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 敬业与乐业》同步练习卷第1页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 敬业与乐业》同步练习卷第2页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 敬业与乐业》同步练习卷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敬业与乐业课时训练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敬业与乐业课时训练,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基础知识,语言运用,解答题,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戊戌(xū) 解剖(pā) 承蜩(tiá)
    B.折本(shé) 厌恶(wù) 妥当(dàng)
    C.骈进(pián) 教诲(huì) 咽喉(yàn)
    D.调和(hé) 佝偻(gōu) 层累(leì)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教训 秘决 理至易明 言行相顾
    B.掠夺 耿直 段章取义 强聒不舍
    C.懒惰 妄想 淘神费力 言不及义
    D.羡慕 杜绝 发愤忘食 心无旁鹜
    3.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四书”“五经”是儒家经典,其中“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B.中国文化中,有许多与“三”有关的称谓,如“三皇五帝”“岁寒三友”等,其中“岁寒三友”指的是松、竹、菊。
    C.《礼记》,我国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礼记》中的《学记》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篇系统性的教育学论文。
    D.孟子,名轲,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4.下列引文和出处有误的一项是( )
    A.“安其居,乐其业。”——《老子》
    B.“群居终日,言不及交,好行小慧,难矣哉!”——《论语》
    C.“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D.“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论语》
    二、填空题
    5.生字词音形义。
    xiè dú :
    佝 偻 :脊背向前弯曲。
    蜩 :古书上指蝉。
    层累 :重重叠叠的层次。
    敬业乐群:
    断章取义:
    不二法门:
    理至易明:
    心无旁骛wù :
    强聒guō 不舍:
    言不及义:
    主一无适:
    素其位而行:
    pián 进:一同前进。
    哭丧 着脸
    三、基础知识
    6.字音字形
    7.读准多音字。
    便:方便 占便宜
    禅:禅让 禅师
    累:层累 劳累 累赘
    咽:咽气 咽喉 哽咽
    8.辨析形近字。
    蜩 绸 稠
    诀 袂 抉 迸
    慕 幕 暮
    9.理解词义。
    (1) :专心于学业,与朋友和睦相处。
    (2)断章取义: 。
    (3) :佛教用语,指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门径。常用来指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4) :道理极容易明白。
    (5)强聒不舍: 。
    四、语言运用
    10.《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先生1922年8月14日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的演讲。假如当时你是该校学生会文体部的部长,由你来主持梁启超的演讲会,你会怎样写欢迎词?请试着写一写。
    五、解答题
    11.通过本文《敬业与乐业》的学习,对自己的学业和将来可能从事的职业,你有哪些新的感悟?
    12.下面两句话都是孔子说的,作者是在怎样的情形下引用这些话的?引用这些话有什么目的?
    ①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②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3.阅读课文“第一要敬业……我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回答问题。
    (1)选文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2)为什么该敬业?(用原文语句回答)
    (3)引用曾文正的名言属于什么论证方法,其目的是什么?
    (4)如何理解下面的句子?请结合实例谈谈。
    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是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
    (5)选文最后引用了庄子和孔子的名言,二者去掉一个好不好?为什么?
    (6)“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依照作者这一标准来衡量,请你从身边举一个例子,并加以短评。
    七、现代文阅读
    14.阅读议论文,完成下列各题。
    利剑总是对精神俯首称臣
    高国成
    ①拿破仑说:世界上只有两种力量——利剑和精神,从长远说,精神总能征服利剑。
    ②一名军人过硬的本领,是拳头暴是意志;一支军队可持的法宝,是武器装备更是战斗精神。在人民军队的历史上,无论是对抗反动派军队,还是对垒日本侵略军,我们从来没在武器装备上占有绝对优势,但总能以胜利者的姿态出现。其中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军具有“逢敌亮剑、英勇顽强”的血性虎气,具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这也充分印证了这样一句真理:利剑总是对精神俯首称臣。
    ③如今,少数吃着薯片、看着大片、玩着芯片长大的年轻官兵,对强敌有少许“恐高心态”,对精神能否战胜利剑有所怀疑,对传承军人血性的意义认知不足,对立足现有装备打胜仗的信心、决心不足。有的唯技术论,认为技不如人,打赢胜算不大;还有的唯武器论,认为器不如人,无法与对手较量。
    ④剑之利靠科技,剑之雄靠士气,剑之魂靠血性。战场不仅是武器装备的对抗,更是军人血性和勇气的较量。精神上有了“恐高症”,战场上就无法抢占胜利的“制高点”。武器上的差距不可怕,最可怕的是观念上有“代差”、精神上有“落差”。武器装备上的不足可以通过意志、精神和信念等因素来弥补,而心理上的“恐高”不消除,精神上的“准备”不到位,未战先怯、遇敌先怂,何足一战?
    ⑤战争的胜负,四分之三取决于精神因素,只有四分之一取决于实际力量的对比。抗美援朝战争中,美军一个军拥有坦克430辆,我初入朝的6个军无一辆坦克;美军一个步兵师拥有电台1600部,我一个军才数十部,仅装备到营,营以下通信依然靠军号和哨子。但是,志愿军打赢了战争,获得了对手的尊敬,靠的就是“东方之谜”的神奇、“钢少气多”的魅力,以及“原木在移动①”的震撼。!
    ⑥气为兵神,勇为兵本。气实则斗,气夺则走。缺失战斗意志,丧失必胜信念,打仗必败!甲午战争中,清军与日军的装备差距不大,但少数官兵没有敢于亮剑、刺刀见红的拼命精神,一遇强敌,要么逃跑,要么投降。如此恐惧心理、恐战心态,再先进的武器也挽救不了覆灭的命运。
    ⑦枪是不会自己动的,需要勇敢的心和强有力的手来驾驭。朱德元帅也说过:“勇敢加技术,就战无不胜。”未来战争中,武器在战斗力要素中的;比重有所提升。但武器依然要靠人来操作,人始终是武器的灵魂和主宰。有了人的现代化,有了人的智慧和血性,人与装备才能完美结合,发挥最大战斗力。
    ⑧心胜则兴,心败则衰。真正的力量,发自内心。如果内心缺乏力量而期待装备力量、技术力量来弥补,那么不管外部力量多么壮观、多么强大,恐怕都难以支撑。除了胜利一无所求,为了胜利一无所惜!作为新一代革命军人,必须具有敢于亮剑、血战到底的意志、血性和精神。
    (选自《解放军报>)
    【注】①原木在移动:朝鲜战场上,被冻僵的志愿军战士,虽动作僵硬如原木,但仍冲锋不止,视死如归,让敌军肝胆俱裂。于是联合国军士兵用“原木”来称呼让他们震惊不已的中国军人。
    (1)请简述本文的写作目的。
    (2)请分析文章第⑤段使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3)结合语境,说说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精神上有了“恐高症”,战场上就无法抢占胜利的“制高点”。
    (4)下面一则材料能否证明第⑥段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进攻意大利时,为了出奇制胜,拿破仑派了一支部队翻越高山,经过一条冒险的“死亡之路”。每当部队遇到特殊困难,雄壮的冲锋号声就会响彻群山之巅。尽管在危险的攀登中到处充满了障碍,导致部队被拉长到30公里,但始终没有一个士兵掉队。四天之后,这支部队犹如神兵突然出现在意大利平原。
    (5)通读全文,选出下列对选文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
    A.文章开头引用拿破仑的名言,是专门为了引出本文的论题:利剑与精神。
    B.本文论证思路清晰:第①段提出问题,②至⑥段分析问题,⑦至⑧段得出结论。
    C.作者认为,未来战争中,武器在战斗力要素中的比重会有所提升。武器是灵魂和主宰。只有武器装备完美结合,才能发挥最大战斗力。
    D.第⑧段画线句和第②段画线句的意思基本相同,结尾处又出现,是再次发出号召,强调新时代革命军人必须具有意志、血性和精神。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7课 敬业与乐业》2023年同步练习卷(1)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解答】A.有误,“解剖”的“剖”应读作“pōu”。
    B.正确。
    C.有误,“咽喉”的“咽”应读作“yān”。
    D.有误,“层累”的“累”应读作“lěi”。
    故选:B。
    2.【解答】A.有误,“秘决”的“决”应为“诀”。
    B.有误,“段章取义”的“段”应为“断”。
    C.正确。
    D.有误,“心无旁鹜”的“鹜”应为“骛”。
    故选:C。
    3.【解答】ACD.正确;
    B.有误,“岁寒三友”指的是松、竹、梅。
    故选:B。
    4.【解答】A.正确。
    B.正确。
    C.正确。
    D.有误,出自《中庸》。
    故选:D。
    二、填空题
    5.【解答】答案:
    亵渎:轻慢,不敬。
    gōu lóu
    tiá
    lěi
    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对很融洽。
    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句或一段。
    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道理极容易明白。
    骛;做事专心致志,一点儿也不分心。
    聒;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只说些无聊的话,不涉及正经道理。
    专注于某种工作不旁及其他的事情。
    现在只做分内的事。

    sāng
    三、基础知识
    6.【解答】答案:
    wù,chán,xiè dú,pián,wù,gōu lóu,蜩,诲,拣,聒。
    7.【解答】答案:
    biàn pián
    shàn chán
    lěi lèi léi
    yàn yān yè
    8.【解答】答案:
    鸣蜩 绸布 稠密
    口诀 联袂 抉择 迸溅
    羡慕 幕布 日暮
    9.【解答】答案:
    (1)敬业乐群
    (2)不顾全篇文章的内容,而只根据需要,孤立地截取其中一段或一句
    (3)不二法门
    (4)理至易明
    (5)唠唠叨叨说个没玩
    四、语言运用
    10.【解答】答案:
    示例:敬爱的梁启超先生,欢迎您来到我们身边。金秋的菊花为您绽放,金秋的美酒为您盛满。您来了,为我们送来人生的智慧。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对梁启超先生的到来致以最诚挚的欢迎!梁先生向来提倡智慧做事,智慧做人。今天我们能聆听梁先生的教诲,是我们的荣幸。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做《敬业与乐业》的演讲。
    五、解答题
    11.【解答】本题考查学习探究结合文本内容的理解,抓住文章中的“有业”“敬业”“乐业”“责任心”“趣味”等关键词来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示例:对于学习和将来的职业,对于所做的事情要生出敬意,全神贯注地把它做好,从中发现乐趣,达到“乐以忘忧”的境界。
    12.【解答】本题考查引用的分析。①句是作者在阐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时引用的。作者认为做事要“敬”,就是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事情上面,丝毫不可分心。而孔子的这句话,赞成人人要按自己的职责办事,做好自己分内的事,不企求本分外的事,与作者的主张一致。引用孔子的这句话,可以为作者的主张提供有力的佐证。第②句话是作者在解释为什么要乐业时引用的。作者认为凡职业都有趣味,人生能从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而孔子就是从他的自身经验中领略出趣味来,所以才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以“乐”为至高无上的境界。作者以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有的这个体会,来论证自己的见解。
    答案:
    ①句是作者在阐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时引用的。引用孔子的这句话,可以为作者的主张提供有力的佐证。
    第②句话是作者在解释为什么要乐业时引用的。作者以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有的这个体会,来论证自己的见解。
    13.【解答】(1)本题考查观点的确立。根据文段中“第一要敬业”“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可知,文段的观点是“我们要敬业”。
    (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根据“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即可得出答案。
    (3)本题考查论证方法的作用。本文引用了曾文正的名言“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运用了道理论证,从反面论证了不敬业的危害,从而论证了中心论点。
    (4)本题考查语句的理解。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职业不敬,那就是轻慢职业的神圣,如果连态度都没有,那么他一定无法将全部的精力放在工作上,然后进行举例分析,比如一个教师,对职业不敬,那么就无法教好学生,学生自然也不会敬重他,教师本人就会痛苦。再如一个卖菜的商贩,如果不将全部精力放在工作上,对菜品的关注不高,不看重自己的职业,那么菜品的质量就得不到保证,就不会有更多的人到它这里买菜。所以要敬业。
    (5)本题考查引用论证的作用。选文中引用了两个名言,庄子的名言从正面论证,孔子的名言从反面论证,两个论证角度的存在会使论证更加严谨,所以不能删除。
    (6)本题考查语言组织能力。首先理解语句的含义,认真做好自己本分、脚踏实地的人是值得所有人尊敬的,不论这个人是科学家还是普通工人,职位不是判断的标准,对待工作的态度才是。然后列举身边普通人的事例即可。
    答案:
    (1)我们要敬业
    (2)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做的。
    (3)道理论证。从道理上论证了不敬业的危害,从反面论证了中心论点。
    (4)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上说就是轻慢职业的神圣,没有一个良好的态度,就不会从内心深处认真思考如何做好事情,那么其结果肯定是一团糟,连自己也不会满意,结果自己害了自己。比如教师如果不敬业,就不会认真研究教材、精心备案,也教不好学生,得不到学生的尊重,自己当然很痛苦。
    (5)不好,因为作者是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论证的,如果去掉一个,论证角度将不全,论证不严密。
    (6)例:看大门的尹师傅每天起早贪黑,不怕苦、不怕累,总是满怀热忱、认认真真地做好自己本分以内的事情,这种脚踏实地,爱岗敬业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七、现代文阅读
    14.【解答】(1)此题考查对议论文中心论点的。结合全文内容来看,本文的写作目的就是论证本文的标题“利剑总是对精神俯首称臣”。
    (2)此题考查对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把握。解题时,首先应清楚论证方法有以下几种: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结合段落内容来看,第⑤段主要举了抗美援朝的例子,是举例论证的方法,具体有力地论证了战争中精神的重要性。
    (3)此题考查语言的赏析能力。词语赏析要先理解其本意,再联系文本解释说明。“恐高症”原指因害怕高处而出现眩晕的症状,在文中指在战场上因害怕敌人的武器而产生的畏惧心理;“制高点”原本指在作战时占领最高地形,在文中很明显指的是精神上的优势。
    (4)此题考查议论文论据与论点关系的把握能力。解答时,应先认真分析论据,然后梳理选文的观点,最后辨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5)此题综合考查议论文知识以及对内容的理解和把握的能力。A项,应是为了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B项,应是先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然后再进行论证,最后进一步强调本文的中心论点。C项,从文章第⑦段可看出,作者的观点是人始终是武器的灵魂与主宰。D项,分析正确。故选D。
    答案:
    (1)本文的写作目的是论证利剑总是对精神俯首称臣。
    (2)第⑤段举了抗美援朝的例子来论证了战争中精神因素的重要性,增强了说服力。
    (3)“恐高症”原指因害怕高处而出现眩晕的症状,在这里指在战场上因害怕敌人的武器装备而产生的畏惧心理;
    “制高点”原本指在作战时占领最高地形,在这里指精神上的优势。
    (4)第⑥段主要观点是:在战争中要有必胜的信念,要有战斗意志,重点不在于克服困难。因此不能证明。
    (5)D
    旁骛
    禅师
    亵渎
    骈进
    厌恶
    佝偻
    承tiá
    教huì
    jiǎn择
    强guō 不舍

    相关试卷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敬业与乐业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敬业与乐业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基础知识,语言运用,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敬业与乐业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敬业与乐业课后测评,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基础知识,语言运用,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敬业与乐业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敬业与乐业一课一练,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基础知识,解答题,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