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数学七年级下册(2024)2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教课内容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下册(2024)2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教课内容课件ppt,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思考·交流,观察·交流,尝试·思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会识别由“三线八角”构成的内错角和同旁内角.2. 经历探索直线平行条件的过程,掌握利用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判别直线平行的结论,并能解决一些问题.3.能够利用尺规作过直线外一点画平行线.
李老师有一块小画板,他想知道它的上下边缘是否平行,于是他在两个边缘之间画了一条线段AB(如图). 李老师只有一个量角器,他通过测量某些角的大小就能知道这个画板的上下边缘是否平行,你知道他是怎样做的吗?
今天我们将进一步研究两直线平行的条件.
(1)如图, 观察∠2 与∠4 的位置关系:
发现:① 在直线 AB 的两侧;② 在直线 m、n之间.
图中的内错角还有哪些?
(2)观察∠3 与∠4 的位置关系:
发现:①∠3 与∠4在直线 AB 的同侧;②∠3 与∠4在直线 m、n 之间.
这样的两个角叫同旁内角
图中的同旁内角还有哪些?
截线:同侧被截线:同一方
截线:同侧被截线:内部
截线:两侧被截线:内部
这三类角都是没有公共顶点的
(1)内错角满足什么关系时,两直线平行?为什么?
如图,若∠2=∠4,画板的上下边缘是否平行?
因为∠2=∠5 (对顶角相等) ∠2=∠4(已知)
所以∠4=∠5 (等量代换)
所以画板的上下边缘平行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同旁内角满足什么关系时,画板的上下边缘是否平行?为什么?
如图,若∠3+∠4=180°,AB与CD是否平行?
因为∠5+∠3=180°(邻补角定义) ∠3+∠4=180°(已知)
所以4=∠5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所以画板的上下边缘平行 (内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利用内错角判定两条直线平行的方法: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称为: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利用同旁内角判定两条直线平行的方法: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称为: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判定两条直线平行的三种方法:
判定方法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判定方法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判定方法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AC∥DE. 因为∠ACE与∠CED是内错角,而且相等,所以两直线平行.
(1)如图,三个相同的三角尺拼接成一个图形,请找出图中的一组平行线,并说明你的理由.
(2)以下是小颖的思考过程,你能明白她的意思吗?
能;她的理论依据是“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在图中再找出一组平行线,并说出你的理由.
答:AB∥EC. 理由如下: 因为∠BAC=∠ECA=90°,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知AB∥EC.
如图,在探究两条直线是否平行时,常用第三条直线截这两条直线,那么这条截线的作用是什么呢? 与同伴进行交流.
这条截线的作用是构成与两直线有关的同位角、内错角或同旁内角. 通过探究这些角的关系,我们可以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
如图,某公园现有两条直道AB和CD交于点 O,为方便游客观赏,公园管理部门决定过小路 CD上的点P,再修建一条直道 MN,并且使 MN与AB平行. 你能在图中画出直道 MN吗?(1)过点P的直线有多少条?(2)满足什么条件的直线才能与 AB平行?
∠EAB=∠EMN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所以直线MN与直线AB平行.
如图,已知点P在直线AB外,用尺规作直线 MN,使 MN经过点P,且 MN//AB.
1.数学课上老师用双手形象的表示了“三线八角”图形,如图所示(两大拇指代表被截直线,食指代表截线),从左至右依次表示( )
A.同旁内角、同位角、内错角B.同位角、内错角、对顶角C.对顶角、同位角、同旁内角D.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2.如图,已知∠2=110°,要使a∥b,则须具备的另一个条件是( )
A.∠3=70° B.∠3=110°C.∠4=70° D.∠1=70°
3.(2024兰州)如图,小明在地图上量得∠1=∠2,由此判断幸福大街与平安大街互相平行,他判断的依据是( )A.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B.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D. 对顶角相等
4.如图所示,下列条件中,能判断 AB∥CD 的是 ( )
A. ∠BAD =∠BCDB. ∠1 =∠2C. ∠3 =∠4D. ∠BAC =∠ACD
5.公园现在需要修一条小径a,途径一个亭子的位置,且要与之前的小径l平行,请用尺规作图画出来.
6.如图,一个由4条线段构成的“鱼”形图案,其中∠1=50°,∠2=50°,∠3=130°,找出图中的平行线,并说明理由.
解:OA∥BC,OB∥AC,理由如下:因为∠1=50°,∠2=50°,所以∠1=∠2,所以OB∥A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因为∠2=50°,∠3=130°,所以∠2+∠3=180°,所以OA∥BC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利用“内错角、同旁内角”判定两直线平行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知识点1 内错角和同旁内角
1. (教材素材改编)下列四个图形中,∠1和∠2是内错角的是( C )
2.将两只手的食指和拇指放在同一平面内,则以下四种摆放方式中,它们构成的一对角可以看成同旁内角的是( A )
知识点2 利用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判定两直线平行200考
3. (教材习题第3题改编)如图,下列条件一定能够判定AD∥BC的是
( C )
4. 如图,在四边形ABDE中,点C在BD的延长线上,连接AC,在不添加任
何辅助线和字母的情况下,如果添加一个条件,使AE∥BC,则可添加的
条件为 (写出一个即可).
∠EAB+∠B=180°(答案不唯一)
5.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某中学各班学生为班级图书角设计创意书架,开展图书共享活动.如图①是七(1)班学生制成的落地书架,图②是其部分纸稿示意图.已知∠1=82°,∠2=98°,∠3=82°,试说明AB和CD,AC和BD的位置关系.
解:因为∠1和∠3是内错角,∠1=∠3=82°,所以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因为∠1和∠CDE是对顶角,所以∠CDE=∠1=82°,又因为∠CDE和∠2是同旁内角,且∠CDE+∠2=82°+98°=180°,所以AC∥B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知识点3 用尺规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3考
6. (教材素材改编)如图,小庆用尺规过点B作OA的平行线BC,观察作图痕
迹,其中弧HI是 ( A )
7. 已知三角形ABC,试过点A作BC的平行线l(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解:BC的平行线l如解图所示.
8. 数学课上,老师在黑板上画出如图所示的三角形,并要求学生添加一个
条件,使得DE∥BC,下面四位同学给出的条件中有一个无.法.说明这个结
论,则这位同学是( C )
9. 如图所示,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D )
10.如图,学员小颖在广场上练习驾驶汽车,若第一次向左拐70°,行驶一段时间后,要使行驶的方向与最开始的方向相反,则第二次需要左拐的度数为 .
11. 如图,在三角形ABC中,D,E分别为BC,AC延长线上的点.
(1)过点C作直线CF,使得∠A=∠ACF;
解:直线CF如解图所示;
(2)在(1)的条件下,若∠D+∠ACF+∠ACB=180°,试判断AB与DE的
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解:AB∥DE. 理由如下:由(1)知,因为∠A=∠ACF,所以AB∥CF,
因为∠D+∠ACF+∠ACB=180°,∠DCF+∠ACF+∠ACB=180°,所以∠D=∠DCF,所以CF∥DE,所以AB∥DE.
12. (综合与实践·操作探究)在学习了平行线的判定之后,老师给大家布置
了一道实践作业:对于一个锐角三角形纸片ABC,在不利用工具的情况下
怎样折叠才能在三角形中作出其中一条边的平行线呢?小英同学的解决方
案如下: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2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图片课件ppt,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温故知新,新知探究,新知巩固,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课堂练习,a∥b,l∥m,l∥n,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2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背景图ppt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新课导入,新知探究,①在直线EF的两侧,∠4和∠6,内错角,①在直线EF的同旁,∠3和∠6,同旁内角,同位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下册2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优质ppt课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