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共3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注意,填空题,计算题,实验与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 分)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面粉遇火发生爆炸B.酒精燃烧
C.用氮气制硝酸D.胆矾的研碎2.(2 分)下列标志与安全无关的是()
A. B.
C.D.
3.(2 分)下列关于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稀有气体——氦,可用于制造低温环境B.空气中的氮气与氧气体积比约为 5:1
C.氮气可用于食品防腐,是利用了其难溶于水的性质
D.英国化学家道尔顿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
4.(2 分)氯化铵(化学式为 NH4Cl)是一种常用氮肥。NH4Cl 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A.﹣2B.﹣3C.+1D.+4 5.(2 分)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只是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二氧化碳用作气体肥料B.氧气用于气焊
C.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D.天然气用于发电6.(2 分)下列区别各组物质的实验方案中,可行的是()
A.通过观察颜色来区别硬水和软水B.用燃着的木条区别 N2、O2、CO2
C.用澄清石灰水区别 CO 和 H2
D.用蒸馏水区别碳酸钙粉末和氯化钙粉末7.(2 分)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过滤
加热液体
连接导管
D.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8.(2 分)下列关于电解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电解水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约为 2:1
只有电解水的实验,才能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C.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说明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D.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燃烧,并产生淡蓝色火焰9.(2 分)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有白烟生成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有黄色火焰,有大量白雾生成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D.把光亮的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变红,溶液颜色由浅绿色变蓝色10.(2 分)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氯酸钾B.氧气C.二氧化硅D.氢氧化钠 11.(2 分)我国的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采用铷原子钟,提供精确时间。如图是铷元素在元素
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铷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85.47g C.铷原子的质子数等于中子数 D.铷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37
12.(2 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工厂的锅炉用煤常加工成粉末状,目的是减少煤的浪费,节约能源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需要点燃,所以是一个吸收热量的反应
C.潮汐能、氢能、天然气、核能均属于新能源
D.将装有某气体的试管管口靠近酒精灯火焰,发出爆鸣声,说明该气体是氢气和氧气的 混合气
13.(2 分)如图为某原子结构模型图,其中 a、b、c 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原子核由 a 和 c 构成
原子中 a 与 c 的数目一定相等
原子中 b 与 c 的数目一定相等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a 和 b 上
14.(2 分)下列关于 NaCl 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组成:由一个钠原子和一个氯原子组成B.类别:属于化合物
C.用途:根据氯化钠的组成,预测其有可能用作制取氢氧化钠的原料D.制得:金属钠与氯气反应
15.(2 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外电子数B.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铁
C.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其原子的核电荷数D.分子不同其化学性质不同
16.(2 分)下列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只是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其化学性质不同C.可用点燃的方法除去 CO2 中混有的少量 CO
D.碳单质都是黑色固体
17.(2 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元素种类、原子种类和分子数目B.铜粉在空气中加热后,生成物的质量和铜粉的质量相等
C.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D.8g 氢气和 32g 氧气反应,可生成 40g 水
18.(2 分)如图是元素 X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 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 16 B.在该结构示意图中 n=6
C.X 是非金属元素
D.X 元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形成 X﹣ 19.(2 分)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4Fe+3O22Fe2O3
2NaOH+CuSO4═Cu(OH)2+Na2SO4
2HgO 2Hg+O2↑ D.Zn+2H2SO4═Zn(SO4)2+2H2↑
20.(2 分)下列实验中,现象正确,且能得到相应结论的是()
A.AB.BC.CD.D
二、填空题(共 25 分)
21.(3 分)认识物质的性质及其用途,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
在干冰、石墨、活性炭、氢气等物质中,可用作固体润滑剂的是;可用作汽车燃料的是。
写出碳的一种用途及其对应性质:用途,性质。
22.(4 分)用化学用语表示。金属钾 ;4 个镁离子 ;氧化铝 ;硝酸钡。
23.(5 分)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是我们共同关注的问题。
将石油加热炼制,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不同,将它们分离,可得到的产品之一是。
根据煤的组成元素可知,其燃烧时会排放出(填化学式)等污染物,这些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在灼热的的CuO 中通
入 H2
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H2 具有还原性
B
CO2 的软塑料瓶中加
入约 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
塑料瓶变瘪
CO2 与 H2O 发生了反应
C
点燃酒精,将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罩在
火焰上方
小烧杯内壁有水珠
酒精含有氧元素
D
把盛有燃着的硫的燃
烧匙伸进充满氧气的集气瓶里
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生成
硫能与氧气发生反应
气体也是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煤气化是提高煤的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的方法之一。先将煤制成焦炭,焦炭与水 蒸气在高温下反应得到一氧化碳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碳中和”是指抵消温室气体的排放,达到相对“零排放”。下列说法中,有助于促进“碳中和”的是(填标号)。
大力植树造林
捕集、利用和封存 CO2 C.提倡使用一次性餐具 D.广泛使用太阳能、风能
24.(5 分)碳及其化合物应用广泛。
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填“能”或“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在如图所示实验中,将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喷水后,放入盛满二氧化碳 的集气瓶中,观察到纸花变红,(填“能”或“不能”)因此得出“CO2 能与 H2O 发生化学反应”的结论,理由是。
根据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写出化学方程式。
①属于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实现“CO→CO2”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25.(8 分)认识物质的组成,并从微观角度来了解物质的构成和化学反应,都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从宏观角度看,甲烷由组成;从微观角度看,甲烷由(填微粒名称)构成。
从分子角度看,混合物与纯净物的区别是。
小明同学在课外活动中进行了如图实验:先在纸花上滴加酚酞溶液,再用一个玻璃 杯将该纸花和装有浓氨水的敞口玻璃瓶罩住,观察。
①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从微观角度看, 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②实验中,倒置的玻璃杯上方主要存在什么种类的微观粒子呢?请在图中补充完整(粒 子数目不作要求)。
如图表示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 CO 的微观过程。
①请在 A、B 中画出相应的微观粒子图。
②保持 CO 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三、计算题(共 8 分)
26.(4 分)黄铜矿(主要成分是 CuFeS2)是工业上炼铜的主要原料。请计算:
CuFeS2 中,铜、铁、硫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CuFeS2 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计算结果精确到 0.1%)。
多少 kg CuFeS2 中含有 32kg 硫元素?(写出计算过程)
27.(4 分)某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 3.7g,要使该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全部转化为碳酸钙,至少需要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
四、实验与探究(共 27 分)
28.(6 分)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仪器或装置。
实验室制取 CO2 的化学方程式为,利用以上仪器或装置制取 CO2,需要的仪器或装置是(填标号)。
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还需要增加的仪器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如用 F 装置收集氧气,当观察到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里。
一氧化氮(NO)气体在常温下难溶于水,不与水反应,易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 氮(NO2)气体。实验室收集 NO,可用的装置是(填标号)。
29.(7 分)人类的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
如图是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
示意图中,A 池的作用是。
取 2 个烧杯,各盛半烧杯浑浊的天然水,向其中 1 个烧杯中加入 3 药匙明矾粉末, 搅拌溶解后,静置观察。
①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对该现象的解释是。
②实验结论是。
如图是制取蒸馏水的简易装置。
①仪器 a 的名称是。
②导管 b 较长,其作用是。
③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连接好装置,将,用,若观察到, 说明气密性良好。
30.(7 分)为探究“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小明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并在实验中观察到:A 中白磷燃烧,B 中白磷不燃烧(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
白磷具有的物理性质是(写出三点)。
通常保存少量白磷的方法是。
(3)A 中,X 是需在烧杯中加入的物质,该物质的化学式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4)B 中的 Y 是(填物质名称)。
(5)实验后,若将 A 中试管倒置于水中,去掉橡胶塞,观察到的现象是,原因是。
31.(7 分)为验证“氧化铁能加快过氧化氢制氧气的速率,其本身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小红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①称取 1.5g 氧化铁装入试管,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
②在上述试管中加入 5mL 5%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
③待实验②的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 5mL 5%过氧化氢溶液,观察现象。
④待实验③的试管中又没有现象发生时,再重新加入 5mL 5%过氧化氢溶液,观察现象。
⑤把实验④中的氧化铁过滤出来,洗净、干燥、称量。 请回答:
实验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①至⑤中,不必进行的一个实验是。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解释
小明同学认为以上实验方案不完整,还需要补充实验。请你把需要补充的实验的有 关内容填写在下面实验报告的空格内。
2021-2022 学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 40 分)注意:每道选择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用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选错,不选,多选或涂改不清的,均不给分。
1.(2 分)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面粉遇火发生爆炸B.酒精燃烧
C.用氮气制硝酸D.胆矾的研碎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面粉遇火发生爆炸、酒精燃烧、用氮气制硝 酸都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 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A、面粉遇火发生爆炸,由燃烧引起的爆炸,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B、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C、用氮气制硝酸,硝酸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D、胆矾的研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2 分)下列标志与安全无关的是()
A. B.
C.D.
【分析】根据与安全有关的图标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解答】解:A、表示腐蚀品标志,与安全有关,故错误;
B、表示禁止烟火标志,与安全有关,故错误;
C、表示节约用水标志,与安全无关,故正确; D、表示自燃物品标志,与安全有关,故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与安全有关的图标进行解题的能力。
3.(2 分)下列关于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稀有气体——氦,可用于制造低温环境B.空气中的氮气与氧气体积比约为 5:1
C.氮气可用于食品防腐,是利用了其难溶于水的性质
D.英国化学家道尔顿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
【分析】A、液氦汽化需要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
B、空气中的氮气体积分数是 78%,氧气体积分数是 21%; C、氮气化学性质稳定;
D、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
【解答】解:A、液氦汽化需要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所以液氦可用于制造低温环境, 该选项正确;
B、空气中的氮气与氧气体积比约为 4:1,该选项不正确;
C、氮气可用于食品防腐,是利用了化学性质稳定,该选项不正确;
D、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 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4.(2 分)氯化铵(化学式为 NH4Cl)是一种常用氮肥。NH4Cl 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A.﹣2B.﹣3C.+1D.+4
【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物质的化学式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氢显+1 价,氯显﹣1 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x+(+1)×4+(﹣1)=0,则 x=﹣3 价。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 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此类题。
5.(2 分)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只是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二氧化碳用作气体肥料B.氧气用于气焊
C.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D.天然气用于发电
【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 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腐蚀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 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 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延展性等。
【解答】解:A、二氧化碳用作气体肥料,是利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B、氧气用于气焊是利用氧气的助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C、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是利用金刚石的硬度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 D、天然气用于发电利用天然气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要记忆有关二氧化碳、氧气、金刚 石、天然气的性质,并能够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 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6.(2 分)下列区别各组物质的实验方案中,可行的是( )
A.通过观察颜色来区别硬水和软水B.用燃着的木条区别 N2、O2、CO2
C.用澄清石灰水区别 CO 和 H2
D.用蒸馏水区别碳酸钙粉末和氯化钙粉末
【分析】A、根据硬水和软水的颜色进行分析;
B、根据氧气支持燃烧,二氧化碳和氮气不支持燃烧进行分析; C、根据一氧化碳和氢气都不会与澄清石灰水发生反应进行分析; D、根据碳酸钙和氯化钙的溶解性进行分析。
【解答】解:A、硬水和软水都是无色液体,所以通过观察颜色无法区别硬水和软水;故
A 方案不可行;
B、用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三个集气瓶中,木条熄灭的是氮气和二氧化碳,燃烧更旺的是 氧气,由于氮气和二氧化碳都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无法区别氮气和二氧化碳;故 B 方案不可行;
C、一氧化碳和氢气都不会与澄清石灰水发生反应,所以无法用澄清石灰水区别一氧化碳
和氢气;故 C 方案不可行;D、碳酸钙粉末不溶于水,氯化钙粉末溶于水能形成无色溶液,所以用蒸馏水可以区别碳 酸钙粉末和氯化钙粉末;故 D 方案可行;
故选:D。
【点评】物质的区别题关键是根据被区别物质的不同性质选择一定的方法,产生不同的 现象,根据不现的现象进行区别。
7.(2 分)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过滤
加热液体
连接导管
D.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分析】A、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B、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导管连接胶皮管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所选除氧剂要具备以下特征:本身能够在空气中燃烧(只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本身的状态为非气体;生成的物质为非气态。
【解答】解:A、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 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 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导管连接胶皮管时,先把导管一端湿润,然后稍用力转动使之插入胶皮管内,图中所 示装置正确。
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虽除去氧气,但增加了新的气体,没有形成压 强差,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8.(2 分)下列关于电解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电解水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约为 2:1
只有电解水的实验,才能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C.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说明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D.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燃烧,并产生淡蓝色火焰
【分析】电解水的实验现象:正极产生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为氧气;负极产生能燃烧的气体,火焰淡蓝色,罩在火焰上干冷烧杯壁有水雾;且正负极气体体积比为 1: 2;通过水电解的实验可以说明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解答】解: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 1:8,体积比为 2:1,错误; B、氢气和氧气点燃生成水,也能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错误;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是水分子分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而氧原子重新组合成氧分 子,氢原子重新组合成氢分子,不能说明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错误;
D、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氢气燃烧时产生成淡蓝 色火焰,正确。
故选:D。
【点评】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可以证明水由 H、O 元素组成,根据电解生成氢气、氧气体积比 2:1,可推导水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 2:1。
9.(2 分)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有白烟生成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有黄色火焰,有大量白雾生成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D.把光亮的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变红,溶液颜色由浅绿色变蓝色
【分析】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
B、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 C、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D、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
【解答】解: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有白烟生成,该选项正确;
B、红磷燃烧产生白烟,不能产生雾,该选项不正确;
C、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能生成黑色固体,该选项不正确;
D、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铁钉表面变红,溶液颜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该 选项不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 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0.(2 分)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氯酸钾B.氧气C.二氧化硅D.氢氧化钠
【分析】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解答】解:A、氯酸钾属于化合物,但不是氧化物,因为它有三种元素,故选项错误;
B、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氧气属于单质,故选项错误;
C、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二氧化硅属于氧化 物,故选项正确;
D、氢氧化钠含有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 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
11.(2 分)我国的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采用铷原子钟,提供精确时间。如图是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铷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85.47g C.铷原子的质子数等于中子数 D.铷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37
【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 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 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 称是铷,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 子质量为 85.47,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
C、铷原子的质子数不等于中子数,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 37,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37,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 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12.(2 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工厂的锅炉用煤常加工成粉末状,目的是减少煤的浪费,节约能源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需要点燃,所以是一个吸收热量的反应
C.潮汐能、氢能、天然气、核能均属于新能源
D.将装有某气体的试管管口靠近酒精灯火焰,发出爆鸣声,说明该气体是氢气和氧气的 混合气
【分析】A、根据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有: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或增大氧气的 浓度,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燃烧属于放热反应,进行分析判断。 C、新能源是指无污染、可以持续利用的能源。
D、根据可燃气体的验纯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工厂的锅炉用煤常加工成粉末状,目的是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能 使煤充分燃烧,能减少煤的浪费,节约能源,故选项说法正确。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需要点燃,是为了使温度达到着火点,该反应是一个放出热量的反 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C、潮汐能、氢能、核能均属于新能源;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不属于新能源,故选项说 法错误。
D、将装有某气体的试管管口靠近酒精灯火焰,发出爆鸣声,不能说明该气体是氢气和氧 气的混合气,也可能是一氧化碳或甲烷等可燃性气体与氧气(或空气)的混合气体,故 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新能源的特征、促进可燃物燃烧、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 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3.(2 分)如图为某原子结构模型图,其中 a、b、c 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原子核由 a 和 c 构成
原子中 a 与 c 的数目一定相等
原子中 b 与 c 的数目一定相等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a 和 b 上
【分析】根据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根据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解答;根据在原 子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不一定相等解答;根据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解答。
【解答】解:A、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所以 b、c 构成了原子核,故错误。
B、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原子中 a 与 c 的数目一定相等,故正确;
C、核内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所以 b 与 c 的数目不一定相等,故错误;
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集中在 b 和 c 上,故错误。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微观粒子的构成以及数量、质量间的关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
已有的知识进行。
14.(2 分)下列关于 NaCl 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组成:由一个钠原子和一个氯原子组成B.类别:属于化合物
C.用途:根据氯化钠的组成,预测其有可能用作制取氢氧化钠的原料D.制得:金属钠与氯气反应
【分析】A、根据氯化钠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B、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 C、根据氯化钠的用途,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氯化钠的制取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 离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B、NaCl 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氯化钠的组成,含有钠元素,由质量守恒定律,预测其有可能用作制取氢氧化钠 的原料,故选项说法正确。
D、金属钠与氯气反应反应可生成氯化钠,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氯化钠的用途、化合物的特征、常见物质的微观构成等是 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5.(2 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外电子数B.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铁
C.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其原子的核电荷数D.分子不同其化学性质不同
【分析】A、根据元素的概念进行分析;
B、根据地壳中元素的含量进行分析;
C、根据核外电子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进行分析; D、根据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分析。
【解答】解:A、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错误;
B、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错误;
C、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错误;
D、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因此分子不同其化学性质不同,正确。 故选:D。
【点评】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16.(2 分)下列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只是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其化学性质不同C.可用点燃的方法除去 CO2 中混有的少量 CO
D.碳单质都是黑色固体
【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性质来分析.
B、根据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分析判断即可。 C、根据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进行分析;
D、根据金刚石是无色固体进行分析。
【解答】解:A.二氧化碳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密度比空气大、也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错误;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组成元素相同,但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分子的性质不同,所 以化学性质不同,故正确;
C、由于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的一氧化碳不能被点燃,故错误; D、碳的单质不都是黑色固体,例如,金刚石是无色固体,故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碳的单质及化合物的性质,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
17.(2 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元素种类、原子种类和分子数目B.铜粉在空气中加热后,生成物的质量和铜粉的质量相等
C.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D.8g 氢气和 32g 氧气反应,可生成 40g 水
【分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铜粉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铜,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化学方程式的微观意义,进行分析判断。
D、利用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等于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化学计量数的积的比,进行分 析判断。
【解答】解:A、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成以下,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反应前后肯 定没有变化的是:元素种类、原子种类,分子数目可能会发生改变,故选项说法错误。B、铜粉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铜,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物的质量和铜粉与参加反 应的氧气的质量之和相等,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 可知,氢气、氧气、水的质
量比为 4:32:36=1:8:9,故 4g 氢气和 32g 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可生成 36g 水,反应后氢气有剩余,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等是正确解答 本题的关键。
18.(2 分)如图是元素 X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 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 16 B.在该结构示意图中 n=6
C.X 是非金属元素
D.X 元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形成 X﹣
【分析】根据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 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 最外层。若最外层电子数多于 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少于 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X 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 16,故选项说法正确。
B、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6=2+8+n,在该结构示意图中 n=6,故选项说法正确。
C、X 的核内质子数为 16,为硫元素,属于非金属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D、X 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 6,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 2 个电子而形带 2 个单位负电荷的成阴离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形成 X2﹣,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 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9.(2 分)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A.4Fe+3O2 2Fe2O3 B.2NaOH+CuSO4═Cu(OH)2+Na2SO4
C.2HgO 2Hg+O2↑ D.Zn+2H2SO4═Zn(SO4)2+2H2↑
【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 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
【 解答】 解: A 、 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
3Fe+2O2 Fe3O4,故选项错误。
B、该化学方程式氢氧化铜后面没有标注↓,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 2NaOH+CuSO4═Cu
(OH)2↓+Na2SO4,故选项错误。
C、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故选项正确。
D、该化学方程式中硫酸锌的化学式书写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 Zn+H2SO4═ ZnSO4+H2↑,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 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 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
20.(2 分)下列实验中,现象正确,且能得到相应结论的是( )
A.AB.BC.CD.D
【分析】A、高温条件下氧化铜和氢气反应生成铜和水;
B、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 C、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D、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解答】解:A、高温条件下氧化铜和氢气反应生成铜和水,黑色固体变红色,说明氢气 具有还原性,该选项正确;
B、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也能使塑料瓶变瘪,该选项不正确;
C、小烧杯内壁有水珠,说明反应生成了水,进一步说明酒精中含有氢元素,不能说明含 有氧元素,该选项不正确;
D、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生成是实验结论,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 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填空题(共 25 分)
21.(3 分)认识物质的性质及其用途,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
在干冰、石墨、活性炭、氢气等物质中,可用作固体润滑剂的是 石墨 ;可用作汽车燃料的是 氢气 。
写出碳的一种用途及其对应性质:用途 制电极(合理即可) ,性质 石墨具
有导电性(合理即可) 。
【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解题时根据物质的性质来分析。
【解答】解:(1)石墨具有滑腻感,因此石墨可用作固体润滑剂;氢气具有可燃性,可用作汽车燃料;故答案为:石墨;氢气;
(2)金刚石是一种碳的单质,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可制成玻璃刀、钻探机的钻 头;石墨导电性强,可制成电极;故答案为:制电极(合理即可);石墨具有导电性(合理即可)。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加强对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掌握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2.(4 分)用化学用语表示。金属钾 K;4 个镁离子4Mg2+;氧化铝 Al2O3;硝酸钡 Ba(NO3)2。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 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 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 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解:元素符号的书写,一个字母的大写,金属钾元素符号为 K,离子符号的书写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 1 个电荷时,1 要省略,在离子符号前加数字表示离子个数,4 个镁离子表示为 4Mg2+,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 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根据化学式的书写方法,正价在前,负价在后,化合价数交叉书写,化为最简,化学式为 Al2O3;硝酸钡中钡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硝酸根原子团的化合价为﹣1 价,其化学式为 Ba(NO3)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 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23.(5 分)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是我们共同关注的问题。
将石油加热炼制,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 沸点 不同,将它们分离,可得到的产品之一是 汽油或柴油等 。
根据煤的组成元素可知,其燃烧时会排放出 SO2 (填化学式)等污染物,这些气体也是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煤气化是提高煤的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的方法之一。先将煤制成焦炭,焦炭与水 蒸气在高温下反应得到一氧化碳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2O( 气)
CO+H2。
“碳中和”是指抵消温室气体的排放,达到相对“零排放”。下列说法中,有助于促进“碳中和”的是 ABD(填标号)。
大力植树造林
捕集、利用和封存 CO2 C.提倡使用一次性餐具 D.广泛使用太阳能、风能
【分析】(1)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可得到的产品之一是汽油或 柴油等。
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焦炭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得到一氧化碳和氢气。
有助于促进“碳中和”的是大力植树造林、捕集、利用和封存 CO2、广泛使用太阳能、风能。
【解答】解:(1)将石油加热炼制,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可得到的产品之一是汽油或柴油等。
故答案为:沸点;汽油或柴油等。
根据煤的组成元素可知,其燃烧时会排放出二氧化硫等污染物,这些气体也是造成 酸雨的主要物质。
故答案为:SO2。
焦炭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得到一氧化碳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O
(气) CO+H2。
故答案为:C+H2O(气) CO+H2。
有助于促进“碳中和”的是大力植树造林、捕集、利用和封存 CO2、广泛使用太阳能、风能。
故答案为:AB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 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4.(5 分)碳及其化合物应用广泛。
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2HCl═2NaCl+H2O+CO2
↑ ,该反应 不能 (填“能”或“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在如图所示实验中,
将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喷水后,放入盛满二氧化碳 的集气瓶中,观察到纸花变红,
不能 (填“能”或“不能”)因此得出“CO2 能与 H2O 发生化学反应”的结论,理由是
也可能是二氧化碳能使石蕊变红色 。
根据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写出化学方程式。
①属于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 CaO+CO2↑ 。
②实现“CO→CO2”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2CO+O2 2CO2。
【分析】(1)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
高温条件下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解答】解:(1)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该反应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是因为反应速率太快。
故答案为:Na2CO3+2HCl═2NaCl+H2O+CO2↑;不能。
观察到纸花变红,不能因此得出“CO2 能与 H2O 发生化学反应”的结论,理由是也可能是二氧化碳能使石蕊变红色。
故答案为:不能;也可能是二氧化碳能使石蕊变红色。
①高温条件下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是分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CaCO3 CaO+CO2↑。
故答案为:CaCO3 CaO+CO2↑。
②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O+O2 2CO2。故答案为:2CO+O2 2CO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
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5.(8 分)认识物质的组成,并从微观角度来了解物质的构成和化学反应,都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从宏观角度看,甲烷由 碳元素与氢元素 组成;从微观角度看,甲烷由 甲烷
分子 (填微粒名称)构成。
从分子角度看,混合物与纯净物的区别是 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由不
同种分子构成 。
小明同学在课外活动中进行了如图实验:先在纸花上滴加酚酞溶液,再用一个玻璃 杯将该纸花和装有浓氨水的敞口玻璃瓶罩住,观察。
①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纸花由无色变成红色 ,从微观角度看,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
②实验中,倒置的玻璃杯上方主要存在什么种类的微观粒子呢?请在图中补充完整(粒 子数目不作要求)。
如图表示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 CO 的微观过程。
①请在 A、B 中画出相应的微观粒子图。
②保持 CO 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一氧化碳分子 。
【分析】(1)根据物质的组成与结构来分析;
根据混合物与纯净物的微观区别来分析;
根据分子的性质以及空气的组成来分析;
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以及微观反应示意图的信息来分析。
【解答】解:(1)从宏观角度看,甲烷由碳元素与氢元素组成;从微观角度看,甲烷由甲烷分子构成;故答案为:碳元素与氢元素;甲烷分子;
从分子角度看,混合物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纯净物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因此混合物与纯净物的区别是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故答案为: 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①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氨气分子在不断运动,与酚酞溶液中的水结合 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无色的酚酞溶液变红色,因此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是纸花由无色变成红色,从微观角度看,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故答 案为:纸花由无色变成红色;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②实验中,倒置的玻璃杯上方主要存在的微观粒子由氧分子、氮分子、氨分子等,图示
为 ; 故 答 案 为 :
;
碳是一种单质,二氧化碳是一种化合物,二氧化碳和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 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C+CO22CO。
① A 图 中 是 1 个 碳 原 子 , B 图 中 是 1 个 二 氧 化 碳 分 子 , 故 图 示 为
;故答案为:
;
②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一氧化碳是由一氧化碳分子构成的,因此保持
CO 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一氧化碳分子;故答案为:一氧化碳分子。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微观构成及微粒的特征等方面的知识,属于基础的知识,
应加强微观知识的学习。
三、计算题(共 8 分)
26.(4 分)黄铜矿(主要成分是 CuFeS2)是工业上炼铜的主要原料。请计算:
CuFeS2 中,铜、铁、硫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8:7:8。
CuFeS2 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34.8%(计算结果精确到 0.1%)。
多少 kg CuFeS2 中含有 32kg 硫元素?(写出计算过程)
【分析】(1)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
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根据化合物的质量=元素的质量÷化合物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来分析。
【解答】解:(1)CuFeS2 中,铜、铁、硫三种元素质量比是 64:56:(32×2)=8:7: 8;故答案为:8:7:8;
CuFeS2 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是≈34.8%;故答案为:34.8%;
含有 32kg 硫元素需要 CuFeS2 的质量为 32kg÷=92kg 答:92kgCuFeS2 中含有 32kg 硫元素。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 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7.(4 分)某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 3.7g,要使该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全部转化为碳酸钙,至少需要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
【分析】根据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钙的质量,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出至少需要二 氧化碳的质量即可。
【解答】解:设至少需要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x。CO2+Ca(OH)2═CaCO3↓+H2O
4474
x3.7g
解得:x=2.2g
答:至少需要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2.2g。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即可正确解答本题,解题时要注意 解题的规范性。
四、实验与探究(共 27 分)
28.(6 分)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仪器或装置。
实验室制取 CO2 的化学方程式为 2HCl+CaCO3=CaCl2+H2O+CO2↑ ,利用以上仪器或装置制取 CO2,需要的仪器或装置是 ABCEG(填标号)。
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还需要增加的仪器是 酒精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K2MnO4+MnO2+O2↑ ;如用 F 装置收集氧气,当观察到 导管口出现连续均匀气泡 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里。
一氧化氮(NO)气体在常温下难溶于水,不与水反应,易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 氮(NO2)气体。实验室收集 NO,可用的装置是 F(填标号)。
【分析】(1)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根 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气体密度与水中溶解度选择收集装置;
根据固体加热发生装置要求补充实验仪器;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排水法收集气体的操作注意事项分析回答此题;
根据一氧化氮性质分析回答此题。
【解答】解:(1)实验室利用稀盐酸与碳酸钙的反应制备二氧化碳,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及气体符号,所以化学方程式为2HCl+CaCO3=CaCl2+H2O+CO2↑;反应物为固液混合物,故选固液不加热发生装置,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选ABCEG 制备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2HCl+CaCO3=CaCl2+H2O+CO2↑;ABCEG。
利用高锰酸钾制备氧气,则利用固体加热发生装置,因此需要酒精灯提供加热条件;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及
气体符号,所以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K2MnO4+MnO2+O2↑;为了避免收集氧
气不纯,需要等到导管口出现连续均匀气泡后再进行收集;故答案为:酒精灯;2KMnO4K2MnO4+MnO2+O2↑;导管口出现连续均匀气泡。
一氧化氮能与氧气反应,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因此利 用排水法收集,故选 F 为收集装置;
故答案为:F。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29.(7 分)人类的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
如图是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
示意图中,A 池的作用是 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
取 2 个烧杯,各盛半烧杯浑浊的天然水,向其中 1 个烧杯中加入 3 药匙明矾粉末, 搅拌溶解后,静置观察。
①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加明矾的浑浊水样比未加的要澄清 ,对该现象的解释是明矾溶解后生成的胶状物吸附杂质,产生沉淀 。
②实验结论是 明矾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而加速其沉降 。
如图是制取蒸馏水的简易装置。
①仪器 a 的名称是 圆底烧瓶 。
②导管 b 较长,其作用是 增强冷凝效果 。
③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连接好装置,将 导管一端浸入水中 ,用 双手捂住
烧瓶(或用酒精灯微热烧瓶) ,若观察到 浸入水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说明气
密性良好。
【分析】(1)根据自来水的生产过程来分析;
根据净化水的方法与原理来分析;
根据仪器的名称、增强冷凝效果的做法、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来分析。
【解答】解:(1)示意图中,A 池是吸附池,它的作用是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答案为: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由于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悬浮杂质,加快沉降.所以加明 矾的浑浊水样比未加的要澄清;
①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加明矾的浑浊水样比未加的要澄清,对该现象的解释是明矾溶解 后生成的胶状物吸附杂质,产生沉淀;故答案为:加明矾的浑浊水样比未加的要澄清; 明矾溶解后生成的胶状物吸附杂质,产生沉淀;
②由此现象可知,明矾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而加速其沉降;故答案为:明矾可以吸 附水中的悬浮杂质而加速其沉降;
①仪器 a 的名称是圆底烧瓶;故答案为:圆底烧瓶;
②制取蒸馏水的简易装置中导管也有冷凝水蒸气的作用,导管 b 较长,其作用是增强冷凝效果;故答案为:增强冷凝效果;
③检验装置气密性,连接好装置,先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然后用双手捂住烧瓶(或用酒精灯微热烧瓶),若观察到浸入水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气密性良好;故答案为: 导管一端浸入水中;双手捂住烧瓶;浸入水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点评】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熟记混合物的分离方法、水的净化方法、原理 和相关实验操作等.然后结合实验情景和问题情景,细致地分析题意和实验信息,并根 据所学的相关知识,选择好净化的方法,进行净化实验操作,或者是通过细心地思考、 探究,来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等。
30.(7 分)为探究“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小明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并在实验中观察到:A 中白磷燃烧,B 中白磷不燃烧(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在灼热的的CuO 中通
入 H2
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H2 具有还原性
B
CO2 的软塑料瓶中加
入约 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
塑料瓶变瘪
CO2 与 H2O 发生了反应
C
点燃酒精,将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罩在
火焰上方
小烧杯内壁有水珠
酒精含有氧元素
D
把盛有燃着的硫的燃
烧匙伸进充满氧气的集气瓶里
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生成
硫能与氧气发生反应
白磷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白色、固体、密度比水大或不溶于水(合理即可) ( 写出三点)。
通常保存少量白磷的方法是 放在冷水中 。
(3)A 中,X 是需在烧杯中加入的物质,该物质的化学式为 NaOH 或 CaO(合理即可) ;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4P+5O5 2P2O5。
(4)B 中的 Y 是 空气 (填物质名称)。
(5)实验后,若将 A 中试管倒置于水中,去掉橡胶塞,观察到的现象是 水进入试管
中 ,原因是 白磷燃烧消耗了试管内的氧气,导致试管内的压强减小 。
【分析】(1)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根据白磷易自燃来考虑隔绝空气即可;
根据燃烧的条件来分析;根据白磷燃烧的原理以及化学方程式的写法来分析;
根据燃烧的条件来分析;
根据装置内的压强变化来分析。
【解答】解:(1)因为白磷在水下所以密度比水大,不溶于水,白磷具有的物理性质是白色、固体、密度比水大、不溶于水。
(2)由于白磷着火点低易自燃,所以要隔绝氧气才行,放到水中即可。
(3)A 中的白磷与氧气接触,能燃烧说明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白磷的着火点是
40℃,则说明 X 溶于水反应或与水反应放热,故可加氢氧化钠固体或氧化钙等;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化学反应式是:4P+5O5 2P2O5。
(4)因为该实验是“探究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所以 B 中试管内 Y 是空气,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白磷的着火点,所以乙中的白磷没有燃烧。
(5)A 中试管的白磷燃烧消耗了试管内的氧气,导致试管内的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进入试管中。
故答案为:(1)白色、固体、密度比水大或不溶于水(合理即可);
放在冷水中;
NaOH 或 CaO(合理即可);4P+5O52P2O5;
空气;
水进入试管中;白磷燃烧消耗了试管内的氧气,导致试管内的压强减小。
【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物质燃烧的条件,白磷的物理性质,掌握了探究燃烧条件 的实验设计方法,懂得了白磷的储存方法。
31.(7 分)为验证“氧化铁能加快过氧化氢制氧气的速率,其本身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小红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①称取 1.5g 氧化铁装入试管,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
②在上述试管中加入 5mL 5%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
③待实验②的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 5mL 5%过氧化氢溶液,观察现象。
④待实验③的试管中又没有现象发生时,再重新加入 5mL 5%过氧化氢溶液,观察现象。
⑤把实验④中的氧化铁过滤出来,洗净、干燥、称量。 请回答:
) 实验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 2H2O+O2↑ 。
实验①至⑤中,不必进行的一个实验是 ④。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解释
把 5mL5%过氧化氢溶液倒入试管中,把带火星的木条
伸入试管
无明显现象
5mL5%过氧化氢溶液不能产生氧气或
产生的氧气很少
小明同学认为以上实验方案不完整,还需要补充实验。请你把需要补充的实验的有 关内容填写在下面实验报告的空格内。
【分析】过氧化氢在氧化铁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解答】解:(1)实验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因为过氧化氢在氧化铁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O2↑。故答案为:带火星的木条复燃;2H2O2 2H2O+O2↑。
实验①至⑤中,不必进行的一个实验是④,是因为通过③能够证明反应前后氧 化铁化学性质不变。
故答案为:④。
补充实验。
故答案为:把 5mL5%过氧化氢溶液倒入试管中,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无明显现象; 5mL5%过氧化氢溶液不能产生氧气或产生的氧气很少。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 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解释
把 5mL5%过氧化氢溶液倒入试管中,把带火星的木条伸
入试管
无明显现象
5mL5%过氧化氢溶液不能产生氧气或产
生的氧气很少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共3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注意,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