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铁一中学中考五模化学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铁一中学中考五模化学试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与简答,实验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低碳生活从我做起。下列含碳物质:煤、甲烷、金刚石、二氧化碳,没有涉及到的物质类别是
A.盐B.氧化物
C.单质D.混合物
2.称取少量的氢氧化钠,溶解后进行相关实验涉及到下列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称量B.溶解
C.测溶液的酸碱度D.与其它物质的反应
3.“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践行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的举措
B.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应分类回收,减少浪费
C.大力开采金属资源,加快资源的消耗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D.提倡绿色出行,减少尾气排放
4.对NH3、H2O、HCl三种物质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都含有氢元素
B.均由氢原子和另外一种原子构成
C.三种物质中除了氢元素的另一种元素,化合价分别为-3、-2、-1
D.三种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的是NH3
5.下列有关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知识运用正确的是
A.将铵态氮肥与草木灰混合施用以增强肥效
B.自来水的净化过程中,杀菌消毒是化学变化,并不能软化硬水
C.航天火箭和医疗急救分别利用了氧气的可燃性和供给呼吸的化学性质
D.焦炭、沥青、焦炉煤气等都是石油分馏后生成的新物质
6.化学符号具有独特的学科内涵。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Fe2+、Fe3+质子数相同,但质量差异大
B.若表示阳离子,则x”或“①=②>④
B.若使④中的固体恰好全部溶解,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C.将③中溶液降温至t1℃时一定有固体析出
(4)t3℃时,将M曲线所代表的物质形成的不饱和溶液100g平均分为两份,第一份恒温蒸发10g水,析出2g固体,第二份蒸干水分,析出固体的质量为 g。
五、实验题
16.如图为常见的制取气体的装置,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选用B装置作为发生装置应添加的实验用品是 ,对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2)选用上述装置制取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并能控制反应速率,应选择的装置是 。G中b、d为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a、c为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倒入二氧化碳后观察到a、c不变色,d比b先变红,能说明二氧化碳的性质是 。
(3)某同学采用如图装置分离CO2和CO的混合气体,涉及的操作步骤如下,正确操作顺序___________(填字母)。
①关闭活塞a,打开活塞b ②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a
③通入混合气体 ④从导管c处收集气体
A.①④②③④B.②④③①④C.②③④①④
六、科学探究题
17.实验课上,某化学小组探究两个初中常见的无明显现象的反应:甲同学利用装置A将装满CO2的试管倒扣在盛有NaOH溶液的烧杯中,乙同学借助无色酚酞溶液利用装置B进行中和反应,如下图所示:
(1)甲同学观察到A装置中试管内液面上升,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和CO2发生了反应;乙同学观察到B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说明Ba(OH)2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反应。
两位同学的探究思路均是从 的角度证明反应发生了,其中 同学的探究方法及结论是正确的。
(2)丙同学从产生新物质的角度探究。他将上述反应后装置A、B中的溶液混合,观察到只产生白色沉淀,溶液变为红色。写出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从而证明A装置中有新物质生成。对所得到的上层红色溶液中的溶质,三位同学有不同的猜想;
【做出猜想】
(3)甲同学:NaCl、NaOH
乙同学:NaCl、BaCl2、NaOH
丙同学:NaCl、Na2CO3、NaOH
你的猜想: 。
【查阅资料】
(4)Ba(NO3)2、BaCl2溶液呈中性 。
【验证猜想】
(5)取少量上层红色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Ba(NO3)2溶液,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 的现象,则丙同学的猜想正确。
【反思评价】
(6)丁同学认为可将乙同学得到的B装置中的无色溶液蒸发结晶,再将得到的固体溶于水,室温下用 测得溶液呈中性,也可从有新物质生成的角度验证反应的发生。
七、计算题
18.实验小组要计算某硫酸铜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取200g该溶液于烧杯中,向内不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所得沉淀的质量与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如图数据。
(1)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是 。
(2)硫酸铜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实验目的
A.比较空气和呼出气体中CO2的含量
B.证明MnO2是H2O2分解的催化剂
C.验证水不是由一种元素组成
D.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
实验装置
现象或评价
换为燃着的木条也可以达到实验目的
气球变大,说明MnO2的催化作用
a管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b管气体能燃烧
40℃的烧杯中品红扩散更快
参考答案:
1.A
【详解】A、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上述物质中没有涉及盐类物质,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是由C、O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C、金刚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
D、煤的主要成分是碳,还含有其它物质,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D
【详解】A、用托盘天平称量物品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且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中进行称量,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B、不能在量筒中溶解氢氧化钠,应在烧杯中进行,不符合题意;
C、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将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观察颜色的变化,然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不能滴在湿润的pH试纸上,否则会稀释待测液,影响pH值,不符合题意;
D、胶头滴管加液时,既不能伸入容器,更不能接触容器,应垂直悬空于容器上方,图中操作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3.C
【详解】A、积极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可以改善空气质量,保护环境,该做法符合这一主题,故A不合题意;
B、垃圾分类回收既能节约资源,又能减少环境污染,该做法符合这一主题,故B不合题意;
C、大力开采金属资源,加快资源的消耗,会乱资源的浪费,造成环境污染,该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故C符合题意;
D、绿色出行,既能节约化石能源,又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该做法符合这一主题,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4.B
【详解】A、由三种物质的化学式可知,这三种物质中均含氢元素,故A正确;
B、三种物质均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故B错误;
C、三种化合物中氢元素均显+1价,依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则NH3中氮元素显-3价,H2O中氧元素显-2价,HCl中氯元素显-1价,故C正确;
D、NH3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H2O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HCl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故D正确。
故选B。
5.B
【详解】A、铵态氮肥能与草木灰反应生成氨气,降低肥效,故A错误;
B、杀菌消毒过程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杀菌消毒是消灭水中的细菌、病毒,并不能减少水中的钙镁物质,不能将硬水软化,故B正确;
C、氧气支持燃烧,具有助燃性,没有可燃性,故C错误;
D、石油分馏是利用沸点不同进行分离,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选B。
6.D
【详解】A、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亚铁离子和铁离子均属于铁元素,质子数相同,亚铁离子是铁原子失去2个电子后形成的,铁离子是铁原子失去3个电子后形成的,电子的质量很小,可忽略不计,故两者质量差异不大,不符合题意;
B、若表示阳离子,则该离子是其原子失去电子后形成的,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x>18,不符合题意;
C、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故第一个“2”表示两个二氧化碳分子, 位于化学式中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下角,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的原子或原子团的个数,故第二个“2”表示每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2个氧原子,不符合题意;
D、“N2”可以表示氮气这种物质,也可以表示1个氮分子,“Ne”可以表示氖气这种物质,1个氖原子,氖元素,两者既有宏观意义,又有微观意义,符合题意。
故选D。
7.C
【详解】A、向空气和呼出气体中加入相同滴数的澄清石灰水,空气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呼出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换为燃着的木条,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继续安静燃烧,在呼出气体中熄灭,说明空气中氧气含量比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高,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滴入过氧化氢溶液后,气球变大,是因为过氧化氢分解生成了氧气,该实验缺少对比实验,不能说明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且要想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还需要证明化学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a管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说明该气体是氧气,b管气体能燃烧,说明该气体是氢气,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选项符合题意;
D、该实验中,液体的种类不同,变量不唯一,无法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B
【详解】A、木炭、活性炭都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它们都具有吸附性,故A正确;
B、关闭天然气阀门,隔离可燃物灭火;用灯帽盖灭酒精灯,隔绝氧气灭火,灭火原理不相同,故B错误;
C、增大氧气的浓度或者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均可促进可燃物的燃烧,使可燃物燃烧更充分,故C正确;
D、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是利用了洗涤剂对油污的乳化作用;油污不溶于水,但能溶于汽油,所以用汽油洗去油污,是利用了物质的溶解性,故D正确。
故选B。
9.C
【分析】硫酸、氢氧化钙均能转化为X,则X可能是硫酸钙或水,氧化铁能转化为Y,Y能与氢氧化钙反应,可推出Y为二氧化碳或铁盐,X、Y是同种类别的物质。故如果X是水,则Y为二氧化碳,如果X为硫酸钙,则Y为铁盐。
【详解】A、由图可知,氢氧化钙能转化为X,碱不能转化为酸,故X不是酸,Y能与氢氧化钙反应,氧化铁能转化为Y,Y可能是二氧化碳,也可能是铁盐,不可能是酸,不符合题意;
B、氧化铁能转化为Y,Y能与氢氧化钙反应,Y可能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产生白色沉淀,Y也可能是铁盐,如氯化铁,氯化铁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和氯化钙,产生红褐色沉淀,均有明显实验现象,不符合题意;
C、若X是盐,硫酸和氢氧化钙均能转化为X,则X为硫酸钙,化学式为:CaSO4,符合题意;
D、硫酸转化为X、氢氧化钙和硫酸反应、氢氧化钙转化为X:均可以是氢氧化钙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氧化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这两个反应均符合“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均属于复分解反应;如果Y为二氧化碳,氧化铁转化为Y可以是碳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符合“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Y和氢氧化钙反应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如果Y是铁盐,如氯化铁,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氯化铁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和氯化钙,这两个反应均符合“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均属于复分解反应;故图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最多有两种,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1)大
(2)CO
(3)游离态
【详解】(1)合金的硬度比纯金属大,故青铜的硬度大于纯铜;
(2)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反应前Sn、O、C原子的个数分别为1、2、2,反应后Sn、O、C原子的个数分别为1、0、0,则X的化学式为CO;
(3)金的化学性质稳定,在自然界中以游离态形式存在。
11.(1)3:1
(2)
(3)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详解】(1)由图可知,该反应为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的分子个数比是:3:1;
(2)氢气燃烧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能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导致酸雨的发生。
12.(1)水/H2O
(2)灼烧、闻气味
(3)糖类
(4)微粒之间的间隔
【详解】(1)西凤酒中的溶剂是水,溶质是酒精等;
(2)棉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灼烧有纸燃烧的气味,合成纤维灼烧无此气味,故可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区分两种材质;
(3)花馍中富含糖类,糖类能提供能量;
(4)铁水打花需将铁熔化为铁水,铁由固态变为液态,从微观角度分析该过程发生变化的是:微粒之间的间隔,微粒之间的间隔变大。
13.(1)③
(2)隔绝氧气和水
(3) 能
【详解】(1)①金属活动性:铝>铁>铜,由图可知,铜使用的最早,其次是铁,铝使用的最晚,则金属使用的年代越早,金属活动性越弱,不符合题意;
②金属活动性:铝>铁>铜,铝比铁活泼,但是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而铁锈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会加速铁的锈蚀,铝更耐腐蚀,不符合题意;
③常见的不锈钢、黄铜、硬铝等合金的形成过程是由各组分熔合成均匀的液体,再经冷凝而得,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④铁锈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会加速铁的锈蚀,故铁制品表面的氧化物需要除去,而铝制品表面的氧化铝薄膜结构致密,可以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用钢丝球多次刷洗,会除去这一层氧化膜,缩短铝制品的使用寿命,不符合题意;
故选③;
(2)采用喷漆、涂油等方式,可以隔绝氧气和水,从而防止金属锈蚀;
(3)试管①中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有红色固体析出,说明铁比铜活泼,取出铁丝,插入铝丝,铝与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铁,溶液变为无色,说明铝比铁活泼,能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试管①中反应后溶液中一定含硫酸亚铁,插入铝丝,铝一定与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4.(1)NaOH(合理即可)
(2)BE
(3)
【详解】(1)A试管中为酸碱指示剂,B试管中为金属单质,C试管中为金属氧化物,E、F试管中为盐,酸能与酸碱指示剂、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部分盐反应,故D试管中物质X应为碱,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故填:NaOH;
(2)A、稀硫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不符合题意;
B、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产生气泡,符合题意;
C、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红棕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无明显现象,不符合题意;
E、碳酸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碳和水,产生气泡,符合题意;
F、氯化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盐酸,产生白色沉淀,不符合题意。
故选BE;
(3)F试管中氯化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盐酸,盐酸也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故加入硝酸银溶液和足量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不能说明氯化钡过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5.(1)=
(2)乙
(3)B
(4)21
【详解】(1)由图Ⅱ可知,t2℃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则该温度下,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则该温度下,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甲=乙,溶剂质量:甲=乙;
(2)t2℃时,将质量均为m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溶解在100g的水中,均全部溶解,再将两种溶液分别升温至t3℃,升温后,甲固体没有析出,乙固体析出,说明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则N表示物质乙的溶解度曲线,M表示甲的溶解度曲线;
(3)A、①和②溶液中溶质质量和溶剂质量均相等,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即溶质质量分数:①=②,升温至t3℃,升温后,甲固体没有析出,则溶质质量分数:①=②=③,乙固体析出,故与②相比,④中溶质质量减小,溶质质量分数减小,则四个烧杯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①=②=③>④,不符合题意;
B、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若使④中的固体恰好全部溶解,可通过升高温度的方法,此时溶质质量和溶剂质量均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也可通过增加溶剂的方法,此时溶液质量增加,溶质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故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符合题意;
C、加入甲、乙物质的质量均为mg,水的质量均为100g,t3℃时,④溶液有溶质析出,t3℃时,乙的溶解度为20g,说明m>20g,t2℃时,甲、乙的溶解度均为40g,①和②溶液中溶质均全部溶解,则m≤40g,将③中溶液降温至t1℃,降温后,甲的溶解度减小,t1℃时,20g<甲的溶解度<40g,则不一定有固体析出,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t3℃时,将M曲线所代表的物质形成的不饱和溶液100g平均分为两份,每份溶液质量为50g,第一份恒温蒸发10g水,析出2g固体,析出固体后形成饱和溶液,剩余溶液的质量为:50g-10g-2g=38g,t3℃时,M曲线代表物质的溶解度为100g,则38g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故原50g溶液中溶质质量为:19g+2g=21g,则第二份蒸干水分,析出固体的质量为21g。
16.(1) 棉花
(2) AD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3)C
【详解】(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该反应为固体加热型,需要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试管内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故选用B装置作为发生装置应添加的实验用品是:棉花;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室通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液不加热反应,且需要控制反应速率,故发生装置可选A,A装置可通过分液漏斗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从而控制反应速率;二氧化碳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装置可选D;
倒入二氧化碳后观察到a、c不变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色,b、d变红,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d比b先变红,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故能说明二氧化碳的性质是: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3)采用如图装置分离CO2和CO的混合气体,先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a,通入混合气体,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一氧化碳和氢氧化钠不反应,从导管c处收集气体,得到一氧化碳,然后关闭活塞a,打开活塞b,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从导管c处收集气体,得到二氧化碳,故顺序是:②③④①④。故选C。
17.(1) 反应物消耗 乙
(2)
(3)NaCl、Na2CO3
(4)不能使酚酞变红
(5)溶液红色不褪去
(6)pH试纸
【详解】(1)甲: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二氧化碳气体减少,压强减小,液面上升;乙:氢氧化钡和盐酸反应,氢氧化钡被消耗,溶液不再呈碱性,酚酞由红色变为无色;两位同学的探究思路均是从反应物消耗的角度证明反应发生了;甲同学的实验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二氧化碳溶解于水,也会使压强减小,液面上升,不能证明反应发生了,乙同学的探究方法及结论是正确的;
(2)A中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碳酸钠,B中含有盐酸和氢氧化钡反应后生成的氯化钡,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
(3)装置A、B中的溶液混合,观察到只产生白色沉淀,溶液变为红色,说明盐酸已完全反应,溶液显碱性,可能含有氢氧化钠或碳酸钠或两者都有,再依据上述分析,溶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钠,可能会剩余氯化钡或碳酸钠,故猜想为:NaCl、Na2CO3;
(4)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遇中性或酸性溶液为无色,故Ba(NO3)2、BaCl2溶液呈中性不能使酚酞变红;
(5)结论是丙同学猜想正确,溶液中含有NaCl、Na2CO3、NaOH,碳酸钠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故观察到溶液红色不褪去;
(6)溶液呈中性,pH=7,可以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来确定溶液呈中性。
18.(1)160g
(2)解:设硫酸铜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
x=16%
答:硫酸铜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
【详解】(1)从图像上可看出,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的沉淀质量最大,则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是160g;
(2)过程见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A
D
C
B
B
D
C
B
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铁一中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铁一中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铁一中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铁一中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铁一中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铁一中中考三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铁一中化学中考八模模拟化学试题(含答案),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