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人教部编版(2024)小石潭记课时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2024)小石潭记课时练习,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基础知识,默写,文言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加点的多义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由、自)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跟随)
B.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 不可久居(可以)
C.下见小潭,水尤清冽(清澈) 以其境过清(冷清)
D.以其境过清(因为) 卷石底以出(来)
2.下列加点字词文言现象不同的一项是( )
A.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
B.其岸势犬牙差互
C.其一犬坐于前
D.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
3.下列释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石以为底——潭以整块石头为底。
B.不可久居——不能在此长久地居住。
C.佁然不动——(鱼影)呆呆的样子,一动不动。
D.凄神寒骨——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
4.作者坐潭上感到“凄神寒骨”的原因是( )
A.深秋时节出游,天气凉了
B.游的时间长了,接近黄昏,下了寒气
C.小石潭四周没有多少游人,潭水很凉
D.自己的心境凄苦孤寂
二、基础知识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注意词性变化。
(1)心乐之
(2)近岸,卷石底以出
(3)皆若空游无所依
(4)潭西南而望
(5)斗折蛇行
(6)其岸势犬牙差互
(7)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6.先找出再解释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
(2)下见小潭( )
(3)皆若空游无所依( )
(4)日光下澈( )
(5)斗折蛇行( )
(6)其岸势犬牙差互( )
(7)四面竹树环合( )
(8)近岸( )
(9)凄神寒骨( )
7.一词多义。
A.(1)下见小潭,水尤清冽。清:
(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清:
B.(1)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乐:
(2)似与游者相乐。乐:
C.(1)潭中鱼可百许头……可: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可:
D.(1)皆若空游无所依。游:
(2)同游者:吴武陵 游:
E.(1)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为:
(2)全石以为底。为:
F.(1)乃记之而去;而:
(2)潭西南而望。而:
8.翻译句子。
(1)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3)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4)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5)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6)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三、默写
9.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①问渠那得清如许, 。
② ,绝知此事要躬行。
③ ,一览众山小。
④ ,霜重鼓寒声不起。
⑤潭中鱼可百许头, 。
⑥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但因有的诗人志向高远、胸襟豁达,在送别时表达的情感就不一样: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 , ”表达真正的友谊不受时空的阻隔,永恒而无处不在;高适的《别董大》中“,天下谁人不君”,鼓励朋友勇敢地走向远方。
四、文言文阅读
10.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雨中上韬光庵①,雾树相引,风烟披薄,木末飞流,江悬海挂。稍倦,时踞石而坐,时倚竹而息。大都山之姿态得树而妍山之骨格得石而苍山之营卫②得水而活,惟韬光道中能全有之。初到灵隐,求所谓“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者,竟无所有。至韬光,了了在吾目中矣。白太傅碑可读,雨中泉可听,恨僧少可语耳。枕上沸波,终夜不息,视听幽独,喧极反寂。益信声无哀乐也。
(节选自明代萧士玮《韬光庵小记》)
【注】①韬光庵,寺名,在杭州西湖。②营卫:原指由饮食中吸收的营养物质,这里指精气。
(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①心乐之
②佁然不动
③益信声无哀乐也
④恨僧少可语耳
(2)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大 都 山 之 姿 态 得 树 而 妍 山 之 骨 格 得 石 而 苍 山 之 营 卫 得 水 而 活
(4)翻译下面句子。
①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②枕上沸波,终夜不息,视听幽独,喧极反寂。
(5)【甲】文最后柳宗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从中传达出了作者 的心情。【乙】文从“恨僧少可语耳”中流露了作者 的情绪。
11.阅读甲乙两文,完成答题。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小石潭记》)
【乙】
鄱阳山水名天下,而龙停溪最胜。众山面内,环拥林立,层峦叠嶂,烟云相连。苍藤翠木,蒙络摇缀。……而大豁①横其前,众水入焉。旁有涌泉,雷辊②雹散。跳波急洑③,千态万状。既停既平,循山而行。大者潴④为湖,小者聚为潭。如曳雪练,如卧白虹,沉沉无声,尽水之变。
每遇胜日,披风松下,待月竹间,观澜石上,行吟坐啸,纵意所如。虽桃源之胜不过也。
(选自北宋孙觌(dí)《鄱阳湖山水记》,有删改)
注:①豁:开阔的山谷②辊(gǔn):很快地转动。③洑:(fú)漩涡④潴(zhū):水流停聚的地方。
(1)学习古文,可借助不同的方法理解词义。请根据提示完成图表。
(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翻译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翻译:(潭边的树和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理解:本句描写小石潭周围的青树翠蔓生机盎然,体现出作者此时内心的愉悦。
B.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翻译:阳光直照到水底,四周竹林的影子倒映在潭中石头上。
理解:本句对潭中阳光和竹林影子的描写,突出了小石潭中景物丰富,充满生机。
C.层峦叠嶂,烟云相连。
翻译:悬崖层层,峭壁排排,(山间)烟雾与云气相接交织在一起。
理解:龙停溪四周群山高大峻伟,山间烟云飘渺,深邃迷离。这些景象都体现出龙停溪的美丽。
(3)请你结合甲乙两文,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探究笔记。
一篇好的游记,应该具备三个写作要素。要素一:根据游踪记述游览见闻。要素二:多角度描写景观。甲文中“佁然不动,俶尔远逝”,用了① 结合的手法,借游鱼状态写出潭水的清澈;乙文中“跳波急洑”写出水流的 ② ,而“如卧白虹”,用比喻写出水流的平缓,让人感受到水流形态的多样。要素三:写景同时,应寄寓“观感”,这是游记的灵魂。“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让人感受到作者寄寓其中的 ③ 之情;“纵意所如”“虽桃源之胜不过也”,则让人感受到作者寄寓其中的④ 之情。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0课 小石潭记》2023年同步练习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虚词含义的能力。
【解答】A.正确;
B.正确;
C.正确;
D.有误,卷石底以出,以,相当于“而”,表修饰,不译。
故选:D。
【点评】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
2.【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作出判断。
【解答】A:句意为:(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名词用作状语,斗:像北斗星一样;蛇像蛇一样。
B:句意为: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犬牙:名词用作状语,像狗的牙齿那样。
C:句意为:其中的一条像狗一样坐在前面。名词用作状语,犬,像狗一样。
D:句意为:我坐在潭边,四面环绕合抱着竹林和树林。无词类活用,环:环绕。
故选:D。
【点评】本题要结合所积累的文言词语来分析。在积累文言词语时,注意利用好课下注释,尤其里面的一些重点词语必须牢记。
3.【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解答】ACD.正确;
B.有误,重点词语有:居,停留。句意:不能在此长久地停留。
故选:B。
【点评】文言文翻译“六字诀”
1.留。即保留原文中的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职称、器具名称等,可照录不翻译;
2.直。即将文言中的单音节词直接译成以该词为语素的现代汉语的双音节或多音节词;
3.补。即将文言文中省略的词语、句子成分,在译文中适当地补充出来;
4.删。即删去不译的词。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判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等,在现代汉语中没有词能替代,便可删去;
5.调。即对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句式的特殊句式,翻译时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完全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6.换。即对古今意义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翻译时都要换成现在通俗的词语,使译文通达明快。
4.【分析】本题考查作者情感的理解与分析。
【解答】本文是写于作者被贬于永州时期,被贬的身份不由得使作者看到小石潭中的鱼儿自由自在的样子而触景生情,所以感到小石潭的环境“凄神寒骨”,这是作者心境凄苦孤寂所致。
故选:D。
【点评】此类题要结合诗人的生活经历以及写作背景来理解,再结合文章中作者写景抒情,以景寓情的手法来体会。
二、基础知识
5.【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
【解答】(1)句意为:(我)心里感到高兴。乐:以……为乐。
(2)句意为: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近:靠近,接近。
(3)句意为: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托似的。空: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4)句意为: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西南,名词作状语,向西南。
(5)句意为:像北斗七星那样的曲折,(又)像蛇爬行一样的蜿蜒;斗:名词作状语,像北斗七星那样。蛇:名词作状语,像蛇爬行一样。
(6)句意为: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牙齿那样。
(7)句意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凄:使动用法,使……凄;寒:使动用法,使……寒。
答案:
(1)以……为乐。
(2)靠近,接近。
(3)在空中。
(4)向西南。
(5)像北斗七星那样;像蛇爬行一样。
(6)像狗牙齿那样。
(7)使动用法,使……凄;使动用法,使……寒。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6.【分析】本题考查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判断。答题时应了解词类活用的类型并结合具体语境来推断。
【解答】(1)句意为:从小丘向西走了一百二十步。西:名词用作状语,向西。
(2)句意为:在下面看见一个小水潭。下:名词用作状语,在下面。
(3)句意为:都像是在空中游动没有依靠。空:名词用作状语,在空中。
(4)句意为:阳光向下穿透到水底。下:名词用作状语,向下。
(5)句意为: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爬行那样蜿蜒。斗,蛇:名词用作状语,像北斗星那样,像蛇爬行那样。
(6)句意为:小溪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一样交互错杂。犬牙:名词用作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
(7)句意为:四周被竹子树木环绕包围。环:名词用作动词,环绕。
(8)句意为:靠近岸边。近:形容词用作动词,靠近。
(9)句意为: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凄,寒: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凄凉,使……寒冷。
答案:
(1)西:名词用作状语,向西
(2)下:名词用作状语,在下面
(3)空:名词用作状语,在空中
(4)下:名词用作状语,向下
(5)斗,蛇:名词用作状语,像北斗星那样,像蛇爬行那样
(6)犬牙:名词用作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
(7)环:名词用作动词,环绕
(8)近:形容词用作动词,靠近
(9)凄,寒: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凄凉,使……寒冷
【点评】理解词类的活用现象,要遵循词不离句的原则,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分析词义,从而进一步判断活用的词及词性。
7.【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的理解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必须对一词多义现象做好积累,可以把常见的文言词语的几种用法分类整理。
【解答】在学习中对文言词语的几种用法要善于归纳整理,尤其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B.(1)“心乐之”中的“乐”是意动用法,以……为乐;F.“而”主要有以下几种用法:(1)表转折关系;(2)表顺承关系(3)表修饰关系(4)表并列关系。
答案:
A.(1)清澈;
(2)冷清;
B.(1)以……为乐;
(2)逗乐;
C.(1)大约;
(2)可以;
D.(1)游动;
(2)游玩;
E.(1)成为;
(2)作为;
F.(1)表顺承关系;
(2)表修饰关系
【点评】解答此类问题,我们必须熟悉一些常用文言词语的几种用法,然后能结合句子进行分析。
8.【分析】本题考查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解答】(1)重点词:篁,竹林。乐,以……为乐。句意: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流水的声音,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珮环相互碰击发出的声音,心里十分高兴。
(2)重点词:以,因为。乃,于是。句意: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
(3)重点词:蒙,覆盖。络,缠绕。句意: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4)重点词:可,大约。皆,都。句意: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头上。
(5)重点词:西南,向西南。斗,像北斗星一样。蛇,像蛇一样。句意: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一段明的看得见,一段暗的看不见。
(6)重点词:凄,使……凄凉。寒,使……寒冷。邃,深。句意:四下里竹林和树木包围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答案:
(1)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流水的声音,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珮环相互碰击发出的声音,心里十分高兴。
(2)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
(3)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4)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头上。
(5)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一段明的看得见,一段暗的看不见。
(6)四下里竹林和树木包围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点评】文言文翻译“六字诀”:
1.留。即保留原文中的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职称、器具名称等,可照录不翻译;
2.直。即将文言中的单音节词直接译成以该词为语素的现代汉语的双音节或多音节词;
3.补。即将文言文中省略的词语、句子成分,在译文中适当地补充出来;
4.删。即删去不译的词。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判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等,在现代汉语中没有词能替代,便可删去;
5.调。即对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句式的特殊句式,翻译时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完全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6.换。即对古今意义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翻译时都要换成现在通俗的词语,使译文通达明快。
三、默写
9.【分析】本题为名篇名句连续性和理解性默写,连续性默写要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应该熟记大纲要求的背诵篇目,并且在默写中注意不能添字、漏字、错字,顺序颠倒等现象。
【解答】①为有源头活水来 (重点字:为)②纸上得来终觉浅 ③会当凌绝顶 ④半卷红旗临易水
⑤皆若空游无所依 ⑥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莫愁前路无知己
【点评】考生默写名句名篇时,容易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一时回忆不起来(识记不出);二是顺序错乱,张冠李戴;三是书写错漏。因此,答题时要沉着认真,要善于借助出处和引导句去回忆,万一一时记不起来,可先放一放,不要急躁;答完题,一定要反复默念,要包括引导句在内作“全程回放”,这样,语序不当和书写错漏的问题一般可以发现并纠正。
四、文言文阅读
10.【分析】翻译
【甲】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流水的声音,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互碰击发出的声音,心里十分高兴。砍伐竹子,开辟(一条)道路,顺势往下走可以看见(一个)小潭,水格外清澈。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出来,露出水面,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动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条左右,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在和游玩的人逗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小溪像北斗七星一样曲折,像蛇爬行一样弯曲,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小潭的岸势像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在哪里。
我坐在潭边,四周竹林和树木环绕合抱,寂静冷落、没有旁人,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真是寂静极了,幽深极了。因为这里的环境太过凄清,不能长时间地停留,于是记录下了当时的情景就离开了。
一同去游览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作为随从跟着去的,还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名叫恕己,一个名叫奉壹。
【乙】雨中上韬光庵,树丛雾气缭绕,如同轻纱,雨水从树梢滴落,好像江海倾覆。疲倦时可以蹲坐在石头上或靠着竹子休息。大致山的姿态因为有了树而美丽;山的结构因为有了石头而苍劲;山的精气因为有了水而生动;这些景象只有在上韬光庵的路上才能全都见到。刚到灵隐时,寻求所说的“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最终没有见到。到韬光庵才真正明明白白地见到这种景观。在韬光庵可以读白居易的碑丈,可以听雨中的泉水声,只遗憾没有和尚可以交谈。到了晚上,睡在枕上仍能听到水声不断,在幽深而人迹罕至的环境中,大自然的各种声音传入耳中,愈发显出环境的幽静更加确信声音本来不含有哀乐的感情。
【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1)心里十分高兴。乐:以…为乐;
(2)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佁然:愣住的样子。
(3)更加确信声音本来不含有哀乐的感情。益:更加。
(4)只遗憾没有和尚可以交谈。恨:遗憾
(2)。本题考查重点文言实词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意思。
A.①句意为:疲倦时可以蹲坐在石头上。而:表修饰;②句意为: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而:表转折;
B.①句意为:因为这里的环境太过凄清。以:因为;②句意为:不因为外物的好坏或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以:因为;
C.①句意为:山的精气因为有了水而生动。之:的;②句意为:不能长时间地停留,于是记录下了当时的情景就离开了。之:代词,当时的情景;
D.①句意为:小潭的岸势像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错。其:代词,小溪。②句意为:又能把泥土和石头怎么样呢?其:语气词。
故选:B。
(3)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能否正确把握朗读节奏并准确断句。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作为是划分依据。一般句首发语词需要停顿,主谓之间需要停顿,并列短语之间也需要停顿。需要结合句意和句式来判断。句意为:大致山的姿态因为有了树而美丽;山的结构因为有了石头而苍劲,山的精气因为有了水而生动。故停顿大 都 山 之 姿 态 得 树 而 妍/山 之 骨 格 得 石 而 苍/山 之 营 卫 得 水 而 活
(4)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对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①重点词有:斗,像北斗七星一样;蛇:像蛇一样)。句意为: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身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一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②重点词有:沸:水波翻涌的样子;息:停止;
句意:到了晚上,睡在枕上仍能听到水声不,在幽深而人迹罕至的环境中,大自然的各种声音传入耳中,愈发显出环境的幽静。
(5)本题考查理解作者的情感。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概括即可。
阅读全文,了解内容,甲文抓住关键语句“心乐之”“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等,概括为:作者游览小石潭,触景生情,由乐转悲,表现被贬后孤寂、悲凉的思想感情。
乙文从“恨僧少可语耳”中流露了作者 知音难觅的惆怅情绪的情绪
答案:
(1)(1)以…为乐 (2)愣住的样子(3)更加 (4)遗憾
(2)B
(3)大 都 山 之 姿 态 得 树 而 妍/山 之 骨 格 得 石 而 苍/山 之 营 卫 得 水 而 活
(4)①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身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一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②到了晚上,睡在枕上仍能听到水声不,在幽深而人迹罕至的环境中,大自然的各种声音传入耳中,愈发显出环境的幽静
(5)【甲】文最后柳宗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从中传达出了作者贬谪的悲凉(孤寂凄凉) 的心情。【乙】文从“恨僧少可语耳”中流露了作者知音难觅的惆怅情绪。
【点评】在平时学习中,需要掌握重点实词和虚词的含义,特别是一些特殊用法,如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还要用现代汉语准确的翻译文章;准确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和观点,并能发表自己的看法。
11.【分析】译文:
【甲】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流水的声音,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珮、环相互碰击发出的声音,心里十分高兴。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出来,露出水面,成为水中的高地,成为水中的小岛,成为水中的不平岩石,成为水中的悬崖。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头上。呆呆地停在那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一段明的看得见,一段暗的看不见。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我坐在潭边,四下里竹林和树木包围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
【乙】鄱阳湖的山水景色闻名天下,然而远胜过鄱阳山水其他景观的是龙停溪。许多高山朝向龙溪,像树林一样密集地竖立环绕着,悬崖层层,峭壁排排,山间烟雾与云气相接交织在一起。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它的正前方有一个开阔的山谷,四周的水都流进了山谷。附近有喷涌而出的泉水,发出像打雷一样的咆哮声音,快速地转动,又如同冰雹一样散开。水波跳跃向前,打着旋,呈现各种各样的姿态。等到水势稍缓的时候,水面就显得平静,沿着山脚缓缓流动。大的聚而为湖,小的聚而为潭。如同白练串上一眼眼水井,又象白虹长卧山间,它们是那么宁静安详,无声地变化着不同的姿态。
每当遇到盛大的节日,迎着风站在松树下面,在竹林中赏景直到夜间,在石头上观看潭水中激起的大波浪,或者行走,或者吟诵,或者坐下休息,或者吟唱,按照自己心里的意愿无拘无束的游荡。即使是桃花源也比不上。
【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理解。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词语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①句意:水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许:大约,表示约数。
故选:B。
②句意:每当遇到盛大的节日。胜:盛大。依据字典中“胜”的四个义项可知,应理解为“优美的”的意思。
故选:D。
③句意:发出像打雷一样的咆哮声音,快速地转动。依据“斗折蛇行”中的“斗折”的意思可知,这里使用比喻的修辞,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推断可知,“雹散”的意思是“像冰雹一样散开”。
(2)本题考查句子翻译和理解。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AC.正确;
B.有误,“四周竹林的影子倒映在潭中石头上”错误。依据“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可知,这里指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理解错误,因此,依据“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可知,本句应理解为作者借助鱼自由自在游动的景象,烘托自己和游人愉悦的心情。
故选:B。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提示,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①依据【甲】文中的“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句意可知,其中“佁然不动”的意思是: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这是静态描写;依据“俶尔远逝”句意可知,是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的意思。这是动态描写。因此,本空应该填写“动静结合”。
②依据“跳波急洑”可知,这里是写泉水奔涌的状态,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潭水水流湍急的特点。因此,本空可填写“湍急”。
③依据《小石潭记》写作背景可知,“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生动地刻画出小石潭周围的环境极其特点,从而烘托出作者凄凉冷寂的心境。据此,本空可填写“落寞”。
④依据【乙】中的“纵意所如”“虽桃源之胜不过也”句意可知,这说明作者在此可以放松无拘束的在此游览山水之景,而且产生了即使美丽的桃花源也无法与之相比的美好感受,从而后烘托了作者喜悦的心情。据此,本空可填写“喜悦”。
答案:
(1)①B
②D
③像冰雹一样散开。
(2)B
(3)①动静
②湍急
③落寞
④喜悦
【点评】学习文言文要注重积累,尤其是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特殊句式。
A.时踞石而坐
学而不思则罔
B.以其境过清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山之营卫得水而活
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D.其岸势犬牙差互
其如土石何
方法
理解词义
字典查阅法
“许”的义项:
A.答应,允许 B.表示约数C.这样 D.处所,地方
潭中鱼可百许头
①“许”词义:选 项
“胜”的义项:
A.能承担,能承受 B.尽
C.胜过,超过 D.优美的
每遇胜日
②“胜”词义:选 项
课内知识迁移法
斗折蛇行
“斗折”词义:像北斗星那样曲折
雷辊雹散.
③“雹散”词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下册小石潭记课后测评,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基础知识,综合读写,解答题,文言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下册小石潭记当堂达标检测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基础知识,综合读写,解答题,文言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下册小石潭记复习练习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基础知识,默写,文言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