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穿井得一人/《吕氏春秋》图片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穿井得一人/《吕氏春秋》图片课件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吕氏春秋》,听读课文,理解文意,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感悟全文,起因经过结果,丁氏为什么要挖井,家无井而出溉汲,吾穿井得一人,闻而传之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吕不韦(?——约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人。 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官至秦国丞相。
《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全书共分十二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 《吕氏春秋》作为十二纪、八览、六论,注重博采众家学说,以道家黄老思想为主,兼收儒、墨、法、兵、农、纵横和阴阳各先秦诸子百家言论,所以《汉书·艺文志》等将其列入杂家。吕不韦自己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称之为《吕氏春秋》。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注意节奏与字音,在课本上划出节奏。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译文:宋国有一户姓丁的人家,家里没有井,须到外面打水浇田,因此经常要有一个人住在外面(专门做这件事)。
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在今河南、商丘一带
(gài jí)打水浇田。溉,浇灌、灌溉。汲,从井里取水。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译文:等到他家挖了一口井之后,告诉别人说:“我家挖井得到一个人。”
今:把衣服鞋袜等物套在身体上。
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
译文:有人知道了这件事,并传播开来说:“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
国 人 道之, 闻 之于宋君。
译文:居住在国都中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向宋国国君报告这件事。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到。
译文:宋国国君派人向丁家询问,
丁氏对曰:“得一人之 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译文:丁家的人回答说。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非在井中得到了一个人。
得到一个人使唤。指得到一个人的劳力。
求 闻 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译文:寻到的消息如此,还不如不知道。
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讲述了丁家挖井引发流言,最终破除流言的故事。
这篇寓言的叙事三要素:
丁氏在家挖井,得到了一个劳动力;
被人误传说他挖井挖到了一个人;
最终传到了国君的耳朵里,丁氏出来解释,真相大白。
让故事产生分歧的是哪一句话?
你觉得造成这个谣言传播的原因是什么?
是起因。对挖井后节省了一个人的劳力, 表述不清。
未经调查分析就传播开去。
似乎也乐于接受这种离奇的传闻,才越传越广。
寓言中相关的人对待这个引人分歧的话的做法有何不同?
未经调查分析就传播开来;
乐于接受这种离奇的传闻,越传越广。
先派人前往丁家询问真相。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的做法说明了什么?
通过调查研究才能获取真相
对人对事不能以为多数人说的就可以轻信,而要多方进行考察、思考,并以事实为依据作出正确的判断。这种现象在实际生活中很普遍,不加辨识,轻信谎言,就会让人犯错误。
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对于传闻,要以审慎的态度进行分析,不要轻易相信传闻,也不要传播未经证实的传闻。
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情况? 如有,我们应该怎样去对待?
在现实生活中对待传闻都应采取调查研究的审慎的态度、去伪存真的求实精神。不要轻信,不能盲从,更不能以讹传讹。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六单元24* 寓言四则穿井得一人/《吕氏春秋》教课ppt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宋之丁氏穿井得人,谣言止于智者,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文言句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六单元24* 寓言四则穿井得一人/《吕氏春秋》教学演示ppt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穿井得一人/《吕氏春秋》教学ppt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感知大意,闻而传之,国人道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