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 Word版
展开
荆州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 末 考 试 卷年级:高二 科目: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Na-23 Al-27 Ca-40 K-39 Cr-52 Fe-56 Cu-6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吸热反应都需要加热 B.铁在潮湿空气中生锈是自发过程 C.自发反应都是熵增大的反应 D.电解池的反应是属于自发反应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95℃纯水的pH<7,说明加热可导致纯水呈酸性 B.pH=3的醋酸溶液,稀释至10倍后pH=4 C.0.2mol/L的盐酸,稀释至2倍后pH=1 D.常温下,pH=3的醋酸溶液与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73.下列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 )A.次氯酸的电离方程式:HClO=H++ClO-B.铝溶于烧碱溶液的离子方程式:Al+2OH-=AlO2-+H2↑C.电解精炼铜的阴极反应式:Cu-2e-=Cu2+D.已知中和热为57.3 kJ/mol,稀硫酸与氢氧化钠稀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H2SO4 (aq)+2NaOH (aq)= Na2SO4 (aq)+2H2O ( l ) ΔH=-114.6 kJ/mol4.在一定温度下,对可逆反应A (g)+3B (g) 2C (g) 的下列叙述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的是( )A.单位时间消耗2amol C,同时生成3a mol B B.v正(A)=2v正(C)C.v正(A)= 3v逆(B)D.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5. 某微粒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下列关于该微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的质子数一定是18 B.该元素原子核外可能有4个能层 C.它的单质一定是强还原剂 D.可以确定该微粒为Ar 6.金刚石与石墨是碳的两种同素异形体。已知25℃、101kPa下
C(s、石墨)+O2(g)=CO2(g) △H1=-393.51 kJ/mol
C(s、金刚石)+O2(g)=CO2(g) △H2=-395.41 kJ/mol 下列说法或表达正确的是( )A.“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说明金刚石比石墨稳定B.C(s、石墨)=C(s、金刚石)△H >0C.已知金刚石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到1000℃,可转变为石墨,则该反应为吸热反应D.由于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所以不能用石墨为原料人工合成金刚石。7.pH=13的NaOH溶液与pH=2的H2SO4溶液混合,所得混合液的pH=11,则消耗NaOH溶液与H2SO4溶液的体积比是 ( ) A. 11∶1 B. 9∶1 C. 1∶11 D. 1∶98.下列过程或现象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A.纯碱溶液去油污 B.加热稀醋酸溶液其pH稍有减小C.加热氯化铁溶液颜色变深 D.浓硫化钠溶液有臭味9.氨作为一种富氢化合物,具有各种优点,特别是氨有着良好的产业基础,价格低廉,氨作为燃料电池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图1为氨氧燃料电池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电极为该电池的负极 B.电子流向为a电极经外电路流向b电极, 溶液中OH-离子趋向a电极C.该电池负极反应为:2NH3-6e-+6 H+=N2+6H2O D.每转移1 mol电子,消耗氧气5.6L。1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加入少量CuSO4溶液能提高反应速率 ②在镀层上用小刀划十字后滴几滴黄色铁氰化钾溶液,白铁(镀锌的铁)比马口铁(镀锡的铁)先变蓝 ③电镀时应把镀件置于电解槽的阴极 ④冶炼铝时,把氯化铝加热成为熔融体后电解 ⑤钢铁表面常易腐蚀生成Fe2O3·xH2OA.①②③⑤ B.①③④⑤ C.①③⑤ D.②④11.下列各选项中所述的两个量,前者一定小于后者的是( )A.3 L 0.2 mol/L CH3COOH溶液和2 L 0.3 mol/L CH3COOH溶液中的H+数目B.纯水在25℃和80℃时的pHC.将pH=3的盐酸和醋酸分别加水稀释成pH=5的溶液,所加水的量D.pH=10的Na2CO3和NaOH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12.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g(s) + 2HCl(aq) = MgCl2(aq) + H2(g) △H <0 该反应在较高温度下才能自发进行; B.CO2(g)+H2O(l)+CaCl2(l)=CaCO3(s)+2HCl(l) △H >0该反应一定不能自发进行 ; C.NH3(g)+HCl(g)=NH4Cl(s) △H <0 该反应任何温度下均能自发进行 D.2H2O(g)=2H2(g)+O2(g) △H >0 该反应在较低温度下能自发进行13.在密闭容器中,对于可逆反应A+3B2C(气),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正反应方向ΔH<0,则T1>T2B.压强增大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C.B一定为气体C.A一定为气体14.某化学反应2A(g) B(g)+D(g)在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D起始浓度为0。反应物A的浓度(mol/L)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根据上述数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1,反应在10至20分钟时间内用B表示的平均速率为0.013mol/(L·min)B.实验2,A的初始浓度C 2 为1.0mol/L,反应经20分钟就达到平衡,可推测实验2中加入了催化剂C.实验3,A的初始浓度C 2 为1.2mol/L
D.可推测该反应是吸热反应。15.常温下,取20mL某浓度的HCl作为待测液,用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进行滴定(假设盐酸与NaOH溶液混合后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如图3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所用HCl的浓度是0.09mol/L ,NaOH溶液浓度为0.03mol/LB.在B点,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为:c(Cl-)>c(Na+)>c(H+)>c(OH-)C.A、B、C三点水的电离程度大小依次为:A>B>C D.滴定前,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导致HCl浓度偏低16.下列关于溶液中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0.1 mol·L-1的NaHCO3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c (Na+)=2c (CO32-)+c (HCO3-)+c (H2CO3)B.已知HClO的电离常数为3.2×10-8,将0.1 mol/L的NaClO和0.1 mol/L的HClO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关系:c (Na+)>c (ClO-)>c (OH-)>c (H+)C.50℃下,醋酸钠溶液中滴加少量醋酸使溶液的pH=7,则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c (Na+)=c (CH3COO-)D.0.1 mol·L-1的Na2S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c (OH-)=c (H+)-c (S2-)+c (H2S)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2分)17 .(10分)373 K时,向某2 L密闭容器中投入5 mol A,发生如下可逆反应:A (g)2B (g)。其中物质B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4所示。 (1)由图可知,373 K时反应前20 s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_。 (2)若473 K时(其他条件不变),B的平衡浓度为4 mol/L,则正反应△H _______0(填“>”或“<”)。若此时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压缩至1L,达到新的平衡,此时B的平衡浓度为7 mol/L。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增大 C.B的体积分数下降 D.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3)若反应在373 K进行,在1 L密闭容器中加入5 mol B、1 mol He,达到平衡时B的转化率应______。A.等于60% B.等于40% C.小于40% D.介于40%~60%之间18.(12分)实验室为准确测定FeSO4的浓度,可用重铬酸钾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已知重铬酸钾被还原为Cr3+)步骤1.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2.9400g重铬酸钾,配制500m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步骤2.移取25.00mL所配制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于500mL锥形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250mL,再加20mL浓硫酸,冷却后,加2~3滴试亚铁灵指示剂;步骤3.用待测硫酸亚铁溶液滴定至溶液由橙黄到绿,由绿色刚变为红紫色为终点;步骤4.记录消耗硫酸亚铁溶液的体积为18.70 mL。(1)配制500m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需要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烧杯、 (2)移取K2Cr2O7溶液选用的仪器是 ( ),盛装待测硫酸亚铁溶液选用的仪器是 ( )A.50mL酸式滴定管 B.25mL碱式滴定管 C.25mL量筒(3)氧元素位于周期表的______分区,铁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Fe2+的简化电子排布式为 基态铬原子的价电子电子排布图为 。(4)测得FeSO4的浓度为 。(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数字)19.(10分)已知可逆反应:M(g)+N(g)P(g)+Q(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t / ℃70080083010001200K0.50.91.01.72.6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____。正反应为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2)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多选扣分)。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 (M)不变C.v正(N)=v逆(P) D.c (M)=c (Q)(3)在某温度下,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M)=4mol/L,c(N)=6mol/L,达到平衡后,M的转化率为50%,判断反应温度为 ;若此时再将温度调整到830 ℃,重新建立平衡后,N的转化率为 。(4)1200℃,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放入混合物,起始浓度为c(M) =0.15mol/L, c(N) =0.3mol/L,c(P) =0.2mol/L,c(Q) =0.5mol/L ,则反应开始时,P的消耗速率比P的生成速率 (填“大”“ 小” 或“不能确定”)20.(10分)(1)新一代大推力120吨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其推力比现有“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动机提高60%以上,运载能力是原来的3倍左右。发动机使用的航天煤油中含有一定量的壬烷。已知壬烷的燃烧热为5518 kJ/mol,则表示壬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科学家制造出一种使用固体电解质的燃料电池,其效率更高,可用于航天航空。如图5所示装置中,以稀土金属材料作惰性电极,在两极上分别通入CH4和空气,其中固体电解质是掺杂了Y2O3的ZrO2固体,它在高温下能传导电极上生成的O2-离子。①c电极的名称为 ,d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②将图6所示的电解池接入图5燃料电池,a与c相连,b与d相连,用惰性电极电解100 mL0.5mol/LCuSO4溶液。a电极的名称为 ,a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若电解一段时间后,在b电极上收集到1.12L(标准状况)气体,则燃料电池消耗标准状况下CH4的体积为 。21.(10分)室温下,在100 mL 0.5mol/LAl2(SO4)3溶液中,逐滴加入1.0mol/LNaOH溶液,实验测得溶液pH随NaOH溶液体积变化曲线如图7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已知①Al( OH)3的电离方程式可表示为:H2O+AlO2-+ H+Al(OH)3Al3+ +3OH-②Al( OH)3的酸式电离常数Ka= 2×10-14,碱式电离常数Kb=1×10-33,稀溶液中的水分子浓度不列入电离常数表达式。(1)a点时,溶液PH=3,此时溶液中离子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2)在b→c段,随着NaOH溶液逐滴加入,pH变化不大,写出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已知c点时,溶液PH=5,此时生成沉淀Al(OH)3的物质的量是 (4)已知d点时,观察到沉淀恰好完全溶解,则此时溶液PH= 。溶液的PH>7的原因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荆州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化学试题答案题号12345678答案BCDDBBDB题号910111213141516答案BCCBCABB17.(10分,每空2分)(1)0.075 mol/(L·s),9; (2)>,BC (3)B18. (1 2分)(1)500 mL容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2分)(2)A、(1分)A(1分)(3)P;(1分)第四周期第Ⅷ族;(1分) [Ar]3d6(2分);(2分)(4)0.16mol/L(2分)19. (10分)(1) (1分)吸热(1分)(2)BC(2分)(3)700 ℃,(2分)40%(2分)。(4)小(2分)20. (10分)(1)C9H20 (l) + 14O2(g) = 9CO2(g) + 10H2O(l) △H=-5518KJ/mol(2分)(2) ① 正极;(1分)CH4+ 4O2--8e-=CO2+2H2O (2分)
② 阳极;(1分)4OH--4e- = 2H2O + O2↑或2H2O- 4e- = O2↑+ 4H+;(2分)5.6L(2分)21. (10分,每空2分)(1)c(SO42-)﹥ c(Al3+) ﹥c(H+) ﹥ c(OH-) (2)Al2(SO4)3 + 6NaOH = 2Al(OH)3↓ + 3Na2SO4(3)0.1mol(4)13; AlO2- + 2H2O Al(OH)3 + 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