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部分 第二章 第三讲 课时一0 时差-2025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课件+讲义+练习) 课件 2 次下载
- 第一部分 第二章 第三讲 课时一1 昼夜长短的变化-2025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课件+讲义+练习) 课件 2 次下载
- 第一部分 第三章 第一讲 真题专练-2025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课件+讲义+练习) 课件 1 次下载
- 第一部分 第三章 第一讲 课时一3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大气的受热过程-2025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课件+讲义+练习) 课件 2 次下载
- 第一部分 第三章 第一讲 课时一4 大气热力环流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2025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课件+讲义+练习) 课件 3 次下载
第一部分 第二章 第三讲 课时一2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2025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课件+讲义+练习)
展开高中地理与初中的内容相差很大,高中是为什么,尤其高一的自然地理部分,学习时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科思维。考生在高三复习中可以在以下方面进展尝试:第一部分:打牢基础,构建知识框架1. 回归课本,梳理知识点 2. 理解原理,深化概念3. 练习题海战术,巩固知识第二部分:提升能力,拓展思维深度1. 强化地图技能,提升空间思维 2. 分析热点问题,培养综合分析能力3. 模拟考试,适应考试节奏一轮复习结束后,要进行至少一次的全真模拟考试,以检验复习效果,并适应高考的考试节奏。模拟考试后,要认真分析试卷,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训练。同时,要学会合理分配答题时间,确保在真实考试中能够稳妥应对。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
第一部分 第二章 第3讲 课时12
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交角(即太阳在当地的仰角)
在太阳直射点上,太阳高度是90°在晨昏线上,太阳高度是0°
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正午(即地方时12:00的太阳高度角),称为正午太阳高度
思考:仔细观察二分二至光照图中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情况,归纳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
2、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
由赤道(90°)向南北两侧递减
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同一天,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降低;距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距离越近,则越大
太阳直射点向本地所在纬线移来,则正午太阳高度增大,移去则减小
3.正午太阳高度的时间变化规律
思考:指出北京在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最小的时间,并描述北京一年内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一年中最小值:南半球各纬度一年中最大值: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一年中最小值:北半球各纬度一年中最大值: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方法
公式:H=90°-两点纬度差
说明:“两点”是指所求地点与太阳直射点。两点纬度差的计算遵循“同减异加”原则,即两点同在北(南)半球,则两点纬度“大数减小数”;两点分属南北不同半球,则两点纬度相加。
计算:当太阳直射B点(10°N)时,C点(23°26′S)正午太阳高度是多少?
HC=90°-BC两点纬度差=90°-(10°+23°26′)=56°34′
在极昼期间,极点上见到的太阳高度在一天之内是没有变化的,其太阳高度始终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太阳高度在一天之内是有变化的,一天之内有一个最大值(地方时12时),即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幅度
南北回归线之间: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越大(由23°26′增大到46°52′),赤道上为23°26′,回归线上为46°52′。回归线与极圈之间: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相同(均为46°52′)。极圈以内地区: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越小(由46°52′减小23°26′),极圈上为46°52′,极点上为23°26′。
确定地方时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最大值时,就是一天的正午时刻,此时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判断所在地区的纬度当太阳直射点位置一定时,如果知道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就可以根据“某地与太阳直射点相差多少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就相差多少度”的规律,求出当地的地理纬度。
确定房屋的朝向为了获得最充足的太阳光照,各地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的位置有关①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②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
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太阳直射点上,物体的影子缩短为0;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正午是一天中日影最短的时刻。日影永远朝向背离太阳的方向。
计算楼间距、楼高为了保证一楼全年有阳光照到,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建楼房时,两楼之间的最短距离应大于L=h·ct H(H: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
计算热水器的安装角度集热板与地面之间的夹角和当天正午太阳高度互余,当α+H=90°时热水器使用效果最佳。
1.太阳的周日视运动(以地球为参照物观察太阳在一天中的运动)(1)周期:24小时。(2)方向:总体上自东向西。
1.太阳的周日视运动(以地球为参照物观察太阳在一天中的运动)
(3)一年中,同一地点看,太阳视运动轨迹相互平行且与地轴垂直。
2.不同地区太阳视运动示意图的判读
(1)未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的地区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时,日出、日落都偏北(太阳从东北升起、西北落下)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时,日出、日落都偏南(太阳从东南升起、西南落下)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时,日出正东、日落正西
(2)出现极昼的地区(除极点)一天内太阳不落,但有升有降,正午太阳高度最大,0时(24时)太阳高度最小,因此若位于北半球,太阳升降方位均为正北;若位于南半球,太阳升降方位均为正南。
(3)极昼期间极点上一天太阳高度不变。
南极点 (沿纬线自东向西水平移动,即逆时针方向移动)
北极点(沿纬线自东向西水平移动,即顺时针方向移动)
北回归线以北,全年正午太阳都在正南方天空;南回归线以南,全年正午太阳都在正北方天空。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因日期不同,直射点纬度变化,正午太阳在天顶、正南、正北方天空都有可能。太阳的周日运动:以北温带6月22日为例,太阳东北升—正东(不一定是地方时6:00)—东南—正南(正午,地方时12:00)—西南—正西(不一定是地方时18:00)—西北落。
3.太阳高度日变化图的判读
思考:仔细读图,能从图中获取哪些信息?
(1)日出、日落、昼长判读:如曲线A北京时间约3时日出,约17时日落,昼长约为14小时。(2)正午太阳高度及出现的时间判读:如曲线B正午太阳高度约为45°,出现在北京时间12时。
(3)特殊判读:①曲线A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为90°,有太阳直射现象,应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②曲线B昼长24小时,且最低太阳高度正好为0°,应为刚好出现极昼的地方;③C线昼长24小时,且一天中太阳高度没有变化,应位于极点。
(2023·山东地理)某文化广场(37°N,105°E)上的十二生肖石像均匀排列成圆形,生肖鼠位于正北方。小明在圆中心竖立一根细杆,以观察太阳周日视运动变化。下图示意夏至日两个时刻的杆影指向。据此完成1~2题。1.该地夏至日地方时16:00时,杆影指向A.生肖虎 B.生肖虎与兔之间C.生肖兔 D.生肖兔与龙之间
(2023·山东地理)某文化广场(37°N,105°E)上的十二生肖石像均匀排列成圆形,生肖鼠位于正北方。小明在圆中心竖立一根细杆,以观察太阳周日视运动变化。下图示意夏至日两个时刻的杆影指向。据此完成1~2题。2.11月至次年2月,一日内被杆影指向的生肖石像个数最多为A.5个 B.6个 C.7个 D.8个
(2023·湖南张家界模拟)香港天文台网站有互动式太阳视运动路径图,输入日期和位置(经纬度)即可获得当时的太阳视运动路径图。一位同学在平台上输入2022年12月22日19:30和某地经纬度后,得到图1所示的“太阳视运动路径图”。图2为该日四地的1米杆长的影子情况。据此完成3~4题。
3.从图1可判断该同学输入的位置是A.(26°34′S,172.5°W) B.(26°34′N,7.5°E)C.(36°34′N,7.5°E) D.(36°34′S,172.5°W)
4.该日图2中关于四地说法正确的是A.甲纬度最高且日出东南方向B.乙和丙的纬度相同C.丙地方时6:00日影朝正西D.丁出现白夜现象
(2023·江苏扬州中学调研)2022年6月5日7时54分,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41°N,100°E)举行,三名航天员开启了为期6个月的天和空间站驻留飞行任务。图1为“航天员乘组出征仪式图”,图2为“天和空间站绕地轨道及方向示意图”。据此完成5~7题。
5.出征仪式上,航天员所观测到的太阳方位是
6.航天员在空间站驻留期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与文昌卫星发射中心(19°N,110°E)两地A.昼长的差值先变大,后变小B.正午太阳高度的差值先变小,后变大C.日出方位均由偏北转为偏南D.日落方位均由偏南转为偏北
7.在天和空间站24小时内大致可看到16次日出、日落,其原因是A.空间站公转速度慢于地球公转速度B.空间站公转速度快于地球自转速度C.空间站对太阳升、落的折射现象D.空间站公转方向与地球自转相反
(2022·广东地理)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将我国3名航天员顺利送入距离地表约400 km的中国空间站。2022年4月16日,航天员安全返回地球。据此完成1~2题。1.符合航天员驻留期间空间站绕太阳运动角速度大小变化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2.驻留期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塔与广州市区广州塔两地每天正午太阳高度的差值A.先变大后变小 B.先变小后变大C.持续不断变大 D.始终保持不变
答案 1.______ 2.______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写出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
答案 H=90°-两点纬度差。
考向1 通过“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考查“综合思维”(2024·河南洛阳模拟)我国某学校高三(2)班地理兴趣小组在校园内开展日照观测活动,发现从9月23日开始,正午太阳光可透过窗户照射进本班教室(见下图)。10月23日之后因南侧高楼对阳光的遮挡,本班教室内的正午太阳光照消失。一段时间后,正午太阳光再次照进本班教室。据此完成1~3题。1.该校可能位于A.吉林省 B.河南省 C.福建省 D.云南省
(2024·河南洛阳模拟)我国某学校高三(2)班地理兴趣小组在校园内开展日照观测活动,发现从9月23日开始,正午太阳光可透过窗户照射进本班教室(见下图)。10月23日之后因南侧高楼对阳光的遮挡,本班教室内的正午太阳光照消失。一段时间后,正午太阳光再次照进本班教室。据此完成1~3题。2.10月23日之后,正午太阳光再次照进高三(2)班教室的时间约为A.当年11月23日 B.当年12月22日C.次年2月21日 D.次年3月21日
(2024·河南洛阳模拟)我国某学校高三(2)班地理兴趣小组在校园内开展日照观测活动,发现从9月23日开始,正午太阳光可透过窗户照射进本班教室(见下图)。10月23日之后因南侧高楼对阳光的遮挡,本班教室内的正午太阳光照消失。一段时间后,正午太阳光再次照进本班教室。据此完成1~3题。3.与高三(2)班相比,夏至日到冬至日期间,楼上高三(8)班教室内的正午太阳光照A.同时出现,持续时间一样B.同时出现,持续时间更长C.更早出现,持续时间一样D.更早出现,持续时间更长
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
太阳辐射呈现有规律的变化
2.划分(以北半球为例)
夏季: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大的季节
冬季:一年内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小的季节
3、4、5月为春季;6、7、8月为夏季;9、10、11月为秋季;12、1、2月为冬季。
关于夏至或冬至对称的节气北半球同一地点昼夜长短相同,正午太阳高度相同,日出日落方位相同,如小暑与芒种、立夏与立秋、小雪与大寒、寒露与惊蛰等。关于春分或秋分对称的节气北半球同一地点昼夜长短相反,日出日落方位不同,如惊蛰与清明、立春与立夏、处暑与霜降等。
划分依据:太阳辐射从低纬度向高纬度呈有规律递减。
(2023·甘肃兰州模拟)宋朝梅尧臣的著作《田家四时》中写道“昨夜春雷作,荷锄理南陂。杏花将及候,农事不可迟。蚕女亦自念,牧童仍我随。田中逢老父,荷杖独熙熙。”据此完成4~5题。4.材料中诗句所描述的节气是A.立春 B.谷雨 C.惊蛰 D.立夏
考向2 通过“四季的更替”考查“区域认知”
(2023·甘肃兰州模拟)宋朝梅尧臣的著作《田家四时》中写道“昨夜春雷作,荷锄理南陂。杏花将及候,农事不可迟。蚕女亦自念,牧童仍我随。田中逢老父,荷杖独熙熙。”据此完成4~5题。5.此节气时A.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贵阳昼短夜长B.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悉尼昼短夜长C.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贵阳昼短夜长D.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悉尼昼短夜长
下图中M表示北半球某地太阳高度。读图完成1~2题。1.此日浙江省金华市(约29°N)的正午太阳高度约是A.27° B.80° C.58° D.66°34′
下图中M表示北半球某地太阳高度。读图完成1~2题。2.若图示太阳高度为当地一年中最大的太阳高度,则A.全球极昼极夜现象的范围扩大B.全球温带范围将会扩大C.全球热带范围将会扩大D.回归线将穿过我国的福建省
(2024·福建厦门模拟)下图为“甲、乙两地夏至日与冬至日正午等高旗杆的影长及朝向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3.与甲地相比,乙地A.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小B.冬至日昼长较短C.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大D.夏至日昼长较长
(2024·福建厦门模拟)下图为“甲、乙两地夏至日与冬至日正午等高旗杆的影长及朝向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4.夏至日时,甲地日出时的杆影朝向是A.东北方 B.西北方 C.东南方 D.西南方
(2024·福建厦门模拟)下图为“甲、乙两地夏至日与冬至日正午等高旗杆的影长及朝向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5.下列日期中,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A.8月1日 B.10月1日C.11月1日 D.12月1日
(2023·广东揭阳统考)我国大多数位于北回归线上的城市,都建有北回归线标志塔,如汕头市和广州市从化区。标志塔的主体顶端设置有“窥阳孔”,每年夏至日当地正午12时,可看到阳光从标志塔中间的“窥阳孔”垂直照在地面上,这正是“立竿不见影”的天文现象。图1是“汕头市和广州市从化区两地的位置示意图”,图2是“北回归线标志塔模型图”。据此完成6~7题。
6.当汕头市和广州市从化区两地的北回归线标志塔“窥阳孔”下的地面上先后出现光点,其时间间隔最接近A.12分钟 B.15分钟 C.18分钟 D.20分钟
7.北回归线上出现“立竿不见影”现象这一天,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资源,正午时北京(40°N)的太阳能板与地面的角度应调整为朝南A.73°26′ B.23°34′ C.30°26′ D.16°34′
(2023·山东枣庄统考)二十四节气是古代农耕文明的产物,它能反映一岁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二十四节气是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按照角度划分为24等份,太阳在黄道上每运行15度为一个节气。下图为“我国某地相邻节气平均气温变化量曲线图”。据此完成8~9题。8.由图推测,该地一年中气温最低的节气为A.立冬 B.大雪 C.冬至 D.大寒
(2023·山东枣庄统考)二十四节气是古代农耕文明的产物,它能反映一岁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二十四节气是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按照角度划分为24等份,太阳在黄道上每运行15度为一个节气。下图为“我国某地相邻节气平均气温变化量曲线图”。据此完成8~9题。9.当该地处于一年中气温最高的节气时A.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B.照进房屋内阳光面积最大C.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D.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向南移动
2016年,我国“二十四节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是上古先民顺应农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岁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下图为“二十四节气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图”。据此完成10~11题。10.“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地——黄河中下游地区位于A.北寒带 B.北温带 C.热带 D.南温带
2016年,我国“二十四节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是上古先民顺应农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岁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下图为“二十四节气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图”。据此完成10~11题。11.从立冬到立春期间,山西省大同市A.白昼时间逐渐缩短B.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大再变小C.日出方位均为东北方D.正午物影始终朝北
(2024·辽宁县级重点高中联合体模拟)2023年1月5日(农历腊月十四),为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小寒。古人把太阳黄经的360°划分成24等份。按天文学惯例,以春分点为起点自西向东度量。据此完成12~13题。12.小寒所处的太阳黄经度数为A.15° B.225° C.270° D.285°
(2024·辽宁县级重点高中联合体模拟)2023年1月5日(农历腊月十四),为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小寒。古人把太阳黄经的360°划分成24等份。按天文学惯例,以春分点为起点自西向东度量。据此完成12~13题。13.小寒节气时,我国江南地区A.惊雷声声虫唤醒 B.清香数点抱梅株C.落暮蝉嘶老树头 D.短篱残菊一枝黄
(2023·湖北武汉期末)在国际气象学界,二十四节气被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现已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表为2021年二十四节气日期。据此完成14~16题。
14.以下节气时段内,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A.清明到谷雨 B.小暑到大暑C.寒露到霜降 D.小寒到大寒
15.雨水节气,太阳直射点位于A.南半球,向南移动B.南半球,向北移动C.北半球,向南移动D.北半球,向北移动
新课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第四节第二课时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及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课件: 这是一份新课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第四节第二课时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及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课件,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季节变化规律,南半球,五带划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2章 第3讲 课时11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课件+讲义+练习】: 这是一份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2章 第3讲 课时11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课件+讲义+练习】,文件包含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第1部分第2章第3讲课时1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pptx、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第1部分第2章第3讲课时1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教师版docx、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第1部分第2章第3讲课时1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学生版docx、第一部分第二章第3讲训练1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第四节第2课时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及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教学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第四节第2课时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及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教学课件,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季节变化规律,南半球,五带划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