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红楼春趣》教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558362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8.《红楼春趣》教案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558362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语文人教部编版8* 红楼春趣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教学
内容
8*红楼春趣
第(1)课时
备课
日期
月 日
课型
执教人
教学
目标
1.学会课文中的“恰、屉”等9个生字,读准课文中难读的字词,正确、流地朗读课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读重点语句,通过阅读、想象等策略,大致读懂谓文,感受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
3.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品味本文语言,初步学习鉴赏小说的技巧,激发阅读《红楼梦》的兴趣。
教学
重难点
重点:品读重点语句,通过阅读、想象等策略,大致读懂谓文,感受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
难点:运用所学阅读古典小说的方法,初步品味课文中人物形象。
教学资源准备
预习课文,了解有关《红楼梦》及作者曹雪芹的有关资料。
课件
教 学 过 程
【自主预学】
1.课前搜搜:《红楼梦》插曲,了解《红楼梦》的故事梗概和主要人物。
2. 搜搜简介《红楼梦》。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金玉缘》,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背景,既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描写了大观园内外一系列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同时,又通过对这些爱情悲剧产生的社会环境描绘,昭示了当时社会的世态风貌。可以说,《红楼梦》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3. 搜搜简介作者。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他出身于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因家庭的衰败饱尝人世辛酸,后以坚韧不拔之毅力,历经多年艰辛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
【自主展学】
一、师生谈话,导入课题。
1.同学们,我们今天来学习第8课《红楼春趣》(板书课题)“红楼”:你想到了什么?(红楼梦)嗯,关于《红楼梦》,你知道些什么?
2、学生交流对《红楼梦》的了解。(教师补充: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长篇章回体小说,前80回由曹雪芹著,后40回由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全书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全面描写了封建社会末世的人性世态及种种不可调和的矛盾。)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红楼春趣”就是这篇长篇佳作中的一个小小的片段。
3、“春趣”:同学们怎么理解?(学生自由谈自己的理解)嗯,春天的趣事。同学们通过预习,知道这里的“趣事”指的是什么事?(春日里放风筝)我们中国可是风筝的故乡,早在2000年前,中国就发明了风筝。它也成了历代文人墨客笔下经常描绘的对象,如我们学过高鼎写的《村居》一诗,哪一句提到了风筝呢?(学生说: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是的,这里的“纸鸢”指的就是风筝。清代大文学家曹雪芹在他的著作《红楼梦》中也多次写到风筝。现在就让我们读曹雪芹对放风筝的精彩描述吧。
二、自读自悟,感知课文。
(一)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请同学们按照我们所学阅读古典小说方法,自主学习课文内容。PPT出示自读提示:
1、借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读通读顺课文,有不明白的地方向老师求教;
2、自学生字新词: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划出生字新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3、课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标注出来。
(二)自学检查生字:
读准以下字音:
恰似(sì) 窗屉 (tì) 兴头 (xìng) 晦气(huì) 忌讳(huì)
打发(fā) 宝钗(chāi ) 螃蟹 ( páng ) 垫着(diàn )
铰断 (jiǎ) 跺脚(duò ) 籰子(yuè)
一类生字:屉 晦 钗 敞 袭 帕 鬟 讳 纨 咯 绞 姊
(三)理清人物关系
同学们刚才再读课文的时候,发现课文中都出现了哪些人物?(生回答),我们来理一理这些人物之间的关系:
人物简介:
宝玉:贾政和王夫人之子,贾母的孙子。
林黛玉:贾母的外孙女,宝玉的表妹。聪慧无比,琴棋书画样样俱佳,幼年丧母,体弱多病,身世可怜。
宝钗:薛姨母之女,宝玉的表姐。 宝琴:宝钗的堂妹。
探春:贾政与赵姨娘之女,宝玉同父异母的妹妹。
紫娟:黛玉的丫环。
晴雯:宝玉的丫环。
三、了解故事内容分段。
第一部分(1—2自然段)主要叙述看到了挂在树上的风筝,黛玉等人决定拿出风筝放晦气。
第二部分(3—6自然段)主要叙述了贾宝玉和众姐妹、丫头们放风筝的欢乐场景。
四、小组合作探究。
(一)思考问题:
1、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表现了什么?
2、你对课文中的哪一个人印象最深?为什么?
(二)小组合作研讨:
1、本文记叙了(贾宝玉和众姐妹、丫头们在大观园放风筝的经过, 突出了他们放风筝时的自由欢乐)。表现了(贾宝玉对大观园美好生活的热爱)。
2、小组讨论交流:预设:如,贾宝玉。
文中( )留给我的印象最深, 我认为他是一个( )的人。
预设: 贾宝玉:率直纯真,关爱女性。
(1)宝玉细看了一回,只见这美人做的十分精致,心中欢喜,便叫》:“放起来。”(读一读,感受贾宝玉的率直纯真。)
他便恨的摔在地下,指着风筝说道:“若不是个美人儿,我一顿脚跺个稀烂!”(读一读,感受贾宝玉借助风筝表达的自己关爱女性的品质。)
(2)黛玉笑道:“可是呢。把咱们的拿出来,咱们也放放晦气。”(读一读,感受林黛玉的多愁善感。)
黛玉见风力紧了…… “林姑娘的病根儿都放了去了,咱们大家都放了罢。”(读一读,感受林黛玉的娇弱。)
(3)丫头们听见放风筝,巴不得一声儿, 七手八脚,都忙着拿出来:也有美人儿的,也有沙雁儿的。丫头们搬高墩,捆剪子股儿,一面拨起籰子来。(读一读,从小丫头们的心理活动描写“巴不得”和动作描写“手忙脚乱”中感受她们的快乐和活泼。)
众人皆仰面说道:“有趣,有趣。”(读一读,感受众人热爱美好事物的心情。)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1.课堂总结:通过阅读我们了解了文章中贾宝玉和众姐妹、丫头们在大观园中放风筝的欢乐情景,感受到了他们对自由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学会了借助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板书:对自由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自主练学】
《红楼梦》中的许多故事,在我国广为流传。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宝玉、黛玉等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故事。读读课文,能大致读懂就可以了。读后和同学交流:哪个人物给你的印象深?
林林黛玉:柔美娇弱,多愁善感,处事谨慎,言行小心,自尊心强
贾宝玉:眉清目秀,多情,具有反抗精神
【自主拓学】
拓展延伸:请认真阅读教材P33课后阅读链接:林庚的《风筝》选段,和课文进行对比学习,看看有什么不同之处?
【板书设计】
8*. 红楼春趣
贾宝玉 姿态:飘飘飖飖
林黛玉 放风筝 对自由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丫头们 形状:鸡蛋、黑星儿
教学
反思
语文红楼春趣优秀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a href="/yw/tb_c160948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红楼春趣优秀教案设计</a>,共4页。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红楼春趣公开课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红楼春趣公开课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目标,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8* 红楼春趣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8* 红楼春趣教学设计,共3页。
![语文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5dd06cfaa1fe0fadf633abb41c796ed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