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分)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和速度的基本单位分别是( )
A.min、km/hB.min、m/sC.s、m/sD.h、km/h
【答案】C
【解析】解: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和速度的基本单位分别是s,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2.(2分)以下生活中的声音,不属于噪声的是( )
A.考试时,窗外传来的汽车鸣笛声
B.教室里,晨读时的朗朗读书声
C.深夜里,广场上传来的歌声
D.午休时,装修房间的电钻声
【答案】B
【解析】解:ACD、考试时;深夜里;午休时,都属于噪声;
B、教室里,不属于噪声。
故选:B。
3.(2分)冬天,从室外走进温暖的室内,眼镜上会出现一层水雾( )
A.春天,冰雪消融
B.夏天,从冰箱取出的冰糕冒“白气”
C.秋天,早晨草叶上的霜
D.冬天,冰冻的衣服直接变干
【答案】B
【解析】解:水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A、春天,故A错误;
B、“白气”是液化现象;
C、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冬天,这是升华现象。
故选:B。
4.(2分)我们能分辨人工智能语音机器人模仿的是哪位歌唱家的歌声,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
A.响度B.音色C.音量D.音调
【答案】B
【解析】解:音色是取决于物体本身的一种特性,可以用于区分或辨别发声体,主要是依据声音的音色。
故选:B。
5.(2分)关于温度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甲:测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待测液体中
B.图乙:温度计读数时,视线要沿B的方向
C.图丙:使用体温计测体温时,先要用手拿着体温计用力向下甩几下
D.图丁:温度计的读数是38.4℃
【答案】D
【解析】解:A、温度计的感温泡(即玻璃泡)应该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故A正确;
B、读温度计示数时,否则会造成读数错误;
C、由于体温计有缩口,一定要先甩一下,故C正确;
D、温计上1℃之间有10个小格,即此温计的分度值为0.7℃,故D错误;
故选:D。
6.(2分)在练习使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长度时,下列情况属于误差的是( )
A.测量时,刻度尺没有放正,导致刻度尺没有与物理课本的被测边平行
B.测量时,课本的左边未对准“0”刻度线,就把课本右边所对的刻度值当作课本的长度
C.读数时,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值估计不准确
D.读数时,人的视线没有正对刻度尺的刻度线
【答案】C
【解析】解:ABD、测量时,导致刻度尺没有与物理课本的被测边平行,课本的左边未对准“0”刻度线;观察刻度尺时,这些都是错误,故ABD不符合题意。
C、读数时,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数值估计不准确,这是由于客观原因造成的。
故选:C。
7.(2分)某同学先后5次测量同一个小球的直径,其测量结果分别为1.75cm、1.75cm、1.78cm、1.76cm,1.84cm( )
A.1.75cmB.1.76cmC.1.77cmD.1.78cm
【答案】B
【解析】解:1.84cm与其它数据相差较大,是错误的;为减小长度测量的误差,故小球的直径是,故B正确。
故选:B。
8.(2分)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歌辞赋,我们在欣赏这些诗歌辞赋时,还可以探究其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面是某位同学对部分诗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 )
A.“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声”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不疑行舫动,唯看远树来”——“远树来”是以河岸为参照物的
D.“露似真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冰熔化形成的
【答案】A
【解析】解:A、“柴门闻犬吠,故A正确;
B、“高声”是指声音的响度高;
C、远树来是以船为参照物的;
D、露实际是小水珠,故D错误。
故选:A。
9.(2分)如图是某物质熔化的图象,从图中可知,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它的熔点是80℃
B.熔化过程持续了5min
C.该物质是晶体,CD段该物质可以发生汽化现象
D.其中BC段是熔化过程,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温度保持不变,不需要吸热
【答案】D
【解析】解:A、由图象可知,温度保持在80℃不变,且熔点为80℃。
BD、由图象可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熔化时间为5min,但温度不变,D错误。
C、由图象可知,物质处于液态,物质继续吸收热量,所以可以发生汽化现象。
故选:D。
10.(2分)物理兴趣小组的组员们对甲、乙、丙、丁这四个沿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平均速度进行了测量,其中甲、乙、丙的运动时间相等,甲、丁的运动时间之比为2:5,则它们各自的平均速度关系为( )
A.v甲<v乙<v丙<v丁B.v甲=v丁<v乙<v丙
C.v丙=v乙=v甲=v丁D.无法判断
【答案】B
【解析】解:甲、丁的运动时间之比为2:5,则丁的运动时间为6t,
从图中可知s甲=20m,s丁=50m,
所以,,故v甲=v丁;
从图中可以看到,s甲<s乙<s丙,已知甲、乙、丙的运动时间相等,路程长的运动快”可得v甲<v乙<v丙;
故v甲=v丁<v乙<v丙。
故选:B。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满分15分,共5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2~3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全选对得3分,漏选得1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
(多选)11.(3分)冬天,黑龙江伊春市的气温可达到﹣33℃,当地很多人玩起了“泼水成冰”的游戏。“泼水成冰”游戏需要用滚烫的开水在﹣30℃以下的极寒环境中才能成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滚烫的开水而不用冷水是因为开水能在短时间内提供大量的水蒸气
B.图中水蒸气在极寒环境下,遇冷可以直接凝华成小冰晶
C.“泼水成冰”中小冰晶的形成过程需要吸热
D.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是升华
【答案】AB
【解析】解:AB、用滚烫的开水而不用冷水是因为开水能在短时间内提供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迅速遇冷会发生变化形成“泼水成冰”的效果。
C、“泼水成冰”中小冰晶的形成过程是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凝华过程,而不是吸热。
D、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是汽化,升华是指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
故选:AB。
(多选)12.(3分)关于甲、乙、丙、丁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清洗眼镜使用的是超声波,说明声能够传递能量
B.乙图中,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说明声音的音调是由振动的频率决定
C.丙图中,某昆虫的翅膀在2s内振动了600次,人类能听到该频率的声音
D.丁图中,两种波形图能说明两种声音的音色不同
【答案】ACD
【解析】解:A、眼镜店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故A正确;
B、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利用了转换法,故B错误;
C、昆虫的翅膀在2s内振动了600次=300Hz,300Hz在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内,故C正确;
D、波形图中两者的振幅相同;完成一次振动所需的时间相同(都是两个格)即频率相同;但在每次振动中,即音色不同,音色不同。
故选:ACD。
(多选)13.(3分)小明和小光同学在风景如画的白沙河运动公园骑自行车。如图所示是他们在某段路面上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光做匀速运动
B.以路边的垂柳为参照物,小光是运动的
C.0~20s两人所通过的路程相等
D.第20s时,两人的速度相等
【答案】ABD
【解析】解:A、v﹣t图像中,故小光做匀速运动,故小明做加速运动;
B、以路边的垂柳为参照物,是运动的;
C、根据s=vt可知物体的v﹣t图像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就是物体通过的路程,0~10s两人的v﹣t图像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不等,故C错误;
D、第20s时,故两人的速度相等;
故选:ABD。
14.(3分)水是生命之源,其存在的方式与状态随环境和气候经常发生变化,且循环往复。以下关于水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 )
A.阳光普照海洋,海水吸热升华形成水蒸气
B.水蒸气上升到高空,与冷空气接触,液化形成小水滴悬浮在高空形成云
C.小水滴遇到更寒冷的气流,凝华形成小冰珠,最后可能形成冰雹降落地面
D.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固成小冰晶,以雪花形式落回地面
【答案】B
【解析】解:A、海水吸热,故A错误;
B、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悬浮在高空形成云;
C、小水滴遇到更冷的气流,可能形成冰雹降落地面;
D、冬天,以雪花形式落回地面。
故选:B。
(多选)15.(3分)学校某兴趣小组做了图甲、图乙所示的实验来探究碘的升华现象,图甲实验中将碘锤放入热水中加热,图乙实验中将碘锤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已知常压下,碘的沸点为184.25℃,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实验中,水浴法加热的主要目的是使碘锤受热均匀
B.两次实验中的碘锤中都会出现紫色碘蒸气
C.图甲实验中,不会出现碘的熔化现象
D.图乙实验不能证明碘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
【答案】BCD
【解析】解:A、实验中水浴法加热的主要目的是使碘锤的温度低于碘的熔点;
BCD、将装固态碘的碘锤放在热水中加热,所以碘的温度最多只能达到水的沸点,但碘能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若将碘锤放在酒精灯上加热、沸点,因此只有图甲实验证明碘能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故BCD正确。
故选:BCD。
三、填空题(本题满分21分,共7题)
16.(2分)古诗《小儿垂钓》中写道:“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钓鱼的小儿面对路人的询问,只是招招手默不作声,这是因为他知道声音不仅能在空气中传播,还能在 液体 中传播。“遥招手”“不应人”是在 声源处 减弱噪声。
【答案】液体;声源处。
【解析】解:(1)因为人的声音先经空气传播到水中,然后再经水传播而被鱼听到;
(2)“遥招手”“不应人”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故答案为:液体;声源处。
17.(3分)2022年11月1日4时27分,梦天实验舱与天和核心舱顺利实现交会对接,中国空间站三舱主体结构就此组装完成。对接完成后,梦天实验舱是 静止 的;以地球为参照物,梦天实验舱是 运动 的;可见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 相对的 。
【答案】静止;运动;相对的。
【解析】解:梦天实验舱与天和核心舱顺利实现交会对接后,以天和核心舱为参照物,所以是静止的,梦天实验舱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可见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故答案为:静止;运动。
18.(3分)为了解除旱情,用干冰来进行人工降雨,干冰在空气中变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过程 升华 ,这一过程需要 吸热 ,使周围的温度降低,水蒸气遇冷 液化 成小水珠。
【答案】升华;吸热;液化。
【解析】解:干冰易升华,在升华过程中吸收热量,水蒸气遇冷液化为小水珠。
故答案为:升华;吸热。
19.(5分)图中记录了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根据记录完成下列问题:
(1)甲汽车做 匀速 直线运动,乙汽车做 变速 直线运动。
(2)甲车的平均速度大小是 15 m/s,乙汽车前20s的平均速度大小是 11.75 m/s。
(3)前40s,甲车的平均速度 等于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车的平均速度。
【答案】(1)匀速;变速;(2)15;11.75;(3)等于。
【解析】解:(1)甲车在任意相等的10s内通过的路程都是150m,所以甲做匀速直线运动;
乙车在任意相等的10s内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大,所以乙车做变速直线运动;
(2)依据题意可知,甲车的平均速度为:
v甲===15m/s;
乙汽车前20s的通过的路程为235m,则乙汽车前20s的平均速度为:
v乙==11.75m/s;
(3)由于甲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前40s甲车的平均速度不变,v甲=15m/s,
乙汽车前40s的通过的路程为600m,则乙汽车前40s的平均速度为:
v′乙===15m/s,
所以前40s,甲车的平均速度等于乙车的平均速度。
故答案为:(1)匀速;变速;11.75。
20.(2分)上课时,老师告诉同学们在家里烧水时一定要注意安全,防止烫伤。老师还告诉同学们100℃的水蒸气往往比100℃的水烫伤更厉害 液化 (填物态变化)为同温度的水,对外 放 热。
【答案】液化;放。
【解析】解:老师还告诉同学们100℃的水蒸气往往比100℃的水烫伤更厉害,这是因为100℃水蒸气首先要液化为同温度的水。
故答案为:液化;放。
21.(4分)2024年4月16日,我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顺利完成中国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任务返回上海港。当“雪龙2号”在海中某处停泊时用声呐系统向海底竖直发射超声波,6s后接收到回声波,则此处海水的深度为 4500 m,超声波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是因为声能传递 信息 。利用此种方法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这是因为 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
【答案】4500;信息;不能;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解析】解:声音到达海底的时间为t=×8s=3s,
由v=可得
s=vt=1500m/s×4s=4500m
超声波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是因为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月球周围是真空,超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故答案为:4500;信息;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22.(2分)在跨学科实践活动中,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隔音棉、锡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音乐盒、机械闹钟、鞋盒、分贝仪、刻度尺。
(1)在本实验中最适合作声源的是 机械闹钟 。
(2)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分别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几种实验方案:
方案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方案B:将分贝仪放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分别测出声音的响度。
方案C: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
你认为实际操作中最佳的方案是 C 。
【答案】(1)机械闹钟;(2)C。
【解析】解:(1)机械闹钟发出的声音有节奏,声音较为稳定;
(2)靠听到声音的响度判断不是太直观,具有很大的误差,而测量听不到声音的距离较为直观;
故答案为:(1)机械闹钟;(2)C。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满分30分,共5题)
23.(5分)小光在实验室里进行了“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的实验探究。
(1)以下是部分操作过程:
①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A、B上,同时滴上 等量 的酒精;
②使玻璃板A上的酒精表面积变大,玻璃板B不作处理,并保持其它条件不变;
③观察两块玻璃板上酒精蒸发的快慢。
(2)上述实验中观察到玻璃板 A 上的酒精蒸发得快些,说明蒸发快慢与 液体表面积 有关。
(3)小光在进行实验时不小心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了酒精中,将其拿出后,温度计的示数会 变小 ,这是由于酒精蒸发过程中需要 吸热 造成的。
【答案】(1)等量;(2)A;液体表面积;(3)变小;吸热。
【解析】解:(1)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应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A,同时滴上等量的酒精;
(2)由实验操作可知,这是为了探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的关系,A的表面积大。
(3)实验时不小心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了酒精中,将其拿出后,这是因为酒精蒸发吸热造成的。
故答案为:(1)等量;(2)A;(3)变小。
24.(7分)小明同学在学习声现象时,做了以下几个探究实验。
(1)如图甲所示,扬声器发声后,本来静止的小纸片会跳动起来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
(2)如图乙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该实验能说明 空气 可以传声。
(3)如图丙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 减小 。由此推理可知:如果玻璃罩内抽成真空后,就听不到闹钟响铃的声音了,最后得出结论: 真空不能传声 。
(4)如图丁所示,小明将直尺一端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观察到直尺伸出桌面的部分在振动,同时听到了直尺拍打桌面发出的声音 B (选填“A”或“B”)所示的实验操作方法。
小明规范实验操作后,拨动直尺,观察直尺振动快慢的同时听直尺发出的声音,再次将直尺按压相同的幅度,小明观察到直尺的振动变 慢 ,直尺发出声音的音调变 低 。
【答案】(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空气;(3)减小;真空不能传声;(4)B;慢;低。
【解析】解:(1)扬声器发声后,本来静止的小纸片会跳动起来。
(2)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该实验能说明空气可以传声。
(3)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由此推理可知:如果玻璃罩内抽成真空后,最后得出结论:真空不能传声。
(4)小明将直尺一端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观察到直尺伸出桌面的部分在振动,这是由于小明采用了如图B所示的实验操作方法。
接着增大直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再次将直尺按压相同的幅度,直尺发出声音的音调变低。
故答案为:(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空气;真空不能传声;慢;低。
25.(5分)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 自下而上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将装海波的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并搅拌,目的是使试管内的海波 受热均匀 。
(3)下表是实验中记录的数据:
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海波的熔点是 48℃ ,海波熔化过程所用时间为 3 min,海波在第6分钟时处于 固液共存 状态。
【答案】(1)自下而上;(2)受热均匀;(3)48℃;3;固液共存。
【解析】解:(1)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放好酒精灯;而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到液体中,所以放好烧杯后,因此必须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将装海波的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并搅拌,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
(3)根据表格可知,物质吸热后温度不断上升,固体开始熔化,此时不变的温度为熔点,该物质为晶体,海波在第6分钟时处于熔化过程。
故答案为:(1)自下而上;(2)受热均匀;3;固液共存。
26.(7分)小明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小明同学从90℃开始计时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1)为缩短实验时间,小明在烧杯中倒入热水,热水中温度计的示数如图(2),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 68 ℃。
(2)在观察水的沸腾过程中,小明同学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3)甲和乙所示 乙 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
(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中绘制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4)根据图象得出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是 温度不变 。
(5)根据表格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98 ℃,说明此时的大气压 低于 1个标准大气压。
【答案】(1)68;(2)乙;(3)
;(4)温度不变;(5)98;低于。
【解析】解:(1)如图(2)所示,温度计分度值为1℃,示数为68℃;
(2)水在沸腾前,由于受温度影响,因此越来越小;
(3);
(4)根据图象,水在沸腾时需要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
(5)根据表格数据可知,水的温度升高到98℃就不再升高,由于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沸点越低;
故答案为:(1)68;(2)乙
;(4)温度不变;(5)98。
27.(6分)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原理是 v= 。
(2)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小 。
(3)由图中信息可知:vAC= 0.3 m/s。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比真实值偏 大 。
(5)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是 错误 的(选填“正确”或“错误”)。
(6)为使测量更准确、数据更直观,用位移传感器进行实验,得到小车整个下滑运动的v﹣t图象与图中 B 相似。
【答案】(1)v=;(2)小;(3)0.3;(4)大;(5)错误;(6)B。
【解析】解:(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原理是:v=;
(2)斜面的坡度越大,小车在斜面上滑下的速度越快,不方便测量时间,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
(3)由图可知AC段的路程为sAC=100.0cm﹣10.0cm=90.6cm=0.9m;
AC段所用的时间为:tAC=15:35:23﹣15:35:20=7s,
则AC段的平均速度为:vAC===0.3m/s;
(4)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所测量的时间会偏小,由v=;
(5)小车在斜面做加速运动,在B点时有速度,导致测出小车在BC段的时间不准,所以这样的做法不正确。
(6)因为小车在斜面做加速运动,速度一直增加,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故答案为:(1)v=;(2)小;(4)大;(6)B。
五、计算题(本题满分14分,共3题)
28.(3分)小明乘坐出租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到达目的地后,小明向司机索取了发票
求:该出租车行驶的平均速度?
【答案】该出租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60km/h。
【解析】解:
该出租车行驶的路程s=25km,时间t=10:25﹣10:00=25min,
根据速度公式可知平均速度v===60km/h。
答:该出租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60km/h。
29.(4分)我国有些地方修筑了“音乐公路”。当汽车以一定速度匀速行驶时,就会奏出一段悦耳的乐曲。音乐公路的路面上分布着许多横向凹槽,如图所示。汽车每经过一个凹槽,汽车行进时振动很快,于是就发出了声音。凹槽的疏密可以根据乐曲的音调高低来设计,设定乐曲为《歌唱祖国》,第21个音符“La”的频率为440Hz,所对应的相邻凹槽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答案】所对应的相邻凹槽之间的距离是0.034m。
【解析】解:汽车通过两凹槽之间的时间为:t=s,
汽车的速度:v=54km/h=15m/s,
汽车发出这个音时,所对应的相邻凹槽之间的距离为:s=vt=15m/s×。
答:所对应的相邻凹槽之间的距离是3.034m。
30.(7分)仰口隧道是青岛滨海公路北段的一部分,隧道全长7763m。一辆洒水车以某一速度沿直线匀速行驶时,在进入隧道前522m处鸣笛,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求:
(1)3s内声音传播的距离;
(2)洒水车行驶的速度;
(3)若洒水车速度保持不变,通过该隧道的时间。(洒水车车长不计)
【答案】(1)3s内声音传播的距离为1020m;
(2)洒水车行驶的速度为8m/s;
(3)若洒水车速度保持不变,通过该隧道的时间为970.375s。
【解析】解:
(1)声音传播的距离:s声=v声t1=340m/s×3s=1020m;
(2)声音传播的路程与洒水车行驶的路程之和等于鸣笛处与隧道口距离的7倍,即鸣笛处于隧道口的距离:
s=(s声+s车);
鸣笛处到隧道口的距离:s=522m,则洒水车行驶的路程:s车=2s﹣s声=2×522m﹣1020m=24m;
洒水车的速度:v车===8m/s;
(3)若洒水车速度保持不变,通过该隧道的时间t==。
答:(1)7s内声音传播的距离为1020m;
(2)洒水车行驶的速度为8m/s;
(3)若洒水车速度保持不变,通过该隧道的时间为970.375s。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9
50
51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98
98
车号
鲁 UT3082
证号
006917
日期
2024﹣11﹣1
上车
10:00
下车
10:25
单价
1.6元
里程
25km
金额
40.00元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实验题,问答解析题,计算题,阅读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与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