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5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课件+讲义+练习(湘教版)
第一部分 第二章 第三讲 课时一1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课件+讲练)-2025高考大一轮复习地理(湘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一部分 第二章 第三讲 课时一1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课件+讲练)-2025高考大一轮复习地理(湘教版),文件包含第一部分第二章第3讲课时1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pptx、第一部分第二章第3讲训练1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练习docx、第一部分第二章第3讲课时1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教师版docx、第一部分第二章第3讲课时1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讲义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8页, 欢迎下载使用。
1.请在上图中用折线画出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状况。
2.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近大远小”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 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距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距离越近,则越大。
3.正午太阳高度的时间变化规律:“来大去小”太阳直射点向本地所在纬线移来,则正午太阳高度增大,移去则减小。如图所示:
太阳高度角与正午太阳高度角(1)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交角(即太阳在当地的仰角),简称太阳高度。在太阳直射点上,太阳高度是90°;在晨昏线上,太阳高度是0°。(2)正午太阳高度角:一日内最大的太阳高度,即地方时12:00的太阳高度角,简称正午太阳高度。
正午太阳高度(1)同线相等规律:同一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2)对称规律: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南北对称的两条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3)极点上的正午太阳高度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数。
1.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方法公式:H=90°-两点纬度差。说明:“两点”是指所求地点与太阳直射点。两点纬度差的计算遵循“同减异加”原则,即两点同在北(南)半球,则两点纬度“大数减小数”;两点分属南北不同半球,则两点纬度相加。
在极昼期间,极点上见到的太阳高度在一天之内是没有变化的,其太阳高度始终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太阳高度在一天之内是有变化的,一天之内有一个最大值(地方时12时),即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3.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幅度
(1)南北回归线之间: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越大(由23.5°增大到47°),赤道上为23.5°,回归线上为47°。(2)回归线与极圈之间: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相同(均为47°)。
(3)极圈以内地区: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越小(由47°减小到23.5°),极圈上为47°,极点上为23.5°。
4.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1)确定地方时:当地正午地方时是12时。(2)判断所在地区的纬度:利用公式法H=90°-Δ,可求出当地的地理纬度。(3)确定房屋的朝向: 一般民居要保证正午的阳光能从前门窗照入室内。 (4)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太阳直射点上日影为0。日影永远朝向背离太阳的方向。
(5)计算楼间距、楼高为了保证楼房全年有阳光照到, 两楼之间的最短距离L=h·ct H(H: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
(6)计算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角度
当α+H=90°时太阳能热水器使用效果最佳。
(2022·广东地理)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将我国3名航天员顺利送入距离地表约400 km的中国空间站。2022年4月16日,航天员安全返回地球。据此完成1~2题。
1.符合航天员驻留期间空间站绕太阳运动角速度大小变化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2.驻留期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塔与广州市区广州塔两地每天正午太阳高度的差值A.先变大后变小 B.先变小后变大C.持续不断变大 D.始终保持不变
答案 1.______ 2.______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写出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
答案 H=90°-两点纬度差。
考向1 通过“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考查“区域认知”(2024·甘肃兰州模拟)我国某学校高三(2)班地理兴趣小组在校园内开展日照观测活动,发现从9月23日开始,正午太阳光可透过窗户照射进本班教室(见下图)。10月23日之后因南侧高楼对阳光的遮挡,本班教室内的正午太阳光照消失。一段时间后,正午太阳光再次照进本班教室。据此完成1~3题。1.该校可能位于A.吉林省 B.河南省 C.福建省 D.云南省
(2024·甘肃兰州模拟)我国某学校高三(2)班地理兴趣小组在校园内开展日照观测活动,发现从9月23日开始,正午太阳光可透过窗户照射进本班教室(见下图)。10月23日之后因南侧高楼对阳光的遮挡,本班教室内的正午太阳光照消失。一段时间后,正午太阳光再次照进本班教室。据此完成1~3题。2.10月23日之后,正午太阳光再次照进高三(2)班教室的时间约为A.当年11月23日 B.当年12月22日C.次年2月21日 D.次年3月21日
(2024·甘肃兰州模拟)我国某学校高三(2)班地理兴趣小组在校园内开展日照观测活动,发现从9月23日开始,正午太阳光可透过窗户照射进本班教室(见下图)。10月23日之后因南侧高楼对阳光的遮挡,本班教室内的正午太阳光照消失。一段时间后,正午太阳光再次照进本班教室。据此完成1~3题。3.与高三(2)班相比,夏至日到冬至日期间,楼上高三(8)班教室内的正午太阳光照A.同时出现,持续时间一样B.同时出现,持续时间更长C.更早出现,持续时间一样D.更早出现,持续时间更长
(2023·安徽阜阳模拟)右图为江苏南京(32°N,119°E)某中学的胡老师于北京时间11月25日16:09拍摄的一张照片。据此完成4~6题。4.该学校当日的正午太阳高度接近A.34° B.40°C.50° D.55°
(2023·安徽阜阳模拟)右图为江苏南京(32°N,119°E)某中学的胡老师于北京时间11月25日16:09拍摄的一张照片。据此完成4~6题。5.照片中教学楼的朝向为A.东南 B.正南 C.西南 D.西北
(2023·安徽阜阳模拟)右图为江苏南京(32°N,119°E)某中学的胡老师于北京时间11月25日16:09拍摄的一张照片。据此完成4~6题。6.若条件允许,胡老师能再次拍摄到同样效果的照片的日期大概在A.12月22日 B.1月18日 C.2月25日 D.4月17日
(2024·陕西西安模拟)下图中M表示北半球某地太阳高度。读图完成1~2题。1.此日浙江省金华市(约29°N)的正午太阳高度约是
A.27° B.80° C.58° D.66°34′
2.若图示太阳高度为当地一年中最大的太阳高度,则A.全球极昼极夜现象的范围扩大B.全球温带范围将会扩大C.全球热带范围将会扩大D.回归线将穿过我国的福建省
(2023·湖南长沙期末)下图为“甲、乙两地夏至日与冬至日正午等高旗杆的影长及朝向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3.与甲地相比,乙地A.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小B.冬至日昼长较短C.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大D.夏至日昼长较长
(2023·湖南长沙期末)下图为“甲、乙两地夏至日与冬至日正午等高旗杆的影长及朝向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4.夏至日时,甲地日出时的杆影朝向是A.东北方 B.西北方 C.东南方 D.西南方
(2023·湖南长沙期末)下图为“甲、乙两地夏至日与冬至日正午等高旗杆的影长及朝向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5.下列日期中,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A.8月1日 B.10月1日C.11月1日 D.12月1日
(2023·广东揭阳统考)我国大多数位于北回归线上的城市,都建有北回归线标志塔,如汕头市和广州市从化区。标志塔的主体顶端设置有“窥阳孔”,每年夏至日当地正午12时,可看到阳光从标志塔中间的“窥阳孔”垂直照在地面上,这正是“立竿不见影”的天文现象。图1是“汕头市和广州市从化区两地的位置示意图”,图2是“北回归线标志塔模型图”。据此完成6~7题。
6.当汕头市和广州市从化区两地的北回归线标志塔“窥阳孔”下的地面上先后出现光点,其时间间隔最接近A.12分钟 B.15分钟 C.18分钟 D.20分钟
7.北回归线上出现“立竿不见影”现象这一天,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资源,正午时北京(40°N)的太阳能板与地面的角度应调整为朝南A.73.5° B.23.5° C.30.5° D.16.5°
(2024·广西桂林模拟)下图为“我国某地冬、夏至日正午太阳光线示意图”,角a、β相差32°。据此完成8~9题。8.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为A.16° B.32°C.39.5° D.47°
(2024·广西桂林模拟)下图为“我国某地冬、夏至日正午太阳光线示意图”,角a、β相差32°。据此完成8~9题。9.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时A.直射点向北移B.直射点向南移C.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D.该日当地东北日出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第一部分 第二章 第三讲 真题专练(课件+讲练)-2025高考大一轮复习地理(湘教版),文件包含第一部分第二章第3讲真题专练pptx、第一部分第二章第3讲真题专练教师版docx、第一部分第二章第3讲真题专练练习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一部分 第二章 第一讲 课时五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课件+讲练)-2025高考大一轮复习地理(湘教版),文件包含第一部分第二章第1讲课时5太阳对地球的影响pptx、第一部分第二章第1讲训练5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练习docx、第一部分第二章第1讲课时5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师版docx、第一部分第二章第1讲课时5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讲义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一部分 第二章 第三讲 课时一2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2025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课件+讲义+练习),文件包含第一部分第二章第3讲课时1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pptx、第一部分第二章第3讲训练1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专题练习docx、第一部分第二章第3讲课时1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教师版docx、第一部分第二章第3讲课时1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学生版学生版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