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展开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1.回答I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纸姓名栏内写上自己的姓名、考试科目、准考证号等,并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正确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II卷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Cl 35.5 S 32 Ba 137 Zn 65 I 127
Ⅰ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对中国古代著作涉及化学的叙述,下列解读不正确的是( )
A. 《天工开物》中“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里的“石灰”指的是Ca(OH)2
B. 《黄白第十六》中“曾青涂铁,铁赤如铜”,其“曾青”是可溶性铜盐
C. 《本草纲目》中“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中的碱是K2CO3
D. 《汉书》中“高奴县有洧水可燃”,这里的“洧水”指的是石油
【答案】A
【解析】
【详解】A、《天工开物》中“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里的“石灰”指的是CaO,选项A不正确;
B、“曾青涂铁,铁赤如铜”,其“曾青”是可溶性铜盐,例如硫酸铜溶液,选项B正确;
C、草木灰中含有K2CO3,碳酸钾水解显碱性,可洗衣服,选项C正确;
D、《汉书》中“高奴县有洧水可燃”,石油可燃,这里的“洧水”指的是石油,选项D正确。
答案选A。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油脂、纤维素、蛋白质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 蔗糖溶液用硫酸催化水解后,在水解液中加入新制Cu(OH)2 悬浊液煮沸会析出红色沉淀
C. 纤维素、淀粉都可以用(C6H10O5)n表示,但它们不是互为同分异构体
D. 油脂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又称为皂化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A、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选项A错误;
B、蔗糖水解生成果糖和葡萄糖,检验葡萄糖在碱性溶液中,则没有加碱至碱性,不能与新制Cu(OH)2 悬浊液产生砖红色沉淀,选项B错误;
C、淀粉和纤维素虽具有相同的表示式,但n不同,则分子式不同,故不是同分异构体,选项C正确;
D、油脂碱性条件下水解制备肥皂,则油脂碱性条件下水解反应为皂化反应,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3.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 Na2O2能与CO2反应生成O2,可用于防毒面具和潜水艇中作为氧气来源
B. NaHCO3能与碱反应,可用作焙制糕点的膨松剂
C.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可用于干燥氢气
D. MgO、Al2O3熔点高,可用于制作耐火材料
【答案】D
【解析】
【详解】A.Na2O2为固体,携带方便,且能与人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不需要催化剂、不需要加热,最适宜用于呼吸面具中供氧剂,但不可用于防毒面具,选项A错误;
B.NaHCO3不稳定,加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所以用小苏打做焙制糕点的膨松剂,选项B错误;
C.浓硫酸可以做干燥剂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选项C错误;
D.MgO、Al2O3为离子晶体,熔点高,可用于制作耐火材料,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4.设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常温常压下,11.2LCO所含原子数为NA
B. 常温常压下,71g Cl2与足量Fe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A
C. 常温常压下,32g O2和O3混合物中含有分子数为NA
D. 常温常压下,1mol Na2O2中所含阴阳离子总数为4NA
【答案】B
【解析】
【详解】A、标准状况下11.2L CO所含的原子数为NA,题中为常温常压,选项A错误;
B、71g氯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与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得到2mol电子,转移的电子数为2NA,选项B正确;
C、32g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中含有32g氧原子,含有2mol氧原子,混合气体所含原子数为2NA,选项C错误;
D、过氧化钠中阴阳离子的个数之比是1︰2的,所以1mol Na2O2固体中含有的阴阳离子总数为3 NA,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5.制备(NH4)2Fe(SO4)2·6H2O的实验中,需对过滤出产品的酸性母液进行处理,常温下,分别取母液并向其中加入指定物质,反应后的溶液中主要存在的一组离子正确的是( )
A. 通入过量Cl2:Fe2+ H+ NH4+ Cl- SO42-
B. 加入少量NaClO溶液:NH4+ Fe2+ H+ SO42- ClO-
C. 加入过量NaOH溶液:Na+ Fe2+ NH4+ SO42- OH-
D. 加入过量NaClO和NaOH的混合溶液: Na+ SO42- Cl- ClO- OH-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水、气体、沉淀、弱电解质,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等,离子能大量共存,并结合母液中含有(NH4)2Fe(SO4)2·6H2O晶体中的离子,利用离子共存的观点分析解答。
【详解】A、Cl2具有强氧化性,能将Fe2+氧化为Fe3+,Fe2+不存在,选项A错误;
B、ClO-具有强氧化性,能将Fe2+氧化为Fe3+,Fe2+不存在,另外氢离子与次氯酸根离子也不能大量共存,选项B错误;
C、Fe2+与OH-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NH4+ 与OH-反应生成一水合氨,Fe2+、NH4+ 不能大量存在,选项C错误;
D、各离子之间相互不反应,可在溶液中共存,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6.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三氯化铁溶液与铜粉反应:2Fe3+ +3Cu= 2Fe +3Cu2+
B. Ca(HCO3)2溶液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2HCO3-+Ca2++2OH-=CaCO3↓+CO32-+2H2O
C. 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Ba2++SO42-=BaSO4↓
D. AlCl3与过量的氨水反应:Al3++4NH3·H2O=AlO2-+4NH4++2H2O
【答案】B
【解析】
【详解】A、三氯化铁溶液与铜粉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 +Cu= 2Fe2++Cu2+,选项A错误;
B、Ca(HCO3)2溶液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碳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CO3-+Ca2++2OH-=CaCO3↓+CO32-+2H2O,选项B正确;
C、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SO42-+Cu2++2OH-=BaSO4↓+ Cu(OH)2↓,选项C错误;
D、AlCl3与过量的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氯化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3NH4+,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7.下列有机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A.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B. 乙烯通入溴水中
C. 乙醇与乙酸在浓硫酸催化加热的条件下反应
D. 在镍做催化剂的条件下,苯与氢气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氧化反应,选项A不符合;
B、乙烯通入溴水中,发生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属于加成反应,选项B不符合;
C、乙醇与乙酸在浓硫酸催化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属于酯化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选项C符合;
D、在镍做催化剂的条件下,苯与氢气反应生成环已烷,属于加成反应,选项D不符合。
答案选C。
8.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2,Y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最内层电子数,W与Y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简单离子的半径:r(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