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同步讲义第10节 苏武传(2份,原卷版+教师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教师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同步讲义第10节 苏武传 (教师版).docx
    • 学生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同步讲义第10节 苏武传 (学生版).docx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同步讲义第10节 苏武传(2份,原卷版+教师版)01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同步讲义第10节 苏武传(2份,原卷版+教师版)02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同步讲义第10节 苏武传(2份,原卷版+教师版)03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同步讲义第10节 苏武传(2份,原卷版+教师版)01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同步讲义第10节 苏武传(2份,原卷版+教师版)02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同步讲义第10节 苏武传(2份,原卷版+教师版)03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0 *苏武传达标测试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0 *苏武传达标测试,文件包含人教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同步讲义第10节苏武传教师版docx、人教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同步讲义第10节苏武传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目标导航
    知识精讲
    知识点01 精准翻译
    【即学即练1】找出原文翻译时的采分点,关键在于了解现代汉语和古汉语的区别。根据文言文翻译时“变”集中体现在变音(通假字)变形(通假字)、变性(活用)、变义(一词多义)、变量(音节)、变职(成分)、变式(句式)、变态(语态)这几个方面,翻译时全面出击。
    【答案】
    【解析】变义:“以”:介词,取凭借之义;“任”:是消解了主动语态,变为被动语态,被任用。“节”:名词,作持的宾语,取(使臣所持信物,以竹为杆,柄长八尺,栓上旄牛尾,共三层,故又称“旄节”。)“旄节”之义。并:副词,作状语,取都之义。郎与监:分别作“为”和“迁至”的宾语,都取官名。“数”:副词,作状语,屡次。“稍”:副词,作状语,不取程度意义,搭配迁至,所以要取时间意义,逐渐、渐渐。“辈”:结合汉与匈奴通使的事实,取语境意义,指遣使的批数。“相当”:结合语境,留使是两国外交往来的的方式,此处为动词,取相抵(也就是扣押人质的意思)。“立”:取即位之义。“丈人行”:结合判断句,此处作宾语,表达的是汉天子和单于的关系,比较客气,所以丈人不能直译,取引申义,译为长辈。“因”:介词,取因利乘便的因的意思,趁机。“厚赂”是动词的偏正结构,翻译时尽量以直译为主,不轻易改变结构,苏武是出使匈奴,给匈奴带去礼物是正当的外交礼节,不可望文生义为贿赂。【又如,贿赂,古代一般用“赇”字表示。如“受赇枉法。”中古时,“赇”与“赂”可以同义连用这时的“赂”就是带贬义的“赂”了;赂门(行贿的途径);赂息(行贿以求息事);赂买(行贿买通);赂结(以行贿而结交);赂赠(行贿)。】【《史记·匈奴列传》:“汉遣中郎将苏武厚币赂遗单于。单于益骄,礼甚倨,非汉所望也。”《史记·货殖列传》:“吏士舞文弄法,刻章伪书,不避刀锯之诛者,没於赂遗也。”《汉书·匈奴传下》:“单于知已无可奈何,又多得赂遗,即遣弟右贤王舆奉马牛随将率入谢。”又如《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此儿具闻,自知罪重,便图为弑逆,赂遗吾左右人,令因吾服药,密因酖毒,重相设计。”唐·蒋防《霍小玉传》:“虽生之书题竟绝,而玉之想望不移,赂遗亲知,使通消息。”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仙人岛》:“独有黄子介,夙与同门学,亦名士之坎坷者,王留之甚久,时与秘语,赂遗甚厚。”新五代史·唐臣传·郭崇韬》:“崇韬素廉,自从入洛,始受四方赂遗。”明·沈德符《野获编补遗·外国·奉使被议》:“尽发其受将领赂遗……追没其参貂等物。”《说文》:“赂遗也。”《汉书•张骞传》:“仅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从以上例句看出作名词时,是“赂遗”连用的,以此推测“赂”单独使用时,厚应该是副词作状语,赂是动词作谓语,如厚遇之的厚(好好地)的用法,翻译为多多赠送财物(给单于),强调赠送的那种排场,侧重动态表达,如果译为赠送很多财物给单于,侧重静态表达,显然前一种表达效果更好,能显示汉朝与向匈奴示好的强烈愿望。《【汉书•武帝纪》:“朕饰子女以配单于,金币文绣,赂之甚厚。”引申为“奉送”。贾谊《过秦论》:“于是从散约解,争割地赂秦。”《诗经•鲁颂•泮水》:“大赂南金。”】以上例句“赂”均为动词赠送之义。
    变态:“归”:动词,主语是单于,宾语是汉使,所以归陈述的是汉使,而非单于,所以此处非主动语态,而是使动语态,使回。
    变式:“以父”:从字面上看理解为凭借父亲,但显然这个意思没有表达完整,这种情况可以理解为语义被省略了,此处句子可以翻译为凭借父亲(职位的关系)。

    变义:“会”:介词,恰逢。“没”(读音mò),动词,没(于)湖中,此语境只能解释为陷没。“所将”构成所字结构,名词短语,所率领的。“阴”副词,作状语,暗中。“相与”固定搭配,一起。素,副词,作状语,平素之义。“相知”固定搭配,有交情。“候”作胜的宾语,根据虞常与张胜的关系,取语境意义拜访。“怨”此处存在程度的判断,汉天子对于卫律的投降之举程度是比较重的,译为痛恨。“幸”根据语境虞常对张胜表达了要射杀卫律的决心和家人要得到汉天子优待的愿望,取希望之义。“蒙”动词,蒙受。


    变义:“独”副词,只有。欲“发”发动事变。在虞常被捉之后,”“发”兵,发动军队。前语“发”,指先前张胜与虞常说过的话泄露。兵“治”应该是卫律的举动,与此事相关,译为审理。“以状”介宾短语,把状况。“语”动词,作谓语,告诉。“及”搭配代词我。作谓语,构成动宾关系,译为牵连。“即”即使,假设关系。
    变式:与战,与,介词,省略宾语之,省略句常常省略介词的宾语,作为普遍现象理解。“见犯”固定搭配,“见”被动句的标志,被侵犯。“乃”副词,表示两事顺承,译为才。“重,副词,作动词负的状语,表示程度,更加。“负”辜负。“引”照应了之前苏武的担心,担心牵连到自己,此句是虞常牵扯出张胜。“何以”相当于“以何”,凭什么,用什么。
    变性:夜(亡):连夜,名词作状语。
    变态:生得,虞常是发动事变的人,依据前后文事发后,虞常的遭遇应是被动语态,被活捉。“降”
    之,动词,主语不是动作的发出者,宾语才是,所以不能翻译为主动语态,要译为
    使动语态。






    以上词语句子都可以从变音变义、变形、变性、变态、变式、变职、变量等几个角度去理解文言文,并能精准翻译。

    知识点02 情节分析
    【即学即练2】本文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请同学们用八字短语形式给每个自然段拟小标题。
    要求:小标题要准确概括情节变化,并尽量展现人物性格特点,同时注意语言的通顺凝练。
    【答案】
    【解析】八个字的短语分别概括事件,采用主谓短语和动宾短语,内容要涵盖情结变化和人物特点。这是个很好的训练,有助于学生表达的准确和简洁。
    【答案】+【解析】

    知识点03 特色鉴赏
    【即学即练3】请从文章使用的手法、语言、结构等方面概括本文的写作特色,并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答案】+【解析】


    知识点04
    【即学即练4】苏武在被囚禁流放以前两度要自杀,后来又想方设法要活下去,这是否矛盾? 作者这么处理有什么作用?
    【答案】并不矛盾。①苏武在胡地以维护国家民族尊严作为自己的崇高使命和行为准则。匈奴对苏武的劝降实际是关乎国家尊严、民族气节。苏武意识到,一旦被匈奴审讯,就会给国家带来羞辱,所以要自杀以避免受审。后来,在审讯时被卫律威逼利诱,苏武引刀自刺,以行动表明他坚决不投降的决心。②当匈奴知道威逼利诱无法征服苏武,便要以摧残苏武肉体的方式来征服其意志。所以苏武采取的反抗方式也由以前的求死而变成以后的求生,他要在各种艰难困苦中坚强地活下去,但活着的前提与支柱依然是汉朝使者的身份,所以他“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从全文来看,苏武将生死全然置之度外,一心考虑的是汉朝的荣誉与利益,所以在局势变化的情况下,他的对抗方式也在发生变化。
    作用:在情节的矛盾冲突中塑造人物,更加突出苏武的爱国主义的高大形象,使人物形象更有些有肉,人物形象更丰满,也更能使读者感受到苏武的强大的人格魅力。
    【解析】
    ①苏武看似矛盾的行为背后其实隐藏着一般人无法洞察的真正的爱国情怀。自杀还是活着都是为了保持汉使的节操,为了汉朝的尊严不被辱没,是大汉不会屈服于匈奴的宣言。选择自杀是避免被匈奴审讯的耻辱,表现了苏武无比强大的爱国意志;当求死不得时,他又表现出无比坚强的求生意志,这同样也是他坚定的爱国情怀的具体展现。抓住苏武的爱国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两条线,围绕苏的具体处境和反抗方式即可理清思路。材料处理的作用主要是围绕人物塑造的形象和丰满来分析。
    ②对于卫律和李陵的劝降,苏武的回答在措辞和态度上的不同,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苏武的内心世界。
    首先,卫律与李陵和苏武的关系不同,卫律原来是汉人,但已经投降,成为国家民族的罪人,可耻之徒,对于热爱祖国的苏武而言是敌人,所以不用客气。李陵虽然也已投降,但原来与苏武“俱为侍中”“陵与子卿素厚”,是亦敌亦友的关系。二人劝降的方式不同,苏武的回答方式也不相同。卫律态度傲慢,苏武对其威逼“不动”对其利诱则“不应”,表现对其为人的鄙夷。当他说出“与君为兄弟”的话后,苏武终于忍无可忍,怒骂之。对待卫律的劝降,苏武自始至终都以强硬的姿态抵抗。李陵则采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文雅方式,“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苏武全然不为所动,称李陵为“王”,划清二人的关系,表明自己的立场。采用的是绵里藏针、有理有节的方式。对二人不同的回答表现了苏武爱憎分明、立场坚定、大义凛然的品格。
    能力拓展
    考法01 掌握文本的基本知识的能力
    【典例】班固(公元32年~公元92年)东汉史学家和文学家。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 幼年聪慧好学,9岁即能写文章、诵诗书,16岁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性情谦和,深受当时儒者敬重。班固是东汉前期最著名的辞赋家,著有《两都赋》、《答宾戏》、《幽通赋》等 。《两都赋》开创了京都赋的范例,列入《文选》第一篇;作为经学理论家,所编《白虎通义》集当时经学之大成,将谶纬神学理论化、法典化。班固是继司马迁之后的一位传记文学的杰出作家,其父班彪曾作《史记后传》,去世后,班固因《史记后传》没有完成,叙事也不够详备,于是继承父志,在《史记后传》的基础上撰写《汉书》。因当时有人诬告,班固遂以私改国史的罪名被捕人狱。幸其弟班超上书解释,汉明帝读了班固的书稿大为赞赏,召为兰台令史,后迁校书郎。利用朝廷良好的藏书条件和工作环境,班固“潜精积思二十余年”,基本完成了《汉书》的写作。后随大将窦宪出征匈奴,因窦宪谋反事受牵连,被捕入狱而死,卒年61岁。后经妹妹班昭、同郡人马续补写,才最终得以完成。《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录了从汉高祖元年(前206)至王莽地皇四年(23)之间229年的历史,共100篇,八十余万字,分为十二帝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语言重辞藻,尚典雅,喜用古字,倾向排偶。具有很高的史学和文学价值。这部历史和文学的名著与《史记》齐名,合称为“史汉” 。

    匈奴,是以游牧为主、擅长骑射的民族。秦末汉初以来,匈奴首领以其控弦之士 30 余万,东败东胡,西逐月氏,北服丁零,不断南下。汉高祖刘邦曾亲征匈奴,却被围于白登山,只能屈辱和亲。后经过六十多年休养生息后,至武帝时,国力空前强盛,开始了对匈奴几次大规模用兵,至武帝末年,匈奴力量被明显削弱,战争虽还发生,但规模已远不如前。汉朝政策也由强硬的武力变为恩威并举,双方遂有互派使者以示亲善的举动。但在表面和好的背后,也在窥探着对方的虚实,因此保留着互扣使者为人质的做法。苏武出使匈奴,就是在这一严酷历史背景下发生的。
    汉初前201年,韩王刘信投降匈奴。次年,刘邦亲率大军征讨,在白登(今山西大同东北)被匈奴冒顿单于30余万骑兵围困七昼夜。后用计逃脱,之后开始与匈奴和亲。其后的文、景诸帝也是沿用和亲政策以休养生息。到汉武帝时,汉朝从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前127年,派卫青占领河套地区,前121年派霍去病夺取富庶的河西走廊,前119年卫、霍分东西两路进攻漠北。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扣,匈奴多方威胁诱降未遂,又将他迁至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牧羊,苏武坚持十九年不屈。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因匈奴与汉和好,方被遣回朝,拜典属国,禄中二千石。次年因卷入上官桀谋反案而被免官。元平元年(前74年)参与拥立汉宣帝,受封关内侯,重新拜右曹典属国。神爵二年(前60年),苏武去世,享年八十余岁。甘露三年(前51年),位列麒麟阁十一功臣之末 。苏武爱国忠贞的节操不仅使其名著当时,且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汉书》赞其“使于四方,不辱君命” 。苏武及其故事的广泛流传,使之在历代诗歌、戏曲、小说、美术、音乐、影视等艺术形式中不断被歌咏、演绎。“苏武牧羊”亦成为坚贞不屈的象征。
    决不背叛祖国的气节,流芳百世,传唱千古。传记的一般体例是,先写人名,籍贯,品性综述,然后按时间顺序选择典型事例表现人物。

    考法02 结合实际探究问题的能力
    【典例】什么是忠诚?用今天的观点看,忠诚是忠诚于国家、人民,而非忠诚于君主。换句话说,就是要忠诚于明君(因为明君善治国),而非昏君。而那些不分黑白、一味盲目服从君主、为君主做无谓牺牲的行为,我们称之为“愚忠”。那么你认为苏武的忠诚是愚忠吗?
    【答案】
    【观点一】苏武的忠诚里有一些愚忠的成分。比如:李陵劝降时曾经提到苏武的两个兄弟尽心为国却枉死,但苏武却一味坚持汉武帝对他们父子有莫大的提拔之恩,因此愿意为皇帝肝脑涂地。皇帝的知遇之恩固然应该感激报答,但兄弟的枉死也不应该回避,皇帝的恩情不能抵消对其亲人的伤害之过,该报的恩要报,该争取的权利也要争取。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权利与义务的问题。
    【观点二】如果我们从国家利益的角度看,苏武的忠诚不能说是愚忠。他忠诚的对象是国家,是人民。身为汉使,当被卷入匈奴的政变时,他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汉使身份,不能引起汉匈两方的不必要的误会和纷争,他甚至愿意以性命来平息祸端。他是把国家的和平、利益放在第一位的。
    【解析】关于是忠诚还是愚忠的探讨并不新鲜,但是却很有难度。大家想想,李陵劝降,说的事实并不假,但是站在苏武的角度,不管什么原因背叛皇帝,在他自己看来都是不可取的。可以看出苏武的大义凛然。无论我们认为苏武是把皇恩放在第一位还是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都不能否认苏武不想给汉人抹黑,使国家蒙羞,在卫律、李陵这些人面前,苏武显然磊落得多。忠贞不二的决心可见一斑。显然苏武并没有觉得辅佐单于就是最好的归宿。不改初心,是苏武最震撼人的精神品质。当然观点一是把问题简单化了,背叛祖国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是可取的。因为个人对国家和民族永远都存在归属意识,这种意识不可能因为离开了祖国就会消失,民族属性是考虑这类问题的关键。
    分层提分
    题组A 基础过关练
    一.基础知识巩固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赐钱二百万以葬 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B.惶恐饮药而死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
    C.子为父死,无所恨何以汝为见
    D.因泣下霑衿衡因上疏陈事
    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皆为陛下所成就(古义,栽培,提拔;今义,业绩。)
    B.我丈人行也(古义,对长辈的尊称;今义,岳父。)
    C.汉亦留之以相当(古义,相抵;今义,副词,表示程度高。)
    D.兄弟亲近(古义,友爱;今义,双方亲密,一方对另一方亲密地接近。)
    3.下列对加点词的词类活用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①单于壮其节 ②羝乳乃得归 ③得夜见汉使 ④反欲斗两主 ⑤诚甘乐之 ⑥空以身膏草野 ⑦杖汉节牧羊 ⑧何久自苦如此 ⑨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⑩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A.①⑧/②⑦/③⑥/④⑩/⑤⑨
    B.①⑤/②⑦/③⑨/④⑩/⑥⑧
    C.①⑤/②⑦/③⑥/④⑧/⑨⑩
    D.①⑤/②⑥/③④/⑦⑨/⑧⑩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班固(32—92),西汉史学家和文学家,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历二十余年基本修成《汉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四史。
    B.《汉书》是《史记》以后又一部重要的纪传体史书,开创了“包举一代”的断代史体例。记载自汉高祖元年(前206)到王莽地皇四年(23)共二百二十九年的历史。
    C.《汉书》把《史记》中的“书”改为“志”,记述典章制度;废弃“世家”,并入“列传”。全书计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
    D.《汉书》在文学史上也有一定的地位。它的语言严谨、整齐,带有骈偶成分,在描写人物、叙述史事方面也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5.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名字: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时才起的。
    B.谥号: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武帝、哀帝、炀帝。
    C.节:旄节,以竹为杆,上缀以牦牛尾,古代使者出使时都要持此信物。
    D.庙号: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钦宗。
    题组B 能力提升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武来归明年,上官桀子安与桑弘羊及燕王、盖主谋反。武子男元与安有谋,坐死。
    初桀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数疏光过失予燕王令上书告之又言苏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还乃为典属国大将军长史无功劳为搜粟都尉光颛权自恣。及燕王等反诛,穷治党与,武素与桀、弘羊有旧,数为燕王所讼,子又在谋中,廷尉奏请逮捕武。霍光寝其奏,免武官。
    数年,昭帝崩,武以故二千石与计谋立宣帝,赐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久之,卫将军张安世荐武明习故事,奉使不辱命,先帝以为遗言。宣帝即时召武待诏宦者署,数进见,复为右曹典属国。以武著节老臣,令朝朔望,号称祭酒,甚优宠之。
    武所得赏赐,尽以施予昆弟故人,家不余财。皇后父平恩侯、帝舅平昌侯、乐昌侯、车骑将军韩增、丞相魏相、御史大夫丙吉皆敬重武。武年老,子前坐事死,上闵之,问左右:“武在匈奴久,岂有子乎?”武因平恩侯自白:“前发匈奴时,胡妇适产一子通国,有声问来,愿因使者致金帛赎之。”上许焉。后通国随使者至,上以为郎。又以武弟子为右曹。武年八十有余,神爵二年病卒。
    甘露三年,单于始入朝。上思股肱之美,乃图画其人于麒麟阁,法其形貌,署其官爵、姓名。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初/桀/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数疏光过失/予燕王令/上书告之/又言苏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还乃为典属国/大将军长史无功劳为搜粟都尉/光颛权自恣
    B.初/桀/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数疏光过失予燕王/令上书告之/又言苏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还乃为典属国/大将军长史无功劳/为搜粟都尉/光颛权自恣
    C.初/桀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数疏光过失/予燕王令/上书告之/又言苏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还乃为典属国/大将军长史无功劳为搜粟都尉/光颛权自恣
    D.初/桀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数疏光过失予燕王令上书告之/又言苏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还乃为典属国/大将军长史无功劳为搜粟都尉/光颛权自恣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崩:古代把天子的死看得很重,常用山塌下来比喻,由此从周代开始帝王死称“崩”。
    B.朔望:古代对农历一个月中某些特殊的日子有特定的名称。农历每月第一日叫“朔”,十五日叫“望”,十六日为“既望”,最后一天为“晦”。
    C.祭酒:本为祭祀风俗,后引为宴席礼仪。在古时也常常引入官名,意为首席,主管。较为闻名的有国子祭酒、军事祭酒等。文中指祭祀。
    D.左右:古代指在旁侍候的人,近侍。或者在书信中称对方,不直称其人,仅称他的左右以示尊敬。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武回国后,虽然他受燕王谋反事件的牵连而被捕,但是霍光把刑狱官的奏章搁置起来,只免去了苏武的官职。
    B.因为苏武是节操显著的老臣,所以宣帝只令他每月的初一和十五两日入朝,尊称他为德高望重的“祭酒”,非常优宠他。
    C.因为卫将军张安世说苏武通达熟悉朝章典故,出使不辱君命,昭帝遗言也曾讲到苏武的这两点长处,所以宣帝又让苏武做了右曹典属国。
    D.皇帝很思念那些辅佐得力的臣子,就让人仿照他们的相貌画像,并题写了他们的官爵姓名,苏武就是其中的一位。
    题组C 培优拔尖练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答苏武书
    李 陵
    子卿足下:
    自从初降,以至今日,身之贫困,独坐愁苦。与子别后,益复无聊。上念老母,临年被戮;妻子无辜,并为鲸鲵。身负国恩,为世所悲,子归受荣,我留受辱,命也何如!身出礼义之乡,而入无知之俗,违弃君亲之恩,长为蛮夷之域,伤已!令先君之嗣,更成戎狄之族,又自悲矣!功大罪小,不蒙明察,孤负陵心区区之意。每一念至,忽然忘生。陵不难刺心以自明,刎颈以见志,顾国家于我已矣,杀身无益,适足增羞,故每攘臂忍辱,辄复苟活。左右之人,见陵如此,以为不入耳之欢,来相劝勉,异方之乐,秖令人悲。
    嗟乎,子卿!昔先帝授陵步卒五千,出征绝域,五将失道,陵独遇战,而裹万里之粮,帅徒步之师,出天汉之外,入强胡之域,以五千之众,对十万之军,策疲乏之兵,当新羁之马。然犹斩将搴旗,追奔逐北,灭迹扫尘,斩其枭帅,使三军之士视死如归。陵也不才,希当大任,意谓此时,功难堪矣。
    匈奴既败,举国兴师,更练精兵,强逾十万,单于临阵,亲自合围。客主之形,既不相如;步马之势,又甚悬绝。疲兵再战,一以当千,然犹扶乘创痛,决命争首。死伤积野,余不满百,而皆扶病,不任干戈。然陵振臂一呼,创病皆起,举刃指虏,胡马奔走;兵尽矢穷,人无尺铁,犹复徒首奋呼,争为先登。当此时也,天地为陵震怒,战士为陵饮血。单于谓陵不可复得,便欲引还,而贼臣教之,遂使复战,故陵不免耳。
    昔高皇帝以三十万众,困于平城。当此之时,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然犹七日不食,仅乃得免。况当陵者,岂易为力哉?而执事者云云,苟怨陵以不死。然陵不死,罪也。子卿视陵,岂偷生之士而惜死之人哉?宁有背君亲、捐妻子,而反为利者乎?然陵不死有所为也故欲如前书之言报恩于国主耳诚以虚死不如立节灭名不如报德也。昔范蠡不殉会稽之耻,曹沫不死三败之辱,卒复勾践之仇,报鲁国之羞。区区之心,窃慕此耳。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
    (有删改)
    1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然陵不死/有所为也/故欲如前书之/言报恩于国主耳/诚以虚死不如立节/灭名不如报德也
    B.然陵不/死有所为也/故欲如前书之/言报恩于国主耳/诚以虚死不如立节/灭名不如报德也
    C.然陵不/死有所为也/故欲如前书之言/报恩于国主耳/诚以虚死不如立节/灭名不如报德也
    D.然陵不死/有所为也/故欲如前书之言/报恩于国主耳/诚以虚死不如立节/灭名不如报德也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足下” 是旧时交际用语,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辞,是对对方的尊称。
    B.“妻子”是指男女结婚后,对女方的称谓,与丈夫相对应。文中也是这个意思。
    C.“鲸鲵”有多种含义,文中比喻遭杀戮的人。也比喻凶恶的人,借指海盗。
    D.春秋时居民中有华夏和戎、狄、蛮、夷的区分。各诸侯国在经济文化上较先进因而自称华夏,他们把较为落后的小国或部落称为戎、狄、蛮、夷。后来“蛮夷”泛指华夏民族以外的少数民族。
    13.下列对文意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苏武归国享受殊荣,而自己留在匈奴蒙受耻辱,李陵认为这是命中注定的;自己出身于中原礼仪之邦,此后只能终老于蛮夷之地,实在令人伤怀。
    B.李陵认为自己功大罪小,朝廷不能明察其苦衷,所以他从未考虑过杀身明志;异族之人劝勉之后,他与汉朝实已一刀两断,恩断义绝。
    C.李陵在五将失道独遇匈奴之时,以五千军对敌十万竟能追亡逐北斩其将帅;三军将士视死如归,后又以一当千,最终失败,可谓迫不得已。
    D.李陵用范蠡不为会稽之耻殉国、曹沫不因多次战败之辱自杀而最后复仇报辱的例子来说明自己也曾欲仿效前贤,奈何自己志向未及实现,而怨谤已起,亲人被戮。
    课程标准
    课标解读
    1.语言建构与运用
    2.思维发展与提升
    审美鉴赏与创造
    4.文化传承与理解
    1. 了解班固以及《汉书》的相关知识;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
    2. 分析文中细节描写、环境描写、对照映衬等艺术手法,体会这些艺术手法对突出主题、塑造人物的作用。
    3. 把握苏武的人物形象及塑造手法,体悟感受并其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4、学习苏武忠贞不屈的气节,传承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品格。
    相关试卷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第二单元7 包身工精练: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a href="/yw/tb_c4001948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二单元7 包身工精练</a>,文件包含人教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同步讲义第7节包身工学生版docx、人教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同步讲义第7节包身工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人教统编版6.2 *为了忘却的记念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a href="/yw/tb_c4001946_t7/?tag_id=28" target="_blank">6.2 *为了忘却的记念课后作业题</a>,文件包含人教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同步讲义第62节为了忘却的记念教师版docx、人教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同步讲义第62节为了忘却的记念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5 *人应当坚持正义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a href="/yw/tb_c4001940_t7/?tag_id=28" target="_blank">5 *人应当坚持正义一课一练</a>,文件包含人教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同步讲义第5节人应当坚持正义教师版docx、人教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同步讲义第5节人应当坚持正义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同步讲义第10节 苏武传(2份,原卷版+教师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