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江苏省苏州陆慕高级中学等三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62870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8-2019学年江苏省苏州陆慕高级中学等三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62870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8-2019学年江苏省苏州陆慕高级中学等三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62870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8-2019学年江苏省苏州陆慕高级中学等三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
展开江苏省苏州陆慕高级中学等三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总分:12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出卷人: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分两部分,第I卷为选择题,第II卷为非选择题。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纸上,答案写在试卷上的无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Mn-55 Fe-56 Cu-64 第Ⅰ卷 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与我们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开发氢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是实现“低碳生活”的有效途径B.工业上,电解熔融MgCl2制金属镁C.研发使用高效催化剂,可提高反应中原料的转化率D.“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相同质量的水和冰,水的能量高2.25℃和1.01×105 Pa时,2N2O5(g) = 4NO2(g) + O2(g) △H=+56.76 kJ/mol,该反应能自发进行的原因是( ) A.是吸热反应 B.是放热反应 C.是熵增大的反应 D.是熵减少的反应 3.已知:A2(g)+B2(g)==2AB(g) △H = —270 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L AB气体分解成1L的A2(g)和1L的B2(g)吸收270kJ热量B.在相同条件下,1mol A2(g)与1mol B2(g)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 AB(g)气体的能量C. 1个A2(g)分子与1个B2(g)分子反应生成2个AB(g)分子放出270kJD.1mol A2(g)与1mol B2(g)反应生成2mol液态AB放出的热量小于270kJ4.387K时,在体积为1.0 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A(g) B(g)+C(g),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4,若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15 mol A、0.15 mol B 和0.15 mol C,上述平衡( )A.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达到平衡 D.无法判断移动方向5.对于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H<0,下列反应速率关系中,正确的是( )A.3v(N2)=v(H2) B.v(N2)=3v(H2) C.1.5v(H2)=v(NH3) D.v(N2)=2v(NH3)6.制取甲烷的反应为C(s)+2H2(g) CH4(g) △H > 0,欲提高反应的速率和H2的转化率,可采用的措施为 ( )A.压缩容器体积 B.降温 C.增大C(s)的量 D.恒温恒压时加入一定量H2 7.下列事实中,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由H2、I2、HI三种气体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B.对2SO2+O22SO3 △H<0的反应,使用催化剂可加快反应的速率C.实验室可用浓氨水和氢氧化钠固体快速制取氨气D. N2(g)+3H2(g) 2NH3(g) ΔH<0,500 ℃左右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NH38.在密闭容器中,m A(g)+n B(g) p C(g)反应达平衡时,测得 c(A)为 0.5mol•L‾1,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将容器体积增大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测得 c(A)为 0.3mol•L‾1,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物质B的转化率减小 C. m + n <p D.物质C的体积分数增加9.下列关于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a、b曲线可分别表示反应 CH2=CH2(g)+H2(g)→CH3CH3(g) ΔH<0 使用和未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B.己知2C(s)+2O2(g)=2CO2(g) ΔH1; 2C(s)+O2(g)=2CO(g) ΔH2。则ΔH1>ΔH2C.同温同压下,反应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 条件下的ΔH不同D.在一定条件下,某可逆反应的ΔH=+100kJ·mol-1,则该反应正反应活化能比逆反应活化 能大100 kJ/mol 10.将BaO2放入密闭的真空容器中,反应2BaO2(s) 2BaO(s)+O2(g)达到平衡。保持温度不变,缩小容器容积,体系重新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衡常数减小 B.BaO量不变 C.氧气浓度不变 D.平衡向右移动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11.汽车尾气的无害化处理已成为当今汽车工业的一项重要课题,其基本原理是实现2NO(g)+2CO(g) N2(g)+2CO2(g)的反应。关于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使用合理的催化剂及载体,就可完全清除NO和COB.使用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的速率不能改变反应的平衡常数C.假设该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时c(NO)=c(CO)D.恒温恒容条件下,通入惰性气体可提高NO转化率12.可逆反应A(g)+2B(g) 3C(g)+4D(g) ΔH>0,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条件,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O2(g) == 2O3(g) ΔH>0,则可判定O2(g)比O3(g)稳定B. 由1 mol H2形成2 mol H要放出热量C.500℃、30 MPa下,0.5 mol N2(g)和1.5 mol H2(g)反应生成NH3(g)放热Q kJ, 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 2NH3(g) ΔH=-2Q kJ/molD.已知Ni(CO)4(g)=Ni(s)+4CO(g) ΔH=Q kJ/mol, 则Ni(s)+4CO(g)=Ni(CO)4(g) ΔH=-Q kJ/mol14.已知反应:A(s)+3B(g) 2C(g) ΔH<0,在体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曲线表示B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B.第t1 min时说明反应达到了平衡C.前4 min,用C表示反应速率为v(C)=0.1 mol·L-1·min-1 D.第10 min时,可能采取了降温 15.一定温度下,在三个体积均为1.0 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A(g) B(g)+C(g) ΔH容器编号温度(℃)起始物质的量(mol)平衡物质的量(mol)A(g)B(g)C(g)Ⅰ3870. 200. 0800. 080Ⅱ3870. 40 Ⅲ2070. 200. 0900. 09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正反应为ΔH>0 B. 207℃,K=4C. 达到平衡时,容器Ⅰ中的A体积分数与容器Ⅱ中的相同D. 容器Ⅰ中反应到达平衡所需时间比容器Ⅲ中的短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80分)16.(11分)(1)过渡态理论认为:化学反应并不是通过简单的碰撞就能完成的,而是从反应物到生成物的过程中经过一个高能量的过渡态.如图1是1mol NO2与1mol CO恰好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试写出NO2和CO 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该反应的活化能是 ▲ kJ•mol﹣1。图2 是某学生模仿图1 画出的NO(g)+CO2(g)═NO2(g)+CO(g)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则图中E3= ▲ kJ•mol﹣1,E4= ▲ kJ•mol﹣1。(2)在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H2和1 mol I2,压强为p(Pa),并在一定温度下使其发生反应: H2(g)+I2(g) 2HI(g) ΔH<0。保持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向其中加入1mol N2, 反应速率 ▲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平衡 ▲ 移动(填“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方向”或“不”)。(3) T℃,向1 L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HI(g),发生反应2HIH2+I2,H2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①该温度下,2HI(g) H2(g)+I2(g)的平衡常数K= ▲ 。②相同温度下,若开始加入HI(g)的物质的量是原来的2倍, 则 ▲ 是原来的2倍。 a.平衡常数 b.HI的平衡浓度 c.达到平衡的时间 d.平衡时H2的体积分数17.(15分)(1)以甲烷、氧气为原料,KOH溶液作为电解质构成燃料电池,总反应式为 ▲ ,如果以该燃料电池为电源,石墨作两极电解饱和食盐水,则该电解过程中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如果电解一段时间后NaC1溶液的体积为1L,溶液中的OH﹣物质的量浓度为0.01mol•L﹣1(25℃下测定),则理论上消耗氧气的体积为 ▲ mL(标况下)。(2)用铂电极电解CuSO4溶液,当C(Cu2+)降至原来的一半时停止通电,则加入下列物质中的 ▲ (填序号)物质能使溶液恢复成原来浓度;A.CuO B.Cu(OH)2 C.Cu D.H2O电解后电解质溶液的PH值 ▲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写出电解总离子方程式 ▲ 。(3)用Pt作电极电解硝酸银溶液,如图甲所示,则左边Pt电极名称是 ▲ ;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 。 18.(14分)CO2是目前大气中含量最高的一种温室气体。因此,控制和治理CO2是解决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 已知反应Fe(s)+CO2(g)FeO(s)+CO(g)的平衡常数为K1;反应Fe(s)+H2O(g)FeO(s)+H2(g)的平衡常数为K2。在不同温度时K1、K2的值如下表:温度(绝对温度)K1K29731.472.3811732.151.67(1)写出K2表达式: ▲ 。(2)推导反应CO2(气)+H2(气)CO(气)+H2O(气)的平衡常数K与K1、K2的关系式: ▲ ,判断该反应是 ▲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3)在体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CO2和H2(气),在1173K时发生反应CO2(气)+H2(气)CO(气)+H2O(气)并记录前5min的浓度,第6min时改变了反应的条件。各物质的浓度变化如下表:时间/minCO2(mol/L)H2(mol/L)CO(mol/L)H2O(mol/L)00.20000.30000020.17400.27400.02600.02603c1c2c3c34c1c2c3c350.07270.17270.12730.127360.03500.13500.1650 ①前2min,用CO表示的该化学反应的速率是: ▲ 。②在0~5min之间,达平衡时CO2的转化率为 ▲ 。③第6min时,平衡向 ▲ 方向(填“正反应”或“逆反应”)移动,可能的原因是 ▲ 。19.(10分)氯化硫酰(SO2Cl2)主要用作氯化剂.它是一种无色液体,熔点-54.1℃,沸点69.1℃。氯化硫酰可用干燥的二氧化硫和氯气在活性炭催化剂存在下反应制取:SO2(g)+Cl2(g)SO2Cl2(l)△H=-97.3kJ/mol(1)若在此条件下,将化学平衡常数K减小,化学反应速率v正增大,可采取的措施是 ▲ (选填编号)。a.升高温度 b.移走SO2Cl2 c.增加反应物浓度 d.无法满足上述条件(2)为了提高上述反应中Cl2的平衡转化率,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选填编号)。a.缩小容器体积 b.使用催化剂 c.增加SO2浓度 d.升高温度(3)在100℃时,往上述平衡体系中加入37Cl2,一段时间后,则平衡体系中含有37Cl的物质有 ▲ (选填编号)。a.只有37Cl2 b.只有SO237Cl2 c.37Cl2和SO237Cl2 d.无法判断(4)下列描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选填编号)。a.υ(Cl2)= υ(SO2) b.容器中气体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c.c(Cl2) :c(SO2)=1 :1 d.容器中气体颜色不随时间而变化(5)300℃时,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6g SO2Cl2,达到平衡时容器中含SO2 7g。若在上述的平衡体系中,再加入16g SO2Cl2,当再次达平衡时,容器中含SO2的质量范围是 ▲ 。 20.(14分)随着环保意识增强,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1)甲烷是一种理想的洁净燃料。已知:CH4(g)+2O2(g)= CO2(g)+ 2H2O(g);△H= -802.3kJ·mol-1H2O(1) =H2O(g),△H =+44.0kJ·mol-l写出常温常压下甲烷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 ,计算4.8g甲烷气体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热量为 ▲ kJ。(2)利用甲烷与水反应制备氢气,因原料廉价,具有推广价值。该反应为CH4(g)+H2O(g)CO(g)+3H2(g)△H=+206.lkJ·mol-l。①800℃时,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l.0,某时刻测得该温度下密闭容器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如下表。CH4H2OCOH23.0 mol•L‾18.5 mol•L‾12.0 mol•L‾12.0 mol•L‾1则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关系是正反应速率 ▲ 逆反应速率。(填“>”、“<”、“=”)②为了探究温度、压强对上述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以下三组对比实验(温度为360℃或480℃、压强为101 kPa或303 kPa,其余实验条件见下表)。实验序号温度/℃压强/kPaCH4初始浓度/ mol•L‾1H2O初始浓度/ mol•L‾11360p2.006.802t1012.006.8033601012.006.80表中t= ▲ ,P= ▲ ;设计实验2、3的目的是 ▲ ;实验l、2、3中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的大小关系是 ▲ (用K1、K2、K3表示)。21.(16分)I在450℃并有催化剂存在下,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内进行下列反应:2SO2 (g)+O2(g)2SO3(g) △H=-190kJ•mol-1(1)该反应500℃时的平衡常数 ▲ 450℃时的平衡常数(填“>”、“<”或“=”)。(2)450℃时,在2L密闭容器中,将二氧化硫和氧气混合,反应过程中SO2、O2、SO3物质的量变化如图,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是 ▲ 。(3)据上图判断,反应进行至20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用文字表达),10min到15min的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 (填字母)。a.加了催化剂 b.缩小容器体积 c.降低温度 d.增加SO3物质的量(4)欲提高SO2的转化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填字母)a.向装置中充入N2 b.向装置中再充入O2 c.改变反应的催化剂 d.升高温度 II 已知HCl+O2 Cl2+H2O(未配平)中2mol HCl被氧化,放出57.8kJ的热量,且部分化学键断裂示意图如下:① 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 ②断开1 mol H—O键与断开 1 mol H—Cl 键所需能量相差约为 ▲ kJ,H2O中H—O 键比HCl中H—Cl键 ▲ (填“强”或“弱”)。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