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辽宁省大连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
展开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化学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区域。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2.第Ⅱ卷答案用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卷指定区域内。
第Ⅰ卷
一、单选题(1-5题每题1分,6-26题每题2分,27-29每题3分,共56分,均为单选题)
1.“能源分类相关图”如图所示,四组能源选项中全部符合图中阴影部分的能源是:
A. 煤炭、石油、天然气 B. 太阳能、生物质能、天然气
C. 地热能、潮汐能、核能 D. 生物质能、风能、沼气
【答案】D
【解析】
【详解】煤炭、石油、天然气均不是新能源,核能不属于来自太阳的能源,所以生物质能、风能、沼气,其中沼气是生物质能的一种,D项正确;
答案选D。
【点睛】注意把握新能源和来自太阳的能源的含义为解答关键。新能源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来自太阳辐射的能源有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质能,煤,石油,天然气。
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升高温度,可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使有效碰撞几率提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B. 碱性溶液均可以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C. pH=7的溶液中,Na+、Al3+、Cl-、NO3-可以大量共存
D. 同类物质,键能越大,稳定性越弱
【答案】A
【解析】
【详解】A. 升高温度,普通分子吸收能量变为活化分子,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增多,化学反应速率加快,A项正确;
B. 无色酚酞的变色范围为8-10,7<pH<8的碱性较弱的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B项错误;
C. Al3+水解显酸性,不能在pH=7的溶液大量共存,C项错误;
D. 同类物质,键能越大,稳定性越强,D项错误;
答案选A
3.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ΔH<0的反应均是自发反应
B. 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能随时自动发生
C. 冰在室温下自动熔化成水,这是熵增的过程
D. MgCO3(s)=MgO(s)+CO2(g)高温下,不能自发
【答案】C
【解析】
【分析】
依据自由能复合判据ΔG=ΔH-TΔS分析作答。
【详解】A. 只有满足ΔG=ΔH-TΔS<0才能自发进行,只有ΔH<0的反应不一定是自发反应,A项错误;
B. 自发进行的反应只能说明有自发的倾向,但不一定能随时自动发生,B项错误;
C. 冰在室温下自动熔化成水,从固态变成液态,这是熵增过程,C项正确;
D. MgCO3(s)=MgO(s)+CO2(g)反应是分解反应,ΔH>0,有气体生成,则ΔS>0,根据ΔG=ΔH-TΔS,若要使ΔG<0,则需高温,故高温下,该反应能自发进行,D项错误;
答案选C。
4.下列食品添加剂中,其使用目的与某种反应速率有关的是:
A. 漂白剂 B. 增稠剂 C. 甜味剂 D. 抗氧化剂
【答案】D
【解析】
【详解】A. 漂白剂是为了给食品漂成白色,与速率无关,A项错误;
B. 增稠剂是改变物质的浓度,与速率无关,B项错误;
C. 甜味剂是为了增加食品的甜味,与速率无关,C项错误;
D. 抗氧化剂减少食品与氧气的接触,延缓氧化的反应速率,D项正确;
答案选D。
【点睛】一般来说,食品中常加入抗氧剂、调味剂、着色剂以及增稠剂等,其中加入抗氧化剂可减缓食品的腐蚀,延长保质期,而调味剂、着色剂以及增稠剂与食品的色、态、味有关。
5.甲溶液的pH=2,乙溶液的pH=1,甲溶液与乙溶液的c(H+)之比为:
A. 1:10 B. 10:1 C. 2:1 D. 1:2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pH=-lg c(H+)公式作答。
【详解】甲溶液的pH=2,则溶液中的c(H+)=10-2mol/L;乙溶液的pH=1,则溶液中的c(H+)=10-1mol/L,甲溶液与乙溶液的c(H+)之比为10-2mol/L:10-1mol/L=1:10,A项正确;
答案选A。
6. 将浓度为0.1 mol/L的HF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
A. c(H+) B. Ka(HF)
C. c(F-) D. c(OH-)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加水稀释溶液的酸性减弱,碱性增强,故c(H+)减小,c(OH-)变大,c(F-) 变小,Ka(HF)只和温度有关,温度不变,Ka(HF)不变,选D
考点:溶液稀释时的物质的浓度变化、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
7.下列条件的改变,一定会同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是
A. 浓度 B. 压强 C. 温度 D. 催化剂
【答案】C
【解析】
A、增大固体和纯液体的量,浓度为常数,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无影响,选项A错误;B、在化学反应前后体积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压强对化学平衡无影响,选项B错误;C、所有化学反应都反应热,温度对于任何反应的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都有影响,选项C正确;D、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使化学平衡移动,选项D错误。答案选C。
8.下列化学用语所表示的微粒,对水的电离平衡没有影响的是
A. B. C. 1s22s22p63s1 D.
【答案】D
【解析】
A. 是硫离子,水解促进水的电离,A错误;B. 是铵根,水解促进水的电离,B错误;C. 1s22s22p63s1是钠,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抑制水的电离,C错误;D. 是溴离子,不水解,对水的电离平衡没有影响,D正确,答案选D。
9.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容器中,不能表明反应A(s)+2B(g)C(g)+D(g)已达到平衡状态的:
A.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B. 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
C.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D. B的转化率不变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说明气体的质量不变,说明达平衡状态,故A错误;B、两边的气体的计量数相等,混合气体的压强始终不变,所以不一定是平衡状态,故B正确;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说明气体的质量不变,说明达平衡状态,故C错误;D、转化率不变,说明达平衡状态,故D错误
考点:考查了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的相关知识。
10.根据如图,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烧杯b中发生还原反应
B. 烧杯a中的溶液pH增大
C. 烧杯a中发生的反应为2Cl--2e-=Cl2↑
D. 电流由锌流向铁
【答案】B
【解析】
【分析】
锌比铁活泼,形成原电池反应时,锌为负极,被氧化,铁为正极,正极通入氧气,发生还原反应,电解质溶液为NaCl,为锌的吸氧腐蚀,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
A. b中锌为原电池负极,发生Zn−2e−=Zn2+,为氧化反应,A项错误;
B a池发生O2+4e−+2H2O=4OH−,溶液pH增大,B项正确;
C. a池通入氧气为原电池正极,发生O2+4e−+2H2O=4OH−,C项错误;
D. 电流由电源的正极流向电源的负极,即铁流向锌,D项错误;
答案选B。
【点睛】本原电池工作的原理口诀可概括为“两极一液一连线,活泼金属最优先,负失氧正得还,离子电极同性恋”,可加深学生对原电池的理解与记忆。
11.体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容器中,分别充有等物质的量的N2和H2,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合成氨反应,并达到平衡。在这过程中,甲容器为恒容容器,乙容器为恒压容器,若甲容器中H2的转化率为a%,则乙容器中H2的转化率为:
A. 等于a% B. 大于a% C. 小于a% D. 无法判断
【答案】B
【解析】
【详解】先假定甲、乙的体积都不变,达到平衡后再保持乙的压强不变,合成氨反应为N2(g)+3H2 (g)2NH3(g),此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因此,待等体积达平衡后,欲保持乙的压强不变,就需要缩小体积,缩小体积可等效成恒容条件下的压强增大,则会使平衡向正向移动,H2的转化率:甲容器<乙容器。所以,若甲容器中H2的转化率为a%,则乙容器中H2的转化率大于a%,B项正确;
答案选B。
12.某温度下,在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A(g)+2B(g)4C(s)+2D(g),加入4molA和2molB,2min后达到平衡,测得生成1.6mol 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是K=
B. 此时,B的平衡转化率是40%
C. 增大该体系的压强,平衡向右移动,化学平衡常数增大
D. 若向平衡体系移走部分D,则此时正反应速率增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A. 依据平衡常数的概念分析列式得到,C为固体不写入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A项错误;
B. 依据平衡三段式列式计算;加入4molA和2molB进行反应,反应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测得生成1.6molC,则
3A(g)+2B(g)4C(s)+2D(g)
起始量(mol) 4 2 0 0
转化量(mol) 1.2 0.8 1.6 0.8
平衡量(mol) 2.8 1.2 1.6 0.8
则B的转化率,B项正确;
C. 反应后气体体积减小,增大压强平衡正向进行,但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压强变化平衡常数不变,C项错误;
D. 若向平衡体系移走部分D,则此时正反应的反应物浓度瞬间不变,故正反应速率瞬间并未变化,然后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减慢,D项错误;
答案选B。
13.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
B
C
D
方案
在2mL1mol/LNaOH溶液中,加入5滴1mol/L氯化镁溶液,有白色沉淀,再加入5滴氯化铁溶液,观察沉淀颜色
实验室制备氢气,用粗锌代替纯锌与稀硫酸反应,反应速率加快
目的
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探究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
探究形成原电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 酸性KMnO4溶液等浓度等体积,H2C2O4溶液等体积不同浓度,通过观察紫红色褪去的快慢,探究H2C2O4浓度不同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能达到目的,A项正确;
B. 在2mL1mol/LNaOH溶液中,加入5滴1mol/L氯化镁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由于NaOH过量,再加入FeCl3时,FeCl3直接与NaOH反应,不能证明沉淀的转化,B项错误;
C. 粗锌与纯锌相比较,粗锌中含有杂质,锌与杂质在稀硫酸中易形成原电池,从而加快了生成氢气的反应速率,快速制取氢气,能达到实验目的,C项正确;
D. 其他条件相同,通过观察温度不同颜色深浅的变化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D项正确;
答案选B。
14.汽车尾气净化中的一个反应如下:NO(g)+CO(g)N2(g)+CO2(g) ΔH=-373.4 kJ/mol,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平衡后,改变某一条件,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在其它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的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化学平衡常数降低,A错误;
B.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反应物CO的转化率降低,B错误;
C.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化学平衡常数不变,所以改变NO的量,化学平衡常数不变,C正确;
D.N2是生成物,增大N2的物质的量,c(N2)增大,平衡逆向移动,NO的质量降低,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15.科学家近年来研制出一种新型细菌燃料电池,利用细菌将有机物转化为氢气,氢气进入以磷酸为电解质的燃料电池发电。电池正极反应为:
A. O2+4H++4e–=2H2O B. H2 – 2e–=2H+
C. O2+2H2O+4e–=4OH– D. H2 – 2e–+2OH–=2H2O
【答案】A
【解析】
【详解】氢气具有还原性,在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由于电解质溶液呈酸性,则负极上氢气失电子生成氢离子,负极反应为H2 – 2e–=2H+,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A项正确;
答案选A。
【点睛】准确判断该原电池的正负极及其反应式为该题的解题突破口,书写电极反应式要注意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
16.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A. pH=7的溶液 B. Kw=1.0×10-14的溶液
C. c2(OH-)=Kw D. pH=3的酸与pH=11的碱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
【答案】C
【解析】
【详解】A. 常温下,pH=7的溶液呈中性,由于水的电离是吸热反应,温度降低,水的电离程度减小,所以pH=7的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不一定等于氢氧根离子浓度,A项错误;
B. Kw与温度有关,在常温下,不管溶液呈酸性、碱性还是中性,Kw=1.0×10-14,B项错误;
C. 因Kw=c(H+)c(OH-),且c2(OH-)=Kw,则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浓度相等,溶液一定显示中性,C项正确;
D. pH=3的酸与pH=11碱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酸碱的情况不知道,不能确定反应后的溶液中c(H+)、c(OH-)相对大小关系,无法判断是否显示中性,D项错误;
答案选C。
【点睛】溶液的酸性、碱性,取决于溶液中的c(H+)、c(OH-)相对大小,如c(H+)>c(OH-),溶液显示酸性;c(H+)=c(OH-),溶液显示中性;c(H+)<c(OH-),溶液显示碱性。
17.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 开启啤酒瓶后,瓶中马上泛起大量泡沫
B. 配制氯化铁溶液时,需加少量稀盐酸
C. 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D. 合成氨工业中,需要高温与催化剂条件
【答案】D
【解析】
【详解】A.开启啤酒瓶后,瓶中马上泛起大量泡沫,是因为压强降低,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的化学平衡逆向移动,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不符题意,A项不选;
B.氯化铁溶液中存在铁离子的水解平衡,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加入一些稀盐酸目的是防止铁离子水解,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B项不选;
C.排饱和食盐水溶液的方法来收集氯气,相当于对Cl2+H2O⇌H++Cl-+HClO加入NaCl,增大了Cl-的浓度,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降低了氯气的溶解度,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C项不选;
D.合成氨工业中,合适的温度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使催化活性最大;催化剂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但对于化学平衡无影响,因此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符合题意,D项选;
答案选D。
【点睛】勒夏特列原理为: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使用勒夏特列原理时,该反应必须是可逆反应且存在平衡过程,否则勒夏特列原理不适用。
18.含Cd2+废水可通过如下反应转化为CdS,以消除镉对环境的污染:
Cd2+(aq)+H2S(g)CdS(s)+2H+(aq) ΔHKC,故不选C;
D.恒温恒压下向平衡体系中通入氦气,体积增大(相当于减压),参与反应气体压强降低,平衡向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即向平衡向左移动,故不选D;
答案:B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图象、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等,难度中等,注意根据SO3的含量随温度变化情况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
28.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①Na2S②NaHS③H2S④(NH4)2S⑤NH4HS,按c(S2-)由小到大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③<⑤<④<②<① B. ③<⑤<②<④<①
C. ③<②<⑤<④<① D. ⑤<④<③<②<①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Na2S是易溶于水的盐,在水中完全电离,电离出的S2-部分水解,但水解微弱,所以S2-浓度降低,c(S2-)接近0.1mol/L;
②NaHS是易溶于水的盐,在水中完全电离,电离出的HS-存在水解平衡和电离平衡,因NaHS溶液显碱性,所以部分HS-的电离小于其水解,C项(S2-)远远小于c(HS-),远远小于0.1mol/L;
③H2S溶液是二元弱酸,且酸性很弱,电离时分两步电离,第二步电离出c(S2-),但它是酸,溶液显酸性,所以, c(S2-)远小于0.1mol/L, NH4HS溶液中电离出S2-只需HS-一步电离,而H2S溶液是二元弱酸,需两步电离,且第二步极其微弱, c(S2-):H2S<NH4HS;
④(NH4)2S是易溶于水的盐,在水中完全电离,电离出的铵根离子和S2-分别和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结合,水解相互促进,所以c(S2-)略小于0.1mol/L,c(S2-):(NH4)2S<Na2S;
⑤NH4HS是易溶于水的盐,在水中完全电离在水中完全电离,电离出的NH4+和HS-分别和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结合,水解相互促进,所以, HS-电离出来的c(S2-)非常小,比NaHS溶液中c(S2-)小,即c(S2-):NH4HS<NaHS;
综上所述c(S2-)浓度为:H2S<NH4HS<NaHS<(NH4)2S<Na2S,即③<⑤<②<④<①,B项正确;
答案选B。
【点睛】盐类水解的规律为“无弱不水解,有弱才水解,越弱越水解,谁强显谁性”。
29.常温下,用0.1mol/L NaOH溶液滴定20mL 0.1mol/L CH3COOH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点①所示溶液中:c(CH3COO-)>c(CH3COOH)>c(Na+)>c(H+)>c(OH-)
B. 点②所示溶液中:c(Na+)=c(CH3COO-)>c(H+)=c(OH-)
C. 点①②③所示溶液中,均成立:c(Na+)+c(H+)=c(CH3COO-)+c(OH-)
D. 点③表示整个滴定过程恰好达到滴定终点,在过程中溶液中始终不变
【答案】A
【解析】
【详解】A. 点①所示溶液中,滴入10mL氢氧化钠溶液,则反应后溶液中溶质为等浓度的醋酸钠和醋酸,由于醋酸的电离程度大于醋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溶液显示酸性,则:c(H+)>c(OH-)、c(CH3COO-)>c(CH3COOH),结合物料守恒可得:c(CH3COO-)>c(Na+) >c(CH3COOH),A项错误;
B. 点②所示溶液中一定满足电荷守恒:c(Na+)+c(H+)=c(CH3COO-)+c(OH-),因pH=7,则c(H+)=c(OH-),结合电荷守恒式可知c(Na+)=c(CH3COO-),因溶质为醋酸钠与醋酸,满足c(Na+)=c(CH3COO-)>c(H+)=c(OH-),B项正确;
C. 点①②③所示溶液中,均满足电荷守恒则有c(Na+)+c(H+)=c(CH3COO-)+c(OH-),C项正确;
D. 可变形为,由于滴定过程中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始终不变,则的值始终不变,D项正确。
答案选A。
第Ⅱ卷 共44分
30.基础知识与技能考查
(1)Na2S2O3与稀硫酸反应(化学方程式):___;
(2)泡沫灭火器是硫酸铝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写出相关离子方程式:___;
(3)为了除去MgCl2酸性溶液中的Fe3+,可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一种试剂,过滤后,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这种试剂是___。(填写化学式,只填一种即可)
(4)碳酸氢钠溶液中:比较c(H2CO3)___c(CO32-)(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