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内文言文考点过关复习课件 (含答案)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内文言文考点过关复习课件16:小石潭记(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内文言文考点过关复习课件16:小石潭记(含答案),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表示起点自,阳光直射,呆呆的样子,轻快敏捷的样子,逗乐嬉戏,像北斗七星,像蛇一样,像狗的牙齿那样,参差不齐,忧伤的样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部分 发现小石潭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1.词语解释(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从【F】: 西【F】:
(2)伐竹取道 伐【F】:(3)水尤清冽 尤: 冽:(4)卷石底以出 卷:2.句子翻译(1)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隔着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玉珮、玉环相碰撞发出的声音。(2)下见小潭,水尤清冽。下面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
3. 句子朗读节奏隔 篁 竹,闻 水 声,如 鸣 珮 环。4. 文意理解阅读第一段,说说“伐竹取道”对表现人物心理和小石潭特点的作用。①表明作者被悦耳水声吸引,产生一探究竟的愿望,突出其内心之“乐”;②表明小石潭无路可通、人迹罕至,侧面写出其环境幽僻。
第二部分 潭中游鱼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yǐ)然不动,俶(chù)尔远逝,往来翕(xī)忽。似与游者相乐。1. 词语解释(1)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 许:(2)皆若空游无所依 若:
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相当于同样用法的“来”
(3)日光下澈 澈:(4)佁然不动 佁然:(5)俶尔远逝 俶尔:(6)往来翕忽 翕忽:(7)似与游者相乐 乐【F】:2. 句子翻译(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好像都在空中游动,周围什么也没有似的。
(2)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鱼儿)静止不动,又忽然向远处游去,往来很快。3. 句子朗读节奏(1)潭 中 鱼 可 百 许 头,皆 若 空 游 无 所 依。(2)佁 然 不 动,俶 尔 远 逝,往 来 翕 忽。4. 文意理解(1)文章第二段对游鱼进行了描写,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表现出潭水的清澈(或衬托、侧面描写),表现出作者愉悦的心情。(2)文中第二段写了水的什么特点?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水的特点:清澈透明(水尤清冽);描写手法:侧面描写(间接描写)。(3)文章第二段从哪几个角度描写潭水的清冽?分别从游鱼、阳光、影子三个角度描写了潭水的清冽。
第三部分 溪身曲折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cī)互,不可知其源。1.词语解释(1)斗折蛇行 斗: 蛇:(2)其岸势犬牙差互 犬牙: 差互:
2. 句子翻译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溪岸的形状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不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第四部分 离开小石潭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 词语解释(1)凄神寒骨 凄:(2)悄怆幽邃 悄怆:(3)以其境过清 以【F】: 清:(4)乃记之而去 去:(5)隶而从者 从:2. 句子翻译(1)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使动用法,使……感到凄凉
(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就题字离去。3. 句子朗读节奏以 其 境 过 清,不 可 久 居,乃 记 之 而 去。4. 文意理解(1)选文一开头写作者见到小石潭“心乐之”,后来又写“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你认为这样前后矛盾吗?说说你的理由。
不矛盾。作者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愤不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快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便会流露出来。(2)文章第四段写出了小石潭怎样的氛围?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写出了小石潭幽深冷寂的氛围,表现了作者孤独忧伤(痛苦)的心情。
【全文中心】本文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渲染了凄寒幽怆的气氛,传达出作者贬居生活中孤凄悲凉的心境。【成语积累】佁然不动 斗折蛇行 犬牙差互文意理解1.说说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抓住了小石潭的哪些特点,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RJ课后习题)
写作顺序是: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小石潭的特点:幽静。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幽深冷寂,孤凄悲凉。2.文章通过描写小石潭的景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游览小石潭,触景生情,由乐转悲,表现被贬后孤寂、悲凉的思想感情。
一、阅读《小石潭记》,回答后面的问题。(10分)1. 解释下列句子中标色的词。(4分)(1)潭中鱼可百许头 ( )(2)佁然不动 ( )(3)往来翕忽 ( )(4)不可久居 ( )
2.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划一处)。(2分)皆 若 空 游 无 所 依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意思。(2分)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4. 文章主要描写了小石潭的哪些特征?(2分)文中突出地表现了“小石潭”全石为底、潭水清澈、游鱼活泼、源流曲折、环境凄清的特点。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内文言文考点过关复习课件20:曹刿论战(含答案),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个人专有,有“养”的意思,目光短浅,通“遍”遍及,牛羊等,为人所信服,赐福保佑,以实情判断,尽力做好分内的事,追赶追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内文言文考点过关复习课件19:鱼我所欲也(含答案),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通“避”躲避,假如假使,祸患灾难,此这样,用脚踢,通“辨”辨别,通“欤”语气助词,通“向”从前,停止放弃,天性天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内文言文考点过关复习课件12:马说(含答案),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这样如此,两马并驾,通“饲”喂,才能能力,同“现”表现,犹尚且,等同一样,怎么哪里,用鞭子打,正确的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