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写作《修改润色》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写作《修改润色》教案,共4页。
写作 修改润色教学目标1.掌握修改润色的方法,能够根据基本要求修改自己的文章。2.在多次训练中强化学生的修改能力,提升逻辑思维能力。3.培养修改润色的兴趣,养成在写作中多次修改的良好习惯。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进入初中以来,你们写过很多作文。你们可能觉得写是你们的事,而修改是我们老师的事情。其实不然。俗话说:“文章不厌百回改”“善作不如善改”,一篇好的文章不仅是“写”出来的,而且是“改”出来的。曹雪芹写《红楼梦》就自言:“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再如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前后经过十二次精心修改才完成。修改是写作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是提高文章质量的有效途径。那么,作文修改,有哪些基本要求和方法呢?今天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学习写作“修改润色”。二、理论精析学生自由阅读教材P90写作“修改润色”的内容,了解本课学习内容,思考下面的问题。(1)修改文章要兼顾“言”和“意”,“言”和“意”分别指什么?预设 “言”指言辞和表达;“意”指立意和思想内容。 (2)文章的修改润色应该从哪里入手呢?预设 先改“意”,再改“言”。修改文章时,首先要着眼全篇,看文章立意是否正确,观点是否鲜明,内容是否充实而又有新意,然后再来修改语言。因为只有“意”准确、恰当了,“言”的修改才有依据,有效果。内容浮浅、观点牵强、材料单薄等,要着重从“意”上进行修改;词不达意、语句不连贯、布局不合理等,要从“言”上进行修改。 (3)“言”修改的基本要求是什么?预设 基本要求是改“对”,进一步的要求是改“好”。 (4)怎样才能把文章的“言”修改得“好”?预设 通过朗读、推敲来修改。要将“言”的修改与“意”的修改结合起来,补充内容,加工润色,使文章内容更充实,语言更富有文采。例如,写记叙文可以补充细节描写。又如写景,除了视觉描写,还可以补充听觉、味觉、触觉等描写,或者将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结合,等等。此外,适当炼字、炼句,恰当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语言表达更形象生动。 (5)修改“言”的具体方法有哪些?(生讨论,师明确)三、修改文章的原则修改文章要兼顾“言”和“意”。言,指言辞和表达;意,指立意和思想内容。词不达意,语句不连贯,布局不合理等,要从“言”上进行修改;内容肤浅、观点牵强、材料单薄等,就要着重从“意”上做出修改。概括起来就是“六问”:“一问扣题紧不紧,二问材料新不新,三问立意高不高,四问结构顺不顺,五问句子通不通,六问用词准不准。”修改文章时,首先要着眼于全篇,看文章立意是否正确,观点是否鲜明,内容是否充实而有新意,根据发现的问题做出调整。主要包括:(1)订正观点。观点有时不正确或有失偏颇,需要加以改正。(2)完善主题。主题不正确,不深刻,不集中,影响全局,应当加以修改。(3)增删材料。材料不详实,需要纠正;不充实,需要补充;材料过多,淹没观点,则需要删除。“言”的修改基本要求是改“对”。字词和标点的错误、病句等,要一一改正。进一步推敲用词,使之准确恰当。推敲句子,使之通畅连贯。段落安排是否合理,段与段之间衔接是否合理,详略安排是否恰当,有无旁逸斜出的段落等,都是修改时应重点关注的。进一步要求是改“好”,要将“言”的修改与“意”的修改结合起来。补充内容、加工润色,使内容更充实,语言更富有文采。四、修改文章常用的方法(1)诵读法。宋代张载说“声入心通”,指的就是一边诵读,一边思索,遇到语意不畅,气势不接的地方,加以改正。(2)冷却法。如果有一定的空余时间,可以把写好的作文收起来,放一段时间以后再拿出来看。这样做能够让你从原来的思路中跳出来,从一个比较客观的角度审视它,另一方面,经过一段时间后,你的眼光、水准比以前又有了提高。这时,你往往更容易发现原来文章中的不足。(3)求助法。就是请别人当先生,把初稿拿给人家看,或读给人家听,然后请人家提出修改意见。(4)推敲法。在写的过程中边读边写,边写边改,发现不妥当的地方及时修改,不断寻找最佳的表达,就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写作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