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素质测试试题(解析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65132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素质测试试题(解析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65132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素质测试试题(解析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65132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素质测试试题(解析版)
展开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素质测试试题一、单选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乙醇的包装箱应贴的标志是( ) A B C D2.下列有关试剂的取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胶头滴管可用来取用少量液体试剂B. 无毒的固体试剂可用手直接取用C. 多取的钠可放回原试剂瓶中D. 取用固体试剂时,可用药匙3.下列有关试剂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 )A. 少量金属钠密封保存在水中B. 新制的氯水通常保存在无色试剂瓶中C. 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有玻璃塞的玻璃试剂瓶中D. 氢氟酸保存在塑料瓶中4.下列选项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一组仪器是( )A. 试管、锥形瓶 B. 烧瓶、蒸发皿C. 坩埚、蒸发皿 D. 燃烧匙、烧杯5.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6.下列有关加热操作正确的是( )A. 将烧杯放置在铁架台的铁圈上,直接用酒精灯火焰加热B. 将试管直接用酒精灯火焰加热C. 将蒸发皿放置在铁架台的铁圈上,并垫石棉网加热D. 将烧瓶放置在铁架台的铁圈上,直接用酒精灯火焰加热7.下列事故的处理方式不正确的是( )A. 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灭B. 当出现CO中毒时,应立即将中毒者抬到室外新鲜空气处C. 眼睛里不慎溅入强碱溶液,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不能用手揉眼睛D. 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氢氧化钠溶液8.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操作及原理中正确的组合是 ( )①点燃氢气前要检验氢气的纯度,以免发生爆炸 ②CO气体有毒,处理CO气体时可将其点燃,转化为无毒的CO2 ③在盛O2的集气瓶中进行铁丝燃烧实验时,先在集气瓶底部铺上一层沙子 ④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先加热再通入氢气,以免浪费氢气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③④9.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锌粒24.4 g (1 g以下用游码),他把锌粒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当天平平衡时,所称取的锌粒的实际质量应是( )A. 24.4 g B. 25.5 g C. 23.6 g D. 24 g10.下列操作中,所使用的仪器能够达到目的是( )A. 用5 mL量筒准确量取4.55 mL水B. 用托盘天平准确地称取6.82 g食盐C. 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盐酸的pH为3.5D. 做KMnO4分解实验时用大试管作反应器11.下列混合物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的是( )A. 汽油和植物油 B. 碳酸钙和水 C. 酒精和水 D. 氯化钠和水12.进行过滤实验应选用的一组仪器是( )A. 漏斗、玻璃棒、烧杯、铁架台、滤纸B. 烧杯、酒精灯、试管、漏斗C. 滤纸、烧杯、试管夹、漏斗、玻璃棒D. 玻璃棒、滤纸、烧瓶、漏斗、铁架台13.下图是关于蒸发的实验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组装实验装置时,应先固定好铁圈,放上蒸发皿,再放酒精灯B. 给蒸发皿内所盛液体加热时,必须垫上石棉网C. 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防止因局部过热而使固体迸溅D. 蒸发的过程中,用酒精灯一直加热到全部固体析出,没有水分14.已知二氧化锰为黑色难溶于水的固体,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为2KClO32KCl+3O2↑,充分反应后从剩余物中回收二氧化锰的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 溶解、过滤、蒸发、洗涤B.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C. 溶解、蒸发、洗涤、过滤D. 溶解、洗涤、过滤、干燥15.下表为各物质中所含有的少量杂质以及除去这些杂质应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正确的一组是( )A. ①②③④ B. 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16.用可溶性钡盐检验硫酸根离子的存在时,先在待测溶液中加入盐酸,其作用是( )A. 形成较多的白色沉淀B. 形成的沉淀纯度更高C. 排除硫酸根离子以外其他阴离子及银离子的干扰D. 排除钡离子以外的其他阳离子的干扰17.检验某一溶液中是否含有氯离子,可选用的试剂是( )A. 硝酸银溶液B. 稀盐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C. 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D. 稀硫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18.下图为蒸馏实验装置图,图中用到铁架台和单孔胶塞的个数分别为( )A. 1个和2个 B. 2个和2个 C. 2个和3个 D. 2个和4个19.从海带中提取I2的实验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操作①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B. 操作②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长颈漏斗、烧杯C. 操作③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酒精灯、温度计、漏斗D. 将操作②中的苯换为酒精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20.向盛有I2水溶液的试管中,再加四氯化碳振荡,静置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A. 上层橙红色,下层接近无色 B. 均匀、透明、紫红色C. 均匀、透明、无色 D. 上层接近无色,下层紫红色21.除去NaNO3中少量NaCl、Ca(NO3)2杂质,所用试剂及顺序正确的是( )A. Na2CO3 AgNO3 HNO3 B. AgNO3 Na2CO3 HClC. AgNO3 Na2CO3 HNO3 D. AgNO3 K2CO3 HNO322.下列物质鉴别方法不正确的是( )A. 用焰色反应鉴别NaCl、KCl溶液B. 用氢氧化钠鉴别MgCl2溶液、AlCl3溶液C. 利用丁达尔效应鉴别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D. 用澄清石灰水鉴别SO2、CO2气体23.下列实验所选装置不合适的是( )A. 分离水和泥沙选① B. 从盐水中获得食盐选②C. 分离酒精和水选③ D. 由自来水制取纯净水选④24.关于“用CCl4萃取碘的饱和水溶液中的碘”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使用的实验仪器是容量瓶和烧杯B. 静置后所得液体上层呈紫红色C. 碘在CCl4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小D. 如果把CCl4加入碘的不饱和水溶液中,萃取碘的实验也可以成功25.有一包白色粉末,由BaCl2、K2SO4、CaCO3、NaOH、Cu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探究它的成份,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BaCl2、CaCO3一定存在,NaOH可能存在B. K2SO4、CuSO4一定不存在C. K2SO4、NaOH、CaCO3、BaCl2一定存在,K2SO4可能存在D. C为单一溶质溶液二、实验题(共3小题, ,共50分) 26.过滤在实验、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实验室测定某含NaCl杂质的碳酸钠样品中Cl-的含量,其实验步骤如下:①将100 g样品溶于水得到溶液A。②向A中加入稀HNO3酸化后,再加入沉淀剂B,使Cl-完全沉淀下来。③进行如图所示操作,得到固体C,洗涤,干燥。④称量得固体C的质量为2.87 g。(1)沉淀剂B为________(填化学式)。(2)向A中加入稀HNO3酸化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何洗涤固体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得到固体C后直接干燥、称量,会使样品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4)该样品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27.海洋植物如海带和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碘元素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实验室里从海洋中提取碘的流程如下:―→某化学兴趣小组将上述流程②、③设计成如下图所示操作。已知过程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KI===2KCl+I2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提取过程①、③中实验操作的名称:①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2)在灼烧过程中,使用到的实验仪器有酒精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除泥三角外)。(3)F中下层液体的颜色为________色,上层液体中溶质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4)从F中得到固态碘还需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8.现有A、B、C、D、E、F六种装置,如图所示。(胶塞、导管可自由选用)已知:实验室可用下列反应制取氧气2KClO32KCl+3O2↑(1)写出仪器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2)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氧气时,应选择____________和________相连接。(3)做木炭还原氧化铜并检验生成气体的实验时,应选择________和________相连接,检验生成气体时使用的试剂是________,检验气体时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制取氢气并做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应选择______和________装置,实验结束时应先停止加热,待试管冷却后,再停止通氢气,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 C【解析】因为乙醇是具有可燃性的液体,属于易燃品。应该贴的标志是易燃液体, C正确。2. B【解析】 根据药品取用的安全性原则可知B不正确;取用固体试剂可用镊子或药匙。3. D【解析】钠化学性质活泼,能和氧气、水反应,应该隔绝空气密封保存,少量钠可以保存在煤油中,大量钠可以密封在石蜡中,A错误;氯水中存在Cl2+H2O===H++Cl﹣+HClO,次氯酸不稳定,次氯酸见光分解,新制的氯水应该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避光保存,B错误;氢氧化钠呈强碱性,能和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钠,硅酸钠具有黏性,能把玻璃塞黏住,所以不能盛放在带有玻璃塞的试剂瓶中,C错误;玻璃中含有SiO2,氢氟酸和二氧化硅反应SiO2+4HF===SiF4↑+2H2O,所以不能用玻璃瓶盛放氢氟酸,要用塑料瓶盛放,D正确。4. C【解析】玻璃材质仪器受热面积较大时,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如烧杯、锥形瓶和烧瓶,一般要垫上石棉网或用水浴方式加热;玻璃材质仪器受热面积较小时,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如试管;陶瓷或铁质材料可直接加热,如蒸发皿、燃烧匙和坩埚。5. A【解析】A项,25 g胆矾晶体的物质的量为=0.1 mol,c==1 mol·L-1,则把25 g胆矾晶体溶于水配成100 mL溶液可配制1.0 mol·L-1CuSO4溶液,故A正确;B项,应先加盐酸排除干扰,再加氯化钡检验硫酸根离子,故B错误;C项,生成硫酸钙微溶,阻止反应的发生,应选碳酸钙与盐酸制备二氧化碳,故C错误;D项,饱和的FeCl3溶液滴加到热NaOH溶液中,生成沉淀,应饱和的FeCl3溶液滴加到沸水中制备胶体,故D错误;故选A。6. B【解析】蒸发皿、坩埚和试管是直接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和锥形瓶需要垫石棉网加热。7. D【解析】氢氧化钠是强碱,有腐蚀性,D项错误。8. B【解析】 ①氢气易燃易爆,点燃前必须检验其纯度,正确;②CO有毒但具有可燃性,点燃CO生成的CO2无毒,正确;③铁丝燃烧生成的Fe3O4温度很高,直接落到集气瓶底部,会导致集气瓶炸裂,正确;④氢气易燃易爆,故应先通入氢气,赶走装置中的空气,待排出的氢气纯净后,才能加热氧化铜,错误。9. C【解析】用托盘天平称量物品时,物品应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此时m(物品)=m(砝码)+m(游码)。若物品和砝码放反,则有m(砝码)=m(物品)+m(游码),即m(物品)=m(砝码)-m(游码),本题砝码质量为24 g,游码为0.4 g,所以m(物品)=24 g-0.4 g=23.6 g,选C项。10. D【解析】量筒只能精确到0.1 mL,A错误;由于托盘天平只能精确到0.1 g,无法称取6.82 g食盐,B错误;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pH只能为整数,不可能出现小数,C错误;大试管可用于加热固体,可做KMnO4分解实验,D正确。11. B【解析】过滤是将不溶于水的固体从水中分离出去的一种实验方法。汽油和植物油、酒精和水都是互溶性的液体;氯化钠能溶于水,不能用过滤的方法。12. A【解析】过滤实验中用到仪器有铁架台、烧杯、玻璃棒、漏斗等,不需用酒精灯、试管夹、烧瓶等。13. C【解析】 组装实验装置时,应先放酒精灯,根据酒精灯的高度固定好铁圈,再放蒸发皿,A错误;蒸发皿可直接加热,不用垫石棉网;蒸发时不能直接蒸干,应用余热使其蒸干,D错。14. B【解析】实验室制氧气后的剩余物中有氯化钾和二氧化锰,其中氯化钾溶于水而二氧化锰不溶于水。可利用溶解性的不同,采用过滤法回收二氧化锰。在实际操作中,应先将混合物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使氯化钾完全溶于水后过滤,二氧化锰留在滤纸上,再通过洗涤除去二氧化锰表面的氯化钾溶液,最后加热干燥除去水分即可回收二氧化锰。15. C【解析】第①组,加入氯化铁会引入杂质Cl-,故不正确;第②组,加入铁粉置换出铜,通过过滤除去铜及过量的铁粉,正确;第③组,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气体,再用浓硫酸干燥氢气,正确;第④组,利用碳酸钙不溶于水,溶解后过滤,再蒸发结晶即可,正确。16. C【解析】硫酸钡是不溶于酸的沉淀,加入盐酸和沉淀的多少没关系;盐酸未参与沉淀反应,和沉淀的纯度也没关系;Ag+、、等离子也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应先加入盐酸酸化,排除上述离子的干扰。17. C【解析】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的白色沉淀不一定是氯化银,如碳酸银也是白色沉淀,但碳酸银能溶于稀硝酸,所以检验氯离子选用的试剂是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可以排除碳酸根离子的干扰。18. C【解析】做蒸馏实验时用到铁架台有2处:固定蒸馏烧瓶和冷凝管。单孔胶塞分别用于固定温度计、连接冷凝管的两端,共3处。19. A【解析】操作①②③分别是过滤、萃取和分液、蒸馏。操作②用到的玻璃仪器是分液漏斗和烧杯,B项错误;操作③用到的玻璃仪器是酒精灯、蒸馏烧瓶、温度计、冷凝管、锥形瓶等,C项错误;由于酒精与水互溶,所以将操作②中的苯换为酒精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D项错误。20. D【解析】碘易溶于四氯化碳,四氯化碳与水不互溶,溶液分层,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有色层在下层,下层为紫红色, D正确。21. C【解析】首先加入过量的硝酸银,将氯离子全部沉淀,此时溶液中含有过量的Ag+;然后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2CO3,Ca+和Ag+都形成沉淀,这样溶液中含有过量的CO32﹣;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硝酸,将CO32﹣变成CO2除去,溶液中含有了过量的HNO3;硝酸易挥发,加热可以将硝酸除去,最后得到纯净的NaNO3。22. D【解析】A项,二者焰色反应现象不同,钾的为紫色,钠的为黄色,可鉴别,故A正确;B项,滴加氢氧化钠都生成沉淀,继续滴加氢氧化钠,因氢氧化钠为两性氢氧化物,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而溶解,可鉴别,故B正确;C项,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可鉴别,故C正确;D项,二者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现象相同,不能用澄清石灰水鉴别,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和漂白性,可用高锰酸钾或品红鉴别,故D错误。故选D。23. C【解析】水和泥沙可用过滤法分离,A正确;水具有挥发性、食盐没有挥发性,可以采用蒸发的方法从食盐水中获取食盐,B正确;乙醇和水能互溶,不分层,不能用分液法分离,C错误;自来水中的杂质难挥发,可用蒸馏法制取纯净水,D正确。24. D【解析】萃取时用到的仪器为分液漏斗和烧杯,A错误;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下层呈紫红色,B错误;碘在CCl4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可用四氯化碳萃取,C错误;无论碘水是否饱和,都可用四氯化碳萃取,D正确。25. B【解析】由流程可知,白色固体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则一定不含CuSO4;滤渣A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B,且滤渣全部溶解,则A应为CaCO3,B为CO2,原固体一定不含BaCl2、K2SO4中的一种;滤液C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可知C中含BaCl2、NaOH,肯定不含K2SO4。由上述分析可知,NaOH、BaCl2、CaCO3一定存在,A错误;由上述分析可知K2SO4、CuSO4一定不存在,B正确;NaOH、CaCO3、BaCl2一定存在,K2SO4、CuSO4一定不存在,C错误;氯化钡与二氧化碳不反应,而C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可知C中溶质为BaCl2、NaOH,D错误。26. (1)AgNO3 (2)除去溶液中的CO (3)沿玻璃棒向过滤器中注入少量蒸馏水,使水刚好浸没沉淀,让水自然流下,重复2~3次 偏大 (4)0.71%【解析】 根据实验流程可知,样品溶于水得到氯化钠和碳酸钠溶液;向溶液中加入稀HNO3酸化会使硝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硝酸钠、二氧化碳和水,从而排除CO对Cl-测定的影响,然后加入过量沉淀剂B,使Cl-完全沉淀下来,氯离子和银离子反应生成AgCl沉淀,则沉淀剂B为AgNO3;由于固体表面会残留溶液中的溶质离子,称量固体质量之前必须洗涤,否则会使称得质量偏大。洗涤时在原过滤器中用蒸馏水冲洗干净即可。根据Cl原子守恒得m(Cl-)=2.87 g×35.5/143.5=0.71 g,则Cl元素质量分数=×100%=0.71%。27. (1)过滤 萃取(2)坩埚 坩埚钳(3)紫红(或紫) KCl(4)分液、蒸馏【解析】(1)从实验流程来看①操作为过滤,③操作为萃取。(2)给固体物质加热灼烧时用到坩埚、坩埚钳和酒精灯。(3)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后,上层液体为KCl溶液,注意不含Cl2和I2。(4)对F中的两种液体进行分液,然后用蒸馏的方法得到I2。28. (1)铁架台 酒精灯 (2)A E (3)A C 澄清石灰水 C中溶液变浑浊(4)B D 防止生成的铜再和氧气反应【解析】 实验室制O2:2KClO32KCl+3O2↑,选A装置;制H2:Zn+H2SO4===ZnSO4+H2↑,选B装置;用H2还原CuO,应选用D装置。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