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创造宣言精品教案设计
展开《创造宣言》教学方案
1课时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准确概括作者的观点及其论述过程中批驳的观点。
2.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
3.梳理本文的论证材料,明确材料和观点的联系。
4.品味本文逻辑严谨、气势充盈、激情洋溢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
1.阅读课文,准确概括作者的观点及其论述过程中批驳的观点。
2.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品味本文逻辑严谨、气势充盈、激情洋溢的写作特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美国的实业家罗迦·费·因的文章,共同探讨了创造的意义,他告诉我们“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我们近代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也曾就“创造”这一话题发表了一系列的文章,今天我们就要学习先生的《创造宣言》,一起来聆听教育大家的谆谆教诲。
设计意图:由谈话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夯实基础
1.作者简介
陶行知(1891——1946),原名陶文睿,安徽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开创中国近代教育典范,其代表性教育思想有普及教育、生活教育、创造教育等。陶行知在实践中创立的以“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社会即学校”为中心的教育理论,是我国教育思想史上的一座丰碑。
陶行知1914年留美,次年获伊利诺伊大学政治学硕士学位,同年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教育,师从杜威、孟禄等教育家。1917年回国,先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主任、教育科(教育系)主任等职务。1923年与朱其慧、晏阳初等在北京发起成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推行平民教育。1927年创办南京晓庄乡村师范学校,开展乡村教育。1930年秋流亡日本。1931年春回国,继续投身中国教育事业,不仅创办学校,还创办了大量教育刊物。1946年7月25日上午,因长期劳累过度,健康受损,受好友李、闻事件的刺激又过深,突发脑溢血因抢救无效,不幸逝世于上海,享年55岁。
设计意图:明确陶行知的基本信息,帮助全面学生了解作者。
2.正音释义
快速默读课文,圈画出不会读的字或不认识的词,借助工具书明确字音及字意。
中伤(zhòng):诬蔑别人使受损害。
遁词(dùn):指理屈词穷或不愿吐露真意时,用来支吾搪塞的话。
鲁钝(dùn):愚笨,不敏锐。
懦夫(nuò):软弱而无所作为的人。
豢养(huàn):喂养。
灌溉(guàn):供给水。
画龙点睛: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自暴自弃:自己瞧不起自己,甘于落后或堕落,不求上进。
山穷水尽:山和水都到了尽头。比喻无路可走,陷入绝境。
走投无路:无路可走,已到绝境。比喻处境极困难,找不到出路。
设计意图:进行常规字词教学,疏通字词,扫清学习障碍。
三、问题探究
(一)自主探究
过渡:陶行知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有很多很有价值的教育思想,“创新教育”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创造宣言》就是阐释这一思想的重要文章之一。
1.探究任务
本文题为《创造宣言》,作者就“创造”提出了怎样的主张?发表了怎样的“宣言”?又是按照怎样的行文思路来发表自己的“创造宣言”的呢?
2.探究方法
(1)默读全文,给段落标上序号。
(2)结合阅读提示的论证线索,总结本文的中心论点,划分文章的层次,分析各段的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
3.成果展示
预设一:
中心论点:我们要创造,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宣言: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
预设二:
第一部分(第1段):开门见山,提出总论点:我们要创造。(总领全文)
第二部分(第2——4段):阐释教育者要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以及值得自己崇拜的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这一分论点。
第三部分(第5——11段):批驳五种人们常说的不能创造的观点,论述了“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观点。
第四部分(第12——16段):以“东山樵夫”砍树为喻,揭示了失去创造力的可怕之处,鼓励教育者要保护和培育学生的创造力。
教师点拨:文章第三部分像是片段性的驳论。作者驳斥了哪些错误的观点?是怎样批驳的?在批驳的同时又确立了怎样的观点?请结合文章内容,完成下表。
明确:
错误观点
反驳事例
确立观点
环境太平凡
八大山人、飞帝亚斯、米开朗基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生活太单调
《易经》《正气歌》《尼赫鲁自传》以及苏联的国歌等
年纪太小
莫扎尔特、爱迪生、帕斯加尔
自己太无能
曾参、惠能
陷入绝境
玄奘、哥伦布、莫扎尔特、歌德
教师小结:这一部分驳论和立论相结合,作者先提出一种错误观点,再用相应的反例来进行驳斥;在批驳五种错误观点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观点:处处、天天、人人都可以创造。
在这一部分作者旁征博引,运用了古今中外大量事例来驳斥对方、证明自己,既增强了文章的可信度,又让文章气势磅礴。
设计意图:在阅读中借助课后阅读提示来有目的地学习,整体感知文章的结构和内容,扎实巩固议论文必备知识。
(二)合作探究
1.探究任务
文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2.过程安排
(1)通读全文,独立研读课文,找寻相关的论证方法。
(2)以小组为单位,分析、总结论证方法,规范语言。
(3)组内派代表举手发言,一人朗读、一人分析。
3.成果展示
预设一:比喻论证。
“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有一点不同,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以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画龙点睛。”
【赏析】将教育比作塑像,将教育方法比喻成雕刻的刀法,形象生动地说明了教育理论和技术对学生培养的重要性。
预设二:举例论证。
“平凡无过于一张白纸,八大山人挥毫画他几笔,便成为一幅名贵的杰作。平凡也无过于一块石头,到了飞帝亚斯,米开朗基的手里可以成为不朽的塑像。”
【赏析】举八大山人挥毫画他几笔便成为一幅名贵的杰作,飞帝亚斯、米开朗基能用石头雕成不朽的塑像的例子,批驳“环境太平凡了,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
预设三:道理论证。
“古语说:穷则变,变则通。”
【赏析】引用了古语,说明要走出绝境,获得成功,就要创造。
设计意图:借助合作探究的形式,辅以老师适当地点拨,让学生分析、总结论证方法,明确议论文的基本知识点。
(三)合作探究
过渡:本文叙议结合,不仅逻辑严谨,更是激情洋溢,深入剖析了缺乏创造力的危害,鼓励我们勇于创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鼓动性。
1.探究任务
请同学们品味文章语言,分析文章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2.过程安排
(1)自由朗读课文,重点品析语言。
(2)小组合作,尝试聚焦语言之上,分析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3)小组内交流分享,形成小组结论,润色语言,派代表作答。
3.成果展示
预设一:排比
(1)“有人说……不能创造”(第5、6、8、9、10段五个排比段)。
【赏析】五个“不能创造”,居于段首,树立批驳的五个靶子,从不同角度列出“不能创造”的借口,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批驳,更好地论证“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这一观点。
(2)“但是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粮水断绝,众叛亲离之哥仑布,毕竟发现了美洲;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尔特,毕竟写出了《安魂曲》。”
【赏析】列举绝境中有创造的事实,强调有志者排除万难也可取得巨大成就的观点。
(3)“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赏析】使用排比,强调每个人时时处处都拥有创造的基本能力,给人留下强烈印象。
(4)“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
【赏析】强调任何一点的创造力,都会促进成就的取得,使人强烈地认识到,每个人,都一定能有自己的创造。
预设二:比喻
(1)“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有一点不同,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以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画龙点睛。”
【赏析】“刀法”比喻教育方法。“万像”比喻众多教育对象。“画龙点睛”比喻使众多教育对象成才。全句的意思是:教育方法不当,可能使众多受教育者被毁;教育方法得当,可以使众多受教育者成才。
(2)“当英雄无用武之地,他除了大无畏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能开出一条生路。”
【赏析】在这句话中,作者把勇气比作“斧”,把智慧比作“剑”,把信念与意志比作“金刚”,说明了当陷入绝境,走投无路时,只有勇气、智慧、信念与意志,才能使人绝处逢生,闯出一条生路。
4.活动小结
采用比喻说理,化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体现出较高的说理艺术。采用排比段或句,使得论证内容充实丰富,具有说服力,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和论证效果,充分体现了“宣言”的特点。
四、课堂小结
本文针对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运用大量典型的事例与文质兼备的名言警句,提出了“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观点,并发出了“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的创造宣言。不仅有破有立,而且还叙议结合。
陶行知先生以大量生动、典型、有说服力的事实,论述了教育者要有创造意识,探索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才能创造出真善美的具有创造力的学生,以达到教育的最大成功。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小结巩固所学知识,深入文本主旨。
五、拓展延伸
古人谈创造
(1)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周易·系辞下》
(2)礼义法度者,应时而变者也。
——《庄子·天运》
(3)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礼记·大学》
(4)凡人之情,穷则思变。
——《资治通鉴·唐纪》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其他有关创造的名言警句,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增强文化认同感。
六、布置作业
1.当堂演练
同学们快速阅读《谈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宣言》,回忆学过的内容,思考可以从哪些角度对这两篇文章做比较阅读。
参考:预设1:两篇文章的话题都是“创造”,但表达的观点和阐释的思路各有不同,请结合课文具体说明。
预设2:两篇文章都使用了一些论证方法,试举例说明。
预设3:两篇文章都运用了事实论据,但使用的方法不尽相同,请结合课文做具体说明。
预设4:两篇文章的开头方式不同,表达效果有异,请加以说明。
2.课后作业
联系自己在学校、家庭中的生活,思考怎样才能发挥创造力,做一个有创造力的人,并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小练笔。
提出论点:我们要创造
【板书设计】
陷入绝境
批驳错误观点
发出创造宣言: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
自己太无能
年纪太小
生活太单调
环境太平凡
创造宣言
陶行知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创造宣言精品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创造宣言精品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再读课文,梳理结构,品味亮点词语,感悟精彩句子,把握文章主旨,深入研读,探究方法,方法活用,片段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写作 论证要合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写作 论证要合理优质课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口语交际 讨论优秀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口语交际 讨论优秀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