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2025学年九年级(全一册)物理同步单元讲练测(原卷版+解析)
-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全一册)物理同步单元讲练测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单元测(原卷版+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全一册)物理同步单元讲练测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基础练(原卷版+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全一册)物理同步单元讲练测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讲核心(原卷版+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全一册)物理同步单元讲练测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单元测(原卷版+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全一册)物理同步单元讲练测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讲核心(原卷版+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九年级全册第4节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综合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九年级全册第4节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综合训练题,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 下列关于能源的观点中,正确的是( )
A. 天然气是可再生能源
B. 能量每转化一次,可利用的能量只会减少
C. 核电站中利用核聚变来发电
D. 只要不违反能量守恒定律,永动机仍可实现
2. 以下科技应用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核电站是利用核聚变产生的能量发电
B. 光纤通信是利用光的折射传递信息
C. 核能、潮汐能和地热能都属于可再生能源,都不来自太阳能
D. 磁悬浮列车是利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实现车体与轨道分离
3. 节约资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以下行为能够节约能源的是( )
A. 垃圾分类回收
B. 饭店里使用一次性筷子
C. 城市里安装景观灯
D. 夏天将室内温度调得很低
4. 下列不同类型的发电站中是利用不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是( )
A. 大亚湾核电站B. 达坂城风力电站C. 青海塔拉滩光伏电站D. 三峡水电站
5. 能源、信息和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三大支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太阳能和天然气都是可再生能源B. 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的能量发电
C. 超声波可用于地球和月球间通信D. 超导体材料可用于任何家用电器
6. 关于能量及其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风能、水能、核燃料属于可再生能源
B. 目前有些新能源汽车实现了“零排放”,“电动机的能量转化效率可达100%
C. 目前电能可以转化为多种形式的能量,也可以从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而来
D. 目前大部分核电站是利用核聚变发电的,核废料的放射性会造成环境污染
7. 下列做法符合“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理念的是( )
A. 电器长期处于待机状态
B. 教室无人时要及时关灯
C. 废旧电池随意丢弃
D. 夏天,将空调温度调到最低
8.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方面考虑,应尽量减少使用的能源是( )
A. 风能B. 石油C. 太阳能D. 地热能
9. 下列标志表示“节约用水”的是( )
A. B.
C. D.
10. 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 城乡推广太阳能的使用B. 在住宅区乱按汽车喇叭
C. 汽车在马路上超速行驶D. 晴天开着教室里的灯
11. 为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我国正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技术,下列能源属于清洁能源的是( )
A. 太阳能B. 煤炭C. 石油D. 汽油
12. 我国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碳中和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关于能量和能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我国已建成的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来发电的
B. 卫星导航系统主要靠超声波来传递信息
C. 水能、太阳能是不可再生能源,核能是可再生能源
D. 为了保护环境,控制和消除大气污染,应禁止使用化石能源
13. 人类的发展离不开能源,为构建清洁低碳能源体系,中国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我国对世界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对于能量和能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能量之间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能量的转化有方向性
B. 提高能量转化效率是“节能减排”的重要措施之一
C. 电能因为使用方便快捷,几乎遍及人们的生活,电能是一次能源
D. 风能、水能、太阳能都是清洁能源
14. 2022年北京冬奥会所有场馆使用“绿电”。绿电的主要来源为太阳能、风力、地热能等。有关能源和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太阳能、风能、核能是可再生能源
B. 风能、地热能及核能均属于一次能源
C. 核电站是利用核聚变产生的能量来发电的
D. 因为能量守恒,所以我们不需要节约能源
15. “校园安全、环保节能”的理念贯穿在我们的生活中,下列关于安全用电、节能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
A. 进入物理实验室,可以随意触摸实验台上的插座、接线口
B. 教学楼楼道里的空气开关跳闸,一定是总功率过大造成的
C. 教室里投影仪一直接通工作
D. 离开教室,随手关灯
二、多选题
16.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人造太阳”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创造新的世界纪录,该装置成功实现可重复的1.2亿摄氏度101秒运行和1.6亿摄氏度20秒等离子体运行。这进一步证明核聚变能源的可行性。以下关于能源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目前为止世界上的数百座核电站只有少部分是核聚变发电
B. 在太阳内部不停地发生核聚变,所以说太阳是核能的火炉
C. 核能像煤、石油、天然气一样是一次能源
D. 核能的利用都是清洁无污染的
三、填空题
17. 核电站利用水做冷却剂是因为水的______大。目前的核电站是利用______(选填“原子”或“原子核”)的裂变释放的能量工作的,核能属于____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18. “低碳生活”是我国践行的绿色发展理念,在生产和生活中常用的煤、石油、天然气、太阳能中,符合这个理念的能源是 ________;为了节约能源,请你提出一种绿色出行方式:______。
19.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提倡垃圾分类。垃圾分类回收后,可用于发电,从能源的角度看,电能属于________(选填“一次”或“二次”)能源;低碳生活倡导人们降低对煤、石油、天然气的使用,一方面是由于这类化石燃料燃烧时会释放大量CO2,另一方面是因为它们都属于_____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在地壳中的储量是有限的。我们使用能源的过程中能量的转移和转化是有_______的。
20. 2021年1月,“华龙一号”全球首堆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跻身世界前列,核反应堆是通过可控______(选填“裂变”或“聚变”)反应释放核能的设备,核能属于____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一、单选题
(2022·湖南湘西·统考中考真题)
21. 下列能源中属于二次能源的是( )
A. 电能B. 风能C. 太阳能D. 地热能
(2022·广西桂林·统考中考真题)
22. 保护环境是全球性重大课题,下列能源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污染最小的是( )
A. 煤炭B. 木柴C. 太阳能D. 石油
(2022·广西玉林·统考中考真题)
23. 下列关于环境保护和能源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保护生态环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B. 在安静的图书馆大声说话
C. 提倡减排,可不必提倡节能
D. 电能是一次能源,它便于输送和转化
(2022·江苏徐州·统考中考真题)
24. 为了推动风能开发利用,我国规划“十四五”期间风力发电量实现翻倍。风能属于( )
A. 可再生的清洁能源
B. 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
C. 可再生的非清洁能源
D. 不可再生的非清洁能源
(2022·江苏宿迁·统考中考真题)
25. 我国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在信息、能源和材料等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我国白鹤滩水电站中的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发电的
B. 神舟十四号飞船上的新型硅光电池板主要将电能转化为太阳能
C. 能量在转移和转化的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因此我们不需要节约能源
D. 现在我国已建成的核电站主要是利用核聚变释放能量,核能属于可再生能源
(2022·贵州贵阳·统考中考真题)
26. 数千年来,寻找和开发新材料造福社会是人类的核心追求之一、半导体材料的应用促进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这意味着人类已经步入了( )
A. 石器时代B. 青铜器时代C. 铁器时代D. “硅器”时代
(2022·辽宁锦州·统考中考真题)
27. 目前我国在能源、材料和航天等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核能和地热能都可再生能源
B. 半导体是制造集成电路的重要材料
C. 地面控制中心通过超声波与空间站中的航天员通信
D. 空间站上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内能
(2022·湖北荆州·统考中考真题)
28. 推动“节能减排”工作,有助于实现国家提出的“碳中和、碳达标”的目标。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
A. 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利用
B. 出行时尽量选择驾驶私家车
C. 就餐时选择使用一次性餐具
D. 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2022·湖南永州·统考中考真题)
29. 关于能源、环境保护及能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可燃冰、石油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B. 废旧电池可以随意丢弃
C. 用电动汽车替代燃油汽车,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D. 随着时代的进步,永动机是可以造出的
(2022·青海·统考中考真题)
30. 清洁能源是指不排放污染物,能够直接用于生产、生活的能源。下列能源中都属于清洁能源的是( )
A. 太阳能、石油B. 石油、风能
C. 太阳能、风能D. 风能、煤炭
二、多选题
(2022·辽宁·统考中考真题)
31. 2022年6月5日11时许,整流罩打开,神舟十四号飞船成功入轨,展开太阳能帆板。飞船将在大气层外沿椭圆形轨道绕地球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整流罩与大气层摩擦后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其内能增加的
B. 太阳能电池板可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C. 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
D. 飞船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时,动能增大,势能减小
(2022·广东深圳·统考中考真题)
3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未来理想能源必须安全、清洁,不能严重影响环境
B. 使用过的核废料不会造成污染可以简单填埋
C. 电视、广播、手机都是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D. 二极管是半导体,具有双向导电性
三、填空题
(2022·山东菏泽·统考中考真题)
33. 水从高处流向低处后,无法自发回到同样的高度,说明能量的转化具有___________,所以尽管能量是守恒的,我们仍然要节约能源。请列举一例可再生能源:___________。
(2022·贵州黔西·统考中考真题)
34. 在生产和生活中常用的煤、石油、天然气、太阳能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___________,实现“低碳生活”的途径之一是减少和控制 ___________的使用量。
四、简答题
(2022·贵州六盘水·统考中考真题)
35. 我国在新能源汽车开发与利用方面步入世界前列,运用高科技为绿色环保理念的实施保驾护航。有调查数据表明,部分燃油汽车油耗成本大约为1元/km,部分新能源汽车能耗成本低至0.1元/km,为促进新能源汽车更广泛投入使用,请你站在能源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两点合理建议。
五、综合题
(2022·黑龙江牡丹江·统考中考真题)
3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1年6月25日,我国自主发现的平均水深最深、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海上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正式投产通气,它的投产意味着我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能力实现了由300米到1500米超深水的历史性跨越。在大气田上矗立着“深海一号”能源站,气田通过能源站进行生产,它是世界首座十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排水量11万立方米,能源站总重量达5.3万吨,排水量相当于两艘辽宁舰。目前已经探明储量超千亿方,最大井深4000米以上,最大水深超过1500米。在1500多米的深海之中,由海洋生物遗体分解产生的天然气,就是被这座能源站处理达标后,顺着海底管线呼啸着游向粤港澳大湾区以及南海等地的千家万户,主要用于发电和城市燃气。
(1)天然气属于下列哪一类能源___________
A一次能源 B.可再生能源 C.新能源
理由是___________;
(2)利用天然气发电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情况是:___________;
(3)海下1500m深处,海水压强的大小相当于___________个标准大气压。(海水的密度取、标准大气压取)
第二十二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基础练
一、单选题
1. 下列关于能源的观点中,正确的是( )
A. 天然气是可再生能源
B. 能量每转化一次,可利用的能量只会减少
C. 核电站中利用核聚变来发电
D. 只要不违反能量守恒定律,永动机仍可实现
【答案】B
【解析】
【详解】A.像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都是能够源源不断的从自然界得到的能源叫可再生能源;像化石能源、核能等短期内不能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能源叫不可再生能源;天然气属于化石类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故A错误;
B.能量每转化一次,能量就会损耗一部分,可利用的能量只会减少,故B正确;
C.目前只有核裂变可控应用于发电,核聚变不可控,故C错误;
D.能量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但是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是有方向性的,所以永动机不可能实现,故D错误。
故选B。
2. 以下科技应用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核电站是利用核聚变产生的能量发电
B. 光纤通信是利用光的折射传递信息
C. 核能、潮汐能和地热能都属于可再生能源,都不是来自太阳能
D. 磁悬浮列车是利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实现车体与轨道分离
【答案】D
【解析】
【详解】A.核电站利用的是核裂变时产生的能量的原理来工作的,故A错误;
B.光纤通信是利用激光的全反射来传递信息的,故B错误;
C.核能、地热能和潮汐能都不是直接或间接来自太阳,核能不是可再生资源,故C错误;
D.磁悬浮列车原理是利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的原理工作的,故D正确。
故选D。
3. 节约资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以下行为能够节约能源的是( )
A. 垃圾分类回收
B. 饭店里使用一次性筷子
C. 城市里安装景观灯
D. 夏天将室内温度调得很低
【答案】A
【解析】
【详解】A.垃圾分类回收,有利于保护环境,合理回收和利用资源,故A符合题意;
B.饭店里使用一次性筷子,需要砍伐森林,不利于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故B不符合题意;
C.城市里安装景观灯,会消耗能源,产生光污染,故C不符合题意;
D.夏天将室内温度调得很低,浪费能源,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 下列不同类型的发电站中是利用不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是( )
A. 大亚湾核电站B. 达坂城风力电站C. 青海塔拉滩光伏电站D. 三峡水电站
【答案】A
【解析】
【详解】水能、风能、太阳能可以从自然界中源源不断地得到,是可再生能源,核能不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是不可再生能源,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 能源、信息和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太阳能和天然气都是可再生能源B. 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的能量发电
C. 超声波可用于地球和月球间通信D. 超导体材料可用于任何家用电器
【答案】B
【解析】
【详解】A.天然气是化石能源,不能短时间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是不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可以在自然界里源源不断地得到,是可再生能源,故A错误;
B.核电站是利用可控的核裂变的能量发电,故 B正确;
C.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可以利用电磁波实现地球和月球的通信,超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C错误;
D.超导体电阻为零,当电阻为零时,不会产生电热,所以不能利用超导体用于电热器,故D错误。
故选B。
6. 关于能量及其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风能、水能、核燃料属于可再生能源
B. 目前有些新能源汽车实现了“零排放”,“电动机的能量转化效率可达100%
C. 目前电能可以转化为多种形式的能量,也可以从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而来
D. 目前大部分核电站是利用核聚变发电的,核废料的放射性会造成环境污染
【答案】C
【解析】
【详解】A.风能、水能都可从自然界源源不断地得到,是可再生能源,核燃料在短期内不能从自然界得到补充,是不可再生能源,故A错误;
B.有些新能源汽车不会排放污染空气的尾气,实现零排放,但电动机的能量转化时总会有能量损失,其转化效率不会达到100%,故B错误;
C.目前,电能可转化为机械能、内能等等多种形式的能量,也可以从水能、风能等转化而来,故C正确;
D.目前大部分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发电,核废料泄露时有较大的危害,故D错误。
故选C。
7. 下列做法符合“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理念的是( )
A. 电器长期处于待机状态
B. 教室无人时要及时关灯
C. 废旧电池随意丢弃
D. 夏天,将空调温度调到最低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电器不使用时处于待机状态,电器也会消耗电能,这样会浪费电能,故A不符合题意;
B.无人时要及时关灯,减少灯的工作时间,可以达到节能的目的,故B符合题意;
C.废旧电池随意丢弃,会对环境、土壤及地下水造成污染,不符合“绿色环保”的理念,故C不符合题意;
D.人体舒适温度在25℃左右,使用空调时,设置温度过低,既浪费电能,也对身体有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方面考虑,应尽量减少使用的能源是( )
A. 风能B. 石油C. 太阳能D. 地热能
【答案】B
【解析】
【详解】ACD.风能、太阳能、地热能在使用时对环境的影响小,故ACD不符合题意;
B.石油属于化石能源,在使用时会产生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很大,尽可能减少使用,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9. 下列标志表示“节约用水”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标志表示禁止鸣笛,故A不符合题意;
B.标志表示节约用水,故B符合题意;
C.标志表示严禁玩火,故C不符合题意;
D.标志表示严禁车辆左转,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 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 城乡推广太阳能的使用B. 在住宅区乱按汽车喇叭
C. 汽车在马路上超速行驶D. 晴天开着教室里的灯
【答案】A
【解析】
【详解】A.推广使用太阳能,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故A正确;
B.汽车的喇叭声属于噪声污染,影响人的休息,不能在住宅区乱按汽车喇叭,故B错误;
C.汽车在马路上超速行驶,当紧急刹车,由于汽车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高速运动状态,很难停下来,很容易发生事故,所以要限制汽车高速行驶,故C错误;
D.在晴朗的白天,教室里开着灯,与我们提倡的节约能源、低碳生活相违背,故D错误。
故选A。
11. 为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我国正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技术,下列能源属于清洁能源的是( )
A. 太阳能B. 煤炭C. 石油D. 汽油
【答案】A
【解析】
【详解】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绿色能源体现了与环境友好相容的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原则,也可以认为绿色能源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煤、石油、天然气是三大化石燃料,燃烧除了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之外,也会产生二氧化硫等有毒的气体,还有固体废弃物需要处理,而太阳能不但能节约化石能源,缓解能源危机,还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属于绿色能源,汽油是由石油中提炼得到的,属于二次能源,燃烧时也会污染环境,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 我国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碳中和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关于能量和能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我国已建成的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来发电的
B. 卫星导航系统主要靠超声波来传递信息
C. 水能、太阳能是不可再生能源,核能是可再生能源
D. 为了保护环境,控制和消除大气污染,应禁止使用化石能源
【答案】A
【解析】
【详解】A.核反应堆中发生的是可控制的核裂变,核电站发电的过程是将核裂变产生的核能转化为内能,再通过汽轮发电机转化为电能,故A正确;
B.卫星导航系统主要靠电磁波来传递信息,故B错误;
C.核能是不可再生能源,太阳能、水能属于可再生能源,故C错误;
D.化石能源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气,为了保护环境、控制和消除大气污染,应减少使用化石能源,而不是禁止,故D错误。
故选A。
13. 人类的发展离不开能源,为构建清洁低碳能源体系,中国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我国对世界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对于能量和能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能量之间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能量的转化有方向性
B. 提高能量转化效率是“节能减排”的重要措施之一
C. 电能因为使用方便快捷,几乎遍及人们的生活,电能是一次能源
D. 风能、水能、太阳能都是清洁能源
【答案】C
【解析】
【详解】A.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在转化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方向性,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根据提高效率的方式可知,提高能量转化效率是“节能减排”的重要措施之一,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电能不能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得,需要消耗其他能源进行加工和转化,所以电能是二次能源,故C错误,符合题意;
D.根据清洁能源的定义可知,风能、水能、太阳能都是清洁能源,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 2022年北京冬奥会所有场馆使用“绿电”。绿电的主要来源为太阳能、风力、地热能等。有关能源和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太阳能、风能、核能是可再生能源
B. 风能、地热能及核能均属于一次能源
C. 核电站是利用核聚变产生的能量来发电的
D. 因为能量守恒,所以我们不需要节约能源
【答案】B
【解析】
【详解】A.太阳能、风能可以从自然界不断地得到,所以它们属于可再生能源;而核燃料是有限的,所以核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A错误;
B.风能、地热能以及核能,都是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的,属于一次能源,故B正确;
C.核电站利用的是核裂变时产生的能量的原理来工作的,故C错误;
D.能量虽然是守恒的,但能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所以需要节约能源,故D错误。
故选B。
15. “校园安全、环保节能”的理念贯穿在我们的生活中,下列关于安全用电、节能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
A. 进入物理实验室,可以随意触摸实验台上的插座、接线口
B. 教学楼楼道里的空气开关跳闸,一定是总功率过大造成的
C. 教室里的投影仪一直接通工作
D. 离开教室,随手关灯
【答案】D
【解析】
【详解】A.安全用电的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据此可知进入物理实验室,不可以随意触摸实验台上的插座、接线口,故A错误;
B.教学楼楼道里的空气开关跳闸,可能是发生了短路,也可能是总功率过大,故B错误;
CD.节约用电的措施包括:做到人走灯灭,用电器不工作时要及时切断电源,不要长期处于待机状态,减少不必要的电能浪费,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二、多选题
16.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人造太阳”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创造新的世界纪录,该装置成功实现可重复的1.2亿摄氏度101秒运行和1.6亿摄氏度20秒等离子体运行。这进一步证明核聚变能源的可行性。以下关于能源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目前为止世界上数百座核电站只有少部分是核聚变发电
B. 在太阳内部不停地发生核聚变,所以说太阳是核能的火炉
C. 核能像煤、石油、天然气一样是一次能源
D. 核能的利用都是清洁无污染的
【答案】BC
【解析】
【详解】A.目前为止世界上的数百座核电站都是核裂变发电,故A错误;
B.太阳能来源于太阳内部的轻核不停地发生核聚变释放能量,可以说太阳是核能的火炉,故B正确;
C.核能像煤、石油、天然气一样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源,不需要进行加工,是一次能源,故C正确;
D.核能的利用,若是利用不当会造成严重的污染,故D错误。
故选BC。
三、填空题
17. 核电站利用水做冷却剂是因为水的______大。目前的核电站是利用______(选填“原子”或“原子核”)的裂变释放的能量工作的,核能属于____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答案】 ①. 比热容 ②. 原子核 ③. 不可再生
【解析】
【详解】[1]核电站利用水做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与相同质量的其他物质相同,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较多。
[2][3]目前的核电站都是利用原子核的裂变释放的能量工作的,核能不能够从自然界源源不断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18. “低碳生活”是我国践行的绿色发展理念,在生产和生活中常用的煤、石油、天然气、太阳能中,符合这个理念的能源是 ________;为了节约能源,请你提出一种绿色出行方式:______。
【答案】 ① 太阳能 ②. 建议出行时使用共享单车
【解析】
【详解】[1]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能源,化石能源的过度使用可以造成大气污染,温室效应、酸雨等危害环境问题,太阳能是一种新型能源,具有清洁、环保、能量大、获取方便等优点,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的能源是太阳能。
[2]为了节约能源,可以选择共享单车出行。
19.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提倡垃圾分类。垃圾分类回收后,可用于发电,从能源的角度看,电能属于________(选填“一次”或“二次”)能源;低碳生活倡导人们降低对煤、石油、天然气的使用,一方面是由于这类化石燃料燃烧时会释放大量CO2,另一方面是因为它们都属于_____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在地壳中的储量是有限的。我们使用能源的过程中能量的转移和转化是有_______的。
【答案】 ①. 二次 ②. 不可再生 ③. 方向性
【解析】
【详解】[1]电能无法从自然界直接大量获得,需要通过消耗一次能源来获得,故电能属于二次能源。
[2]煤、石油和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在地壳中的储量是有限的,所以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3]在人类使用能源的过程中,必然有部分能量由于种种原因浪费掉且不能再重新加以利用,因此说明能量的转移或转化具有方向性。
20. 2021年1月,“华龙一号”全球首堆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跻身世界前列,核反应堆是通过可控______(选填“裂变”或“聚变”)反应释放核能的设备,核能属于____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答案】 ①. 裂变 ②. 不可再生
【解析】
【详解】[1]目前,核电站主要利用核裂变的可控链式反应来发电的,这种链式反应是在核反应堆内完成的。
[2]核燃料用完后不能再生,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一、单选题
(2022·湖南湘西·统考中考真题)
21. 下列能源中属于二次能源的是( )
A. 电能B. 风能C. 太阳能D. 地热能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电能是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以后得到的能源,所以不是一次能源,属于二次能源,故A符合题意;
B.风能是直接取自自然界没有经过加工转换的能源,所以是一次能源,故B不符合题意;
C.太阳能是直接取自自然界没有经过加工转换的能源,所以是一次能源,故C不符合题意;
D.地热能是直接取自自然界没有经过加工转换的能源,所以是一次能源,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022·广西桂林·统考中考真题)
22. 保护环境是全球性重大课题,下列能源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污染最小的是( )
A. 煤炭B. 木柴C. 太阳能D. 石油
【答案】C
【解析】
【详解】ABD.煤炭、木柴、石油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气、甚至有毒气体会污染环境,故ABD不符合题意;
C.太阳能使用过程中没有废气等产生,不会污染环境,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2022·广西玉林·统考中考真题)
23. 下列关于环境保护和能源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保护生态环境,“绿水青山就金山银山”
B. 在安静的图书馆大声说话
C. 提倡减排,可不必提倡节能
D. 电能是一次能源,它便于输送和转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A.“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倡导保护环境,提倡使用新能源,故A正确;
B.在安静的图书馆大声说话干扰别人学习,属于噪声,故B错误;
C.提倡减排,也必须提倡节能,生产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故C错误;
D.电能无法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必须经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得到,是二次能源,故D错误。
故选A。
(2022·江苏徐州·统考中考真题)
24. 为了推动风能开发利用,我国规划“十四五”期间风力发电量实现翻倍。风能属于( )
A. 可再生的清洁能源
B. 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
C. 可再生的非清洁能源
D. 不可再生的非清洁能源
【答案】A
【解析】
【详解】风能作为一种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源,清洁无污染且可以再生更新、被人类反复利用,属于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022·江苏宿迁·统考中考真题)
25. 我国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在信息、能源和材料等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我国白鹤滩水电站中的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发电的
B. 神舟十四号飞船上的新型硅光电池板主要将电能转化为太阳能
C. 能量在转移和转化的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因此我们不需要节约能源
D. 现在我国已建成的核电站主要是利用核聚变释放能量,核能属于可再生能源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水利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发电的,在发电过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A正确;
B.新型硅光电池板主要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故B错误;
C.能量在转移和转化的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但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具有方向性,有些能量以某种形式存在时我们无法利用,因此需要节约能源,故C错误;
D.我国已建成的核电站主要是利用核裂变释放能量,核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D错误。
故选A。
(2022·贵州贵阳·统考中考真题)
26. 数千年来,寻找和开发新材料造福社会是人类核心追求之一、半导体材料的应用促进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这意味着人类已经步入了( )
A. 石器时代B. 青铜器时代C. 铁器时代D. “硅器”时代
【答案】D
【解析】
【详解】A.石器时代表示当时人们是使用石器为主,故A不符合题意;
B.青铜器时代表示人们是使用青铜器为标志,故B不符合题意;
C.铁器时代表示人们是使用铁器为标志,故C不符合题意;
D.“硅器”时代,指的是人们使用半导体材料为标志,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022·辽宁锦州·统考中考真题)
27. 目前我国在能源、材料和航天等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核能和地热能都是可再生能源
B. 半导体是制造集成电路的重要材料
C. 地面控制中心通过超声波与空间站中的航天员通信
D. 空间站上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内能
【答案】B
【解析】
【详解】A.核能在短期内不能从自然界得到补充,是不可再生能源,而地热能是可再生能源,故A错误;
B.集成电路是由二极管、三极管和电阻、电容等元件直接做在硅单晶片上,所以半导体是制造集成电路的重要材料,故B正确;
C.超声波是声波,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空间站与地面间有真空,所以不能通过超声波传递信息,要靠电磁波来传递信息,故C错误;
D.空间站上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故D错误。
故选B。
(2022·湖北荆州·统考中考真题)
28. 推动“节能减排”工作,有助于实现国家提出的“碳中和、碳达标”的目标。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
A. 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利用
B. 出行时尽量选择驾驶私家车
C. 就餐时选择使用一次性餐具
D. 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答案】A
【解析】
【详解】A.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可以减少污染、节约资源,推动“节能减排”工作,故A符合题意;
B.出行驾驶私家车,虽然提高了出行效率,但是增加了燃油、燃气的使用,从而增加了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利于推动“节能减排”工作,故B不符合题意;
C.就餐时使用一次性餐具,一定程度上浪费了木材资源,不利于推动“节能减排”工作,故C不符合题意;
D.火力发电需要更多的燃料燃烧,向空气排放更多的污染物以及二氧化碳,不利于推动“节能减排”工作,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022·湖南永州·统考中考真题)
29. 关于能源、环境保护及能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可燃冰、石油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B. 废旧电池可以随意丢弃
C. 用电动汽车替代燃油汽车,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D. 随着时代的进步,永动机是可以造出的
【答案】C
【解析】
【详解】A.可燃冰、石油等能源在地球的储量是有限的,消耗后不可能再生,属不可再生能源,故A错误;
B.废旧电池含有有毒的重金属,随意丢弃会污染环境,故B错误;
C.用电动汽车替代燃油汽车,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C正确;
D.永动机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永动机”是不可能制造出来的,故D错误。
故选C。
(2022·青海·统考中考真题)
30. 清洁能源是指不排放污染物,能够直接用于生产、生活的能源。下列能源中都属于清洁能源的是( )
A. 太阳能、石油B. 石油、风能
C. 太阳能、风能D. 风能、煤炭
【答案】C
【解析】
【详解】属于清洁能源的是太阳能、水能、地热能、风能等;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使用时会造成污染,属于有污染的能源,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二、多选题
(2022·辽宁·统考中考真题)
31. 2022年6月5日11时许,整流罩打开,神舟十四号飞船成功入轨,展开太阳能帆板。飞船将在大气层外沿椭圆形轨道绕地球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整流罩与大气层摩擦后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其内能增加的
B. 太阳能电池板可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C. 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
D. 飞船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时,动能增大,势能减小
【答案】ABC
【解析】
【详解】A.整流罩与大气层发生剧烈摩擦,温度升高,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成内能,内能增加,所以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其内能增加的,故A正确;
B.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中的光能转化为电能,故B正确;
C.太阳能可以在自然界源源不断地从自然界中获得,所以是可再生能源,故C正确;
D.飞船在大气层外绕地球运动,不受空气阻力,机械能保持不变,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时,速度变小,动能变小;高度变大,重力势能变大,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故D错误。
故选ABC。
(2022·广东深圳·统考中考真题)
3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未来理想能源必须安全、清洁,不能严重影响环境
B. 使用过的核废料不会造成污染可以简单填埋
C. 电视、广播、手机都是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D. 二极管是半导体,具有双向导电性
【答案】AC
【解析】
【详解】A.未来理想能源应比常规能源更具有优越性,取得方便、清洁、安全、并且要便宜,使多数人能用得起,不能严重影响环境,故A正确;
B.核电站使用过的核废料中仍然含有放射性物质,仍会有放射性,会污染环境,必须谨慎处理,不能随便排放,故B错误;
C.在现代通信中电磁波有着广泛的应用,电视、广播、手机都是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故C正确;
D.二极管是半导体,具有单向导电性,故D错误。
故选AC。
三、填空题
(2022·山东菏泽·统考中考真题)
33. 水从高处流向低处后,无法自发回到同样的高度,说明能量的转化具有___________,所以尽管能量是守恒的,我们仍然要节约能源。请列举一例可再生能源:___________。
【答案】 ①. 方向性(不可逆性) ②. 风能(水能、太阳能、潮汐能等,)
【解析】
【详解】[1][2]水在高处时,由于位置较高,所以高处的水具有较大的重力势能,当水流向低处时,由于水的流速加快,所处的位置降低,所以水具有的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小,因此“水往低处流”是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水从高处流向低处后,无法自发回到同样的高度,说明能量的转化具有方向性。比较常见的可再生能源有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质能、波浪能、潮汐能、海洋温差能、地热能等。
(2022·贵州黔西·统考中考真题)
34. 在生产和生活中常用的煤、石油、天然气、太阳能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___________,实现“低碳生活”的途径之一是减少和控制 ___________的使用量。
【答案】 ①. 太阳能 ②. 不可再生能源
【解析】
【详解】[1]像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都是能够源源不断的从自然界得到的能源叫可再生能源。在生产和生活中常用的煤、石油、天然气、太阳能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太阳能。
[2]实现“低碳生活”的途径之一是减少和控制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量,可减少碳排放,减小空气污染。
四、简答题
(2022·贵州六盘水·统考中考真题)
35. 我国在新能源汽车开发与利用方面步入世界前列,运用高科技为绿色环保理念的实施保驾护航。有调查数据表明,部分燃油汽车油耗成本大约为1元/km,部分新能源汽车能耗成本低至0.1元/km,为促进新能源汽车更广泛投入使用,请你站在能源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两点合理建议。
【答案】见详解
【解析】
【详解】化石能源的消耗会污染空气,伤害人们的身体健康,有毒有害气体排放破坏了大气层,造成酸雨、温室效应,破坏了人类生存环境;新能源有利于保护环境,降低能源的损耗,使用新能源,能节约运行成本,为了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减少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可以对购买电动汽车的用户进行购车补贴或者降低电动汽车的电池价格。
五、综合题
(2022·黑龙江牡丹江·统考中考真题)
3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1年6月25日,我国自主发现的平均水深最深、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海上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正式投产通气,它的投产意味着我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能力实现了由300米到1500米超深水的历史性跨越。在大气田上矗立着“深海一号”能源站,气田通过能源站进行生产,它是世界首座十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排水量11万立方米,能源站总重量达5.3万吨,排水量相当于两艘辽宁舰。目前已经探明储量超千亿方,最大井深4000米以上,最大水深超过1500米。在1500多米的深海之中,由海洋生物遗体分解产生的天然气,就是被这座能源站处理达标后,顺着海底管线呼啸着游向粤港澳大湾区以及南海等地的千家万户,主要用于发电和城市燃气。
(1)天然气属于下列哪一类能源___________
A.一次能源 B.可再生能源 C.新能源
理由是___________;
(2)利用天然气发电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情况是:___________;
(3)海下1500m深处,海水压强的大小相当于___________个标准大气压。(海水的密度取、标准大气压取)
【答案】 ①. A ②. 见解析 ③. 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④. 150
【解析】
【详解】(1)[1]能源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类,一是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是指短时间内可以再生或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比如风能、太阳能、潮汐能、地热能等;不可再生能源是指有限的,且在相当长时期内无法再生的能源,比如化石燃料、核能等。二是可以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一次能源是指直接从大自然获得的能源,比如化石燃料、风能;二次能源是指一次能源通过转化得来的能源,比如电能。天然气属于一次能源、不可再生能源。
故选A。
[2]天然气是直接从自然中获得的,未经能量转化,且短时间内无法再生。
(2)[3]天然气具有化学能,天然气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内能通过热机转化为机械能,机械能通过发电机转化为电能。
(3)[4]已知海水深度,密度 ,则此处海水的压强
标准大气压,两者之比为
故此处水压相当于150个标准大气压。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九年级全册第4节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课后测评,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关于能源,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学习强国平台发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物理九年级全册第4节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课后测评,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九年级全册第2节 电功率课后练习题,共4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