④3.01×1023 个 O2的物质的量==0.5mol,
(1)①4g H2;②33.6L CH4的质量为1.5mol×16g/mol=24g;③1mol H2O的质量为1mol×18g/mol=18g;④3.01×1023 个 O2的质量为0.5mol×32g/mol=16g;故②33.6L CH4的质量最大,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②;
(2)根据N=nNA可以知道,物质的量越大,含有分子数目越多,故①4g H2含有分子数目最多,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①;
(3)①4g H2含有原子物质的量为4mol,②33.6L CH4含有原子物质的量为1.5mol×5=7.5mol;③1mol H2O含有原子物质的量为3mol,④3.01×1023 个 O2含有原子物质的量为1mol,故④3.01×1023 个 O2含有原子数目最少,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④;
(4)相同条件下,气体物质的量越多,气体的体积越大,但在标准状况下水为液体(或固体),体积最小,故③1mol H2O最小,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③;
27.(1)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甲烷(CH4)和二氧化碳分子数之比为_____,物质的量之比 为_____,质量之比为_____。
(2)等质量的 SO2 和 SO3 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氧原子数之比为_____。
(3)19 g 某二价金属的氯化物 ACl2 中含有 0.4mol Cl-,则 A 的摩尔质量为_____。
(4)密度为 1.84 g/cm3,质量分数为 98%的浓硫酸浓度为_____mol·L-1
【答案】(1). 1:1 (2). 1:1 (3). 4:11 (4). 5:4 (5). 5:6 (6). 24g·mol-1 (7). 18.4
【详解】(1)在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分子数目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故同体积的甲烷(CH4)和二氧化碳分子数之比为1:1,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1:1,二者质量之比=16g/mol:44g/mol=4:11,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1:1;1:1;4:11;
(2)根据n=可以知道,相同质量的 SO2 和 SO3 物质的量之比为80g/mol:64g/mol=5:4,每个SO2分子含有2个氧原子,每个SO3分子含有3个氧原子,二者含有原子数目之比为5×2:4×3=5:6,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5:4 ;5:6;
(3)A的物质的量为=0.2mol,则A的摩尔质量为=24g/mol,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24g/mol;
(4)已知密度为 1.84 g/cm3,质量分数为 98%,根据c==mol/L=
18.4mol/L,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18.4。
28.已知:①某银白色固体单质 A,放在空气中可氧化成白色固体 B
②将 A 点燃,火焰呈黄色,生成淡黄色固体 C
③A、B、C 三种物质都能跟无色液体 D 反应,生成碱性物质 E,其中 A 跟 D 反应时还可生成可燃性气体 F,C 跟 D 反应时则生成另一种气体 G
④ F 和 G 混合后遇火可剧烈反应而发生爆炸,并生成 D。
完成下列问题 :
(1)C 的名称为_____,A 与 D 反应的类型属于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 → B _____
C → E _____
【答案】(1). 过氧化钠 (2). 置换反应 (3). 4Na+O2=2Na2O (4). 2Na2O2+2H2O=4NaOH+O2↑
【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判断A为Na,B为Na2O,C为Na2O2,D为H2O,E为NaOH,F为H2,G为O2;
(1)分析判断C的名称为过氧化钠,A与D反应的类型是钠和水发生的置换反应;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过氧化钠;置换反应;
(2)A → B是钠被氧气氧化为氧化钠的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a+O2=2Na2O;C → E是过氧化钠和水发生的反应,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2O2+2H2O=4NaOH+O2↑;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4Na+O2=2Na2O;2Na2O2+2H2O=4NaOH+O2↑。
29.(1)如图所示,将氯气依次通过盛有干燥有色布条的广口瓶A和盛有潮湿有色布条的广口瓶B,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 设计实验 A 的目的是_____;写出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在该实验中,装置还存缺陷,你认为还需加_____装置才能使实验符合要求,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根据(2)中反应原理,工业上常用廉价的石灰乳吸收工业氯气尾气制得漂白粉,化学反应方 程式为:_____。漂白粉溶于水后,受空气中的 CO2 作用, 即产生有漂白、杀菌作用的物质,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
【答案】(1). 干燥的有色布条不褪色,而潮湿的有色布条褪色 (2). 干燥的氯气无漂白性,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 (3). Cl2+H2O=HCl+HClO (4). 尾气吸收 (5). Cl2+2NaOH=NaCl+NaClO+H2O (6). 2Ca(OH)2+2Cl2=CaCl2+Ca(ClO)2+2H2O (7). Ca(ClO)2+H2O+CO2=CaCO3↓+2HClO
【详解】(1)氯气无漂白性,干燥的有色布条无明显现象,氯气与水反应Cl2+H2O=HCl+HClO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所以可观察到潮湿有色布条的广口瓶的现象是有色布条褪色,设计实验A的目的是:干燥的氯气无漂白性,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干燥的有色布条不褪色,而潮湿的有色布条褪色;干燥的氯气无漂白性,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Cl2+H2O=HCl+HClO;
(2)氯气有毒,不能排放到空气中,因此装置中还需加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的装置,氯气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为Cl2+2NaOH=NaCl+NaClO+H2O,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尾气吸收;Cl2+2NaOH=NaCl+NaClO+H2O;
(3)氯气和氢氧化钙反应2Ca(OH)2+2Cl2=CaCl2+Ca(ClO)2+2H2O,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次氯酸钙和二氧化碳反应Ca(ClO)2+H2O+CO2=CaCO3↓+2HClO,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2Ca(OH)2+2Cl2=CaCl2+Ca(ClO)2+2H2O; Ca(ClO)2+H2O+CO2=CaCO3↓+2HClO。
30.实验室要用 NaOH 固体配制 80mL 1.00mol·L-1 的 NaOH 溶液,试回答下列各题:
(1)人们常将配制过程简述为以下各步骤:
A.冷却 B.称量 C.洗涤 D.定容 E.溶解 F.摇匀 G.转移溶液 其正确的操作顺序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各步骤序号)。
(2)在称量时,用托盘天平准确称量_____g 固体 NaOH;
(3)本实验必须用到的仪器有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还需要的仪器是_____。
(4)定容的操作要点是:__________。
(5) 配置过程中,以下操作会使 NaOH 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偏高的是_____。
A.转移溶液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就直接定容
B.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C.往容量瓶转移时,有少量 NaOH 液体溅出
D.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
E.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不到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F.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未等溶液冷却就进行定容
【答案】(1). BEAGCGDF (2). 4.0 (3). 胶头滴管、100mL容量瓶 (4). 加水至距离刻度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凹液面最低处正好跟刻度相切 (5). BF
【详解】(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一般步骤: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所以正确的顺序为:BEAGCGDF,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EAGCGDF;
(2)用NaOH固体配制80mL 1.00mol·L-1 的 NaOH 溶液,由于没有80mL规格的容量瓶,需要选用100mL容量瓶,配制100mL溶液,所以需要氢氧化钠质量为m=0.1L1.00mol/L40g/mol=4.0g,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4.0;
(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一般步骤:计算、称量、溶解、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所以需要仪器: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配制 80mL 1.00mol·L-1 的 NaOH 溶液,应选择100mL容量瓶,所以还需要的仪器是胶头滴管、100mL容量瓶,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胶头滴管、100mL容量瓶;
(4)定容的操作要点是:加水至距离刻度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凹液面最低处正好跟刻度相切,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加水至距离刻度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凹液面最低处正好跟刻度相切;
(5)A. 转移溶液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就直接定容, 导致溶质的物质的量减小,溶液浓度偏低,故A不选;
B.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小,溶液浓度偏高,故B选;
C. 往容量瓶转移时,有少量 NaOH 液体溅出, 导致溶质的物质的量减小,溶液浓度偏低,故C不选;
D. 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都不会产生影响,溶液浓度不变,故D不选;
E. 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不到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导致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溶液浓度偏低,故E不选;
F.未冷却定容,冷却后溶液体积偏小,溶液浓度偏高,故F选;
故答案选BF。
31.I、为测定金属钠样品(表面有 Na2O)中钠单质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实验(反应装置如右图 所示):
①称量 A、B 的总质量
②称取一定质量的钠样品
③将钠样品投入锥形瓶中,迅速塞紧带 U 形干燥管(内含无水 CaCl2 干燥 剂)的橡皮塞 有关数据是:称取的金属钠样品质量为 a g,A、B 反应前总质量为 b g,反应后 A、B 的总质量为 c g。 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A 中钠和水反应过程可看到钠熔成闪亮的小球,产生这一现象原因是:_____________
(2)用 a、b、c 表示的钠单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
(3)如果没有 B 装置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_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不影响”)
II、现用金属钠和空气制备纯度较高的 Na2O2,可利用的装置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提示:Na2O2 可以与 H2O、CO2 反应)
(4)上述装置Ⅳ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为完成实验应将装置Ⅳ接在_____(填写字母号)。
A.I 之前 B. I 和 II 之间 C. II 和 III 之间 D. III 之后
(5)点燃酒精灯后,观察到装置 II 中的现象为_____。
(6)装置 II 中 Na 生成 Na2O2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
【答案】 (1). 该反应为放热,钠的熔点低 (2). 23(a+b-c)/a (3). 偏大 (4). 浓硫酸 (5). B (6). 钠熔化成光亮的小球,剧烈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 (7). 2Na+O2Na2O2
【详解】Ⅰ.(1)因为与水反应放热以及钠的熔点低,所以钠熔化成闪亮的小球,
故答案为:该反应为放热,钠的熔点低;
(2)设Na的质量为xg,则
2Na+2H2O=2NaOH+H2↑
46 2
xg a+b-c
=,
则x=23(a+b-c)
则其质量分数为100%,
故答案为:100%;
(3)没有B装置,生成的氢气会带走一部分水蒸气,造成c减小,使质量分数增大,
故答案为:偏大;
Ⅱ.(4)装置Ⅳ装有浓硫酸,用途为吸收反应气体中的水蒸气,由于水和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而要求制得较纯的过氧化钠,则Ⅰ为吸二氧化碳,Ⅳ为吸水蒸气,应将Ⅳ接在Ⅰ与Ⅱ之间,并长进短出,故选B,
故答案为:浓硫酸;B;
(5)钠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为熔化成光亮的小球,剧烈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过氧化钠固体,
故答案为:钠熔化成光亮的小球,剧烈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
(6)钠与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钠,反应为:2Na+O2Na2O2,
故答案为:2Na+O2Na2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