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专题07 文言文阅读-2024-2025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湖北专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专题07 文言文阅读-2024-2025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湖北专版)第1页
    专题07 文言文阅读-2024-2025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湖北专版)第2页
    专题07 文言文阅读-2024-2025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湖北专版)第3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题07 文言文阅读-2024-2025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湖北专版)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07 文言文阅读-2024-2025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湖北专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言文阅读,阅读短文,完成练习,阅读《论语》片段,回答问题,阅读文言文短文,完成练习,阅读,阅读与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文言实词
    一词多义
    例如 “之”,在 “知之为知之”(《论语》)中是代词,代指知识;在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学弈》)中是助词,可译为 “的”;在 “一人虽听之”(《学弈》)中又是代词,代指弈秋的教导。
    再如 “其”,“为是其智弗若与”(《学弈》)中的 “其” 是代词,指代 “那个人”;“及其日中如探汤”(《两小儿辩日》)中的 “其” 是 “那、那个” 的意思。
    古今异义
    像 “走”,在文言文中常是 “跑” 的意思,如 “走马观花”(古代);而在现代文中主要是 “行走” 的意思。
    “汤” 在古代是 “热水” 的意思,如 “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两小儿辩日》);现在一般指 “食物煮后的汁水”。
    通假字
    如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中的最后一个 “知” 通 “智”,是 “智慧” 的意思。
    (二)文言虚词
    常见虚词及用法
    “之”“乎”“者”“也”“其”“于” 等是常见的文言虚词。
    “乎” 可表疑问语气,如 “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相当于 “呢”;也可用于句中,舒缓语气。
    “者” 常和 “也” 连用,构成 “…… 者,…… 也” 的句式,用于判断句,如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学弈》)。
    (三)文言文翻译
    基本方法
    留:保留人名、地名、官名、年号等专有名词。如 “孔子东游”,“孔子” 直接保留。
    补:补充省略的成分。如 “一儿以日初出远,(一儿)而日中时近也”(《两小儿辩日》),要把省略的主语补充出来。
    删:删除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如 “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此处仅为示例,非五年级上册内容)中的 “夫”,可删除。
    换:将文言词换成现代词语。如 “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矛与盾》),“吾” 换成 “我”,“莫” 换成 “没有”。
    调:调整语序。如宾语前置句 “何陋之有”(《陋室铭》,此处仅为示例,非五年级上册内容),翻译时要调整为 “有何陋”。
    (四)文言文理解
    把握文章主旨
    如《古人谈读书》主要是谈读书的方法和态度,通过孔子、朱熹等人的言论,让读者明白读书要诚实、用心等道理。
    《少年中国说(节选)》主旨是表达作者对少年中国的赞美和对中国少年的期望,希望中国少年能够奋发图强,让国家繁荣富强。
    分析人物形象
    在涉及人物的文言文中,要通过人物的言行来分析其性格特点。例如在《司马光》一文中,通过司马光砸缸救人的行为,可以看出他聪明机智、沉着冷静。
    常考题型及答题技巧
    (一)字词解释题
    题型描述
    直接解释文言文中加点字词的意思。如 “为是其智弗若与?” 解释 “弗若” 的意思。
    答题技巧
    结合平时积累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知识,回忆该字词在学过的文言文中的常见意思,同时根据上下文来确定准确的解释。
    (二)句子翻译题
    题型描述
    要求翻译文中的重点句子。如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答题技巧
    按照翻译的基本方法(留、补、删、换、调),逐词逐句进行翻译,注意句子通顺,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三)文意理解题
    题型描述
    包括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人物形象的分析、事件因果关系的把握等。如 “《学弈》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答题技巧
    通读全文,抓住关键语句,联系文章背景和作者意图来理解文意。对于人物形象分析,要从人物的语言、行为等方面入手。
    (四)拓展延伸题
    题型描述
    结合文言文内容,联系实际生活或其他知识进行拓展。如 “在《古人谈读书》中提到的读书方法对我们现在的学习有什么启示?”
    答题技巧
    以文言文内容为基础,思考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或与其他知识的关联,发表自己的见解,观点要明确,论述要有理有据。
    真题重现
    一.文言文阅读(共10小题)
    1.(2023秋•随县期末)文言文阅读。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论语》
    (1)我会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知
    ②诲
    (2)我会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3)请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谈谈《论语》带给你的感悟和收获。

    2.(2023秋•荆州区期末)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读书须有疑
    宋•朱熹
    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1)本文提到的读书方法是 。
    A.速度法
    B.质疑法
    C.提问法
    D.动笔法
    (2)作者怎样一步步梳理出“读书须有疑”的?完成下面导图。
    未知有疑→ → → →都无所疑
    (3)怎样读书才算长进?试着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3.(2023秋•咸宁期末)文言文阅读。完成习题。
    凿壁借光
    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①,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②,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注释】①逮:达到,及。②怪:惊异,感到奇怪。
    (1)下列选项中,划分的朗读节奏正确的是哪一项?
    A.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B.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2)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①乃
    ②偿
    (3)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4.(2023秋•黄陂区期末)阅读《论语》片段,回答问题。
    ㅤㅤ学而时习①之,不亦说②乎③?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④而不愠⑤,不亦君子乎?
    ㅤㅤ[注释]①习:复习。②说:音yuè,同“悦”,指愉快。③乎:相当于“吗”。“不亦……乎”,即“不是……吗”,反问句式。④知:了解。⑤愠:生气,发怒。
    (1)写出下面句子的大意。
    ㅤㅤ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你从这段文字中获得了怎样的学习方法?请用自己的话写出来。

    5.(2023秋•江汉区期末)阅读文言文短文,完成练习。
    读书须有疑
    ㅤㅤ读书,始①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②,以至融会贯通③,都无所疑,方④始是学。读书无疑者须教⑤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ㅤㅤ【注释】①始:开始。②释:明了。③融会贯通:参考并综合多方面的知识或道理而得到全面的领悟。④方:才。⑤教:让。
    (1)文中描述的读书过程是怎样的?请根据文章内容完成思维导图。
    (2)下列选项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的题目“读书须有疑”与“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表达的意思相近,告诉我们不要完全相信书本知识,要在读书的同时进行思考。
    B.“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与“有疑,却要无疑”的意思是相互矛盾的。
    C.我们带着疑问读书,解决疑问的过程就是对书本知识消化的过程,解决了疑问,就真正读懂了书。
    (3)文中告诉了我们一种有效的读书方法,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温故知新
    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C.学贵有疑
    6.(2023秋•黄陂区期末)阅读《读书要三到》文言文片段,回答问题。
    ㅤㅤ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宋]朱熹
    (1)写出下面句子的大意。
    ㅤㅤ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2)你认为读书“三到”中哪一到最重要呢?说说自己的想法。

    7.(2023秋•黄州区期末)文言文阅读
    翠鸟移巢
    ㅤㅤ翠鸟先高作巢以避患。及生子,爱之,恐坠逐,稍下作巢。子长羽毛,复益爱之,又更下巢,而人遂得而取之矣。
    (1)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加点的字。
    ①恐坠:
    ②又更下巢:
    (2)翠鸟一开始在高处作巢的原因是: 。(请用文中语句回答)
    (3)读了这个故事,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父母溺爱孩子,只会害了孩子。
    B.我们要懂得变通,要随着外界情况的变化而变化。
    C.母爱是伟大的,我们要懂得感恩。
    (4)《翠鸟移巢》是一个寓言故事,在生活中你发现有类似的现象吗?请举一个事例说明。

    8.(2023秋•鄂城区期末)阅读。
    古人谈读书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1)古今字义有不同。“尝”在本文中的意思是 ,“急”在本文中指 。
    (2)读书有“三到”其中特别强调 的重要性,这是因为 (用原文回答)
    (3)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收获?

    9.(2023秋•天门期末)阅读《古人谈读书》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ㅤㅤ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ㅤㅤ②敏而好学, 。
    ㅤㅤ③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
    (1)在答题卡的横线上将内容补充完整。
    (2)写出下列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不知
    是知 也
    好学
    默而识 之
    (3)第②句话的意思是:
    (4)关于读书,请结合孔子的观点,谈谈你的体会。

    10.(2023秋•英山县期末)阅读与理解。
    文言文阅读。
    ㅤㅤ余幼时即嗜学①。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②。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③。以是④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注释】①嗜学:特别好学。②怠:松懈。③逾约:超过预定的期约,过期。④以是:因此。
    (1)本文的中心句是 。
    (2)用自己的话说说“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这句话的意思。

    (3)作者最终能够“遍观群书”的原因是 。(多选)
    A.家里贫穷
    B.刻苦好学
    C.遵守约定
    D.手自笔录
    (4)读了这段话,我们想到了古人勤奋读书的诗句, , ;还有古人勤奋学习的故事,如: 等。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文言文阅读(共10小题)
    1.故答案为:
    (1)①同“智”,智慧,明智;
    ②教导;
    (2)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3)学习要实事求是,不能够不懂装懂。当我遇到奥数难题时,我首先自己思考解题的方法,思考后还是不明白,我就会请教老师和家人。
    (1)考查字词解释。①是知也:这才是大智慧。知:同“智”,智慧,明智。
    ②诲人不倦:教人不知道疲倦。诲:教导。
    (2)考查句子翻译。敏:敏捷,勤勉。好:喜好。耻:以……为耻。故“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译为: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3)考查拓展延伸。结合文段内容及自己的读书经历写出感悟。示例:学习要实事求是,不能够不懂装懂。当我遇到奥数难题时,我首先自己思考解题的方法,思考后还是不明白,我就会请教老师和家人。
    故答案为:
    故答案为:
    (1)①同“智”,智慧,明智;
    ②教导;
    (2)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3)学习要实事求是,不能够不懂装懂。当我遇到奥数难题时,我首先自己思考解题的方法,思考后还是不明白,我就会请教老师和家人。
    2.(1)B;
    (2)渐渐有疑 节节有疑 疑渐渐释;
    (3)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
    (1)考查了短文内容的理解。从短文题目“读书须有疑”可知,本文提到的读书方法是质疑法,故选B。
    (2)考查了内容理解和按原文内容填空。从“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可知,朱熹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始读,未知有疑——其次,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疑渐渐释——都无所疑,方始是学。据此填空即可。
    (3)考查了短文内容的理解。从“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可知答案。
    故答案为:
    (1)B;
    (2)渐渐有疑 节节有疑 疑渐渐释;
    (3)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
    3.(1)B;
    (2)①于是,就;
    ②报酬,报偿;
    (3)匡衡说:“我希望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
    (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意思是: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居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诵读。故可断句为: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故选B。
    (2)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文言文中词语的理解能力。“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的意思是:匡衡就给他家作雇工,辛苦劳动而不要求报酬。
    ①乃:于是,就;②偿:报酬,报偿。
    (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文的翻译能力。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意思是:匡衡回答说:“希望可以读遍主人的书。”
    故答案为:
    (1)B;
    (2)①于是,就;
    ②报酬,报偿;
    (3)匡衡说:“我希望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
    4.(1)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
    (2)学过的知识要及时复习。
    (1)考查句子翻译。朋:同门(师)为朋,指志同道合的人。自:从。乐:高兴。故“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译为: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
    (2)考查内容理解。阅读文段可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与学习方法有关,结合译文和自己的理解写一写,合理即可。示例:学过的知识要及时复习。
    故答案为:
    (1)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
    (2)学过的知识要及时复习。
    5.(1)(1)渐渐有疑 (2)节节有疑 (3)融会贯通,都无所疑;
    (2)B;
    (3)C。
    (1)考查内容理解。由“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可知,(1)处填“渐渐有疑”,(2)处填“节节有疑”;由“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可知,(3)处填“融会贯通,都无所疑”。
    (2)考查内容理解。A、C正确。B.有误。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读书不会发问的人,要教给他发现问题的方法。有疑,却要无疑:学会了提问,就要想办法解决疑问。结合意思可知,这两句话并不矛盾。故选B。
    (3)考查名言警句、内容理解。阅读文章可知,读书想有长进须经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无疑者须教有疑”,第二阶段是“有疑者,却要无疑”,告诉我们要善于提问。
    A.温故知新:复习已学过的知识,会有新的体会和理解。指通过回忆过去,吸取历史经验,给认识现在提供参考。
    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出自《论语》,意思: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此句强调了学习中实事求是的精神。
    C.学贵有疑: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持有多疑的精神,鼓励学生勇于提问和探索。
    结合释义可知,C项说法正确。故选C。
    故答案为:
    (1)(1)渐渐有疑 (2)节节有疑 (3)融会贯通,都无所疑;
    (2)B;
    (3)C。
    6.(1)心既然已经到了,眼和口难道会不到吗?
    (2)我觉得“心到”最重要。因为读书的过程就是记忆的过程,注意力集中最重要。比如我们平时预习课文,如果你只是捧着书大声朗读,就算你眼睛睁得再大,如果注意力不集中、不思考的话也是白忙活。
    (1)本题考查句子翻译。根据译文可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的意思是心既然已经到了,眼和口难道会不到吗?
    (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根据对文言文的理解,写出自己觉得读书“三到”中最重要的一到,并说明理由即可。如:我觉得“心到”最重要。因为读书的过程就是记忆的过程,注意力集中最重要。比如我们平时预习课文,如果你只是捧着书大声朗读,就算你眼睛睁得再大,如果注意力不集中、不思考的话也是白忙活。
    故答案为:
    (1)心既然已经到了,眼和口难道会不到吗?
    (2)我觉得“心到”最重要。因为读书的过程就是记忆的过程,注意力集中最重要。比如我们平时预习课文,如果你只是捧着书大声朗读,就算你眼睛睁得再大,如果注意力不集中、不思考的话也是白忙活。
    7.(1)①担心 ②更低;
    (2)翠鸟先高作巢以避患;
    (3)A;
    (4)有,比如有的父母害怕孩子受到外界的伤害,就把孩子关在家里,殊不知这样会让孩子缺乏必要的锻炼,抵抗力下降。
    (1)考查了字词解释。结合译文作答,①恐:担心。②更:更低。
    (2)考查了内容理解。结合译文梳理文意后作答,主要填写原文作答。文中翠鸟一开始在高处作巢的原因是“翠鸟先高作巢以避患(翠鸟先把巢筑得高高的用来避免灾祸)”。
    (3)考查了情感主旨。结合译文梳理文意后作答,文中的翠鸟为了保护孩子把巢一再下降,最后反而害了孩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父母心疼孩子要适度,溺爱孩子只会害了孩子。故选A。
    (4)考查了拓展延伸。结合自身生活经历作答,仔细想一想身边有没有类似的现象,作答时组织好语言,合理即可。示例:有,比如有的父母害怕孩子受到外界的伤害,就把孩子关在家里,殊不知这样会让孩子缺乏必要的锻炼,抵抗力下降。
    故答案为:
    (1)①担心 ②更低;
    (2)翠鸟先高作巢以避患;
    (3)A;
    (4)有,比如有的父母害怕孩子受到外界的伤害,就把孩子关在家里,殊不知这样会让孩子缺乏必要的锻炼,抵抗力下降。
    8.(1)曾经 重要;
    (2)心到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3)读书不是简单的看和读,更要用心思考,这样才能吸收书中的精华。
    (1)考查了字词解释。结合译文作答,尝:曾经。急:重要。
    (2)考查了内容理解。结合译文梳理文意后可知,“三到之中,心到最急”特别强调了心到的重要性,这是因为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3)考查了情感主旨。结合译文梳理文意后,根据自身理解作答。可围绕读书时要专心致志、用心思考作答,答案合理即可。示例:读书不是简单的看和读,更要用心思考,这样才能吸收书中的精华。
    故答案为:
    (1)曾经 重要;
    (2)心到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3)读书不是简单的看和读,更要用心思考,这样才能吸收书中的精华。
    9.(1)不耻下问 诲人不倦;
    (2)zhī zhì hà zhì;
    (3)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4)学习要勤奋,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能不懂装懂。有不知道的地方,要多请教他人。
    (1)选自文言文《古人谈读书》。
    (2)“不知”的意思是:不知道,“知”读“zhī”;“是知也”的意思是:这才是智慧,“知”同“智”,读“zhì”;“好学”的意思是:热爱学习,“好”读“hà”;“默而识之”的意思是: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识”读“zhì”。
    (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出自《论语》。意思是: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4)结合句意,联系自己的感受谈一谈即可。如:学习要勤奋,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能不懂装懂。有不知道的地方,要多请教他人。
    故答案为:
    (1)不耻下问 诲人不倦;
    (2)zhī zhì hà zhì;
    (3)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4)学习要勤奋,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能不懂装懂。有不知道的地方,要多请教他人。
    10.(1)余幼时即嗜学。
    (2)天气酷寒时,砚池中的水冻成坚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放松抄书。
    (3)B C D;
    (4)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囊萤夜读、悬梁刺股。
    (1)考查了找中心句。本文中的“余幼时即嗜。”意思是:我年幼时就非常爱好读书。后面的内容具体描写了“我”如何爱好读书,遍观群书的。故第一句是本文的中心句。
    (2)考查了翻译句子。“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这句话的意思:天气酷寒时,砚池中的水冻成坚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放松抄书。
    (3)考查了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作者能够遍观群书,是因为作者喜欢学习,刻苦学习;把书中的内容亲手抄录了下来;遵守借书的规定时间。故很多人都愿意把书借给作者,于是作者能够遍观群书。故选BCD。
    (4)考查了对文段内容的拓展。描写古人勤奋读书的诗句有很多,如: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写得是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关于古人勤奋读书的故事有很多,如:囊萤夜读、悬梁刺股等。
    故答案为:
    (1)余幼时即嗜学。
    (2)天气酷寒时,砚池中的水冻成坚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放松抄书。
    (3)B C D;
    (4)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囊萤夜读、悬梁刺股。

    相关试卷

    专题10 写作-2024-2025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湖北专版):

    这是一份专题10 写作-2024-2025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湖北专版),共4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写作,书面表达,习作与表达,习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4 句子-2024-2025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湖北专版):

    这是一份专题04 句子-2024-2025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湖北专版),共25页。

    专题07 文言文阅读-2024-2025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云南专版):

    这是一份专题07 文言文阅读-2024-2025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云南专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阅读小古文,完成练习,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阅读理解,读短文,完成练习,【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