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21《创造宣言》(第一课时)学案(表格式)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21《创造宣言》(第一课时)学案(表格式)第1页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21《创造宣言》(第一课时)学案(表格式)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创造宣言表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创造宣言表格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任务一,学习任务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我们试看西洋科学发达的历史,就可知科学精神的重要。西洋科学的发达,不过是近三百年来的事。十六世纪的时候,还是教皇神权的时代,那时一般人相信地球在宇宙之中心,太阳绕地而行,但是后来天文学日渐发达,波兰的哥白尼, 丹麦的第谷•布拉赫从实地观察,断定地球并非在宇宙之中心,且系绕太阳而行。这种论调,在中世纪的教会看起来,是大逆不道的。因此意大利的布鲁诺就焚死于十字架上,著名科学家伽利略因之下狱。但当时研究天文的学者,并不因教会的淫威而畏缩。第谷•布拉赫的弟子开普勒费了二十年的功夫,将他老师毕生所观测的太阳系与各行星、月亮位置的观察,尽心研究,结果是将地球、太阳的疑问解答了开普勒的一生,本来很有机会致富的,但是他一生潦倒,一直穷到死,死在偏僻的地方,而他发现的各行星运动三条重要定律,还没有人赏鉴。可是他生前坚决的说,我可以等一百年、二百年,将来一定有人赏鉴的。后来不到数十年,英国牛顿就从他的三条行星运动的规则发明了万有引力,造成近代科学的基础。吾们饮水思源,不能不归功于上述几人。像他们这样杀身成仁,安贫乐道,正是孟子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一样。这种就是科学的精神。到了十九世纪,欧洲思想界又起了一重大变化,那时许多科学家如莱耶尔,拉马克,达尔文等所受到威吓利诱,不亚于十七世纪的先进。但是各科学家能不断的努力,求取真理,才有今日欧美灿烂的科学。所以要发达科学,原要先看有无培养科学的空气,科学空气就是“只问是非,不计利害”。知道了欧洲科学发达的历史,再看我国的情形。
    中国思想从来最占有势力的是诗人与文豪,但诗人文豪往往不顾事实而顾自己的便利的。譬如唐诗里有“二月黄莺飞上林”之句,在长安二月间决无黄莺。可见他们诗人是不顾事实,到现在诗人习惯,仍然如此。去年有位诗人,二月间在杭州探梅遇雪,回来便作一首诗,说如何在梅花盛开积雪之下,看见黄鹤来去。
    我们要知道“真”、“善”、“美”三者,是无论那一种大杰作,必须兼顾的条件,单讲“美”而置“真”于不顾,无论如何必不能称为杰构。中国古代最有科学性的还是史学,因为中国的太史,一向是主张秉笔直书。所以春秋时代崔子弑齐君,齐国太史,就直书不讳,结果接连被杀者三,各国太史统要跑到齐国去写崔抒弑其君,崔子才没法,只可承认。这种精神却与科学精神相同。即后世史学家如司马迁、司马温公都是良好的史学家。所以中国别的科学不行,历史学还有相当的贡献。如吉本《罗马之衰亡》一书,即脱胎于《资治通鉴》。可惜中国文豪诗人的影响太大,历史家秉笔直书的这种精神,影响是极少的。所以一般人每逢到“是非”与“利害”相冲突的时候,就是“利害”之心胜于“是非”之心。譬如说到调査,调查是许多科学的初步,但是许多调査的数目字,却很不可靠,大多是随意造的。就是我个人研究气象,各省对于气象中有若干纪录,亦不甚确的。往往贪于个人的便利,不顾事实如何,这种习惯一日不改,中国的科学就一日无望。科学如此,政治亦然,若不以是非之心,而以好恶之心来治国家,也不行的。中国人最爱讲情面,情面就是与科学精神相反的。所以一讲情面,就什么事情最后非失败不可,故“是非与利害” 的辨别,是很值得我们注意的一件事。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九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创造宣言》(第一课时)
    教科书
    书 名:语文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年6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学习目标
    1.准确概括作者的观点及论述过程中驳论的观点 。
    2.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 。
    课前学习任务
    1.了解什么是宣言?宣言的特点。
    2.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
    小组的合作,梳理文章,完成下列思维导图。
    【学习任务二】
    研读文章5——11段的,梳理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反驳的观点
    论据
    立论观点
    ( )论据
    ( )论据
    处处、天天、人人皆可创造

    推荐的学习资源
    1. 拓展阅读竺可桢《利害与是非》,并利用网络了解作者与文章写作背景,提炼文章的观点。

    相关学案

    九年级上册创造宣言表格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九年级上册创造宣言表格学案设计,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任务一,学习任务二 ,学习任务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创造宣言导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创造宣言导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预习任务一,学习任务二,学习任务三,学习任务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创造宣言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创造宣言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过程,参考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