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苏科版物理九年级学习共同体中考复习专题训练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学习共同体中考复习专题 物态变化复习学案(无答案)
展开
物态变化复习学案一.基础知识:1、固体分为 和 两类。晶体在熔化时,有一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 。非晶体在熔化时 熔点。晶体在熔化时温度是 的,其内能将 。2、水结成冰的过程是 过程。在物态变化时,放出热量的有 、 和 ;吸收热量的有 、 和 。3、蒸发是在 都可下发生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在液体 和 同时发生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 。在一个标准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液体沸腾要符合两个条件是 和 。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是 。4、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 、 、 。5、液化有两种方式: 和 。 叫升华,固体升华时要 热。 叫凝华,气体凝华时要 热。6、写出下列物态变化的名称: (1)天冷时人们从嘴里呼出“白气”是 现象; (2)清晨,小草的叶子上有“露水” ; (3)严冬里,冰冻的衣服晾干了 ; (4)用久的灯泡的壁变黑,是 现象。(5)霜的形成是 现象。7、根据“研究水的沸腾”实验,我们发现,在水沸腾过程中,继续加热,水的温度 (填“不变”“上升”“下降”);原因是 ;要使水的沸腾温度升高,方法有 。8、在烧瓶里加入少许的碘,微微加热后,可见到紫色的碘蒸气,这是 造成的。9、如图2所示是某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时的图像。据图回答:120 温度(℃) (1)从图中可看出,这种物质应该是 100 D (“晶体”、“非晶体”)。原因是 80 B C E F 。60 A (2)在线段的AB段,物质是 态;40 在BC段,物质是 态;在C20 时间(分) 点,表示物质 。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3)线段CD表示 。 图 2 (4)这种物质的熔点应该是 。 (5)在EF段,表示该物质 。(6)A至C段的过程叫做 ,需要 热量;D至F段的过程叫做 ,需要 热量。二.能力训练1、对下列物理现象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进行的判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春天,冰雪融化——凝固B.夏天.刚从冰柜里拿出的冰镇矿泉水的瓶壁 “流汗”——液化C.秋天的夜晚,小草上出现露珠——升华D.冬天,人口里呼出“白气”——汽化2、在炎热、潮湿的夏季,打开冰箱能看到“白雾”;在寒冷、干燥的冬季人口中能呼出“白雾”。关于上述两例中的“白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雾是小冰晶 B.白雾是液化形成的 C.白雾的形成过程一定吸收热量 D.白雾是由于冰形成的3、白炽灯丝是由钨丝制成的,长期使用灯泡会变黑,这种现象属于 A.先凝华后升华、 B.先蒸发后凝固 C.先升华后凝华 D.先汽化后液化4、某同学在实验室研究物态变化时,依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四个图像如图所示.其中属于晶体熔化图像的是5、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 A.烧水时壶嘴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汽 B.冰棒周围的“白气”是冰棒升华而成的 C.从冰箱里拿出的鸡蛋表面的水珠是从鸡蛋里渗出的 D.热风干手器的作用是利用热风加快手上水的蒸发6、下列事例中,目的是为减慢蒸发的措施的是( )A、用电热吹风机将头发吹干 B、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再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C、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 D用扫帚把洒在地面上的水向周围扫开7、 “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这是一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对这首诗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缥缈的雾”是汽化现象 B.“晶莹的露”是液化现象C.“凝重的霜”是凝华现象 D.“轻柔的雪”是熔化现象8、雨、露、霜、冰都是自然界中水的“化身”,其中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是( ) A.雨 B.露 C.霜 D.冰 9、小红将一杯常温的开水放入正常工作的冰箱的冷冻室中,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后,杯中的水发生了物态变化,下面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这杯水的物态变化过程的是( ) 10、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A.春天,河里的冰化成水 B.夏天清晨,花草叶子上附着的露水C.秋天清晨,笼罩大地的雾 D.冬天,空中纷飞的雪花11、小刚同学所描述的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会变干B.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冰糕冒“白气”C.有风的天气,游泳后从水中出来会感觉格外冷D.冬天的早晨,窗玻璃外面会出现冰花12、如图2所示,舞台上经常用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方法制造白雾 以渲染气氛.对“白雾”的形成,小明的解释是:(1)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2)气态二氧化碳液化形成白雾以上解释中 A.第一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 B.第二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C.两句话都存在科学性错误 D.两句话都没有科学性错误 13、金属块在冰箱中被冷冻后,取出放一会儿,发现变湿了。用干毛巾擦净,等一会儿金属块又变湿了,原因是( ) A、金属块在冰箱中吸收的水继续往外渗透 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水附着在金属块表面 C、空气中的水附着在金属块表面 D、空气中的水汽化成水蒸气附着在金属块表面14、如图所示为冰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冰是一种晶体 B.冰的熔点为0℃C.从t1到t2,冰处于熔化过程 D.从t1到t2,冰的质量保持不变 15、仔细观察“水循环状态变化图”,请在空白方框内填上适当的物态变化 16、果农常用保鲜袋包水果,这样做目的之一是减少水果中水份的_____________;融雪的天气有时比下雪时还冷,这是因为融雪是______________过程,需吸收______________。3、福州夏季闷热的夜晚,紧闭门窗,开启卧室空凋,由于室内外温差大,第二天早晨,玻璃窗上常常会出现一层水雾。这层水雾是在室内一侧,还是在室外一侧?请写出你的猜想及你猜想的依据。 我的猜想:呈在______________侧(选填“室内”或“室外”)。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图5是某种物质熔化图象,它的熔点是 ℃,该物质从开始熔化到所有晶体完全熔化,持续了 min,这一过程是 热过程。18、(05锦州)关欣小组的同学们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对水加热了很长时间后水才沸腾;他们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345678910水温/℃…9495969798999999 (1)从数据上看,本次实验中水沸腾时的温度为_____℃: (2)请你根据记录数据,在图11中画出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 (3)实验中发现,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给出一种原因即可)19、积雪对公路行车的危害主要表现在路况的改变。路面积雪经车辆压实后,车轮与路面的摩擦力减小,汽车易左右滑摆。同时,汽车的制动距离也难以控制,一旦车速过快、转弯太急,都可能发生交通事故。专家研究表明,气温不同,积雪的厚薄不同,对汽车的危害也不一样。当积雪厚度在5~15cm,气温在0℃左右时,汽车最容易发生事故。因为在这种条件下,路面上的冰雪常会呈“夜冻昼化”状态。此时,护路工人常在路面上撒大量的盐,以避免“夜冻昼化”现象,即在相同气温条件下,融化了的冰雪不再结冰,从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提出问题:在相同气温条件下,为什么水不再结冰了?猜想与假设: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针对这一现象产生原因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并说出你猜想的理由。猜想: 理由: 设计实验方案:针对你的猜想,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猜想的正确性。实验方案及主要步骤: 分析与交流;除了在路面上撒盐外,你还有什么常用的办法,可以避免减少交通事故,这样做的道理是什么?方法: 道理: 20、假如你身处偏远海岛,缺乏生存所需的 淡水怎么办?小明为你提供一种简便的海水淡化方法。在地面挖一水池,往池内灌海水,按图27所示完成设备的安装,即可收集淡水。则:(1)阳光照射使池内海水加快 ,形成水蒸气;(2)水蒸气在塑料膜上 形成小水滴;(3)塑料膜下表面结成的水滴受 的作用滑到最低处后滴入水桶中,得到淡水。21、 下表是小明和小华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时所记录的一组数据。(1)本次实验中水的沸点是 ℃;(2)请根据他们所记录的数据在图19中绘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22、 小强与小宏同学为了研究泡沫塑料和棉絮的保温性能好坏,两人设计并进行了一个实验。他们用这两种材料分别包着装有热水的密闭烧瓶,让他们自然冷却,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定时测量两烧瓶中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1)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实验前除了取大小、厚度相同的泡沫塑料和棉絮外,还应考虑其他因素,即两个烧瓶完全相同,保持水的初温相同、 相同和环境因素相同。(2)按照计划操作,小强与小宏同学把实验测得的数据填在了下表中;时间 010203040……170180泡沫塑料组水温 8064555041……2120棉絮组水温 8056433228……2020分析上表数据可知:他们实验时的室内温度是 。经过40min后,用泡沫塑料包着的烧瓶水温降低了 ,而是棉絮包着的烧瓶水温降低了 。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3)除了采用相同时间内观察水降低的温度来比较这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外,你还可以采用 方法来比较这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图15是关于水循环的示意图.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着.阳光晒暖了海洋,水变成水蒸气升到空中,形成暖湿气流.暖湿气流遇到冷空气后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变成雨.天空的降水落到地面,一部分直接变成小溪,另一部分渗入地下,涌出地表后,变成股股清泉.许多小溪汇合,形成江河,又注入大海. (1)分析水循环的示意图,你能得到哪些物态变化的信息.
(2)你也许注意过,天气预报中常说:“……向北移动的暖湿气流和来自××地区的冷空气前锋相遇,将在我国××至××之间形成一条东西方向的降雨带……”.试说明暖湿气流携带较多的水分,为什么不一定带来降雨,而与冷空气相遇才会降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